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三解析
《老人与海》高中语文必修3解析

所获,终于,在第85天他遇到了一条大鱼,经
过三天两夜的搏斗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 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 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 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
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关于老人与海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
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
们还可以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发现老人在困难面
前,不胆怯、勇于挑战、自信、自强、决不屈服 的硬汉子形象,在和鲨鱼的搏斗中,表现出了无 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 的胜利者。
四、艺术特点
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
式风格”,在文中,这种特点体现在
哪里?
四、艺术特点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
象征意义
这个的形象意义:这部 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
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象机般
的写实手法记录了圣地亚哥 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
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幽雅风
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
佛恩特斯被认为是书中主角 “老人”,以104岁高龄辞世。
老人形象。
象征意义
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 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桑
提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
"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 断抗争。
说的核心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人桑地亚哥的生命理念。 整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前句告诉我们, 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当中,必不可少要面临一些坎坷、 磨难,这些磨难、坎坷完全可以造成躯体的消灭、消 亡,这是人生命的脆弱性。后句,面对挫折,只要保 持一种乐观的精神,拥有一颗坚强的心灵,那么,人 类执着奋斗的精神将永不磨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PPT课件

通过对老人与大自然的斗争,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毅力,同时也揭 示了自然的强大与无情。
朴素的语言
作品采用朴素、直白的语言,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作品 的现实主义色彩。
象征主义手法
1 2 3
老人
老人是人类的代表,他的坚韧、毅力、智慧代表 了人性的光辉。他与海的斗争,象征着人类与自 然、与命运的斗争。
人生的价值
老人追捕大鱼的过程,就是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作品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 追求、奋斗,而不是在于结果。
命运的无奈
老人最终虽然捕获了大鱼,但却被鲨鱼啃食得只剩下骨架。这揭示了命运的无奈,即使人 类再努力,也无法改变一些既定的事实。但即便如此,人类依然需要勇敢地面对命运,展 现出自己的价值与尊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 修3《老人与海》 ppt课件1
contents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 故事情节与人物分析 • 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 • 阅读感悟与启示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老人与海》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正值美国经济繁荣时期,人们 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空虚。小说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依然保 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文学背景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杰作,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 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是 海明威“迷惘的一代”文学的代表,展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 坚韧与不屈。
作者海明威简介
基本信息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 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 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老人与海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老人与海课文精讲新人教版必修31.作者简介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
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关于《老人与海》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课文主旨重析

《老人与海》的课文主旨重析第一篇:《老人与海》的课文主旨重析《老人与海》的课文主旨重析《老人与海》是人教版必修三小说单元的篇目之一。
教材选取了小说的高潮部分,老人捕获了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遭遇了鲨鱼的重重攻击,经过殊死搏斗,带回一架鱼骨。
根据小说主要情节,在过去的一线教学中,教学主旨始终强调老人永不服输、敢于搏斗的硬汉精神,以至于学生学完课文对桑地亚哥说过的一句话记忆犹新,“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当然这种传统理解并非有误,但我们重读文本之后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文末写到“老人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儿补救的办法也没有,”“吃了败仗,上床是很舒服的,”“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这些语句明明承认了老人的失败,他并没有保住大马林鱼。
这种结局安排也似乎很难仅用硬汉精神去解?,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课文主旨。
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利用生态批评理论从鲨鱼形象、老人的心理与课文结尾三个方面具体探求《老人与海》的生态关注和自然意识。
一、鲨鱼形象重析以往的教学设计常常列举鲨鱼的五次进攻,重点分析老人形象,突出勇敢与坚持的精神品质。
老人第一次和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两夜,手受伤;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第三次:吃了点马林鱼,攒了些力气,手上淌血;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活活地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体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这种情节过程的梳理,只是为了强调老人在缺乏武器、力量弱小的情况下仍然奋力阻截鲨鱼的一次次攻击,将老人塑造成孤胆英雄,鲨鱼的攻击只是作为老人形象的衬托而存在的。
但实际上作者对老人的英勇回击描写较少,对鲨鱼的形态描写和动作攻击着墨更多。
这说明教学设计因受到传统的小说解读方法的影响,往往把自然景观作为人物形象的背景和衬托,没有考虑到鲨鱼形象在这篇文章中的主体价值。
区别于传统的解读方法,生态批评理论要求以“生态”为视角,重新审视文本中的自然现象,把自然与人类行为统一在一个完整区域内,考查自然应该是怎样的,让自然重新恢复本来的面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3 老人与海(含答案)

易错字 耸 茸 滔 蹈
词语
zhǎ 眼 针 biān chuō 穿 杀 lù
3.解词义 (1)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贬义词。 (2)皮开肉绽:指人因被毒打,皮肉开裂。 (3)吞噬:①吞食;②并吞。 (4)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5)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名字之一。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一代的彷徨 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1927年回到美国,写了不少以拳击家、渔民、 猎人等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创造了“硬汉性格”。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老 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等。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了解情节,把握人物
1.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况。请根据下面的提示,阅读课文,
并用简明的文字填空。
与鲭鲨斗→
①
→与犁头鲨斗→
②
→
③
→疲惫的老人回到家里。
提示:①与两条铲鼻鲨斗 ②再与两条铲鼻鲨斗 ③与群鲨斗
2.小说中的鲨鱼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体会手法,鉴赏语言
1.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简明的语 言加以概括说明。
提示:结构上简洁单纯,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 明。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 获以及与因此而引来的鲨鱼之间的搏斗展开,可谓单纯而集中。
切、情景相融、奇趣荡胸、意味深长。“奇 趣”二字可以概括全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1.3《老人与海》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
象征
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真正的硬汉”, 是“生命英雄”的象征。他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出 海84天后一无所获,仍旧在第85天仍旧出海,经历 漫长的等待终于在第85天看到了希望——遇到了一 条大马林鱼;他具有坚强的斗志,与大马林鱼三天 三夜顽强的搏斗,与鲨鱼勇敢的斗争;他具有坚忍 不拔的精神,他在逆境中敢于克服种种困难。
课文赏析
语言 《老人与海》没有精雕细琢,也没有微
妙深奥,然而只不过是简洁质朴、文字平定 而已,开拓了小说的描写空间,丰富了小说 的文学意蕴,使人产生一种“感情真者,其 观物亦真”的感受。
课文赏析
纵式结构 小说采取了纵式结构的方式,即在众多渔夫中
老人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选择了非常可爱的孩子 马诺林做老人的伙伴,选一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节的发展按自然 的时空顺序安排在两天时间内进行,这样剪裁实际 上有许多东西并没有被真正剪裁掉,而是让读者自 己去完成,达到“一石多鸟”的艺术效果。
课文赏析
轮辐式的布局 小说的全部时间非常紧凑,前后只有四天:出
海的前一天,以老人从海上归来为引子,让周围的 人物一个个出场,交代了他们与老人之间的关系: 一个热爱他,跟他在一起学习钓鱼的孩子马诺林; 一群尊敬他,但永远不能理解他的打渔人;一个关 心他的酒店老板。
课文赏析
缓急相间的节奏感 故事开始给我们交代老人与周围人的关系时,
高中语文 1.3《老人与海》作品鉴赏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老人与海》作品鉴赏《老人与海》是一部写陆地、海洋与天空的中篇小说,海明威在八周里完成了这部两万六千字的作品。
直到后来出版也始终保持了初稿的原貌,几乎没有什么改动,一气呵成。
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一辈能写出的最好作品。
《老人与海》以简单的故事说的不仅仅是要对挑战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理念。
舍利曾说过《老人与海》是一部字字珠玑的不朽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
”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
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它事物。
”的确,从书中很多内证来看,海明威把诸多的内涵融入了这个简单的故事中。
《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句话道出了此书的主题。
海明威忠于他一贯的写作方法,细致地描写人物行动,诸如出海前的准备工作,出海后如何下饵,鱼上钩后如何同他周旋等这些外在的事物表现出内在的涵义,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而又没有把灵魂二字用大写的字母标出来,至死至终他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从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读懂他,读懂如何生活和生存。
海明威用自己独特的散文风格,精湛的叙事艺术,书写了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
该书除了用马诺林的同情和崇拜来使读者觉得老人伟大以外,还展示了《老人与海》的另一主题:回归。
孩子带回了老人早已失去的青春,使他观了过去的自我。
所以独自在海里与鲨鱼搏斗的三天里,老渔夫常念叨着:“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
”。
全书故事的叙述是多角度的,在直叙中有插叙,在插叙中交织着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
一些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往往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使单调的捕鱼过程显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老人与海》高中语文必修3解析

海明威
一、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 美国 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乡村医生家庭, 排行老二。”
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担任驻欧洲记者, 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 战。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患多种疾病, 精神抑郁, 1961年自杀。
三、问题探究
三、问题探究
这是老人第一次回合之后的内心独白, 也是此小 说的核心精神, 充分体现了老人桑地亚哥的生命理念。
整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前句告诉我们, 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当中, 必不可少要面临一些坎坷、 磨难, 这些磨难、坎坷完全可以造成躯体的消灭、消 亡, 这是人生命的脆弱性。后句, 面对挫折, 只要保 持一种乐观的精神, 拥有一颗坚强的心灵, 那么, 人 类执着奋斗的精神将永不磨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老人与海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 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 也是小说情节的高 潮, 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 填写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星鲨 犁头鲨 星鲨 鲨鱼
数 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
作 战 鱼叉 绑着刀 绑着刀 短棍 短棍
象征意义
这个的形象意义: 这部小说是根 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 摄象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圣地亚哥 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 下仍然保持幽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 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佛恩特斯被认为是书中主角 “老人”, 以104岁高龄辞世。
象征意义
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 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 而桑 提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 "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 断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 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 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 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 实。
作品博大精深,叙述简练,行文流畅,成功地运用 了象征、心理描写的手法,富于哲理。
Hale Waihona Puke 三、节选课文课文节选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一段,是小说 临近结尾部分、故事情节的高潮。老人凭着超人 的勇气和能耐,每个回合都战胜了对手,结果却 是无可补救的彻底失败;同时,老人虽然失败了, 但却充分显示了“人的灵魂的尊严”,证明自己 是一个不可摧毁的真正的强者。“一个人并不是 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 是打不败他。”老人的内心独白,应该成为正在 斗争中的人们的信条。
❖ 第八部分(89—97)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 人回到家里。
五、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结果如何?
1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 1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 2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 2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3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 3刀子折断; 4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4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5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 5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 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 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 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 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 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 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 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 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
❖ 二、关于《老人与海》
❖ 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 角人物是老渔夫桑地亚哥,这位风烛残年的 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 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 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 长十八呎,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 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 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 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 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 在船边。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 一、作者简介:
❖ 海明威 20世纪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乡村医生家 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参加 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出生入死,遍体鳞 伤。在从事记者工作和写作之余到处冒险,多次 死里逃生。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终 用猎枪自杀。在艺术上,他那简约的文笔(电报 式风格)和多种现代派手法(内心独白)的出色 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 。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丧钟 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 第三部分(30--47),写老人与两条星鲨的 搏斗.(第二次搏斗详写)
❖ 第四部分(48--54),与犁头鲨的战斗。第 三次搏斗(略写)
❖ 第五部分(55--63),老人又与另两条星鲨 搏斗。第四次搏斗(详写)
❖ 第六部分(64--82),写筋疲力尽的老人的 心理活动。
❖ 第七部分(83—88)与群鲨的搏斗。第五次 搏斗 (详写)
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
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句话是桑提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 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提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 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 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 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 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 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 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 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每次胜利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六、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不幸
人—自然 厄运
弱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强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困境 环境 挑战 ……
❖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 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 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 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 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 这样一个形象,完美的体现了作者所 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 不败他”的思想。
四、 梳理课文情节(结构单纯)
❖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 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 占全书的六分之一.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 节,可把全文划成八个部分。
❖ 第一部分(1--7),老人与第一次与一头鲨鱼 的搏斗.(详写)(反衬烘托)
❖ 第二部分(8--29),写老人杀死一条鲨鱼之 后的心理活动(内心独白)。
人物形象分析:
桑提亚哥是一条硬汉,他孤独,背运,贫穷, 年老体衰,但是他乐观,自信,坚韧,出海 84天没有打到鱼,他仍然乐观开朗,一如既 往,不达目的不罢休,在与马林鱼,鲨鱼的 搏斗中,他忍着饥饿,疼痛,贫穷,竭尽全 力,表现人不屈不挠,顽强的精神,展示给 我们的是一个有血有肉,鲜明的硬汉形象。 不仅这样,桑提亚哥身上所表现的也正是海 明威身上的一种人生态度,道德理想。不会 向任何事物低头的,永不服输的精神。桑提 亚哥是一个英雄,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恶 劣的环境,与敌人搏斗,带回来的是一副骨 架。他在这场搏斗中失败了,但他却是精神 上的胜利者,同时也是老人“硬汉”形象的
一种体现。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 永 不屈服 永不放弃…… 的硬汉子! ❖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 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地亚哥
九: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 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 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 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 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 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 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