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与诊断

合集下载

病历书写(高血压病诊断分析治疗)

病历书写(高血压病诊断分析治疗)
月经史:男
婚育史:已婚,25岁结婚,妻子体健,育有2子2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3个兄弟姐妹均已故,死因不详,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否认家族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
补充及专科情况
T:37.5℃ P:78次/分 R:22次/分 BP:160/60mmHg,神志清,呼吸平稳,伸舌居中,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可及肺底少许湿性罗音,心界左下扩大,心率78次/分,心律齐,未及各心瓣膜区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可见以一长约15cm左右手术疤痕,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样,非咖啡样,无畏寒、寒颤。经休息病情未见好转,今日遂来本院
急诊,考虑“支气管炎、高血压病”,予以安曲南针抗炎、单硝酸异山棃酯针降压等处理后,现咳
嗽、头昏等均有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本科。
原有胆囊穿孔手术史,术后有肠梗阻、肠坏死史,行肠粘连松解术、及部分结肠切除术。
入院体格检查
有两上肺条索状阴影,不支持;2.肺癌:一般有咳嗽、咯血、进行性呼吸困难等,查体可有罗音,
胸片可见占位性病变等,目前不支持,必要时可行肺部CT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1.改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等;2.积极控制高血压,现使用CCB血压仍高
,可加用氯沙坦片治疗,3.抗炎,为院外感染,老年人,可予以头孢呋辛抗炎,注意咳嗽、咳痰变
3.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
4.三系减少
5.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6.右房内血栓?
7.高血压肾病(氮质血症期)
医师签名:
医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病程记录
日期:2010-12-30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姓名:XXXXXX 科别(病区):内床号:20 住院号:2012000223入院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性别:男住址:XXXXXX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

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

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心内科鉴别诊断

心内科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一、肥厚型心肌病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肥厚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前者有高血压病史,心肌肥厚为对称性普通性肥厚,与后者非对称性肥厚,并有SAM征及主动脉瓣早关闭现象易区别。

2.冠心病:本病大多为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应与肥厚性心肌病相鉴别,前者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存在,心电图有缺血性或梗死图形,冠状动脉造影有动脉狭窄,而后者胸痛大多为非典型劳力性心绞痛,临床听诊杂音和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改变。

3.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前者有风湿病史,联合瓣膜病一般伴有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瓣膜有炎性改变,肥厚粘连,而后者瓣膜无炎症改变,有心肌肥厚所致特征性超声心动图改变。

4.主动脉瓣狭窄:本病可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及收缩期震颤,但此杂音常伴有收缩早期喀喇音并向颈部传导,杂音强度不变,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X线有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瓣膜有钙化等特点。

而肥厚性心肌病的杂音听诊位置较低,在胸骨左缘第四肋或靠心尖部,主动脉瓣区不清楚,用药物或物理学方法能使杂音强弱改变,超声心动图更有特征性改变易与主动脉瓣狭窄鉴别。

5.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本病杂音特点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本病病程长,发展慢,主动脉瓣区杂音不仅向心尖而且向颈部传导,与后者不同,另外本病超声心动图二维五室图上主动脉瓣为大小两个瓣组成,M型超声见主动脉关闭线有偏移现象,此可与后者鉴别。

6.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本病在胸骨左缘3、4肋间有收缩期杂音,粗糙伴有震颤应与肥厚性心肌病鉴别,但前者杂音传播范围广,有时整个胸前区均能听到。

超声心动图见有室间隔缺损,有左向右分流,易与肥厚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点区分之。

二、扩张型心肌病1.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多有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与心脏大小不相平行,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偏年轻,无典型心绞痛,病情发展慢,心脏比较大时才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②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ST-T 改变与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与冠状动脉供血部位相一致,而扩张型心肌病的ST-T 改变比较广泛,异常Q波也不典型,且与冠状动脉供血无相应关系;③超声心动图:缺血性心肌病多以左室受累为主,缺血心肌可有局限性运动减弱,坏死心肌可有不运动或运动减弱或矛盾运动(室壁瘤),以节段性分布为特征,而扩张型心肌病则以左室左房扩大为多见,心肌运动以普遍降低为特征;④选择性冠脉造影则能肯定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而扩张型心肌病冠脉通常是正常的;⑤核素检查:冠心病有节段心肌缺血改变,扩张型心肌病呈多节段心肌花斑样改变。

心血管病历鉴别诊断模板

心血管病历鉴别诊断模板

胸科医院鉴别诊断模板1.消化性溃疡:可出现剑突下疼痛,多与进食相关且伴有反酸,饱涨,嗳气等症状,GI或消化道内镜可帮助鉴别。

2.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冠状动脉通常行走于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中,如果一段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内,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行走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

由于壁冠状动脉在每一个心动周期的收缩期中被挤压,而产生远端心肌缺血,临床上可表现为类似心绞痛的胸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或猝死。

冠状动脉造影时可显示该节段收缩期血管腔被挤压,舒张期又恢复正常,被称为挤奶现象(milking effect)。

血管内超声声能准确地反映出心肌桥的存在,冠脉内多普勒可呈现特征性的舒张早期血流加速及收缩期前向血流减弱或逆流现象。

3.心脏神经官能症:本病病人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较持久(几小时)的隐痛,病人常喜欢不时地深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性呼吸。

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位附近,或经常变动。

4.肋间神经痛:本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并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走径处有压痛感,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故与心绞痛不同。

5.X综合症:以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亦可在休息时发生。

发作时或负荷后心电图可示心肌缺血表现、部分病人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可发现节段性心肌灌注减低和再分布征象。

但本病多见于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明显,疼痛症状不甚典型,冠状动脉造影无有意义的狭窄但常可见血流缓慢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

治疗反应不稳定但预后良好。

6.风湿性心瓣膜病:发病前常有风湿性肌炎或关节炎史,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的瓣膜损害,以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为主。

临床可见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咯血、咳嗽等症状。

重度二尖瓣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

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80 ≥14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 90
血压水平及危险分层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无其它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并存临床情况
低危 中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不同危险分层人群,10年随访中发生 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肾实质性
肾小球肾炎 排尿系统阻塞性疾患 肾素瘤→血压特别高→ACEI特别有效 肾脏外伤
肾血管性
肾纤维肌性结构不良 大动脉炎所致 主动脉缩窄肾缺血 肾动脉硬化狭窄
肾上腺疾患
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醛固酮 束状带—皮质醇 网状带—性腺激素 皮质 1、柯兴氏综合征 2、原醛 (腺瘤)(增生) 3、先天性肾上腺酶缺乏疾患
原醛症的筛选
以前认为原醛症少见, 近年改良筛选方法(ARR) 发现原醛症不少见,约占10%以上。
ARR=血浆醛固酮(Ald)/血浆肾素(PRA)
血Ald正常值:1~16ng/dl(10~160pmol/l) 血PRA正常值:1~2.5ng/(mL·h) ARR正常值: 4~5 >20 即疑为原醛症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已证实: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国人首位 死亡原因,而高血压是导致心 脑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
中国≥40岁17万人8年 随访总死亡原因及构成
死亡率(/10万·年) 占总死亡构成(%)
心脏病
296.3
22.5
恶性肿瘤 293.3
22.3
脑血管病 276.9
21.3
(J He, NEJM 2005,353:1124)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文章目录一、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1.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2. 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3. 高血压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二、高血压冠心病吃什么好三、高血压会导致冠心病吗
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1、高血压冠心病的鉴别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鉴别。

通常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是询问其是否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其次,查看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左心衰竭以及其他症状。

在判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查体时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心电图检查有单侧或双侧心室肥大及(或)劳损,明确左右心室是否出现不对称肥厚,这些都是判断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高血压对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反映在室间隔增厚上,后者是心脏大小循环所共有的部分,左室肥厚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最主要症状表现。

高血压病早期心脏结构功能改变,舒张功能出现减退,高血压性心脏病越严重,心脏舒张功能衰退越厉害。

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引起血管壁厚度及心脏向心性肥厚及舒张期松弛性受损,导致心脏的收缩能力下降。

2、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在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当心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久病患者可发生右心衰竭最终导致全心衰竭。

3、高血压冠心病的检查方法 3.1、体格检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呈金属调,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因肺动脉高压而出现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或(和)主动脉瓣。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试题 1 答案病例摘要:男性,60岁。

劳累后胸骨后疼痛3年,加重伴大汗2小时。

患者3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劳累后胸骨后疼痛,被迫停止活动后可缓解。

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

查体:T 36.8℃,P 101次/分,R 20次/分,BP 100/60mmHg。

急性痛苦病容,表情痛苦,平卧位,无紫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1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肺清无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STV 1~5升高,QRSV 1~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纸上。

时间:12分钟。

分值:100分标准答案:评分要点:一、诊断及诊断依据(40分)(一)诊断(20分)1.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0分)2.室性期前收缩(5分)3.心功能I级(5分)(二)诊断依据(20分)1.典型心绞痛史,疼痛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7分)2.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7分)3.查体心界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第四心音(6分)二、鉴别诊断(20分)1.心绞痛(8分)3.夹层动脉瘤(6分)3.急性心包炎(6分)三、进一步检查(25分)1.继续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7分)2.化验心肌酶谱(6分)3.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抗凝治疗(6分)4.化验血脂、血糖,肾功,超声心动图检查(6分)四、治疗原则(15分)1.绝对卧床休息3~5天,持续心电监护,低脂半流食(4)分2.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抗凝治疗(4分)3.吸氧,解除疼痛、消除心律失常,有条件和必要时行介入治(4分)4.保持大便通畅(3分试题 2 答案病例摘要:女性,20岁,腹痛、腹泻、发热10小时。

临床分析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临床分析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临床分析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临床医生在面对复杂的疾病时,需要准确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临床分析方法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一、心脏病的临床分析心脏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其临床分析主要从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进行。

1. 病史分析:通过与患者充分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以及病程等。

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以及可能的心脏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体格检查: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外貌、体型以及听取心音、测量血压等,可初步判断心脏病的可能性。

体格检查应包括心肺、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3. 实验室检查:临床分析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有关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和心脏搏动情况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癌症是一类严重的疾病,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1. 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MRI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癌症部位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判断癌症的大小、部位和侵犯范围。

2. 活检:通过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癌症的类型和程度,确定治疗方案。

常见的活检方法包括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活检等。

3. 血液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癌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癌症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分析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常见的方法如下:1. 神经影像学检查:如脑部MRI、脑电图等。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位置、病变程度等信息。

2.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肌电图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神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3.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穿脑脊液检查,可以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肿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与诊断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因为长期没有控制好血压而引起的心脏
疾病。

早期的时候只会有舒张压功能减退,但是如果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心力衰竭。

经过研究表明,有许多心力衰竭的患者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高血压而导致的,同时还有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包括冠心病等疾病,下面我们就讲述一下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与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与遗传等有关。

临床同样表现为左心衰症状,查体可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心电图有左室劳损表现,但心超检查可明确其不对称肥厚,且起病年龄一般较早,无高血压史等可鉴别。

诊断
1.病史:有高血压病史。

2.临床表现:在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当心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久病患者可发生右心衰竭最终导致全心衰竭。

3.体格检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呈金属调,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因肺动脉高压而出现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或(和)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心衰竭时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4.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有单侧或双侧心室肥大及(或)
劳损,P波增宽或出现切迹,V1导联中P波终末电势(PTF-V1)
增大,各种心律失常等。

以上的内容就是根据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与诊断标准
的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会有一定的了解,这个病大部分都是因为长期血压过高而导致心脏超过负荷而引起的损伤。

如果早期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病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吃一些降压药来控制血压,这样才不会导致病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