第1章思考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思考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思考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章思考题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重要?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原书就只写了这个,完全没再解释,总觉得应该会有更详细全⾯的概念,可惜百度了很久也没找到满意的) 计算机硬件:即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元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设等等。

计算机软件:由⼈们事先编制成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信息组成。

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和应⽤软件。

系统软件⼜称为系统程序,主要⽤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服务,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调度,确保⾼效运⾏。

应⽤软件⼜称应⽤程序,他是⽤户根据任务需要所编制的各种程序。

很显然缺⼀不可。

2、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3、说明⾼级语⾔、汇编语⾔和机器语⾔的差别及其联系。

机器语⾔:⽤户必须⽤⼆进制代码0/1编写程序。

难度很⼤,但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执⾏。

汇编语⾔:符号式的程序设计语⾔。

⽤符号ADD、SUB、MUL、DIV等分别表⽰加减乘除等操作,并⽤符号表⽰指令或数据所在存储空间的地址,使程序员摆脱了⼆进制代码程序。

但是必须先将汇编语⾔程序翻译成机器语⾔程序后,才能被机器接受和运⾏。

这个翻译过程是由机器系统软件中的汇编程序来完成的。

由于汇编语⾔摆脱不了实际机器的指令系统,因此,汇编语⾔没有通⽤性,每台机器必须有⼀种与之相对应的汇编语⾔。

⾼级语⾔:这类⾼级语⾔对问题的描述⼗分接近⼈们的习惯,并且还具有较强的通⽤性。

程序员完全可以不必了解实际机器M1的机型、内部的具体组成及⾃⾝的指令系统,只要掌握这类⾼级语⾔本⾝所赋予的语法和语义,便可直接⽤这种语⾔编程,很⽅便。

当然在进⼊M1机器运⾏前,必须先将⾼级语⾔翻译成汇编语⾔(或其他中间语⾔程序),然后再将其翻译成机器语⾔程序。

通常,我们把⾼级语⾔程序翻译成机器语⾔程序的软件叫做翻译程序。

翻译程序有两种:⼀种叫编译程序,另⼀种叫解释程序。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求 n 和 K 并写出 Hollomon 方程。 从屈服点到颈缩之间的形变强化规律,可以用 Hollomon 公式描述,即
S=Kn 因为颈缩往往形成于抗拉强度点之后,因此可以使用屈服之后到抗拉强度之间的数 据,计算出相应的 S 和 n。本例中可以使用 3、4 点或者 4、5 点的数据,通过求解联 立方程,得到 K 和 n 值。
*
1.8 2.7 3.8 7.1
a)
绘制出相应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831.6 16.5
927.5 29.9
990.1 1112.9 1193.6 39.5 59.9 77.7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由数据表和图可以判断如下力学参量: s=553.9MPa, b=705.4MPa, b=16.5,b*=1193.6MPa, k=548.8MPa, k=117.5, b=1‐(db/d0)2=1‐(9.21/10)2=15.2%, k=1‐(dk/d0)2=1‐(6.78/10)2=54%
3、 脆性材料与塑形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区别?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哪两个指 标表征? 答: 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只有弹性线性部分,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除了弹性 变形外,还可以看到塑性变形部分。 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指标:弹性模量与断裂强度(弹性极限、抗拉强度)。
4、 塑形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如何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拉伸性能? 答: 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可以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部分确定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由曲线的最高点确定 抗拉强度,由断裂点确定断裂强度。由伸长量可以确定延伸率和收缩率等。

毛概 第一章思考题

毛概 第一章思考题

11、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 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科学体系 (ACDE)(2001年)
(3)他指出:毛泽东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 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 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根 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5分) (4)这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 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排除了“左”的和右的 干扰,统一了全党思想,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新事业。(2分)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 键在(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D)(2004)
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发展 ( C )(2009)
二、多选题
1、关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的表述 中正确的是( ) A.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的结合 ; B.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 的马克思主义 ; C.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地 搬到中国; E.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标榜马克思主义实则 民族主义 。 (AC )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章习题答案第⼀章思考题答案1.基于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由哪5个部分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主要作⽤。

解答:1.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或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器具有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操作的功能,是计算机的核⼼。

2.总线总线是把计算机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的导线,是各个部分之间进⾏信息交换的公共通道。

3.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4.输⼊输出(I/O)接⼝外部设备与CPU之间通过输⼊输出接⼝连接。

5.输⼊输出(I/O)设备输⼊设备是变换输⼊信息形式的部件。

它将⼈们熟悉的信息形式变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并识别的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是变换计算机的输出信息形式的部件。

它将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进制信息转换成⼈们或其他设备能接收和识别的形式,如字符、⽂字、图形等。

2.试举例说明计算机进⾏加法运算的⼯作过程。

解答:⽰例如下:inta,b,c;c=a+b;⼯作过程简述:a,b,c都为内存中的数据,CPU⾸先需要从内存中分别将a,b的值读⼊寄存器中,然后再执⾏加法运算指令,加法运算的结果暂存在寄存器中,因此还需要执⾏数据存储指令,将运算结果保存到内存中,因此像上例中的C语⾔语句,实际上需要经过两条数据读取指令,⼀条加法运算指令,⼀条数据存储指令才能完成。

3.“冯·诺依曼型结构”计算机与哈佛结构计算机的差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解答: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具有以下⼏个特点:①有⼀个存储器;②有⼀个控制器;③有⼀个运算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④有输⼊和输出设备,⽤于进⾏⼈机通信;⑤处理器使⽤同⼀个存储器存储指令和数据,经由同⼀个总线传输。

哈佛结构计算机:①使⽤两个独⽴的存储器模块,分别存储指令和数据,每个存储模块都不允许指令和数据并存;②具有⼀条独⽴的地址总线和⼀条独⽴的数据总线,利⽤公⽤地址总线访问两个存储模块(程序存储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公⽤数据总线则被⽤来完成程序存储模块或数据存储模块与CPU 之间的数据传输;③两条总线由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时共⽤。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A型选择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A.工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产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职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D.环境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E.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2.我国最早发现采石人所患肺部疾病病因是由于“石末伤肺”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孔平仲D.李时珍E.宋应星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一氧化碳B.噪声C.矽尘D.厂房建设或布置不合理E.低气压4.非电离辐射不包括()A.X射线B.紫外线C.红外线D.射频辐射E.激光5.哪项不是职业病特点()A.病因明确B.病因多可识别C.一般有剂量-反应关系D.控制病因可控制发病E.都有特效治疗方法6.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包括()A.8种98项B.10种115项C.10种99项D.11种115项E.9种98项7.哪项不是与工作有关疾病特点()A.职业因素是致病因素之一B.职业因素不是唯一因素C.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D.改善条件可使疾病缓解E.一般预后较差8.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在于()A.与职业因素有明确因果关系B.是否出现临床症状C.是否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D.都是职业性疾患E.是否群体发病9.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水平D.接触时间E.接触强度10.因职业有害因素而形成的高危易感人群主要是因为()A.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条件恶劣B.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C.平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D.具有较强的个体感受性条件E.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较差11.根据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工作的第二级预防应进行的工作有()A.就业前的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判断职业病损的人群C.控制相关潜在影响因素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E.对受损者作劳动能力鉴定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E.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1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A.三级学科B.分支学科C.子学科D.部分学科E.学派14.下列关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论述正确的是()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E.研究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学科1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A.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B.积极防治职业病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E.提高劳动生产率16.欧洲16世纪最早报道职业病被誉为工业医学之父的拉马兹尼较之我国宋朝孔平仲指出采石人“石末伤肺”的职业病因晚几个世纪()A.3个世纪B.4个世纪C.5个世纪D.6个世纪E.7个世纪17.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A.机器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水中的高氟D.长时间处于不良劳动体位E.厂房布局不合理18.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非电离辐射E.精神(心理)紧张19.职业病属于()A.工伤B.职业性疾患C.职业性健康影响D.健康效应E.职业中毒20.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E.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2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B.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所有职业因素C.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职业因素D.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E.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二)X型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职业性肿瘤的是()()()()()A.石棉所致间皮瘤B.苯所致白血病C.二甲苯所致肺癌D.联苯胺所致膀胱癌E.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2.下列属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是()()()()()A.矿工的消化性溃疡B.矿工的关节炎C.建筑工的腰背痛D.焦炉工人的肺癌E.教师的神经衰弱3.职业病的职业史包括()()()()()A.所在什么车间B.从事什么工种和工龄C.接触什么有害因素D.受教育程度E.接触有害物质时间4.下列哪些项不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不合理工具的使用B.视力紧张C.射频辐射D.蹲式劳动姿势E.长时间手持风钻5.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A.职业卫生队伍的培训和建设B.职业卫生服务C.职业卫生监督D.职业健康监护E.职业卫生安全立法和执法6.下列哪几项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生产性毒物B.生产性粉尘C.射频辐射D.铅烟E.工作时视力紧张7.下列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A.长期在紧张的职业生活中的人B.具有遗传缺陷的人C.未成年人和老年人D.长期营养缺乏或吸烟、饮酒者E.从事过大劳动强度的人(三)名词解释1.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2.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3.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4.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5.职业性病损6.职业性疾患(occupational disorders)7.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8.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四)问答题1.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的商品。

2.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3.各国都是以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的。

4.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分为:、、、、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5.是金本位制中比较完美的一种形式,政府赋予它四大自由“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由储藏、自由输出入国境”。

6.作为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开端,中国人民银行于年发行人民币。

7.规定金币和银币都按照实际比价流通的金银复本位制被称为。

8.由法律赋予某一种货币的不受支付性质、支付数额限制的支付偿还能力被称为。

9.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二、单选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2.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D. A和C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5.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6.货币在(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B.辅币限制铸造C.主币无限法偿D.辅币无限法偿8.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主币集中发行B.辅币集中发行C.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D.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9.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

思考题全 (1)

思考题全  (1)

第一章第一节1.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2.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答:1) 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链比脱氢容易。

2) 碳链越长的烃分子越容易断链。

3) 烷烃的脱氢能力与分子结构有关。

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又次之。

4) 有支链的烃容易断链或脱氢。

3.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答:一次反应有:1) 烃热裂解:脱氢反应、断链反应2) 环烷烃热裂解:开环反应3) 芳香烃热裂解:脱氢缩合反应、断侧链反应4) 烯烃热裂解:断链反应、脱氢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有:1) 烯烃的裂解(即二次反应—断链)2) 烯烃的聚合、环化、缩合与生焦反应3) 烯烃的脱氢和加氢反应4) 烃分解生碳4.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答:有机物在惰性介质中经高温裂解,释放出氢或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生成碳,并非独个碳原子,而是以若干碳原子稠合形式的碳,称为生碳。

若产物中尚含有少量氢,碳含量约为95%以上,称为结焦。

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和的碳原子。

5.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答:热裂解的自由基反应机理:C2H6→C2H4+H26.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答: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r=-dc/dt=kc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β/(1-α)]=ktβ—体积增大率,它随转化深度而β=裂解气体积(标准态)/原料气体积(标准态)第一章第二节1. 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答:1) 高温(反应温度高,一般为800℃以上,最高快可达900℃以上)2) 强吸热反应3) 短停留时间4) 低烃分压2.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答: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

第一章 思考题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思考题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思考题(工程热力学)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答:是。

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和“均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值的是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意即热力、系与外界没有能、质交换,但不排除有恒定的外场如重力场作用)的情况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即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时的时间特征-与时间无关。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如对气-液两相平衡的状态,尽管气-液两相的温度,压力都相同,但两者的密度差别很大,是非均匀系。

反之,均匀系也不一定处于平衡态。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平衡”与“均匀”又可能是统一的。

如对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单相流体(气体或者液体)如果忽略重力的影响,又没有其他外场(电、磁场等)作用,那么内部各处的各种性质都是均匀一致的。

4、“平衡”和“过程”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答:“平衡”意味着宏观静止,无变化,而“过程”意味着变化运动,意味着平衡被破坏,所以二者是有矛盾的。

对一个热力系来说,或是平衡,静止不动,或是运动,变化,二者必居其一。

但是二者也有结合点,内部平衡过程恰恰将这两个矛盾的东西有条件地统一在一起了。

这个条件就是:在内部平衡过程中,当外界对热力系的作用缓慢得足以使热力系内部能量及时恢复不断被破坏的平衡。

5、“过程量”和“状态量”有什么不同?答:状态量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其数学特性是点函数,状态量的微分可以改成全微分,这个全微分的循环积分恒为零;而过程量不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即使在初、终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过程量的大小与其中间经历的具体路径有关,过程量的微分不能写成全微分。

因此它的循环积分不是零而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6、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7.(1)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1.7.( 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答:不一定。只要满足每次所选回路中至少有一条以前 不一定。 未用过的新支路即可。 未用过的新支路即可。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7.(2)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的电 1.7.( 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答:选回路时避开含理想电流源支路,这样既可减少一 选回路时避开含理想电流源支路, 个未知数,从而少列一个方程式, 个未知数,从而少列一个方程式,又不会引入新的未知 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数——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4.( 1.4.(1)在图示的关 联参考方向下, 联参考方向下,若电源 和负载中求得的电功 >0,这说明它们是 率P >0,这说明它们是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I E


I
U

U

1.5.( 1.5.(1)今需要一只1W、500kΩ的电阻元件,但手头只 今需要一只 、 Ω的电阻元件, 有0.5W、250kΩ和0.5W、1MΩ的电阻元件许多只,试问应 、 Ω 、 Ω的电阻元件许多只, 怎样解决? 怎样解决? 1.5.( 1.5.(2)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U=RI=0×I=0。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 。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1.5.( 1.5.(3)凡是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其电压是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凡是与理想电流源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也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6.( 1.6.(2)对图示电路列 对图示电路列 回路方程式时, 应放在 回路方程式时,U应放在 等式RI一边 还是E一边 一边, 一边? 等式 一边,还是 一边?
a + U _ b
I + E或US 或 _ R
应放在等式RI 一边。 一边。 答:U 应放在等式
返回返回上一题 Nhomakorabea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8.(1)叠加原理可否用于将多电源电路(例如有4个电 1.8.( 叠加原理可否用于将多电源电路(例如有4 看成是几组电源(例如2组电源) 源)看成是几组电源(例如2组电源)分别单独作用的叠 加? 答:可以。 可以。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8.(2)利用叠加原理可否说明在单电源电路中,各处 1.8.( 利用叠加原理可否说明在单电源电路中, 的电压和电流随电源电压或电流成比例的变化? 的电压和电流随电源电压或电流成比例的变化?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I=0
+ U _
第1章 直流电路
1.2.( 1.2.(3)图示电路中的电源短 路时, 路时,是烧坏电源还是烧坏照明 灯?
S1 S2
Ⅰ Ⅱ
答:烧坏电源。因为这时所有负载均被短路,电流不通 烧坏电源。因为这时所有负载均被短路, 过负载,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 过负载,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回路中仅有很小的电 源内阻,故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将电源烧坏。 源内阻,故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将电源烧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分析与思考解答
1.2.(1)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由电压一定的蓄电池 1.2.( 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答:负载的增减指负载消耗的电功率的增减。负载消耗 负载的增减指负载消耗的电功率的增减。 的电功率P=U2/RL,蓄电池电压一定即式中U不变,当RL 的电功率 蓄电池电压一定即式中 不变, 不变 增加时, 减小,故该负载减小了。 增加时,P 减小,故该负载减小了。
只适用于理想电阻元 答:这种看法显然不正确。 U=RI只适用于理想电阻元 这种看法显然不正确。 U=RI只适用于 理想电流源不适用 不适用, 件,对理想电流源不适用,理想电流源只有在短路时两 端的电压才等于零 。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5.( 1.5.(3)凡是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其电压是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凡是与理想电流源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也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 这种观点不正确。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 不影响电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不影响电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但会影响理想电压 源的电流;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也不影响电 源的电流;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也不影响电 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但会影响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但会影响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答:可以。比如电路中若理想电压源的电动势加倍,可 可以。比如电路中若理想电压源的电动势加倍, 相当于两个具有原来电动势的理想电压源串联。 相当于两个具有原来电动势的理想电压源串联。则根据 叠加原理,电路中各处的电压、 叠加原理,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均应为二个原值相 加即原值的二倍。 加即原值的二倍。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6.( 列回路方程式时, 与 的参 1.6.(1)在应用ΣRI= ΣE列回路方程式时,按I与E的参 在应用Σ 列回路方程式时 考方向与回路方向一致时前面取正号,否则取负号的规定, 考方向与回路方向一致时前面取正号,否则取负号的规定, RI和E可否放在等式的同一边? 可否放在等式的同一边? 和 可否放在等式的同一边 1.6.( 1.6.(2)对图示电路列 对图示电路列 回路方程式时, 应放在 回路方程式时,U应放在 等式RI一边 还是E一边 一边, 一边? 等式 一边,还是 一边? a + U _ b 1.7.(1)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1.7.( 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1.7.(2)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的电 1.7.( 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返回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2.( 1.2.(2)某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 0,有载时的电流 某电源的电动势为 ,内电阻为R 为I,试问该电源有载时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是 ,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答:该电源有载时如图(a),故输出电压U=E—ROI, 该电源有载时如图(a),故输出电压 , 输出功率P 输出功率 =UI;空载时如图(b),由于此时电源输出 ;空载时如图(b), 不变。 电流I 0,所以输出电压U E,输出功率P 0不变 电流I=0,所以输出电压U=E,输出功率P=0不变。 可见电源有载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不相同。 可见电源有载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不相同。 + E_ R0 (a) I R + + U _ E_ R0 (b)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5.( 1.5.(2)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U=RI=0×I=0。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 。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第1章 直流电路
分析与思考
1.2.( 1.2.(1)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由电压一定的蓄电池 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1.2.( 1.2.(2)某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 0,有载时的电流 某电源的电动势为 ,内电阻为R 为I,试问该电源有载时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是 ,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1.2.(3)图示电路中的电源短 1.2.( 路时, 路时,是烧坏电源还是烧坏照明 灯? S1 S2 Ⅰ Ⅱ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4.( 1.4.(1)在图示的关 联参考方向下, 联参考方向下,若电源 和负载中求得的电功 >0,这说明它们是 率P >0,这说明它们是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I E


I
U

U

答:电源的电功率P >0,说明电源输出电功率;负载的电 电源的电功率 ,说明电源输出电功率; 功率P ,说明负载取用(输入)电功率。 功率 >0,说明负载取用(输入)电功率。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9.( 1.9.(1)有源二端网络用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为什 有源二端网络用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 么要对外等效?对内是否也等效? 么要对外等效?对内是否也等效?
答:根据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一有源二端网络用等 根据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效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 效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是对 应相等的,即等效是对有源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的, 应相等的,即等效是对有源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的, 等效不会改变外部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等效不会改变外部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而对网络内部则 是不等效的。 是不等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