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羊城游击队员(原创小说)

合集下载

小说新题型——文学评论应用题

小说新题型——文学评论应用题

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新题型—文学评论应用题【选材主题】1.《红楼梦(节选)》与文学评论2.阿来《云中记(节选)》与文学评论3.巴金《团圆》与文学评论4.卞之琳《红裤子》与文学评论5.迟子建《与周瑜相遇》与文学评论【考点研究】文学评论实践应用题1.模式(1)题干原理+选文例证(2)题干例证+选文原理2.循环答题法(1)文学理论——文化思想(儒释道),冰山理论+虚构真实+……(2)实例——人物,情节,选材,主题3.答题模式手法句(文学理论)+材料句(文本内容)+分析句(观点)【考题对接】一、《红楼梦(节选)》与文学评论1.这一回通过一些细微小事,表现了几个处于下层的、各色面目的小人物。

如欲以“《红楼梦》如何塑造小人物”为题,写一则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回写倪二借给贾芸银子的事情,以小见大,主要是为了批评在当时的社会放高利贷成风的不良风气。

B.贾芸为了成了“那件事”而可怜巴巴到母舅家里去借钱,刻画了普通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挣扎。

C.通过贾芸和舅舅、舅妈(卜世仁夫妇)的对话描写,揭露世间人情冷暖,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家族的某些矛盾。

D.通过刻画卜世仁与倪二,写出了至亲与街坊之分,无情与仗义之分,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说来真是一言难尽。

3.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谐音很有意思,如“卜世仁”谐音“不是人”,又如其他章回的“甄士隐(真事隐)”“茗烟(明言)”等。

B.本回情节衔接十分紧凑,开头写贾芸赌气离开母舅家门后,心下烦恼,所以接着撞到倪二,前后衔接自然不突兀。

C.“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写出倪二不但仗义,而且识礼,体现了人物真实且复杂的一面。

D.“到明日加倍的要起来,便怎处”,写出了贾芸内心其实是怕倪二的,表明了贾芸对倪二这类市井泼皮的反感与不屑。

4.《红楼梦》人物塑造非常有特点,一部《红楼梦》给我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贾芸的人物形象特点。

潍坊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

潍坊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

潍坊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观察下边的字,再照样子写一写,并注意行款和布局。

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

(沈从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窸窣.(sū)参差.(cī)镊.子(niè)驰骋.(chěnɡ)B.蜷.缩(quán)吞没.(mò)恬.静(tián)嗤.笑(cī)C.入场券.(juàn)菜畦(..wā)单薄.(bó)婆娑.(suō)D.肆虐.(nüè)盘踞.(jù)狞.笑(nínɡ)恩赐.(tì)下面四组词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A.舜间搁板惊慌虎视眈眈B.抱怨暄闹抵御自作自受C.萧静家景礼貌不假思索D.轨道清幽疙瘩指手画脚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排比)B.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洒了一地。

(夸张)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

(比喻)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设问)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老师真实的写照。

(引号,表示引用)B.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初评目录(5)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初评目录(5)
2008.12.26
35.
谢高华:解开头脑里的枷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报告文学
4536
周华诚、许彤、鲍卫东
许彤、邢焰
衢州日报
2008.12.15
36.
一名记者的震区日记:废墟之上,希望生长……
报告文学
6000
周华诚
许彤、余欢
衢州日报
2008.6.2
37.
年画,缩写在纸张上的时代变迁
特写
3480
徐肖富
许彤、陈定謇
97.
阔别二十年的爱情回来了
专访
2800
李黎
文海鹰
桂林晚报
2008.11.8
98.
珠峰圣火和我们
随笔
1500
曲令敏
王冬梅
平顶山日报
2008.5.12
99.
我那遥远的大湾
散文
1500
张朝岑
王冬梅
平顶山日报
2008.1.4
100.
牛顿不是陶朱公
杂文
1300
陈鲁民
王冬梅
平顶山日报
2008.4.7
101.
向志愿者致敬
文艺评论
2500
王迅
盘文波
桂林晚报
2008.10.30
94.
两棵树的天长地久
散文
850
包利民
文海鹰
桂林晚报
2008.10.11
95.
彩调:桂林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报告文学
3000
梁学梅
唐淼
桂林晚报
2008.4.3
96.
勇哥,你塑造的“大儒”为奥运增辉
文艺通讯
2600
周昱麟
文海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文学常识复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文学常识复习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一、李白,世称“诗仙”,浪漫主义诗人。

小学阶段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杜甫:世称“诗圣”,作品称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小学阶段代表作品:《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白居易,世称“诗魔”,现实主义诗人。

小学阶段代表作品:《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王维,世称“诗佛”,山水诗人,作品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阶段代表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016年度 吹牛文学奖(临高启明) 入围同人

2016年度 吹牛文学奖(临高启明) 入围同人

最近更新时间状态转正状态字数(千字)2016/5/13完结待转正2016/5/25未完结部分转正422016/7/3未完结部分转正1722016/4/8未完结待转正122016/2/17完结待转正1992016/4/21未完结待转正 4.62016/5/13未完结待转正 1.62016/1/27未完结待转正372016/7/3未完结部分转正56.92016/6/30完结一直在9.12016/7/23未完结待转正279.52016/3/17未完结待转正262016/6/27未完结部分转正602016/1/29未完结待转正 1.72016/7/28完结待转正18.22016/6/12未完结待转正16.72016/1/13完结待转正572016/7/19未完结待转正113.82016/4/22未完结待转正98同人2016/1/20未完结待转正 5.6 2016/1/1完结待转正 1.9 2016/1/3未完结待转正 3.2 2016/5/26未完结待转正 6.7 2016/1/11未完结待转正12.1 2016/1/11未完结待转正11.7 2016/1/10未完结待转正7.2 2016/1/12完结待转正11.1 2016/2/12未完结待转正50.9 2016/1/15完结待转正 3.6 2016/1/20未完结部分转正 5.4 2016/1/21未完结待转正2 2016/1/21完结待转正0.3 2016/1/21未完结待转正 2.8 2016/2/5未完结待转正12 2016/6/12未完结待转正13.7 2016/4/9未完结待转正40 2016/2/4完结待转正 1.32016/2/2完结待转正0.8 2016/2/4未完结待转正3 2016/2/19未完结待转正19.5 2016/5/30未完结待转正68.7 2016/2/24完结待转正5 2016/3/17未完结待转正38 2016/2/23未完结待转正 2.8 2016/3/6未完结待转正 3.3 2016/3/23完结待转正13.2 2016/2/28未完结待转正23 2016/3/4未完结待转正11 2016/3/16未完结待转正12.9 2016/3/4完结已转正0.8 2016/3/15完结待转正11 2016/3/16完结待转正 2.7 2016/3/15完结待转正1 2016/3/17完结待转正0.8 2016/4/19未完结待转正9 2016/4/19未完结待转正9 2016/3/24未完结待转正162016/3/26未完结待转正8.8 2016/5/15未完结待转正8.32016/3/26未完结待转正1 2016/3/26未完结待转正9.9 2016/3/27完结待转正 1.7 2016/3/29未完结待转正 5.9 2016/3/29完结待转正 1.3 2016/4/1未完结待转正1 2016/4/3完结待转正0.5 2016/4/8完结待转正 1.1 2016/4/9完结已转正 2.8 2016/4/11未完结待转正 6.8 2016/4/17完结待转正 4.5 2016/4/16完结待转正8.4 2016/4/28完结待转正 5.5 2016/4/29未完结待转正10.4 2016/4/24未完结待转正8.6 2016/4/24未完结待转正0.12016/4/27未完结待转正 4.5 2016/4/28完结待转正0.6 2016/5/16未完结待转正19.2 2016/5/5完结待转正 2.1 2016/7/23未完结待转正34.6 2016/5/18未完结待转正8.9 2016/5/22完结待转正 4.3 2016/5/22完结待转正 1.1 2016/6/1完结待转正0.8 2016/5/24未完结待转正 1.8 2016/5/24未完结待转正1 2016/6/6未完结已转正15.1 2016/6/22未完结部分转正16.9 2016/7/21未完结待转正19.3 2016/5/31未完结待转正2 2016/6/5未完结待转正 4.82016/6/5完结待转正 1.1 2016/6/6完结待转正 1.1 2016/6/6完结待转正 1.92016/7/12未完结待转正17.22016/6/17未完结待转正 2.72016/7/22未完结待转正7.32016/6/19完结待转正 1.2 2016/7/6未完结待转正 2.1 2016/7/15完结待转正 4.9 2016/6/20未完结待转正0.8 2016/6/23未完结待转正 4.2 2016/7/2未完结待转正 4.4 2016/7/4完结待转正0.5。

《军号》阅读练习及答案

《军号》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军号申志远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

从茨坪出发,过湘江,一直走到这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陆青一直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头,因为他是号手,军号一响,红军战士就要向前冲锋。

陆青19岁,曾经是茨坪小井的一个喇叭匠,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老表们都叫他喇叭青。

那年,镇上闹红,他跟了私塾的教书先生一起投了红军。

政委问他:“娃子,你会干啥?”“我会吹喇叭。

”“会吹喇叭,那你去当号兵吧!”政委一句话,喇叭换成军号,从此,陆青成了号兵。

军号是德国的,印着一串洋文,铜的,锃亮锃亮的,能像镜子照见号兵的脸。

号的做工十分精细,每个按键和每个螺丝都是巧手工匠做出的细活儿,一吹,声音特别嘹亮,十里八里都能听见。

军号的主人叫阿贵,每天号不离手,阿贵是上过军校的广东人,读过学堂,从南昌到海陆丰再到长沙,一路吹到井冈山。

号谱虽然复杂,但对于作为喇叭匠的陆青来说不是难事,他很快就学会了。

这军号阿贵以前是从不给陆青用的,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

号兵陆青跟屁虫似的追着阿贵,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成为这军号的主人。

阿贵有一天说,喇叭青,等我去见马克思了,这军号就是你的了。

“马克思是谁呀?”“一个大胡子的外国人,是我们共产党的祖宗。

”“你不能见马克思,你得带着我,吹着号去冲锋!”“喇叭青,我要牺牲了,你得继续吹,吹到革命胜利……”陆青回答:“我想要军号,可不想让你死,我们要一起吹着军号去见毛委员!”湘江之役,白匪用了飞机大炮,红军的浮桥被炸断,造币厂的车床、《红星报》的印刷机都被炸到江里,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毛委员下令:扔掉这些坛坛罐罐,突围!号兵阿贵在湘江渡口吹响了冲锋号,一颗炸弹爆炸在江中心,号声戛然而止,阿贵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一团血雾喷过来,鲜血浸透了红绸。

血喷了陆青一脸,他拾起军号,用尽平生的气力吹响,他的脸和军号、军旗都融在湘江猩红的血色中,号声呜咽,为阿贵奏响挽歌。

【高中语文】《百合花》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百合花》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百合花——革命、战争与美的碰撞教材分析《百合花》是2019年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中的课文,学习任务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即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

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如果把《百合花》放在“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也是可以的。

在深入体会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5、9任务群统一于“革命文学”。

教学设想《百合花》为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

在课文研习中要体现“任务群”的特点,则要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渗透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学习的理念并在任务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批注式阅读、撰写文学研究综述和跨媒介战争美学研讨任务来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

教学目标1、学习和利用批注,给《百合花》做批注。

2、阅读有关文学史或相关研究,撰写简单研究综述。

3、组织学生课下研究,课上进行一场关于“战争、革命与悲剧”的讨论。

教学重点: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课型小说任务群研究课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958年3月,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发表了代表作——小说《百合花》,《百合花》自问世以来,打动了不同时期的无数读者,曾被小说家茅盾誉为是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

今天就让我们去欣赏这篇优秀的小说,去感受行家对它的鉴赏。

二.精读与细读:批注式文本解读鼓励学生课前给课文做批注。

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批注可以分为眉批、夹批、旁批和脚批。

一般来说,眉批是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或对文章总的理解,旁批主要对某个段落的内容概括和介绍写作特点,夹批为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语境含义以及点评等,脚批为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和感悟拓展等。

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

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

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
从抗战开始到到延安前后,是诗歌创作的丰收期。 先发表《太阳》、《春》、《黎明》、《复活的土地》 等一组歌赞光明、歌赞斗争的诗。后结集为《旷野》 第二辑。随后又随抗日艺术队奔赴北方,创作了一组 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的组诗,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 等,后结集为《北方》(1939)。同时还发表了系列 长诗,如《吹号者》、《向太阳》、《火把》等。标 志着艾青诗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意象系统及其艺术的 成熟,代表着一个集大成的历史高度。同时也影响到 一些青年诗人的成长(如“七月诗派”、穆旦等)。 乃至这一时代被称为“艾青的时代”。
这也是诗人自《大堰河——我的保姆》便开始了 的一贯的诗歌指向。
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
一是“太阳”意象群,包括与太阳相近或有关的 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把等等。透过这一意象 群,诗人寄托着辉煌的理想及其对这一理想矢志不渝 的执着追求。那“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的太阳, 不但“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 狂歌奔向它去”,而且使“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 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因而这火红的太阳正 是使人类再生的源泉(《太阳》)。实际上“太阳” 已不仅仅是自然的太阳,而是中国人觉醒之呼号,是 民族阳刚之气的凝聚,是战斗的生命之歌。
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
3、发掘和肯定了民众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所表现 的强烈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
骆宾基《一星期零一天》描写毫不畏惧地与敌展开 殊死拚杀,直至为国捐躯、遗尸沙场的普通士兵;黄钢 《我看见了八路军》描写八路军过村时的动人情景,抗 战使军民关系变得十分融洽,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感情维系;萧乾的《血肉筑成的 滇缅路》则选择典型材料反映了边疆人民为打通“国防 大道”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周而复的《晋察冀行进》、 《冀中一日》中的部分作品(如王宝顺《我和县长》、 杨林《小翠也自由了》、 齐诺《冲出了重围》) ,沙汀 的《敌后琐记》,以及李公朴、黄炎培等的延安访问记, 热情介绍和赞颂了解放区的民主建设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羊城游击队员
我高中毕业,从外地来穗当临时工,呆羊城多年,居无定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游击队员。

富力半岛花园侧门外有一个收破烂的点,每天都有居民帮衬。

我最早在那里收过破烂。

那阵子,我就在增槎路跨罗涌的大桥地下睡。

先趁涨潮,涌水没那么多垃圾的时候,钻到桥底,下到涌滩,只穿着内裤,几乎天体一样,用破布吸水,洗洗澡。

这样洗,也不知道干净了还是邋遢了。

洗完澡,铺张破席,多披几件捡来的衣服,蜷缩着睡。

桥上车辆频繁通过,声音嘈杂,开头几天,真不习惯。

我还曾在罗涌边辟地开荒栽瓜种菜。

不过,自己从来不吃:一来浇菜的水太脏,不敢吃;二来巴望着靠种瓜菜多赚点钱,舍不得吃。

后来,我做了一名环卫工,住工棚。

虽说有瓦遮头,但过得很糟。

工友们通宵摆龙门阵,抽烟喝酒,猜拳行令,打牌赌钱,沸反盈天,乌烟瘴气。

甚至有人在外头带一个女的回来,躲被窝里翻云覆雨,引的我欲火中烧。

这一切,我看在眼里,恨在心理,不过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2013年1月10日,200多名环卫工在荔湾区中山七路与荔湾路路口聚集,一起罢工,要求涨薪。

我跟他们中的几个人同住,我没罢工,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我失业了,不能呆工棚里。

于是在广州火车站广场摆摊,卖充电器、矿泉水什么的。

所谓充电电池一半是沙子,所谓矿泉水不过是自来水。

那些东西,送你都别要。

我也知道,这么干犯法,可人穷气短啊!
当时,我睡在省汽车站外头,什么人都见过,吸毒品的,买假货的,三只手的,出老千的,换假币的,卖假证的,收砣地的,拉车仔的,买故衣的……真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我虽孑然一身,分文不值,也要多加提防。

我做过保安,一天12小时值班,看车场,睡车场,却因为值班的时候打瞌睡,被人偷了看门狗,只好卷铺盖走人。

不久,我应聘做快递,开摩托车送邮件。

一天,我把摩托停在楼下,摁响大门的对讲机,邮件主人要我给送上去,等一下来,摩托和邮件全丢了。

没工资不单止,身份证都被老板扣了,要我赔钱。

钱没有,命一条。

老板没法,只好把身份证还给我。

我在鹅掌坦的货运场做过搬运,底薪2500,然后多劳多得。

那时,我就住横窖泽德花园的出租屋。

跟人合租,房租便宜,还可以上网。

不过,现在,广州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压力越来越大,都呆不下去了。

不过那是后话。

一天晚上,我实在憋不住,跑到附近亮着幽暗的红灯的发廊——坐着的妹子比理发师和来理发的顾客加起来都多——叫了一个妹子,破了我处男之身。

那些妹子的工作间,在出租屋,鬼屋一样,床铺污渍斑斑,干那事就像上厕所,恶心。

回家赶紧洗澡,却老觉得永远都洗不干净,好像过几天就会得花柳病、艾滋病一样,于是整天提心吊胆,总觉得那部位在隐隐作痛。

听说,那些发廊,都得买通当地的公安和工商,才不受查处。

我那年六月份住过猎德,龙舟节那天看过猎德河赛龙舟。

一条窄长窄长的木船,坐十几号人。

船上撑着幡帐,插着彩旗。

船心一个人敲着鼓,其他人和着鼓点拼命划船。

龙舟飞也似的地往前窜,引来阵阵喝彩。

我喜欢那里,有人文气息。

可没多久,改造城中村,我又挪窝了。

我曾住在四季花园附近的农民屋里,每天出市区,做邮递员送报纸。

上下班别提多苦啊!听人说,四季花园又叫死鬼花园,以前是阴地、乱葬岗。

那里交通很不方便,出城,华山一条路。

如果说,增槎路、环市西路与东风西路立交是“首堵”,这边就是“陪堵”了。

我早出晚归,光耗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两三个小时,真是摇摇欲睡。

没办法,我们是社会的边缘人,住不起市区里的好地方,只能住偏僻的贫民窟、难民营。

我住过一家钉子户,钉子跟拆房的争执,拧着煤气阀,打着火机,拆房的拿着灭火筒,互相对峙,僵持不下。

城市化的推土机正向我们这些贫民窟、难民营浩浩荡荡地推进。

说不定,我们往后只能向二三线城市溃逃,广州招工难,也许有这方面原因。

我租住过一个孤身进城当老师的人家的隔壁。

下班才知道,他大老婆来踢窦,抓小三。

最搞笑的是,大老婆雇人,错把老公邻居家的大门破拆,再把里边的家什搬空运走。

这事就发生在同德围教师村紫竹苑一号2楼。

邻居见了,虽有怀疑,但不敢拦阻,也没报警,还打招呼说:“怎么,这么快就搬走啦?”
我觉得,我是幸运儿,还年轻,能卖力气赚钱为生。

我见过一个满脸皱纹,胼手砥足,彳亍街头的老太婆,年前还在街上乞讨,过了年,就饿死在街头。

我不敢走她死的地方,怕她从地底下伸手来抓我脚。

我们这些外地民工,本地人不待见,暗地里骂我们“死捞佬”,说我们抢他们的饭碗,坏他们的治安,分他们的福利,争他们的利益。

我们当中的确有害群之马,但一竹篙打死一船人,也太绝对了。

我见过韩志鹏委员。

他为同德围的居民奔忙,听见一个瘫痪的老太婆到死都坐不上加装的电梯,他掉眼泪了。

我挺佩服他的,敢为百姓鼓与呼,好样的!可惜,他单枪匹马,孤掌难鸣。

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我随老乡一起来羊城后,经历就这么坎坷,传奇一般。

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羊城,有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可不远处也许就有破破旧旧的出租房。

高楼大厦正面风风光光,可高楼大厦背面的阴影下,住着的也许就是像我一样的居无定所的外地民工。

他们为羊城出了力,羊城能包容他们吗?
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14年3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