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合集下载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基础再现第一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基础再现第一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专题考点回顾: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和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各国颁布的宪法以及政体类型考查次数最多。

本涉及的考点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具体看,本专题主要要注意以下相关内容:《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从近两年的各地高考试题题型看,本专题的内容涉及各种题型,图文型的试题占有相当比重,2007年、2008年两年的高考试题,多数以选择题选择题形式出现。

从涉及的重点知识看看,命题重心已经从过去“革命”的政治斗争转向“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上,突出对《权利法案》、《人权宣言》与《1787年宪法》等重要文献的考查,并加强了对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联邦制等概念内涵的考查。

能力考查上侧重于分析、比较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注意从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得出启示,即要对民主、平等这些观念进行肯定,又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

二.试题典例剖析:例1.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从2008年实行新课标地区的考题来看,江苏卷和海南卷有个别题目考察基础知识,但广东和山东卷中已经很难见到此类试题,说明新课程考题的考查方向开始由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向更高的能力考查渗透。

但浙江省09年刚刚实行新课程高考,为了完成由传统高考向新课程高考顺利过渡,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一般以稳定为主,在能力要求以及难度不是很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测试题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测试题必修1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选择题,自学自测(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它的确立意义在于①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②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③调节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④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D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制的影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对知识进行综合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政体都是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均否定了君主专制的统治,是民主政治大厦的基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从而稳定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近代西方民主政体对亚洲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即D符合题意,正确;ABC均不够全面,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D。

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幅图片,其探究的主题应是()A. 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确立B. 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C. 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趋势D.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D本题考查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图片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前两幅图片反映了17、18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发展,第三、四幅图片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在代议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和20世纪早期的中华民国建立采取的资本主义代议制,可见上述图片反映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和扩展,故D正确;中华民国不属于西方,四幅图片反映了政治文明的一致性,故AB错误;C所述在图片中不能全面反映,故C错误。

故选D。

3.读下表,最符合表中内容的主题应是A. 历史上的法制文明成就B. 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研究C.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源头和发展D. 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发展C本题主要考查对西方古代、近现代民主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的能力。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演变)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演变)

D
• [解析] D • 本题考查对巴黎公社特点的认识。巴黎公 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 • 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 • “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 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 • 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 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A
• [解析] 本题考查史料分析的能力,考查 1787年宪法。解题关键信息是“联邦最高 法院”“总统”等内容,这是1787年宪法 三权分立内容的表现。 • C项错误在于掌握立法权的是国会; • B、D两项本身错误。 •
变式题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 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 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 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 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 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 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
专题六
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 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复习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1.以摘引有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条 文,考查不同政体形式。 2.联系古代雅典民主制和当今我国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考查政治文明多样性。 3.引用《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经典论述 考查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创设新情境 考查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2.[2012·海南卷] 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 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 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 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
B
• • •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2013年各地高考题精编-中国世界史部分

2013年各地高考题精编-中国世界史部分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江苏高考13题)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考查点】古希腊的公民2.(2013年安徽高考19题)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考查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2013年重庆高考10题)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

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

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考查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4.(2013年广东高考18题)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考查点】克里斯提尼改革5.(2013年四川高考8题)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

”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考查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6.(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6题)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部分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部分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部分1.(2013年福建高考41题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

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

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材料二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

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

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

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

(6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10分)【答案】(1)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

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2.(2013年山东高考36题)(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

……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

……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

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

……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6分)(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人民版]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人民版]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史论共享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18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2、英国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国王虽是国家元首,但无实权,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因此,英国实际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的共和制。

而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的共和制。

在这里显示出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不同。

3、在德意志,世袭的帝国皇帝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

4、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考点梳理考点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①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斯图亚特封建王朝被推翻。

②1688年,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被迎立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议会制定《权利法案》。

(2)限制王权的法案①目的:限制王权,扩大的权力。

②主要内容《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确保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

《王位继承法》:1701年,议会又制定了《王位继承法》。

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这些法令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后来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逐步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①内阁的名称来源于枢密院——国王直辖的最高咨询机构。

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小密室里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商讨国家大事,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根据以上史料和右图,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②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监督内阁。
③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及首相对议会负责。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为一体的混合物
④实行分权原则和政党政治;
3、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 ①政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走上了政治民主化道路;维护了政局稳定;
②经济: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政治前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雪莱、拜伦;牛顿;达尔文);
④国际:为他国提供了一种政治体制发展模式。
4、在我国明朝时期,明成祖即位后开始设立“内阁”,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内 阁制度正式确立;而在18世纪,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请思 考: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明朝的内阁有什么不同? 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实权,只对议会负责,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 治”,虚有其位。
◆概念解释: 1、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巧 记方法:间接参政,有立法权
2、君主立宪制: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由议会制定的法 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说明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局限性: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 (2)内阁权力的膨胀---议会中的“第三院”:
内阁控制一部分立法提案权、立法权、财政权;首相和内阁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
◆试题调研:
1. (2013·江苏高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

2013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1-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单元整合提升

2013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1-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单元整合提升

总统与内阁 部长共同 对议会
负责,总 统可解散
众议院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任期制


总统
总理
总统任命 总统任命
行政权
首相
皇帝和宰 相
总统
总统和内阁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与总统
不 同 点
政府首 脑与 议会 关系
首相与内阁 对议会负 责,由内 阁协调首 相与议会 关系
皇帝有权 解散议 会,首 相对皇 帝负责 不对议 会负责
总统与内阁不 对国会负 责,总统 与国会互 相制约
单元整合提升
一、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比较
古希腊民主政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阶级性质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实现方式 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民主形式
直接民主
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民主范围
局限于城邦公民
民主范围在资产阶级范围 内不断扩大
参政方式
抽签、和议会立法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 与法国总统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 德意志君
立宪制 主立宪制
不 国家元首
国王
同 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点 元首任期 终身制
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
首相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产生
美国 总统制 皇帝 世袭 终身制
有 宰相 皇帝任命
法国
总统制
总统
总统
选民选举产生 议会选举
任期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答案】D
【考查点】光荣革命
2.(2013年江苏高考16题)“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
【考查点】1832年议会改革
3.(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33题)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考查点】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4.(2013年山东高考15题)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
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A
【考查点】1787年宪法
5.(2013年广东高考20题)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答案】C
【考查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6.(2013年北京高考22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答案】A
【考查点】《德意志帝国宪法》
7.(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34题)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答案】A
【考查点】《德意志帝国宪法》
二、非选择题
8.(2013年安徽高考36题)(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649 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

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材料二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反复的过程。

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

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

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

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

(10分)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16分)
【答案】
(1)君权神授、君权至上,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关系。

(10分)
9.(2013年四川高考13题)(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

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

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

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

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

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6分)
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
史实予以说明。

(4分)
【答案】
(1)(12分)
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

(6分,每点2分,
任答3点即可)
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

(2分)
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

(4分)
(2)(12分)
重要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4分,每点1分)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
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
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流执政,反对
党制衡执政党。

(8分,每点2分)
(3)(4分)
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

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

(4分)
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

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
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

(4分)
【考查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