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技巧ppt
合集下载
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方法
什么是现场报道
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画面和音响,边采访,
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始创于20世纪70
年代,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省略写稿、剪辑时间,最快将现
场的情况呈现给观众。) 现场感强(缩短了观众与事件发生的时间距 离,使观众产生亲临其境之感。) 有参与感(见证现场,参与事件的发生。) 有过程感(在现场报道的同时记录事件发生 的过程。)
现场报道记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一、现场观察与判断能力
二、现场应变与选择能力 三、现场控制和描述能力 四、现场设计和提问能力
电视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博学多识,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语言
表达能力 普通话或者广东话要标准 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现场反应能力 注意屏幕形象,提高自我修养 角色定位准确 出镜记者需要和摄像共同配合
电视现场报道的准备
对即将报道的新闻事件有大概的了解
熟悉环境 构思稿件结构和出像词
与摄像沟通
检查设备、话筒
回看出像画面
电视现场报道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仪容整洁、服装得体 出像位置(避开树木、电线杆、镜框等)
手持麦克风的位置(不要太远或太近)
什么是现场报道
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画面和音响,边采访,
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始创于20世纪70
年代,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省略写稿、剪辑时间,最快将现
场的情况呈现给观众。) 现场感强(缩短了观众与事件发生的时间距 离,使观众产生亲临其境之感。) 有参与感(见证现场,参与事件的发生。) 有过程感(在现场报道的同时记录事件发生 的过程。)
现场报道记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一、现场观察与判断能力
二、现场应变与选择能力 三、现场控制和描述能力 四、现场设计和提问能力
电视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博学多识,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语言
表达能力 普通话或者广东话要标准 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现场反应能力 注意屏幕形象,提高自我修养 角色定位准确 出镜记者需要和摄像共同配合
电视现场报道的准备
对即将报道的新闻事件有大概的了解
熟悉环境 构思稿件结构和出像词
与摄像沟通
检查设备、话筒
回看出像画面
电视现场报道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仪容整洁、服装得体 出像位置(避开树木、电线杆、镜框等)
手持麦克风的位置(不要太远或太近)
新闻与采访写作现场采访 ppt课件

就不能接受。
• 3.把握被访对象心理情绪,将访问引向深 入。
• 莫慧兰,我国著名的体操队员,高低杠上的“团 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莫式空 翻”。
• 记者:“请问,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 莫慧兰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我……我很难
过……我没有什么可说……。”
• 4. 把握提问节奏,控制访谈时间。
离。
• 2. 围绕报道主题,将交谈逐步引向深入。
• 记:你为什么选择油漆工这个工作? • 沈:因为我喜欢色彩,干油漆工又赚钱,每天能赚
十几块。
• 记: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 沈:轻音乐。 • 记:你喜欢流行歌曲吗? • 沈:也爱听。 • 记:你对前途怎么看? • 沈:我很乐观。 • 记:乐观的根据是什么? • 沈:党的改革政策好,这几年生活开始富裕了。
• 记:你的未婚妻干什么工作? • 沈:在农村做缝纫。 • 记:你哥哥结婚让妻子带彩电来,你结婚时,准备
让妻子带什么来呢?
• 沈:我不要求女方带什么,这要看条件。经济条件 好,就多带一些,到时候再商量。
• 记:你父亲有两个儿子,你结婚要几个孩子? • 沈:生一个就够了。 • 记:你的目标是什么? • 沈:前几年父亲盖了六间平房,我准备积蓄二三万
• 我国电视新闻界是在80年代初尝试现场报 道的,趋于成熟则在90年代。
一般结构要求:
• 1.记者的自我介绍 • 2.记者对现在时间及所在位置(现场)的介
绍 • 3.记者对新闻现场、新闻事件的描述 • 4.记者对相关人士的现场采访 • 5.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简单分析 • 6.记者对新闻的简单概括、总结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概说
• 3.把握被访对象心理情绪,将访问引向深 入。
• 莫慧兰,我国著名的体操队员,高低杠上的“团 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莫式空 翻”。
• 记者:“请问,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 莫慧兰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我……我很难
过……我没有什么可说……。”
• 4. 把握提问节奏,控制访谈时间。
离。
• 2. 围绕报道主题,将交谈逐步引向深入。
• 记:你为什么选择油漆工这个工作? • 沈:因为我喜欢色彩,干油漆工又赚钱,每天能赚
十几块。
• 记: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 沈:轻音乐。 • 记:你喜欢流行歌曲吗? • 沈:也爱听。 • 记:你对前途怎么看? • 沈:我很乐观。 • 记:乐观的根据是什么? • 沈:党的改革政策好,这几年生活开始富裕了。
• 记:你的未婚妻干什么工作? • 沈:在农村做缝纫。 • 记:你哥哥结婚让妻子带彩电来,你结婚时,准备
让妻子带什么来呢?
• 沈:我不要求女方带什么,这要看条件。经济条件 好,就多带一些,到时候再商量。
• 记:你父亲有两个儿子,你结婚要几个孩子? • 沈:生一个就够了。 • 记:你的目标是什么? • 沈:前几年父亲盖了六间平房,我准备积蓄二三万
• 我国电视新闻界是在80年代初尝试现场报 道的,趋于成熟则在90年代。
一般结构要求:
• 1.记者的自我介绍 • 2.记者对现在时间及所在位置(现场)的介
绍 • 3.记者对新闻现场、新闻事件的描述 • 4.记者对相关人士的现场采访 • 5.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简单分析 • 6.记者对新闻的简单概括、总结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概说
第四章 深度报道的现场和风险意识

一、目击现场
1.新闻事件发生时,深度报道记者恰好在现场,可以全程观察和实时记录。 2.体验报道和参与观察,即深度报道记者扮演某种角色,深入现场深度体验。 在深度报道实践领域,体验式报道和暗访报道是有交集的,前者更强调记者的 亲身感受、采访时未必要向受访者隐瞒身份;后者主要是隐瞒记者的真实身份、对 被遮蔽的真相进行隐形调查。
• 《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南香红采写《野马危急》;《南方周末》特稿记者李海鹏 采写《悲情航班MU5210》、《举重冠军之死》等
第三节 专题:灾难报道的现场策略
在灾难报道现场,记者要摒弃宣传至上、 救人竞赛式的报道条框。
• 到达现场以后首先要调查突发事件的周边环境。看现场是否存在潜在危险。 • 如何进行采访? 记者在接近受害者的时候,要尽量先让对方平静下来;谨慎使用“我能够理解 你”、“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等这样的话语;不要打扰私人的悲伤空间。第四节 深度报道的风险意识
三、风险把关:依赖“临场发挥”
由于公众情绪的难以把握,以及涉及某些政治议题与官场的报道只是受到惯例 等不成文规矩的约束,因此,媒体在操作此类题材时,更多时候往往依赖于临时性 的时机掌控或者称之为“临场发挥”。
“临场发挥”是学者潘忠党从传播社会学角度探讨中国新闻改革时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新闻改革的实践中,由于目标不完整、环境不确定等因素,作为改革实践 主体的媒介组织与管理部门会发生上下“商议”、寻求合作的实践过程,这种实践 就是“临场发挥”的行为形式。 • 2004年11月5日《南方都市报》对“妞妞事件”的报道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深度报道的现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从现场意识看, 除了抵达策略和采访规范之外,保持真诚、保持尊重、保持对采访对象 的人文关怀,应该是深度报道采访的基本前提。从风险意识看,在复杂 多变的媒体环境中,媒体管理层和编辑部的风险判断、责任担当和突破 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严格的对新闻事实尤其负面事实进行把关就 是深度报道最好的自我保护。
1.新闻事件发生时,深度报道记者恰好在现场,可以全程观察和实时记录。 2.体验报道和参与观察,即深度报道记者扮演某种角色,深入现场深度体验。 在深度报道实践领域,体验式报道和暗访报道是有交集的,前者更强调记者的 亲身感受、采访时未必要向受访者隐瞒身份;后者主要是隐瞒记者的真实身份、对 被遮蔽的真相进行隐形调查。
• 《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南香红采写《野马危急》;《南方周末》特稿记者李海鹏 采写《悲情航班MU5210》、《举重冠军之死》等
第三节 专题:灾难报道的现场策略
在灾难报道现场,记者要摒弃宣传至上、 救人竞赛式的报道条框。
• 到达现场以后首先要调查突发事件的周边环境。看现场是否存在潜在危险。 • 如何进行采访? 记者在接近受害者的时候,要尽量先让对方平静下来;谨慎使用“我能够理解 你”、“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等这样的话语;不要打扰私人的悲伤空间。第四节 深度报道的风险意识
三、风险把关:依赖“临场发挥”
由于公众情绪的难以把握,以及涉及某些政治议题与官场的报道只是受到惯例 等不成文规矩的约束,因此,媒体在操作此类题材时,更多时候往往依赖于临时性 的时机掌控或者称之为“临场发挥”。
“临场发挥”是学者潘忠党从传播社会学角度探讨中国新闻改革时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新闻改革的实践中,由于目标不完整、环境不确定等因素,作为改革实践 主体的媒介组织与管理部门会发生上下“商议”、寻求合作的实践过程,这种实践 就是“临场发挥”的行为形式。 • 2004年11月5日《南方都市报》对“妞妞事件”的报道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深度报道的现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从现场意识看, 除了抵达策略和采访规范之外,保持真诚、保持尊重、保持对采访对象 的人文关怀,应该是深度报道采访的基本前提。从风险意识看,在复杂 多变的媒体环境中,媒体管理层和编辑部的风险判断、责任担当和突破 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严格的对新闻事实尤其负面事实进行把关就 是深度报道最好的自我保护。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最新精选PPT课件

4
2.0口语化练习
? 近日、饮水、倘若、进餐、头部、恐吓、 准予、拗口、天幕、拂晓、诞辰、仿佛、 俊俏、吝啬、更衣、起初、西去。
? 该名群众、长此以往、举例说明。
5
2.0口语化练习
? 在杭州峰会筹备过程中,中方始终秉持开 放、透明、包容的办会理念,同各成员保 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我们还举办了各种形 式的外围对话,倾听各方利益诉求。
12
2.语调以平缓为主,但根据现场的不 同有调整
语调是语气表达的主要手段,能够反映出语句 的发展与行为的趋向和态度。但根据新闻事 件现场的不同,语调会有调整。 a. 在气氛热烈的仪式现场,出镜记者只有提高 语调,语气的表现更为热烈一些,才能更好 地达到传播的效果,并且和现场的氛围相协 调。 b. 相反,在一些要求特殊安静的现场,如病房、 学校等场所,出镜记者则应该压低调高,语 气也应调整为更沉静一些才能适应现场的氛 围
场环境和丰富生动的画面必不可少。首先,出镜记者应 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留在典型的现场环境中。只有典型 的环境才会有典型的、丰富的画面,才会有体现主题的 最有价值的画面信息。 ? 其次,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和画面是互补的。到达爆炸 现场时,摄像机能拍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拍到倒塌的房 屋,但空气中弥漫的硫磺的味道,各种烧焦的味道就只 能靠出镜记者用有声语言加以表达了。此外,画面上看 得特别清楚的又没有特殊意义的信息,出镜记者也不用 再说,否则不仅显得重复,而且浪费时间
19
Hale Waihona Puke ? 身体姿势和手势动作能给出镜记者的报道增添色彩。首 先,它能展现现场。其次,它能让报道内容更具体、准 确。
? 出镜记者的服饰,总的原则是简单、朴实。庄重的仪式 活动服装会更正式、亮丽些,如各种典礼;灾难性现场, 服饰则更简单些,以暗色调为主。
2.0口语化练习
? 近日、饮水、倘若、进餐、头部、恐吓、 准予、拗口、天幕、拂晓、诞辰、仿佛、 俊俏、吝啬、更衣、起初、西去。
? 该名群众、长此以往、举例说明。
5
2.0口语化练习
? 在杭州峰会筹备过程中,中方始终秉持开 放、透明、包容的办会理念,同各成员保 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我们还举办了各种形 式的外围对话,倾听各方利益诉求。
12
2.语调以平缓为主,但根据现场的不 同有调整
语调是语气表达的主要手段,能够反映出语句 的发展与行为的趋向和态度。但根据新闻事 件现场的不同,语调会有调整。 a. 在气氛热烈的仪式现场,出镜记者只有提高 语调,语气的表现更为热烈一些,才能更好 地达到传播的效果,并且和现场的氛围相协 调。 b. 相反,在一些要求特殊安静的现场,如病房、 学校等场所,出镜记者则应该压低调高,语 气也应调整为更沉静一些才能适应现场的氛 围
场环境和丰富生动的画面必不可少。首先,出镜记者应 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留在典型的现场环境中。只有典型 的环境才会有典型的、丰富的画面,才会有体现主题的 最有价值的画面信息。 ? 其次,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和画面是互补的。到达爆炸 现场时,摄像机能拍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拍到倒塌的房 屋,但空气中弥漫的硫磺的味道,各种烧焦的味道就只 能靠出镜记者用有声语言加以表达了。此外,画面上看 得特别清楚的又没有特殊意义的信息,出镜记者也不用 再说,否则不仅显得重复,而且浪费时间
19
Hale Waihona Puke ? 身体姿势和手势动作能给出镜记者的报道增添色彩。首 先,它能展现现场。其次,它能让报道内容更具体、准 确。
? 出镜记者的服饰,总的原则是简单、朴实。庄重的仪式 活动服装会更正式、亮丽些,如各种典礼;灾难性现场, 服饰则更简单些,以暗色调为主。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十章采访的实施现场观察

第一节 现场观察的作用和内容
二、现场观察的内容 (一)观察报道对象的形貌。 (二)观察报道对象的行动。 (三)观察报道对象所处的环境。 (四)观察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现场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一、现场观察的方法 (一)观察的顺序 总体而言,记者应该将整体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这样既能够把握
住大的场景,又能够注意到其中动人的细节。 1.总(整体)—分(局部)—总(整体)的观察顺序是记者们最为常
触感等元素并准确描述,从而为现场画面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让受众 “感同身受”。
第三节 现场观察力的培养
四、捕捉典型细节 (一)寻找与报道主题密切相关的典型细节。 (二)寻找具有反差感的典型细节。 (三)寻找具有突出画面感的典型细节。 (四)寻找能够说明问题的数字细节。
【案例】在 《“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专访诺奖得主屠呦呦》 (新华社2015年10月7日播发)这篇人物专访中,记者对摘取诺贝尔奖桂 冠的屠呦呦及其周围环境的刻画,就是通过对典型细节的选取来完成的。 比如典型的人物外貌细节:“年过八旬的屠 呦呦身着紫红色飘带领衬衫, 外披一件驼色勾花针织开衫,整洁利落的卷发全部 梳向脑后”。
用的。 2.另一种常用的观察顺序是,依据事件发展的过程,逐次展开对现场
场景和人物言行的观察。 3.第三种观察顺序是,从事件中最能触动人心的细节入手,精细观察
一个事件的断面,然后再拉开视野,观察宏观的场景。 (二)观察中的互动 在现场观察中,记者要格外注意对“互动性”的把握,把新闻人物的
行动放在他与其他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考察。来自第三节 现场观察力的培养
五、体悟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记者在现场观察时,一定要注意把新闻事件中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
相互关系,以及他们的各种细节、行动、语言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的互 动关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观察效果。
电视新闻摄像培训课件(PPT92张)2024新版

02
电视新闻摄像基本技 术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01
02
03
04
摄像机的基本构造与功能介绍
摄像机的正确持机与稳定拍摄
摄像机的基本设置与调整
摄像机的维护与保养
摄像构图与光线运用
01
02
03
04
摄像构图的基本原则与 技巧
光线的基本性质与运用
自然光与人造光的运用
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 技巧
镜头语言与拍摄技巧
近景
突出新闻事件的关键细节和人物特征 ,适用于特写镜头的拍摄。
现场报道的景别选择与运用
景别运用 根据新闻事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景别,确保画面能够充分展现新闻事件的内容。
运用不同景别的组合和切换,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和层次感。
现场报道的机位设置与调度
主机位
设置在新闻事件的核心区域,负责拍摄主要场景和人物活动。
匀
电视新闻摄像要求画面构图匀称、 色彩和谐,摄像师需要掌握色彩搭 配和构图技巧,使画面更加美观。
现场报道的景别选择与运用
远景
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貌和背景环境,适用于大型新闻事件的报 道。
全景
展现新闻事件的主要场景和人物关系,适用于中型新闻事件 的报道。
现场报道的景别选择与运用
中景
展现新闻事件的具体细节和人物表情 ,适用于小型新闻事件的报道。
电视新闻摄像的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电视新闻摄像起源于20世纪初的电影新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尝 试用电影摄影机记录新闻事件,并逐渐形成了电影新闻片这一独特的新闻形式。
电视新闻阶段
20世纪50年代,电视技术的出现为电视新闻摄像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电视新闻节目逐 渐取代了电影新闻片,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电视新闻 摄像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七讲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就不能接受。
3.把握被访对象心理情绪,将访问引向深入。
莫慧兰,我国著名的体操队员,高低杠上的“团 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莫式空 翻”。
记者:“请问,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莫慧兰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我……我很难 过……我没有什么可说……。”
4. 把握提问节奏,控制访谈时间。
例:这里是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应赞比亚
国民议会的邀请,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于 当地时间16号上午乘专机抵达这里,开始 对赞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现场评述
评,即现场评论。指报道者在新闻现 场针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的分析评 价。
报道者应根据对事件发生的初始过程 和了解的背景材料,迅速分析眼前的现场 变化,并且及时注意事件的发展变化动向, 迅速进行筛选鉴别,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 出来。
2. 围绕报道主题,将交谈逐步引向深入。
记:你为什么选择油漆工这个工作? 沈:因为我喜欢色彩,干油漆工又赚钱,每天能赚
十几块。 记: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沈:轻音乐。 记:你喜欢流行歌曲吗? 沈:也爱听。 记:你对前途怎么看? 沈:我很乐观。 记:乐观的根据是什么? 沈:党的改革政策好,这几年生活开始富裕了。
就是报道者在突发性事件现场面对摄象机 对突然发生的事件做出及时的现场报道。
②一般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是指对可预测的事件进行现场报道,即提 前知道将要发生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非事件性现场报道
是指针对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所引发的现场 报道。
4、现场报道语言分类及其要求 现场播报
报道者用事先准备好的稿件,以新闻现场 为背景,面对摄像机镜头对新闻及新闻的相 关背景进行介绍。
四、电视现场报道的优势
3.把握被访对象心理情绪,将访问引向深入。
莫慧兰,我国著名的体操队员,高低杠上的“团 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莫式空 翻”。
记者:“请问,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莫慧兰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我……我很难 过……我没有什么可说……。”
4. 把握提问节奏,控制访谈时间。
例:这里是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应赞比亚
国民议会的邀请,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于 当地时间16号上午乘专机抵达这里,开始 对赞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现场评述
评,即现场评论。指报道者在新闻现 场针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的分析评 价。
报道者应根据对事件发生的初始过程 和了解的背景材料,迅速分析眼前的现场 变化,并且及时注意事件的发展变化动向, 迅速进行筛选鉴别,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 出来。
2. 围绕报道主题,将交谈逐步引向深入。
记:你为什么选择油漆工这个工作? 沈:因为我喜欢色彩,干油漆工又赚钱,每天能赚
十几块。 记: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沈:轻音乐。 记:你喜欢流行歌曲吗? 沈:也爱听。 记:你对前途怎么看? 沈:我很乐观。 记:乐观的根据是什么? 沈:党的改革政策好,这几年生活开始富裕了。
就是报道者在突发性事件现场面对摄象机 对突然发生的事件做出及时的现场报道。
②一般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是指对可预测的事件进行现场报道,即提 前知道将要发生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非事件性现场报道
是指针对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所引发的现场 报道。
4、现场报道语言分类及其要求 现场播报
报道者用事先准备好的稿件,以新闻现场 为背景,面对摄像机镜头对新闻及新闻的相 关背景进行介绍。
四、电视现场报道的优势
第三章第二节:现场报道

四、现场报道的解说
• 说什么 介绍:报道开头地点、时间、事件概貌/ 介绍:报道开头地点、时间、事件概貌/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背景材料 描绘:重要场面/场景/典型细节/ 描绘:重要场面/场景/典型细节/人物外 貌 串联: 串联:事件的片断之间要有过渡性的解说 评议:不可太多太直, 评议:不可太多太直,通过描绘现场情 景来表达
第三节 现场报道采制要求
一、现场报道对体裁自身的要求 • 一般没有写作过程,要求记者边看边 一般没有写作过程, 说 • 现场报道只能有一个新闻现场 • 新闻报道主述人身份必须是记者 • 现场报道的长度要求
二、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 高标准的即时描述 • 情绪饱满、要求敏锐的观察力和准 情绪饱满、 确、流畅的叙述能力 • 抓住真实的、典型的音响,不搞虚 抓住真实的、典型的音响, 拟的音响 • 选好报道的位置,重视背景音响 选好报道的位置,
不同点: 不同点: • 记者对时间的表述不同 • 对音响的要求不同 • 对口播的要求不同 • 对人称的表述不同 • 出人物采访录音的方式不同
• 开头:及早交代新闻事件的时间、地 开头:及早交代新闻事件的时间、 点以及为什么等要素。 点以及为什么等要素。 • 主体:一般采用顺叙方法,结构顺序 主体:一般采用顺叙方法, 与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一致 • 结尾:把新闻事件的结果交代清楚, 结尾:把新闻事件的结果交代清楚, 给听众以完整的概念, 给听众以完整的概念,并使之有所回 味深思
第二节 现场报道
第一节 现场报道的定义
定义: 定义: • 记者在新闻现场将音响采集(包括对 记者在新闻现场将音响采集( 现场当事人的采访) 现场当事人的采访)与解说同步完成 的一种广播新闻样式。 的一种广播新闻样式。 • 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集音 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过 响、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过 去又称“口头报道” 去又称“口头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
>>
1
>>
2
>>
3
>>
4 >>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3
>>
0
>>
1
>>
2
>>
3
>>
4 >>
现场报道技巧
闫冬
>>
0
>>
1
>>
2
>>
3
>>
4 >>
7
新闻现场?
>>
0
>>
1
>>
2
>>
3
>>
4 >>
6
现场报道?
>>
0
>>
1
>>
2
>>
3
>>
4 >>
5
报道流程
>>
0
>>
1
>>
2
>>
3
>>
4 >>
4
提问技巧
>>
0
>>
1
>>
2
>>
3
>>
4 >>
3
表达技巧
>>
0
>>
1
>>
2
>>
3
>>
4 >>
2
•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 (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
0
>>
1
>>
2
>>
3
>>
4 >>
现场报道流程
• 1、是观察,基本确定事件大小、性质。 • 2、融入现场环境,描述直观感受。 • 3、寻找采访对象,获取关键信息。
信息收集
信息整理
确定方案
准确传达
>>
0
>>
1
>>
2
>>
3
>>
0
>>
1
>>
2
>>
3
>>
4 >>
现场报道的表达技巧
• 1.良好的普通话基础(规范化) • 2.善用口语化表达(规范化) • 3 . 采用提纲+腹稿的形式,抓要点,(流畅化)
• 4 .构思报道的框架、结构、主题与基调,现场特
点和气氛 (条理化)
1.化抽象为具体; 2.化深为浅; 3.善于调动综合感觉;(生动化表达) 4.以小见大。
现场报道经验分享
>>
0
>>
1
>>
2
>>
3
>>
4 >>
在现场报道中我们要做什么? 如何去做?
>>
0
>>
1
>>
2
>>
3
>>
4 >>
什么事新闻现场?
• 新闻现场就是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动态和 环境。
上海老业主围攻售楼处 伊春鞭炮厂爆炸
>>
0
>>
1
>>
2
>>
3
>>
4 >>
什么事现场报道?
• 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 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口头叙述,同时通过 镜头或者典型音响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3
>>
4 >>
Picture slide
• 10月9日,成都星辉东路23号某小区一栋居民楼,小徐带着两瓶白酒坐在楼顶,意 欲用跳楼的方式逼女友复合,引得众多围观市民议论纷纷。图为路过公交车上的 乘客探头张望。
>>
0
>>
1
>>
2
>>
3
>>
4 >>
• 10月9日中午12点40分,在北京前门大街东口处,一无照销售烤肠及煎饼 的商贩,看到城管来检查,拽着小货郎车就猛跑,在跑动过程中,将一 位正在前行的老太太撞倒。
>>
4 >>
现场报道的提问技巧
“大约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地在访问,也就是以向人提问题为基础的。
——杰克·海敦
• 1、提问要尽量具体。 • 2、问的是你的未知,是你的欲望。 • 3、提问是疑问,不是质疑。 • 4、学会追问。
>>
0
>>
1
>>
2
>>
3
>>
4 >>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3
>>
0
>>
1
>>
2
>>
3
>>
4 >>
现场报道经验分享
• (一)突出事件基本信息 • (二)调动不同的感官体验(白岩松重返北川) • (三)巧妙运用非语言符号 • (四)选择适当的出镜环境
• 现场报道的简便口诀:望 闻 问 切
>>
0
>>
1
>>
2
>>
3
>>
4 >>
模拟现场报道
• 根据新闻图片中的的信息进行现场报道, 时长不得超过3分钟。
•A
B
C
D
>>
0
>>
1
>>
2
>>
3
>>
4 >>
7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南京栖霞区和燕路塑料四厂发生巨大爆炸,目击者称发 生两次爆炸。
>>
0
>>
1
>>
2
>>
3
>>
4 >>
2011年X月X日下午,绥化市某小区发生煤气罐爆炸事故, 楼层的4到6楼被炸得“七零八落,伤亡人数不详。
>>
0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