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档案整理注意事项
学籍档案的管理制度

学籍档案的管理制度学籍档案的管理制度1一、学生学籍档由班主任负责填写,学籍栏目必须按要求填写,书写工整,无墨迹。
二、学校操行评语要全面、具体、明确,富有教育和鼓励性。
三、学生操行的评定由班主任在期末进行,用书面形式写出评语,报教务处审批后方可填入学籍档案。
四、学生操行评定要依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文体、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概括地反映实际表现及特点,不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五、评语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不得单纯以分数的`高低、听话的程度来论优劣,决不能在评价学生时掺杂个人的私念。
六、评定要中肯,宽严恰当,实事求是,以肯定成绩为主,缺点中指出主要的,并指出努力方向。
七、学籍档由教务处统一负责管理,如实填写,按时上交,不得拖拉。
学籍档案的管理制度2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严格执行甘肃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和学校的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二、学校设立专门的学籍资料管理人员和学籍资料电脑管理员,负责处理学籍资料的整理、归类和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
三、学校设立一个独立的学籍资料档案室,该档案室是贮存各种学籍资料文件、各年级学生学籍档案的重要场所,任何人未经教导处领导或学籍资料管理员允许,不得翻阅各种文件和资料,以确保文件和资料的保密性。
四、所有学籍管理文件、资料的'入档、保管、借出由管理人员负责,每学期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整理,以确保文件资料的系统、完整。
五、各种学籍管理文件、资料和学生档案资料原则不外借阅;需要借阅的文件、资料,应由主管领导批准后,办理借阅手续并按时归还。
六、各类学籍管理文件、资料应按类合理放置,做到整齐、易查找。
如有丢失,应及时报告,并补回。
七、加强管理,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虫等安全工作。
八、做好重要文件的保密工作。
学籍档案的管理制度3一、高度认识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和制度。
学籍档案归档与整理要求

学籍档案归档与整理要求
第1条归档材料的质量要求:
一、手工书写应用不褪色的黑色、蓝黑色墨水,不
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字迹工整清晰。
二、去掉材料上的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针等金
属物。
三、学生休学、退学、复学、转学、辅修、转系、
出国、提前毕业等情况要在学籍表中注明。
四、学籍表中的照片要用原件。
五、毕业审查和学位评定的栏目中,要填写毕业
审查和学位评定结果并盖章。
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双套保存,确保内容一
致。
第2条整理要求:
一、整理单位
学籍档案按班或专业为单位进行整理。
一个学校
应统一采用一种整理方法。
二、检查与编写页号
(一)立卷前检查:核准毕业生人数,审批手续是
否完备,归档材料是否齐全,排列顺序是否正确。
(二)编写页号:凡有文字的页面都需要编写页号。
正面写在右下脚距边20mm处,背面写在左下脚距边20mm处。
学籍卡片整理要求

*******学院学籍档案整理要求一、学籍档案的归档范围1.本专科生、继续教育学生:《学籍表》、《成绩表》(辅修二学位成绩入此)。
2.纸质文件材料与电子文档实行双轨制同时立卷、归档原则。
3.电子文档按《*****学院电子文件归档暂行管理办法》执行。
二、整理单位本专科学生、继续教育学生学籍按系别、专业、班级以“案卷”为单位立卷。
三、文件材料排列顺序本专科生、继续教育每卷中按照学号升序排列,每个学生的学籍表在前,成绩表在后。
四、立卷要求1.立卷前检查:核准毕业生人数,检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归档材料是否齐全,排列顺序是否正确。
2.编写页号:无论单面或双面只要有书写文字,均作为一页编写页号,每卷页号均从1开始,最后一份学籍卡片需填写首尾两个页号,两个页号间用“-”隔开,如99-100;页号位置在非装订线一侧的上角,正面写在右上角距边20mm处,背面写在成绩表左上角距边20mm处,各卷之间不连续编页号,页号用打号机打在上面。
3.填写内容(1)学籍表:学生基本信息上的各项内容有:①学生学号、姓名、班级、专业等;②家庭情况;③本人简历;④奖励情况(填写省级以上奖励的、含省级,没有写“无”);⑤异动情况(退学、休学、降级、复学、转学、转系、离校待考、出国等情况按要求填写清楚,没有写“无”);⑥毕业情况:毕业证书号、学位证书号在成绩表上体现出来的无需填写,没体现的填写,毕业时间、所获学位(要填写学位评定结果并盖章)、毕业设计题目等。
(2)成绩表:课程成绩信息必须完整、准确,不得涂改,本单位盖章、系审核人的签字后粘贴学籍卡背面。
(3)学籍表上的照片应为2寸正面免冠照片。
4.退学、转学、出国学生学籍档案的学籍表和成绩表,与原班级学籍档案同时立卷归档;5.离校待考学生学籍档案放在学生毕业年度本专业本班级最后,专业取消的单独立卷归档;6.降级、复学、转系学生的学籍档案放在毕业年度就读专业、班级立卷归档。
五、归档材料的质量要求1.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手续完备;2.手工书写应用不褪色的黑色、兰黑色墨水,字迹要求工整清晰;3.长期存储的电子文件应使用不可擦除型光盘;六、档号标识与编制原则(一)档号标识:学籍档案档号=年度号+保管期限代码+学籍类目代号+案卷号模式如下:××××—Y—JX14D(C)—1~n①××××:年度号,学籍档案形成的最后年即学生毕业年度;②Y :保管期限代码为永久;③JX14 D(C):学籍类目代号,D为本专科生学籍分类代号、C为继续教育学生学籍分类代号;④1~n :案卷号,按最下位类目流水。
期末毕业生档案整理注意事项通知

期末毕业生档案整理注意事项通知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期末的临近,毕业生档案整理工作也即将展开。
档案对于每一位毕业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记录着大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重要信息,是大家未来升学、就业、考公等人生重要环节的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一、档案材料的收集1、个人基本信息材料请同学们务必认真核对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等,确保准确无误。
如有错误,应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更正申请。
2、学籍材料(1)入学登记表、学籍卡、成绩单等是反映大家在校学习情况的重要材料,请务必确保齐全。
(2)如有转学、休学、复学等情况,相关的审批材料也应一并收集。
3、奖惩材料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奖励证书、荣誉称号证明,以及受到的处分决定等材料都应归入档案。
4、党团材料(1)党员、团员的相关材料,如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团组织关系转接证明等,要确保完整。
(2)参加党校、团校培训的结业证书等也应一并收集。
5、社会实践材料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等活动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实习鉴定表、社会实践报告等。
6、其他材料(1)毕业生体检表。
(2)毕业生登记表。
二、档案材料的整理1、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档案材料按照上述类别进行分类,同一类别的材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2、检查材料完整性在整理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每一份材料是否完整,如有缺失,应及时补齐。
3、审核材料真实性对所有材料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真实、准确,不得有虚假信息。
4、装订材料(1)使用统一的档案装订工具和材料,确保装订牢固、整齐。
(2)装订顺序应按照上述分类顺序进行。
三、档案的移交1、时间安排学校将统一安排档案移交的时间,请同学们密切关注相关通知,按时完成档案移交工作。
2、移交手续(1)在移交档案时,需填写档案移交清单,注明档案内的材料名称、份数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2)移交清单一式两份,一份由本人留存,一份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
学生档案整理注意事项

学生档案整理注意事项第一篇:学生档案整理注意事项学生档案整理注意事项此次学生档案整理工作共有两个目录需要填写,一个是《本科生档案材料目录》,放入学生的个人档案;另一个是《本科新生入学档案材料登记表》,一式两份,签字后作为移交目录,由各系和综合档案室各保存一份。
1、高中档案材料须按《本科生档案材料目录》中的顺序进行整理:①高中学籍材料、②团员材料、③高考材料(包括高考报名登记表,高考报名体检表,考生成绩与志愿表)。
2、学生档案中第③项高考材料中的“高考报名登记表”、“高考报名体检表”、“考生成绩与志愿表”三项材料,如有缺失,及时联系里仁学院招生工作办公室补充齐全。
3、正式党员材料在学生毕业年份的6月进行归档。
4、《本科生档案材料目录》中,归档时间就是档案的整理时间,辅导员在“整理人”处签字,并且需要碳素笔书写。
5、《本科新生入学档案材料登记表》中的项目信息需和《本科生档案材料目录》一致,标明有无,√代表有此项材料,×代表此项材料缺少。
6、文件目录都应须是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碳素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笔和纯蓝色墨水以及复写纸书写,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
7、《本科新生入学档案材料登记表》由各位辅导员老师自行打印填写。
《本科生档案材料目录》、档案袋由综合档案室统一打印发放给各位辅导员老师。
8、档案袋上“专业”一栏用铅笔(涉及到以后专业分流的专业用铅笔书写,不涉及以后专业分流的专业可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其余信息都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里仁学院综合档案室2013年10月9日第二篇:学生档案档案填报说明:《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试用)》一本:封面市区县:珠海市香州区入学时间:2011年9月1日右上角学号:在文件中转站高三详细花名册中,10211XXXXX表一由学生本人填写表二由班主任划勾表三表四模版在文件中转站教务处,由年级商定统一的填写内容后再填写。
表五由体育老师填写表六:请各班去校医室领取学生体检卡,订在本页上即可。
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学籍管理,规范学籍档案工作,确保学籍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章,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学籍档案的管理原则1. 准确性原则:学籍档案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业成绩、奖惩情况等。
2. 完整性原则:学籍档案应当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包括入学、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等各个环节。
3. 保密性原则:学籍档案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阅、复制或泄露。
4. 规范性原则: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询等环节的有序进行。
三、学籍档案的管理职责1. 学校设立学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询等工作。
2. 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学籍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级班主任、辅导员、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四、学籍档案的管理内容1. 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2. 学籍变动情况:入学、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等。
3. 学业成绩:各学期的课程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学业奖励等。
4. 奖惩情况:表彰、处分、违纪等。
5. 其他相关材料:学生证明、家长证明、学校证明等。
五、学籍档案的管理流程1. 收集: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收集学生的相关材料。
2. 整理: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3. 归档:将整理好的学籍档案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序、编号进行归档。
4. 保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籍档案的安全、完整。
5. 查询: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程序,为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学籍档案查询服务。
六、学籍档案的保密与使用1. 学籍档案的保密:学籍档案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阅、复制或泄露。
小学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小学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学籍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学籍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成立学籍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2. 学校设立学籍档案室,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3. 各级教师、班主任、教务处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学籍档案的完整、准确。
三、学籍档案收集与整理1. 学籍档案收集范围:学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登记表、学生成绩册、学生获奖情况、学生处分记录、学生休学、复学、退学等相关材料。
2. 学籍档案整理要求:(1)按学生学号顺序排列,每份档案包含封面、目录、材料正文、备考等部分。
(2)档案材料应清晰、完整,不得有涂改、撕毁、污损等现象。
(3)学籍档案的填写应规范、准确,不得使用不规范汉字、错别字。
四、学籍档案保管与利用1. 学籍档案的保管:(1)学籍档案室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防止档案霉变、虫蛀。
(2)档案柜应加锁,防止档案丢失、损坏。
(3)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学籍档案进行检查,确保档案安全。
2. 学籍档案的利用:(1)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可查阅本人学籍档案。
(2)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工作需要,可查阅、复制学生学籍档案。
(3)查阅、复制学籍档案时,需经学校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五、学籍档案归档与移交1. 学生毕业或退学后,学校应在3个月内将学籍档案整理完毕,归档保存。
2. 学生毕业满10年后,学籍档案及其电子备份文件由学校所属地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向所在区县档案馆移交。
六、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执行与监督1. 学校应定期对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学校应加强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 学校应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违反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保障学籍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学籍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 新生入学后,学校应立即为其建立学籍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入学登记表、体检表、成绩单、奖惩记录等。
2. 学籍档案的收集应确保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遗漏、篡改等情况。
3. 学籍档案的整理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格式进行,确保档案的整洁、规范。
4.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销毁等环节的职责和程序。
三、学籍档案的管理与使用1. 学籍档案由学校指定部门负责管理,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2. 学籍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保密原则,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阅、复制、泄露学籍档案信息。
3. 学籍档案的借阅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周,借阅人需承担保密责任。
4. 学籍档案的销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销毁前需进行审核,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学籍档案的查询与提供1.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籍档案查询制度,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
2. 查询学籍档案应出示有效证件,并填写查询申请表。
3. 查询学籍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核对查询人身份,确保查询信息的真实性。
4. 学校应按照查询人的需求,提供学籍档案的复制或证明材料。
五、学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1. 学校应积极推动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2.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备份、恢复、查询、统计等功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学校应定期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六、责任与监督1. 学校领导对本单位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籍档案管理监督机制,定期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籍档案整理注意事项
1、一个班级的成绩册做为一个案卷。
学籍成绩的顺序按照学生的学号顺序依次排列。
2、学籍成绩的首页为学生名单。
标题格式为:“学校***部***班(编号)200*届学生名册”。
内容格式为:学号、学生姓名、备注(用于注明学生退学、休学等学籍异动情况,原学籍表可放回原班级,不用抽出)。
3、学籍成绩册统一使用A4或A3纸(不可使用其它规格纸张),正面的学籍表记录学生基本情况,背面记录学生成绩(可打印,书写的只能使用碳黑墨水)。
也可单独另外使用一张A4或A3纸记录学生成绩。
学籍表上一定要贴上学生的相片,学籍表和成绩单可分二页,不可使用胶水粘在一起。
成绩单除记载成绩外,应标明学生其他相关信息,如姓名、学号、班等。
4、已报名编了学号的学生,如中途退学未毕业的也要有学籍表、成绩单(考了几门课就录入几门课的成绩)。
纸质档案
1、学生登记表(根据电子档案留存情况决定)
2.每年级一本的套表〔学籍情况统计表、转入(复学)学生登记表、转出学生登记表、休学学生登记表、外出借读学生登记表、来校借读学生登记表〕(详见附表)
3控辍材料〔控辍责任书(校长与班主任签订)、劝返流生情况登记表、控流计划、控流领导小组名单、辍学情况报告(学校向地方政府报告复印件)、流生月报表、控辍小结等〕
4.毕业证书存根
5其它学籍材料与管理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