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科室简介

合集下载

ICU介绍

ICU介绍

发展历程Development history
1863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结合自己的体会,首先提 出术后病人应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进行 康复治疗,这是最早的关于ICU的设想。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 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 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 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 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 继开设了ICU,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 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58 年,世界上第一个 ICU 在马里兰 州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 个集中,集中病人、专家、场地、设备 。 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 (ICU) 发 展起步较晚,1970 年以后北京、天津的 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呼衰、 肾衰、心衰的病人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 元内,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 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 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 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 科(危重病医学科)。
配备设备 Equipment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 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 个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 多功能监护仪能对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测, 及时发现医务人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 的危机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
病人
电缆
监护仪
显示器 记录仪 报警传出
配备设备 Equipment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 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 功能支持。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 电源插座12个以上, 氧气接口2个以上, 压缩空气接口2个 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 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 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 (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 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

ICU简介

ICU简介

ICU即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ICU 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一、ICU一般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1、训练有素的医师和护士;这是ICU的人员梯队。

这个梯队应掌握危重病医学的理论,有高度的应变能力,善于配合。

2、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治疗手段;借助于这些设备和技术可进行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瞬间的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变化,并可反馈于强有力的治疗措施。

3、可以应用对危重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在这三个部分中,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进的设备是人的视听功能、双手功能的延伸和加强,为大脑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人们观察和解决过去无法得到的信息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ICU的治疗性、监测性和科研性的三大特性。

危重病医学是ICU工作的理论基础,医生是ICU的主体。

二、科室设置综合性的ICU一般设在医院内较中心的位置,并与麻醉科及各手术科室相近,各专科ICU则设在各专科病区内。

一般趋向于大病房,室内常用大平板透明玻璃分隔为半封闭单元。

病房宽畅,内分有清洁区和非清洁区,放有各种药物,医疗仪器及其他医疗用品。

还有一个中心监护台,能观察到所有被监护患者。

ICU的室内建筑和设施要求均高于普通病房,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及时监护和抢救危重患者。

如为了保证不断电,备有多套电源系统。

诊疗器械除普通病房必备有的外,常配备有心电图记录监测仪、心输出量测定仪、除颤器、体餐同步反搏仪、多功能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查仪、氧饱和度监测仪、肾功能监测治疗仪、小型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用具、尿比重计、颅内压监测仪、脑电图仪、脑血流图仪、经颅多普勒仪等,以及各专科重症病房常用医疗仪器设备。

三、人员ICU的人员是由医院内素质好的医护人员组成,主任或副主任医师通晓各科专业和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卓越的管理能力,丰富的处理危重患者的经验。

ICU介绍

ICU介绍

中美ICU对比 ICU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单间监护单元不小于 13 平方米,护理较 舒适的面积为 18 平米。房间恒温恒湿, 净化级别为 10 万级。可设置可视电话探 视系统,宜设置排污点,如带盖便盆。
与其他科室关系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departments
Intensive Care Unit(ICU)
重症监护病房
YJS
目录Catalog
1 2 3
ICU简介 综合ICU 专科ICU
1
ICU简介
定义及地位Definition and status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 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 学科。
除送治不及时之外,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急性 呼吸衰竭、猝死、医源性延误患者抢救时机等因 素也是造成ICU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 因此,重症医学的专业化发展将更注重监测数据 的准确和全面性、医疗信息网络化的建设。 基本监护: TEMP:体温监测 ECG:心电监测 HR:心率 RESP:呼吸率 SPO2:血氧饱和度 NBP:无创血压 IBP:有创血压监护(需动脉穿刺) 危重病人监护: CVP:右心房胸腔内大静脉压力 ABP:循环系统 PAP:肺动脉压 PAWP:肺动脉契压 CO;心排出量 RVP:右心室压 CI:心排血指数 颅内压监测和颅内氧饱和度检测
发展历程Development history
1863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结合自己的体会,首先提 出术后病人应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进行 康复治疗,这是最早的关于ICU的设想。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 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 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 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 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 继开设了ICU,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 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58 年,世界上第一个 ICU 在马里兰 州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 个集中,集中病人、专家、场地、设备 。 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 (ICU) 发 展起步较晚,1970 年以后北京、天津的 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呼衰、 肾衰、心衰的病人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 元内,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 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 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 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 科(危重病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ICU)简介

重症医学科(ICU)简介

胃肠肝胆外科简介科室人员胃肠肝胆外科现有医护人员24名,人才结构主要包括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人、___区高层次人才一名、___C类人才一名;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6人。

职称结构:正高3人、副高2人、中级7人。

床位数编制床位40张,开放床位43张(配备两间VIP病房)。

专科地位科室为医学重点学科,获2020年国家卫健委颁发“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称号,是“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联盟单位”、“__区先进护理团队”。

连续被评为“患者满意度优秀科室”和“6S管理领先科室”。

我科年门诊量约6000例,年收治患者量为1500例,年手术量1200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约80%,微创手术占比90%。

科室CMI值持续增加,CMI值高达1.43,该值达到市级三甲医院同专科水平。

现有设备科室配备有大部分三甲医院较为先进的设备,包括:3D高清腹腔镜系统、高清电子纤维胆道镜、外科手术能量平台、便携式超声诊断系统、钬激光碎石系统等。

诊疗特色科室目前诊疗范围已涵盖了所有本专科病种,已经成功实施了省、市三甲医院本专科开展的几乎所有尖端、疑难、重大手术(器官移植与机器人手术除外)。

如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等,专科医疗质量水平与市各三甲医院齐头并进。

其中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包括超细胆道镜无损取石术)已达到国内一流。

科研实力科室临床及科教研并举,近3年医护参与申报国自然课题项目3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项目2项,区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共计13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文科技核心期刊7篇;申请并已授权专利5项。

科室具备住院医师规培教师资格4人;临床实习、见习带教教师资格11人;完成一名硕士研究生规培,一名全科医师规培;每年完成广东医科大学本科生普外理论大授课58学时;带教各大院校临床见习、实习生每年70多人次。

具备完善的师资及丰富的临床医学带教经验。

ICU简介

ICU简介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 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中小医院是一个病房,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的中文译名目前尚不统一,内地一般译作“监护病房”或“加强治疗病房”,而在香港则译为“深切治疗病房”。

从原文看,Intensive一词译为“加强”似无疑义,但Care的含义却可推敲,它包括了“看护”和“治疗”二层含义,“看护”用现代概念解释不妨译作“监护”。

因此有人认为,ICU译作“加强监护治疗病房”可能更确切。

事实上,ICU也正是以实施广泛和密切的生理功能监测,并据此进行判断和治疗为其特色。

不管如何命名,ICU的基本宗旨是为危重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由于ICU所从事的是最富有活力并居于医学发展前沿的危重病医学,因此,具有极大的开拓性,能够从理论到临床不断推陈出新,做出许多普通病房难以做到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无论ICU如何“特殊”,它毕竟是以医学发展为根基,“加强”之意实际上只是对现存方法和手段进行浓缩,因此它不可能超越时代发展做出迄今医学尚不能做到的事情。

充分理解这点即可规范ICU的行为,同时也可解除某些人的疑虑和误解。

ICU医师的基本技术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肺脑复苏的能力;呼吸支持的能力(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能持续的心电监测;有识别处理心率失常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能力;作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能力;对各种化验结果作出快速反应并立即给予反馈的能力;多个脏器功能支持的能力;进行全肠道外营养的能力;微量输液的能力;掌握各种监测技术,以及多种操作技术的能力;对输送病人过程中,生命支持的能力(有吸氧、呼吸机、心电监测的能力);有对各个医学专业疾病进行紧急处理的能力。

ICU简介

ICU简介

走进ICU重症医学科(ICU)是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其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

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我院ICU组建于2009年6月,是咸阳市县级医院中第一个成立的ICU,也是省内县级医院较早成立ICU 的单位之一。

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5名,护理人员16名;病区为层流净化区,设监护床位7张,配备有中央监护系统、监视系统和多功能吊塔,有多功能监护仪(可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呼末CO2监测)、进口多功能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Picco监测仪、血气分析仪、血液灌流机、床旁血液净化机、空气波压力治疗机、麻醉机、除颤仪等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医疗设备。

ICU成立以来共收治急危重病患者近2000例,开展了血液净化(含连续肾替代、血液灌流、血浆灌流),呼吸治疗(含有创、无创、以及微创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支气管镜检与治疗技术,血气分析技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技术,急救与复苏技术,Picco技术,腹压监测技术,镇痛镇静技术,脑脊液置换技术,心梗溶栓技术,器官功能的持续监测与维护等多项临床技术与业务,这些技术有些已达到三级医院技术水平,有些是市内同行业开展最早的,有些是市内县级医院首先开展,有些是院内(县内)首先开展,这些技术的开展,使我院过去一些仅靠药物或常规手术治疗的危重患者,又多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从而使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把我院危重患者的救治再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救治成功率达94%以上,危重患者技术转诊率明显下降(<0.5%),收治范围包括内、外、妇、骨、感染等各科室危重患者达30余个病种。

在诊治重症感染、休克、呼吸衰竭及各器官功能衰竭、DIC、多发性创伤,各类中毒和围手术期重危病人监测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ICU简介 含ICU人员专业要求、ICU收治与转出标准[专业相关]

ICU简介 含ICU人员专业要求、ICU收治与转出标准[专业相关]

CS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NS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3 .部分综合性ICU
ECU 急诊ICU (Emergency Care Unit)
PICU 儿科ICU (Pediatric ICU)
SICU 外科ICU (Surgical ICU)
知识特选
25
ICU的一般工作原则
• ①多学科性(Multidisciplinary):入住ICU的患者往往是以某一系统功能障 碍为主,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强调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 ICU的医生必须接受过多个学科的培训,在实施监护和治疗时必须具有全面 的观念,重大的医疗决策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协商决定。
知识特选
3
重症医学发展史
• 1863年,南丁格尔就曾撰文提到专门为术后病人设置 “小房间”,这便是ICU的雏形。
• 1952年以后,若干重大事件促进“术后恢复室”向更高 层次发展。
•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 团体宣告成立。
这表明,重症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以及ICU作为重 症医学主要的实践场所已经成熟,并取得了巩固的学术地 位。
ICU简介
知识特选
1
内容
1
ICU定义
2
ICU发展历史
3
ICU的特点与研究内容
4 ICU的管理与工作简介
5
ICU人员专业要求
6
ICU收治与转出标准
知识特选
2
ICU的定义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
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 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 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 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icu科室使命押韵的口号

icu科室使命押韵的口号

icu科室使命押韵的口号
【原创版】
目录
1.ICU 科室的简介
2.ICU 科室的使命和口号
3.押韵口号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4.押韵口号的具体内容
5.结语
正文
1.ICU 科室的简介
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科室是医院内一个专门收治危重病患者的部门。

这里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为病患提供全天候的监护和治疗。

在 ICU 科室,医护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为患者争取生命的每一线希望。

2.ICU 科室的使命和口号
ICU 科室的使命是尽全力救治危重病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为了激励医护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工作态度,ICU 科室通常会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口号。

这个口号既要突出科室特色,又要鼓舞人心。

3.押韵口号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押韵口号作为一种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和传播。

在 ICU 科室,押韵口号可以在医护人员之间产生共鸣,激发工作热情,也可以向患者和家属传递积极向上的信念。

创作押韵口号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4.押韵口号的具体内容
以某 ICU 科室为例,他们的押韵口号为:“救死扶伤,勇往直前;医者仁心,生命至上。

”这个口号充分体现了 ICU 科室的使命和精神风貌,其中“救死扶伤”和“医者仁心”突显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而“勇往直前”和“生命至上”则表达了他们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全力以赴的决心。

5.结语
押韵口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 ICU 科室的一种精神象征。

它既能鼓舞医护人员积极工作,也能传递给患者和家属信心与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科室简介
我院ICU的前身是外科ICU。

早在1991年随着外科的发展,设置简易外科监护室,负责外科重大手术后病人的监护,当时没有专责的医护队伍,由外科管理。

1996年重新组建并改名为外科ICU,隶属于大外科,有专责的医护队伍,负责大外科及其他手术科室重大手术和危重病人的监护、诊治和抢救,时有床位7张,专职医生4名,护士8名。

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和新医院的搬迁,1998年组建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ICU,属于医院的一级分科,由医务科直接管辖,拥有22张病床,是一个封闭式的综合性ICU。

2002年11月,综合ICU内设置心血管监护中心、神经监护中心和呼吸监护中心,总床位22张,成为国内率先进行专科配置的现代化综合ICU之一。

2003年增加床位3张,使总床位数增至25张,科室业务也在不断发展。

现我院ICU是珠三角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危重病治疗抢救基地之一,无论规模、管理模式、技术力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受到国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国内享有盛誉。

目前我院ICU有专职医生12名,其中副主任以上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护理人员58名,主管护师以上4名,呼吸治疗师1名、物理治疗师1名。

拥有美国惠普最先进的中央监护系统2台、多功能床旁监护仪25台,进口多用呼吸机25台,华南地区首台智能输液治疗监护管理系统和胃粘膜PH值监测仪各1台,彩色多功能B超机1台,多功能除颤器2台,心肺复苏仪1台,纤维支气管镜1套,医用低温毯8张,床边血糖仪2个,床边血气分析仪2台,胸肺部物理治疗仪1台,微量注射泵51台,输液泵25台、营养输注泵16台、病人自控镇痛泵8个、
及复温毯、床边心电图机、床边X光摄片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一批。

以及中央空调,洁净、消毒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压缩空气、中心吸引等先进设施。

我科除了能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动态的酸碱平衡血气分析监测、肝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血糖监测、免疫功能监测、营养状况监测及部分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外,还能对有必要的危重病人进行有创的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契压监测以及心输出量监测、胃粘膜pH值监测、组织氧输送监测等。

通过这些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病人瞬间的变化,根据变化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我科各级医师均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动、静脉穿刺插管、快速熟练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困难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气管切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深部吸痰、肺泡灌洗术,医生护士应急能力强,对各种突发事件以及病人的各种变化均能镇定地作出快捷反应、准确处理。

能熟练地应用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应用人工肝技术治疗各种肝功能衰竭病人,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各种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中毒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