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坝洪水演进的理论分析——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水灾事故心得体会

水灾事故心得体会

火灾事故心得体会篇一:自从人类懂得使用火以来,火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诚然火能为人所用,但如果失去控制,却同样能带来巨大的伤害。

都说水火无情,城市生活中,火灾犹胜水灾。

一旦大火烧起,就会迅速蔓延,扑灭困难。

新疆乌鲁木齐南郊山区山沟内的煤田大火,从清朝时就在燃烧,直到04年才被扑灭。

而从古到今,惨死在火魔中的生命更可谓是不计其数了。

真的是,多出了好多震惊,今晚。

教训,做安全生产中的聪明人。

篇二:通过这次对火灾安全教育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火灾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

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社会大环境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整个社会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是具体到一些细小的部位就缺少了后偶在安全防范理念梁,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第二是要“抓薄弱”,第三是要“抓细节”。

水火无情,无数的生命被火灾夺取,火灾不仅给我们带来肉体上的摧残,而且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伤害。

从这次的火灾安全知识学习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关注消防、关注生命的重要性!火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生活中处处需要火。

若对火不加以适当的使用,就可能会发生火灾,造成可怕的后果。

其实人们也是可以战胜火的,这就需要在火灾中学会自救。

那么,当发生火灾时,需要做些什么呢?万一生活中发生火灾,首先要保持冷静,理智的分析思考,在紧急中寻求生存的希望。

75.8洪水真相与思考

75.8洪水真相与思考

75年淮河大洪水世界最大水库垮坝惨剧真相大白1975年8月,在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横流。

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

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最惨烈的水库垮坝惨剧。

30年后,反观这次决堤事故,从中折射的问题更值得深思……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引发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水库垮坝事件。

30年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聚集郑州,重新进行理论研讨。

专家们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减轻灾害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次事件中折射出的问题值得人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驻马店突降特大暴雨●暴雨到来的数日内,白天如同黑夜1975年7月31日,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

8月7日,台风进入驻马店地区。

在台风尚未到达时,驻马店地区就已经普降暴雨。

8月4日至8日,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8月5日至7日3天的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相当于驻马店地区年平均雨量的1.8倍。

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

暴雨的降水强度,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州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

目击者称:暴雨到来的数日内,白天如同黑夜;暴雨如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从屋内端出脸盆,眨眼间水满。

这场特大暴雨,是水库设计者们未曾预料的。

板桥水库设计最大库容为4.92亿立方米,设计最大泄量为1720立方米每秒。

洪水的读后感

洪水的读后感

洪水的读后感在阅读了有关洪水的各类资料和报道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洪水,这个自然界中极具破坏力的力量,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

每当洪水来袭,那汹涌澎湃的水流仿佛一头脱缰的猛兽,无情地吞噬着一切。

房屋倒塌,良田被淹,道路冲毁,无数家庭瞬间支离破碎。

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求生,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看着那些被洪水淹没的家园,我的心仿佛被重重地锤击,疼痛难忍。

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洪水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是因为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生态失衡?还是因为我们在城市规划和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亦或是在面对洪水时,我们的预警和救援机制还不够完善?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人类过度的开垦、砍伐森林,使得土地失去了植被的保护,无法有效地涵养水源。

一旦遇到强降雨,雨水无法被土地吸收,迅速汇聚成洪流,形成洪水灾害。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而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城市规划方面,一些地区在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导致暴雨来临时,城市内涝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这警示着我们,城市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要提前规划好完善的排水和防洪设施。

而在预警和救援机制上,虽然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及时准确的预警可以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高效有力的救援能够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帮助受灾群众脱离危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我也被那些在洪水中奋勇抗争的身影所感动。

有不顾自身安危,营救被困群众的消防员和武警战士;有自发组织起来,帮助邻里的普通民众;有坚守岗位,保障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工作人员。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光辉,让我相信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团结和勇气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洪水过后,重建家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受灾群众共同努力。

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帮助受灾地区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云南山区水库溃坝洪水及其演进分析_刘新有

云南山区水库溃坝洪水及其演进分析_刘新有

求出河西水库坝址断面溃坝最大流量为61 439.32m3/s。
表 1 溃决口门平均宽度计算取用参数值 Table 1 The parameter values calculated for the average width
(bg) of dam outburst
参数
K1
K2
W
Bg
Hg
取值
1.3
2
1 250
河 西 水 库 于 1959 年 动 工 兴 建 ,1962 年 完 成 坝 高 36.5m,库容 730×104m3,经过 1964 年改建和 1978 年扩 建,坝高增至 45m,坝顶长 205m,坝顶宽 5.6m,坝顶高 程 1 852.8m,总库容达 1 200×104m3,大坝为均质土坝。 水库具备年调节能力, 担负着灌溉昌宁县莽水乡和田 园镇 2.5×104 亩耕地,每年向城市供应 180×104m3 生活 用水以及下游防洪任务。
=5
计 算 ;Bg
为 坝 长 (m);bg
为坝体溃决口门平
均 宽 度 (m),对 一 般 土 坝 和 堆 石 坝 ,当 水 库 库 容 大 于
1
1
1
106m3 时,按 bg =K1·K2(W 4 ·Bg 7 ·Hg 2 )计算;当水库库
1
容小于 106m3 时,按 bg =K1·K3(W·Hg ) 4 计算;如计算得
最大流量的经验公式。 该公式对板桥水库天然溃坝以
及浙江省南山水库自溃坝实测资料验证, 表明公式计
算的溃坝最大流量与实测时的溃坝最大流量分别相差
1.4%、5%。 同时, 以上几种溃坝洪水计算方法比较表
明, 铁道部科研院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溃坝洪水流量较
其他方法大[4]。 因此,采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经验公式

抗洪救灾学习心得体会

抗洪救灾学习心得体会

抗洪救灾学习心得体会抗洪救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如何更好地应对洪水灾害,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参与抗洪救灾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一些知识和经验,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抗洪救灾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比如地理学、气象学、工程学等等。

我通过学习了解了洪水形成的原理、天气预测的方法以及抗洪工程的建设等相关知识。

同时,我还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运用水泵排水、搭建简易避难所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使我对抗洪救灾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应对洪灾。

其次,我认识到了抗洪救灾的重要性。

每当洪灾来临,人们的生命财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抗洪救灾工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灾情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尤其是在抢险救援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救助受灾群众,确保他们的安全。

因此,我深刻地认识到抗洪救灾是一项意义非凡、责任重大的工作。

再次,我了解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抗洪救灾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在参与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各方力量的协同作战。

政府、军队、专业救援队、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组织共同行动,共同承担起抗洪救灾的任务。

大家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抗洪救灾效果。

另外,我了解到预防和应对的重要性。

在抗洪救灾工作中,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从洪水造成的原因、发展趋势和可能后果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减缓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而在灾情发生之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学到了一些常见的抢险救援措施,比如及时疏导河道、启动预警系统、疏散安置受灾群众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灾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溃坝洪水演进的理论分析——读书报告

溃坝洪水演进的理论分析——读书报告

堤坝溃决洪水演进的理论分析摘要:崩滑堵江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山区广泛存在。

每年因为类似事件的发生都会至少造成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及伤害,崩滑堵江事件及其灾害链已严重影响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

因此对于堤坝溃决洪水的演进分析便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对洪水演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为日后的工程实际活动很好地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堤坝溃决;洪水演进;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of flood routing after dam breakThe natural damming of rivers by landslides is a significant hazard in many areas. Landslide damming is particularity comm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Every year,related events have caused at least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being threatened and damaged.Debris blocking river events and disasters chain has serious impact on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y.So it’s necessary to carry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flood routing after dam break.This paper has work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related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which could we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guidance on further engineering practical activity.Key words: dam break;flood routing;theoretical analysis1.研究目的与意义崩滑堵江形成的天然堵江(堆石)坝高几米至几百米,其最大坝高比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或拟建的人工土石坝均高;堰塞湖体积从几十万方至上百亿方,大者足以与人工水库相媲美;存在时间由几十分钟至上千年;溃坝后形成的洪水异常凶猛,洪峰高几米至几十米,演进过程中造成严重灾害[6]。

浅论堰塞坝溃坝过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浅论堰塞坝溃坝过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浅论堰塞坝溃坝过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1前言堰塞湖是在一定地质地貌条件下,由于地震、降雨或火山喷发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或泥石流等自然现象堵截山谷、河谷,造成上游段壅水形成的湖泊。

阻塞山谷、河谷的堆积体为堰塞坝。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形成后10d便发生溃决的堰塞湖百分比超过50%,2个月内溃决的百分比超过60%,1年内发生溃决者超过90%。

堰塞坝拥有如此高的溃坝率,一旦发生溃坝,后果将十分严重。

在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发生7.4级大地震,强烈的地震使岷江两岸山体崩塌形成3座高达100余m的堰塞坝,14d后最下游的1个堰塞坝发生溃决,形成高40m左右的洪水倾斜而下,将河流下游两岸的村庄摧毁。

对于堰塞坝溃坝过程的研究主要有3种途径:原型观测、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已经发展了许多成熟的模型,其中模拟溃坝的主要模型有:DAMBRK模型,BEED模型,BREACH模型,LOU模型,HW模型,Cristofano模型,Nogueira模型等。

一般堰塞湖溃坝主要由漫顶或渗透管涌引起。

漫顶溃坝情况是由于坝体本身没有导流或泄洪设施,水位最终发生漫顶,而坝体内部发生渗流,使坝体本身的强度降低,最终发生溃坝。

该种溃坝情况水位高,溃坝洪峰流量大,破坏力极大。

因此漫顶溃坝更应该得到重视与研究。

2堰塞坝漫顶模拟实验2.1实验布置及材料该实验旨在模拟土石坝漫顶时发生溃坝的情况,收集实验数据用以概括溃口形成过程,分析不同坝高、不同坝后坡度对漫顶溃坝过程的影响。

该实验在一矩形水泥河道中进行,实验装置分为供水箱、水槽、泥沙收集池3个部分。

供水箱长宽高均为1.0m,通过水泵供水,实验过程中水箱中一直保持满水,水箱下游侧安置最大流量为0.17L/s 的LZB-25玻璃转子流量计。

水槽段宽高均为0.5m,坡降为5°,水槽下游连接泥沙收集池,上游库区安置水位仪(E1),在坝下游区安装摄像机(C1),拍摄溃口变化过程。

此次实验取无黏性沙作为填坝材料,其级配曲线。

滑坡堵江坝溃决洪水及其演进的理论分析

滑坡堵江坝溃决洪水及其演进的理论分析

时的峰顶流量公式 :
图 3 溃决洪水流态示意图 Fig. 3 The sketch map of flow state for burst flood
3
Qmax = 2 B H12 g (1 - Z1ΠH) (1 - 1 - Z1ΠH1 ) (5)
其中 , Z1ΠH1 由已知的 BΠb 、aΠH1 通过下式求得 :
收稿日期 : 2000212205 ;修订日期 : 2001204224 基金项目 : 国土资源部重点基础项目 :崩滑堵江事件及其灾变 效应研究 (9501114) 作者简介 : 晏鄂川 (19692) ,男 ,副教授 ,博士后 ,主要从事水文 地质工程地质科研工作 。
且在岷江干支流上多处形成堵江坝 ,其中在干流上形 成 3 座堆石坝 ,位于最下游的叠溪海子坝最高 ,达 160m。45d 后 ,415 级余震致使坝体突然溃决 ,堰塞湖 水倾湖而出 ,高达 60m 余的洪峰直抵下游 200km 外的 灌县 ,引起岸边峭崖垮塌 ,大桥至叠溪间的河床被填高 约 100m ,沿江村镇 、关堡 、房屋和城墙均被一卷而光或 乱石淹没 ,两岸的农田被淤埋 ,人 、畜落入水中无一幸 免。
2001 年第 6 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 5 ·
滑坡堵江坝溃决洪水及其演进的理论分析
晏鄂川1 ,2 ,郑万模3 ,唐辉明1 ,刘汉超2 (11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 ;21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 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成都 610059 ;31 地质调查局西南地调中心 ,成都 610081)
Abstract : The natural damming of rivers by landslides is a significant hazard in many areas. Landslide damming is particularity comm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Natural dams may cause upstream flooding as the lake rises and downstream flooding as a result of failure of the dam. Differences in flood peaks of natural2dam failures appear to be controlled by dam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outburst ,the shape of break section is reasonably analzed ,method of computing peak discharge under the care of instantaneous break is modified ,and the outburst flood of natural dam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are very reliable and valuable verified by historic recorded flood. Key words : landslide dam ; outburst flood ; process character ; hazard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堤坝溃决洪水演进的理论分析摘要:崩滑堵江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山区广泛存在。

每年因为类似事件的发生都会至少造成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及伤害,崩滑堵江事件及其灾害链已严重影响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

因此对于堤坝溃决洪水的演进分析便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对洪水演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为日后的工程实际活动很好地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堤坝溃决;洪水演进;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of flood routing after dam breakThe natural damming of rivers by landslides is a significant hazard in many areas. Landslide damming is particularity comm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Every year,related events have caused at least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being threatened and damaged.Debris blocking river events and disasters chain has serious impact on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y.So it’s necessary to carry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flood routing after dam break.This paper has work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related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which could we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guidance on further engineering practical activity.Key words: dam break;flood routing;theoretical analysis1.研究目的与意义崩滑堵江形成的天然堵江(堆石)坝高几米至几百米,其最大坝高比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或拟建的人工土石坝均高;堰塞湖体积从几十万方至上百亿方,大者足以与人工水库相媲美;存在时间由几十分钟至上千年;溃坝后形成的洪水异常凶猛,洪峰高几米至几十米,演进过程中造成严重灾害[6]。

因此, 认识掌握堤坝溃决机理并对堤坝溃决过程进行模拟, 对于建立堤坝溃决的早期预警体系、人员紧急疏散预案和基于风险的堤坝设计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洪水演进进程作理论研究与分析,旨在了解整个发生过程,为实际发生的工程事件提供理论支撑。

2.国内外研究动态洪水演进模拟是指模拟洪水冲出大坝后在下游区域的流动过程,目的是获得洪水淹没区域及各处的流量、水位、流速、波前和洪峰到达时间等。

国外溃坝洪水计算主要有BEED模型,美国国家气象局的DAMBRK模型、BREACH模型、FLD-WA V模型,丹麦水科学研究所的MIKE11模型以及荷兰的DELFT-3D模型等。

国内系统研究溃坝数值模型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一维模型的研究成果较多,平面二维数值溃坝洪水计算成果相对较少,且多为较理想的边界情况[9]。

目前专门针对堰塞坝开展的溃坝研究还比较少见,大多是与人工土石坝的溃坝、水利工程土坝溃坝研究相结合,或借用人工土石坝溃坝模拟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者对灾难性溃坝洪水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对洪水的演变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试验,有的研究者还进行了野外试验,前人的这些工作使溃坝洪水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

Costa等人统计了73处堰塞湖的溃决,发现溃决的主要方式为溢流,而管涌和边坡失稳引起的溃决只占很小比重。

许强等人统计了汶川地震后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32处溃决堰塞湖,发现84.4%的堰塞湖溃决属于漫顶溃决。

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地震堰塞湖漫顶溃决洪水演进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所以在这一领域还需开展大量的研究[3]。

3.研究内容与方法关于溃决洪水演进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溃决洪水峰顶流量计算、溃决洪水洪峰演进过程计算等。

3.1溃决洪水峰顶流量计算溃洪水峰顶流量计算是最受关注和研究最早的课题之一。

其大小与溃坝前上、下游水深和坝址断面形状及尺寸有关,而其计算方法则取决于溃坝形式:瞬间全部溃决、瞬间部分溃决和逐渐溃决[6]。

3.2溃决洪水洪峰演进过程计算溃决洪水洪峰高度演进是决定灾害程度的直接因素。

溃决洪水过程线与溃坝形式、最大流量、入湖(库)流量、下游水位等有关,至今无统一推求方法。

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出的概化过程线,作为近似的溃坝洪水过程线[6]。

4.计算过程4.1溃决洪水峰顶流量计算4.1.1瞬间全部溃决情况图1 河道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河道断面示意图。

为了使各种河谷断面的不同出流情况都能适用,在分析了坝址处溃坝后初瞬水流流态的基础上,假定河道底坡水平,忽略阻力影响,并近似认为溃坝前上下游流速为零。

利用特征线法,联解动力方程和连续方程,可得初溃水流的特征如下[6]。

4.1.2瞬间部分溃决情况图2 堵江坝局部溃决形式示意图同样假设平底、无阻力河道外,还假定坝轴线垂直于流向、溃口顶部近水平、坝前水体静止,堰塞湖水面高程在负波通过后即维持不变。

根据波能量变化与外力的关系,可得出局部溃决时的峰顶流量公式[6]:4.2溃决洪水洪峰演进过程计算图3 溃坝洪水过程线理论分析表明,坝体突然溃决后,溃坝洪水向下游传递的流态可分为上游静水区、过渡区、涌波区和下游静水区。

一般采用不恒定流计算方法进行洪流演进计算,经检验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下游距坝址某处的洪峰高度Hmx[6]:(1)为溃坝最大水深, m ; A为河谷断面其中, Hmx为距坝址x处洪峰高度,m ; H10为河床比降; W为堰塞湖库容,m3; x为下游距坝址距离,m。

系数; i5.结论与讨论通过上述的讨论与计算,初步得到了溃决洪水峰顶流量以及溃决洪水洪峰演进过程的计算公式。

不过,毕竟只是通过假设以及理论分析得出的公式,至于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溃坝洪水洪峰演进计算公式(1)既适用于瞬间全溃,也适用于瞬间部分溃决。

因此,该公式在溃坝洪水灾害预测方面有广阔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1]朱勇辉,廖鸿志,吴中如.土坝溃决模型及其发展.水力发电学报,2003.[2]陈生水,钟启明,陶建基.土石坝溃决模拟及水流计算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08,11:19(6).[3]胡桂胜,陈宁生,邓明枫.茂县宗渠堰塞湖漫顶溃决洪水演进规律模型试验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11.[4]朱勇辉,Visser P J,Vrijling J K,王光谦.堤坝溃决试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5]赵健.我国泥石流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水利,2007:14.[6]晏鄂川,郑万模,唐辉明,刘汉超.滑坡堵江坝溃决洪水及其演进的理论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7]刘宁,张建新,林伟,陈五一,陈祖煜.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引流除险工程及溃坝洪水演进过程.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8]张细兵,卢金友,范北林朱永辉.唐家山堰塞湖溃坝洪水演进及下泄过程.人民长江,2008,11.[9]塔娜,王志军.溃坝及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研究.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12.[10]贺治国,吴钢锋,王振宇,刘国华,鲍鑫,冯威.台风暴雨影响区域的溃坝洪水演进数值计算.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2010.[11]宋利祥,周建中, 郭俊,刘懿,王玉春,毕胜.复杂地形上坝堤溃决洪水演进的非结构有限体积模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2,2.[12]贺治国,WU Weiming.考虑水沙相互作用的河堤溃决二维数值模型.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10,3.[13]韩爱果,韩坤立,刘汉超,柴贺军.人工坝溃决洪水峰顶流量计算公式应用于滑坡堵江坝的可行性探讨.水土保持研究,2007,12.[14]任强,陈生水,钟启明,曹伟.堰塞坝的形成机理与溃决风险.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10.[15]牛志攀,许唯临,张建民,李进,岳超.堰塞湖冲刷及溃决试验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5.[16]任洪玉,赵健等.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灾害现状与预警系统.水土保持研究.2009.本课程学习的个人体会与总结学习《高等工程地质学》这一课程已有十数周时间,因为有本科学习过该课程的相关经历,当再次拾起来学习时,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尤其是关于滑坡灾害知识的相关介绍。

当老师将他去云南收获的成果进行展示时,我对滑坡堰塞坝及溃决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与本科枯燥的老师板书、同学听讲记录的教学模式相比,到了研究生阶段,这课程的学习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在课程学习的期间,老师给了我们每人展示的机会。

每人上台演讲自己做的与工程地质相关的演讲汇报。

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我们对所掌握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水平。

所以,我建议这样的形式在日后应更多的展开。

同样,在课程学习的中段,老师请来了中科院的老师来为我们作研究报告,使我们对当前最新最前沿的工程地质领域的发展有了了解。

不得不说,通过聆听与学习,才发觉自己还是与科学的前沿的巨大差距。

这也提醒自己要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书,多去关注自己专业领域新近发生的事件,科研水平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丰富与开拓自己的视野。

最后,想说说这篇读书报告。

我阅读的是老师给的第二篇关于大坝溃决与洪水演进的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我便下载来大量相关文献来阅读,慢慢对堤坝溃决洪水演进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个整体了解。

显然,读书报告不是为了读而去阅读,在做读书报告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我掌握了学习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在阅读中,学会了细细体会别人文章的分析方法,看到了别人理论中的闪光点,一点一点地把这些知识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理论武装。

作为一个研究生,告别了本科阶段的被动学习的方式,开始要学会自己进行独立思考,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想找人帮助,尝试着自己去收集相关知识,看能否进行独立解决。

同时,开始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自己的创新,这才是自己现在最应该去学习与做到的。

总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相信这些方法,一定会在我日后的科研工作中提供指导,对我日后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