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真题,文史要览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大全

中国传媒大学09年考研新闻真题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责任论2.媒介公信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
三、论述题〔20分〕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标准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新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约翰•威克斯2、反“客里空〞运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奉献。
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分〕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新闻业务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那么。
2、简述新闻评论的根本类型。
二、论述题〔15分〕谈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根本类型〔试结合实例〕三、应用题〔15分〕分析以下时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篇幅不超过800字。
标题:时评需要更多样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
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
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无视。
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局部,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局部。
不管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
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开展的新趋势。
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响,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
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
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
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
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试题

2001年试题传播学理论一、填空1、传播学四大先驱及成就施拉姆“社会雷达”赖特的“娱乐功能”鲍尔,固执的受众2、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功能1、麦克卢汉的“三论”2、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英文)二、名解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编码与解码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三、简答1、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的要点与区别2、传播直线模式的提出、内容、与缺陷3、国际传播新秩序论争的背景、焦点与实质四、论述1、全球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冲击2、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新闻学基础知识一、填空1、宋定本制度的实行年限2、记者节的日期 9/13、《野百合花》事件与王实味4、 SKY TV的老板5、《大公报》的“四不”口号6、 CNN NHK的全称7、网络信息的四个特点 8、美国第一家报团的创立者 9、台湾报刊解禁的时间10、国务院于2000年9月和11月颁布的有关网络的新规定11、法国《出版自由法》的颁布时间二、问答1、1956年中国新闻体制改革 3、英美报业垄断发展情况 4、新闻的客观性三、论述新闻自由的历史演进四、业务题评论 500字2002年试题传播学理论一、填空1、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时间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时间2、URL的四个组成部分3、1958、1964年施拉姆的两本著作4、施拉姆所说的传播学的三个社会功能二、名词解释李普曼现代社会理论卢因批判学派 WWW网站三、简答1、举例说明选择性接触2、简述知沟理论3、试述传播学的学术渊源(三个以上)四、论述1、试评价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2、试述中国传媒产业化的趋势新闻学基础知识一、填空1、香港《虎报》的英文名称2、《申报》的创刊时间3、《纽约时报》和《纽约论坛报》的创始人和创始时间4、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时间5、“三家村”指的是6、台湾的一报三禁指的是二、名解荷塞知识税时务文体舰队街版面强势虚构的“吉米”三、简答1、媒介批评2、网络经济3、简述欧美国家的对外广播事业]四、业务题就全球反恐怖主义斗争写一篇述评题目自拟字数自定综合知识一、填空1 、鲁迅的著作杂文集小说集散文集学术著作 2大众媒体的网上形式4种3、克隆的英文含义4、荷兰的政府所在地,多哈是哪国的首都5、 2002年世界杯与中国队同分在C组的其他三个国家是6、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分为(4种)7、第四次浪潮指的是二、名解(8选6) HTML WEB页电子商务洋务运动转基因骚体马丁路德金 NASDAQ三、选择1、书法虞世南欧阳询2、康有为的两部著作《新》和《孔》3、黄帝内经九章算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授时历梦溪笔谈中国剩余定理勾股定理与作者连线4、诗品典论.论文文选文赋与作者连线四、问答1、查找人物传记所需工具书(5种以上)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影响3、“代”的含义五、古文阅读《史记李将军列传》句读、译词、译句、写作手法六、漫画作文议论文 800字以上看见别人的不幸,大概就是现代人感受幸福的唯一方式了北大招生目录的大致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文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文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2.初唐诗人______的春江花月夜代表了初唐歌行体发展的成就.
3.______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一个明显思想倾向,这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
4.诗品说______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这位建安诗人的艺术特点.
5.鲁迅说:自有______出来,"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6.清代戏曲家李渔的戏曲理论存于_____一书中.
7.________先生的蚀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三部中篇小说.
8.倪焕之的作者是______.
9.红烛的作者是_______.
10.升官图的作者是______.
11.俄狄蒲斯王讲了一个______的故事;哈姆莱特讲了一个_____的故事.
12.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______包括长.中.短篇小说______多部.
13.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是______,小说的最高成就是______.
14.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______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
二、分析(1为必答,30分;2到6任选4个作答,每题25分;共130分)
1.三国演义是如何处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中史实与虚构的关系的.
2.苏轼是怎样开创豪放词风和革新婉约词风的.
3.你对鲁迅先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的看法.
4.以雷雨,日出为例,谈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
5.结合创作手法,谈唐.吉诃德在欧洲近代小说中的地位.
6.分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和夏尔的形象及作品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新闻学业务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新闻学业务试题及答案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新闻学业务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新闻「参考答案」社会新闻是着重从伦理道徳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气,以及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展变化的新闻报道。
这类新闻以典型事例为主,注意人物活动的情节、细节,写作上讲究寓爱憎、褒贬于叙事之中,拥有广泛的受众。
社会主义新闻机构发布的社会新闻,目的在于布新除旧、扶正祛邪,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抨击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净化社会风尚,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舆论。
2、新闻集纳「参考答案」新闻集纳是一种短新闻的发布形式,又称"新闻集锦”。
一般把若干则简讯分类编排,并冠以栏目或题目刊出或播出。
这种形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稿件,扩大版而或节目的信息容量,但一次集纳的条数不宜太多,表达也要力求简明。
二、简答题(10分)简要阐述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
「参考答案」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它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适方式。
消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讲究用事实说话。
篇幅短小,实效性强,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除简讯外, 大多有"本报讯"或"电头”、"本台消息”,正文一般由导语、主体、结尾和必要的背景材料组成。
通讯是一种以记事为主,比消息容量大、记叙也更为具体、详尽的新闻体裁。
这种体裁兼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可以多侧而、多层次、生动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具体深入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及英经验,是各种新闻媒介常用的体裁。
采写通讯,不仅要求事实真实、准确,讲究时效,而且要求题材具有典型意义:不仅用事实说话, 而且用形象说话,较为细致、具体、形象地再现人物活动、事物变化和现场情景。
言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典型报道、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岀问题,直接阐述编辑部或作者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并影响读者、听众、观众的思想和行动。
新闻学基础2003【试题+部分答案】

武汉大学2003年新闻学基础考研试题与解析一、概念评析(下面的定义是否合理,请写出基本分析,每题15分,共45分)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和现象、都是新闻。
2、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使用价值。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者的主观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二、观点讨论(就下相对相反的观点给出理论评析,每题15分,共45分)1、应该由新闻传播者的理性判断来决定什么是新闻;应该由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来决定什么是新闻。
2、商业化是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公共管理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
3、网络会取代传统媒体;网络不会取代传统的媒介,更多的是与传统媒体的联合。
三、专题研究(请就下列议题详细论述你的观点,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述新闻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2、结合历史和现实。
阐述新闻议论监督的一般规律(要求1-2个案例分析)。
3、试述新闻道德的主要内涵,并请你谈谈当前中国新闻事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给出理论化的解决方案。
新闻学基础试题分析与解答一、概念评析(下面的定义是否合理,请给出基本分析,每题15分,共45分)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试题分析:国内各高校的文科类试题的第一项一般是名词解释,也可以说成概念解释,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2003年以前的试题也是这么出的,但2003作了调整,对新闻学中的概念考的更灵活了,这样更能考察学生是否对这些基本概念真正理解。
这也正式宣告了死记硬背在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考试中命运的终结。
这道题考的是对新闻定义的理解,是名词解释的一种变换考法。
答好这道题,我们先要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新闻的概念调集出来。
与题中的表述仔细做比较。
但这又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李卓钧的《新闻学理论纲要》和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有关新闻的定义并不统一。
李卓钧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童兵坚持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时期对新闻定义的表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003新闻媒体招聘考题精选

2003新闻媒体招聘考题精选近年来,不少单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时,都采用书面考试的办法,进行首轮筛选。
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单位专家、总裁所出的考题,比纯粹的高考或研究生考题更丰富,更贴近实际,有时难度更高。
急于求职的学子们抱怨自己知识面太窄,有些很简单的问题却答不出来常常感到懊恼。
因此,许多已经毕业或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希望把这些特殊的考题汇集起来,让大家“开阔思路”,对后来者大有裨益。
本期刊载《2003年新闻媒体招聘记者、编辑考题选粹》,属于新闻类文科范畴。
下期将发表对考题的解析,希望这些对求职者有所帮助。
1、时事政治填空(1)2001年月10月21日,()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科技馆举行。
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的重要讲话。
(2)2001年月12月5日,阿富汗四方代表在波恩签署了关于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协议。
根据协议,()出任临时行政当局主席一职。
(3)2002年3月14日,南斯拉夫联盟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商定将“南斯拉夫联盟”改为“()”。
(4)2002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安乐死”法案,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5)2002年9月10日和27日,第57届联合国大会分别通过决议,接纳()和()为联合国会员国。
至此,联合国会员国达到()个。
(6)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媒体集团--()在北京成立。
其主要成员单位有:()等。
(7)2002年5月15日9时50分,我国成功进行“一箭双星”发射。
这里的“一箭”是指()运载火箭,“双星”是()和()。
(8)2002年5月31日,江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三个代表”的具体表述为:()。
(9)200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0)据新华社2002年10月24日报道,中共中央决定,()同志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同志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2002年中传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文史要览考试题

材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题目-- XXXXXXX ——新闻媒体与公民道德建设 题目: 铁肩须担道义 妙手著好文章 ──大众传媒与公民道德建设 立论: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全社会强化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大众 传媒一定要注意弘扬正气,抨击邪恶,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要点: 1、大众传媒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广泛渗透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因而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 乃至于某段时间民风、民俗的发展演变,均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且这种渗透和影响,远非其他 方式方法所能比拟。 2、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让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 好务。 3、总的看来,我国大众传媒的主流是好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经常 不断的正面典型报道,对不良现象的批评、抨击等等(留心最近一段时间的此类典型用于具体例证! ) 4、然而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举例说明) 5、 为使大众传媒能更好地完成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这一历史使命, 其从业人员还应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 提高文字编辑水平,使其所写、所编文章在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的同时,更具可读性、趣味性以至知 识性。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两拍"指明代凌梦初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多取材于古往今来的奇闻轶事,有劝 惩之意,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要求。 二、填空 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秦汉时期祖国大陆人民已经和台湾接触,隋唐以后关系更加密切; (南宋) 澎湖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县,元、明设立巡检司于澎湖。明朝天启 4 年和 6 年, (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 分别侵入台湾。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55 年改为行省。 (1895)年 为日本侵占,1945 年回归祖国。 2、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曾多次 进行赋税改革,其中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的有唐代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 3、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的启蒙思想家是(严复) ,他翻译了( 《天演论》 ) ,最 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 4、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在漫长的2000多年中,除历时近400年的( 三国 )、( 东晋十六国 )、( 南北朝 )和近60年的( 五代十国 )的分 裂混战外,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分裂时期,中华民族也从来没有动摇统一的信心,放弃统 一的努力。 5、本世纪2、3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批文学团体和流派,其中由郑振铎、沈雁冰发起成立的a( 文学研究 会 ),由郭沫若、成仿吾等组成的b( 创造社 ),由蒋光慈、阿英等发起组织的c( 太阳社 )。这些文学社团30 年代都积极参加以d( 鲁迅 )(人名)为旗手的“左联”活动。 三、选择 1、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是 a.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着的普罗米修斯》 ;b.拉辛的《安得 洛玛克》 ;c.伏尔泰的《俄狄浦斯》( )。 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是我国古代史著作追求的重要目标。提出这个目标的是著名 史学家 a.杜佑 b.刘知几 c.司马迁 d.郑樵。 3、1898 年戊戌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康有为所著的《新学伪经考》和 a.他的《孔子改制考》 ;b.梁启超的 《变法通议》 ;c.谭嗣同的《仁学》 ;d.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 4、 李大钊在 1918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首次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作了较深刻的阐述, 这篇文章是 a. 《法 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5、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领袖人物,当时与他交游或受他指导的人很多,其中有四个人最受他的 赏识,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他们是 a.文同( ),黄庭坚( ),林逋( ),张先( );b.张继( ),贺铸( ), 石介( ),秦观( );c.晁补之( ),李之仪( ),王观( );d.梅尧臣( ),陈师道( ),张咏( ),张耒( )。 四、问答 1、略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 --对当时的文艺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文艺作家指明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创作源泉,推动了革命文艺运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真题(历届分享)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真题(历届分享)(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真题一、填空1.交响诗《牧神午后》是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
2.琴歌《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的绝句创作而成的。
3.古希腊戏剧《美狄亚》是()的作品。
.4电影《公民凯恩》是()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的作品。
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上的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郑燮等人6.被称()。
7.《松花江上》是一首()题材的歌曲。
8.话剧《茶馆》的剧作者是()。
9.电影《城南旧事》导演是()。
10.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产生于()年。
11.《响屐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表演的舞蹈。
二、名词解释1.装饰艺术2.李斯特3.《天外边》4.戏曲音乐5.彩陶6.花儿7.迪斯尼8.景深镜头9.新派武侠片10.西部片三、简答题1.简述多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视作品的声画关系。
3.论述题4.请结合作品,分析时空变化在叙事结构上的意义。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综合考研试题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戏剧2.《白毛女》的执笔是丁毅和()戏剧3.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书法4.《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绘画5.影片《悲情城市》的导演是( )电影6.《威廉退尔》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家()的代表作歌剧7、新凤霞和赵丽蓉为代表人物源于唐山的剧种是()戏剧8、《党同伐异》的导演是( ) 电影9、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政府奖是()电视10、《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作者是()艺术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壁画美术(绘画)2、诗无达诂艺术鉴赏3、国际歌音乐4、梅兰芳戏剧(戏曲)5、宝莱坞电影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有人提出“题材决定论”,,有人提出“题材无差别论”,谈谈你的理解。
2、贝多芬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3、清朝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认为,诗歌创作主体应具备四种素质:才、胆、识、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问答题(5小题,共45分。) 骟/ 1、略述唐代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和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宋代欧阳修大力提倡的一场文学革新运动。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 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基本主张:"文以载道",提倡古文,要求文章要有充实的内容,力图解决社会现实 "不平则鸣",努力反映现实中的矛盾,反对粉饰太平 "惟陈言之务去",提倡创新,反对模仿古文 "文从字顺各识职",要求语言平易近人合乎自然、反对矫揉造作 --意义:唐宋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推动了当时的文学革新运动。 扫荡了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 解放了文体,开创了散文的应用范围,对实用文章、艺术散文的发展做出贡献 创立了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略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是以反映社会、分析社会和批判社会现实为主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基本特征: 主张真实反映生活,力图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不仅强调细节的真实和准确,更强调艺术真实应高于生活真实。 主张作家的思想应该赋予艺术真实性之中,即作家思想应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 3、略述中国古代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经过和对人类传播事业的贡献? (1)造纸术的发展和贡献: --两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发明了"蔡侯纸",这种纸轻便柔软且原料易得、造价 低廉,取代了造价昂贵并且书写、携带都很不方便的竹简和帛等书写工具。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需求 的提高,纸的种类和质量都有了提高。 --造纸术的发明是人类书写材料上一次伟大的革命,造纸术由中国传入朝鲜、越南、日本,后传入中亚、欧 洲和非洲,为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推动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贡献: --北宋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术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之后出现了木活字以及各种金属活字。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和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使人类进入了印 刷时代,书籍的品种和数量极大丰富,人类的文化成果能够广泛流传和保存,为人类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4、语言应用题(必答:共4小题,10分。) 颁: ?_ (1)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每处0.5分,共2分;答案前注明题号,如“1.A××” ,不同。) A.折机沉沙( ) B.南辕北澈( ) ? C.釜底抽薪( ) D.诗无达估( ) 抣 (2)更换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不当语语词(每处1分,共3分。) A. 田长霖说: “1997年提出辞呈, 原因很多, 我已经当了7年校长, 做了许多工作, 不需要再恋战, „„ B. 随后,男青年还有一条高速公路路口随机向来往挑拨离间车开枪,导致„„ C. 父亲多才多艺„„对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的偏爱,足以令专业人士侧目 3、 矫正以下句子的语病(每处1分, 共2分: 矫正方式包括删除, 更换词语和全句改写, 答案前注明题, 如 “3.A ‘××’ ” , “删除××” ,改写须写全句。) A.
5、 下面是[明]刘基的散文 《卖柑者言》 , 文和部分注释如下,请仔细阅读后按后面小题目的要求完成答卷(必 答;本题总分为 15 分。): 下面是[明]刘基的散文 《卖柑者言》 , 文和部分注释如下, 请仔细阅读后按后面小题目的要求完成答卷(必答: 本题总分为 15 分。): P ?渰 TéL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之鬻之。 R^〇,{幛 予贸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①奉祭祀供宾客 乎将炫外以惑愚瞽②乎甚矣哉为欺也 /╤fCy U?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事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为欺者不寡矣, 而独我 也乎吾子未之思也夫今佩虎符③坐皋比④者光光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⑤拖长绅⑥者昂昂 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⑦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⑧而不知坐縻廪粟而不知 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 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D 髠?? ??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⑨滑稽之流。岂其愤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据《古 文观止》) S?艋:慳? 【注:①笾豆:古代祭祀、宴盛果品的竹器称笾、木器称豆,这里合称精美的器皿;②愚瞽:瞽指瞎子; ③虎符:虎形的兵符,泛指调动军队的凭证;④皋比:虎皮,指铺着虎皮的坐椅;⑤峨大冠:高耸的官帽; ⑥拖长绅:结着很长的腰带;⑦伊皋:古代政治家伊尹、皋陶(音 yáo);⑧法斁(Dù);法纪败坏;⑨东方生: 指东方朔,汉武帝时的太中大夫,善于讽刺皇帝的过失。 】 "閛 ?K~? 1、为未标点的段落加标点符号(4 分;标点错 3 处以下不扣分,3 处以上—包括前 3 处,每处扣 0.2 分, 扣完 4 分为止。标点时写前、后各两字,如“以应,退而。 ”) 箛┎7 謚 Dr 2、解释加下划线的语词(4 分,每小题 0.5 分。) % h 瞨 U?? (1)涉: (5)赖;d (2)贾: (6)干城: (3)鬻: (7)庙堂之器: (4)贸: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1、中国古代有两位作家和他们的两部作品,由于对中国文学和史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往往并称 为班马史汉。这里的班指( 班固 )、马指( 司马迁 )、史指(《史记》)、汉指(《汉书》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旗手鲁迅, 一生写作了大量思想深刻、 艺术精湛的作品。 险14部杂文集和 《集外集》 、 《集外集拾遗》以外,还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历史小说 (《故事新编》),以及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 3、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对后代颇具影响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中包括陆机的(《文赋》),刘勰(《文 心雕龙》)。 4、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几经变化,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始于北魏的以(租庸调)的基础的租庸调制,唐 代的(两税法)法,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 摊丁入亩)法,呈现出逐步由力役地租、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 转化、由人丁税向田亩税转变的发展趋势。 5、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出现了16个主要由5个少数民族首领建立的政权,称为"五胡十六国,这5个少数 民族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6、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8月由a(陈独秀 ) 创办的b( 《 新青年 》 )杂志在上海出版, 是这一运动开始的主要标志。 这一文化运动的基础内容是提倡c( 民 主)和d ( 科学 ),这也是“五四”运动高举的旗帜。 7、1878年7月14日法国巴黎群众攻破a( 巴士底监 )狱。这一事件标志着b( 法国大革命 )开始;这次革命推 翻国王,宣布人权并消灭了革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不久,政权落入c( 拿破仑手 )手中,此人从1799-1814 年一直统治着法国,最初担任执政官,继而称帝,并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 三、选择题(每选1分,共10分;注明题目和选项序号,如“1、1b” 。) f-安-> 1、在中国封建王朝中,版图最大的王朝是( )[1a唐,1b宋,1c清];版图最小的王朝是( )[2a唐,2b宋,2c清]; 人口最多的王朝是( )[3a唐,3b宋,3c清];中外交流最为活跃的王朝是( )[4a唐4b宋 4c清]。 2、明清之际,有两位以评点为主要批评手段的文学批评家, 一位自称“ 《水浒传》 批点得甚快活人, 《西厢》 、 《琵琶》涂抹改窜得更妙” ,先后评点过《西厢记》 、 《拜月记》等。这位批评家是( )[1a金圣叹,1b李贽,1c 黄宗羲,1d顾炎武]。另一位把《离骚》 《庄子》 《史记》 《杜诗》 《水浒》 《西厢》合称“六才子书” ,并逐一 加以评点。这位批评家是( )[2a金圣叹,2b李贽,2c黄宗羲,2d顾炎武]。 3、文艺复兴暑期的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生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的( )[1a《神 曲》 ,1b《十日谈》 ,1c《坎特伯雷故事集》 ,1d《唐吉诃德》]是欧洲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 4、17 世纪后半期,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都发生政治、经济或军事的各种变革,在此期间,( )[1a 法国, 1b 德国,1c 荷兰,1d 美国]是欧洲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 5、现代女作家肖红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1a《牛车上》 ,1b《山雨》 ,1c《生死场》 ,1d《为奴隶的母亲》]。 反映革命根据地社会生活的著名小说《小二黑结婚》 、 《李有才板话》的作者是( )[2a 赵树理,2b 王鲁言,2c 柳青,2d 欧阳山]。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B.这里已挖出了一个 1000 平方米见方、10 多米深的大坑。 F? 4、下面是某报一张图片的标题和说明,语言表达不尽得当,请加以修改(3 分:修改方式:更换标题用语, 调整说明语序;答卷须写修改后的全文。): *?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中国传媒大学 2003 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年
一、名词解释30" 1、 《狂人日记》 --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后收入《呐喊》 。 --《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猛烈抨击了封建礼教。 --《狂人日记》确立了白话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 作品。 2、"三言""两拍" --"三言"指明代文人冯梦龙的拟话本集《喻世名言》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以市 民的眼光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在艺术上追求以市民的审美情趣为基础的雅俗共赏。推动了短篇小说的发 展和繁荣,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两拍"指明代凌梦初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多取材于古往今来的奇闻轶事,有劝 惩之意,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要求。 3、井田制 -- 我国先秦时期的田制,由于耕地纵横阡陌,形状似“井”字而得名。 -- 其基本特点是一切土地均为国有,君王分赐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不 得转让和买卖,并且还要缴纳赋税。 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他们的劳动成果。 -- 春秋后期私有土地大量出现,井田制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逐渐瓦解。 4、戊戌变法 --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因1898年为戊戌年而得名。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瓜分之祸,光绪皇帝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下诏变法,实行新政;变 法遭到顽固势力的坚决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缉拿维新派,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没有达到革新政治的目的,但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 《悲惨世界》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品。 --揭示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表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精 神。 --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6、本字与通假 --本字是表示本义的字,同借字相对。 --通假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如“女”本义指女人,又借用指第二人称(汝) ,后一用法的“女”是假借字,而用于本义的"女”是本字。 二、填空题(每空0.5 分,30空,共15分;答案前注明题号,如“1、××” 。): 蘣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