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书目

合集下载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这本书的精彩 摘录,为我们揭示了腧穴解剖学的深邃内涵和广泛应用。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奥秘,掌握中医治疗的精髓。这本书也是我们提高医学 素养,提升临床技能的重要参考书籍。无论是对中医初学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具 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这本书 的目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书的组织结构和主题内容清晰明了。每个章节的主 题明确,内容详尽,逻辑清晰。这种目录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籍 内容,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作者简介
这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 介绍。
本书对腧穴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在绪论部分,详细介绍了腧穴 的定义、分类、命名原则等基本概念,以及腧穴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同时,还对腧穴 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读者全面了解腧穴解剖学提供了基础。
本书对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等,以及这些组织在人体中的分布和作用。这些基本组织结构是理解腧穴解剖学的基础,因此本 书对它们的介绍非常详细。
这本书还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讲解腧穴和人体结构时,不仅参 考了中医的有关理论,也充分借鉴了西医的现代研究成果。这种跨学科的融合, 无疑将对我们理解人体和疾病有着极大的帮助。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是一本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融合的优秀教材。无论大家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 医生,我相信大家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收获。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腧穴的命名原则和分类方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腧穴 的基本属性和分类。

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一本非常值 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 知识和实践经验。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所有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本不可 或缺的参考书籍,它将会陪伴我们在中医药学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
目录分析
《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一本由众多 知名中医儿科专家和学者共同编写的教材,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医儿科学的 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本书对于学习和从事中医儿科领域的医护人员、研究人员 和学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阅读感受
《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读后感
作为一名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中医儿科学是一门极具实践性和理论 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我曾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但在这本《中医儿科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解决这 些问题的方法。
这本书的编纂者们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专家和学者,他们以深入浅出的 方式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这本 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儿科学的独特性和科学性,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中 医药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内容摘要
通过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深入讲解,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 疗方法。
再次,本书对中医儿科的辨证论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本书详细介绍了中 医儿科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本书还对 中医儿科常用方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方便读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使用。
该教材的目录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共分为上、中、下三篇。 第十三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症
第十五节新生儿核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与光疗问题等等。第六章呼 吸系统疾病

中医四版内科教材

中医四版内科教材

中医四版内科教材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四版)》是由张伯礼、吴勉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使用。

该教材共七章,主要介绍了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发展源流以及中医内科学所属的六十多种常见病证。

此外,新版中医内科学第四版还有胡鸿毅等主编版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四版)》和胡鸿毅等主编版本原著。

中医内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四版)-黄疸

中医内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四版)-黄疸

郁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使身目小便俱
黄。若湿热夹时邪疫毒袭人,病势暴急凶险,具有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伤
及营血的危重现象,称为急黄。

2.内伤伙食劳倦 长期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损伤脾

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而发黄。过食生冷 或长期饥饱失常,或劳倦太过,或病后脾阳受损,均可导致脾胃寒湿内生,困

邪人营血,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治疗时还应注意热重者应顾护阴液,不

可利湿太过伤阴:湿重者应化湿护阳,不可苦寒太过伤其阳。
阳黄
1.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如橘,或见发热口渴,心中懊恼,脘腹痞满,

纳呆食少,口干口苦,恶心欲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

弦数。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 34.1μmol/L),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 、结膜、体液等黄染。当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但<34.1μmol/L时无 肉眼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黄疸。
黄疸的论述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其日:“溺黄赤,安卧者,黄疸…… 目黄者曰黄疸”东汉张仲京《五匯安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将黄疸分为“黄疸 、谷疸、酒疸、女劳疸”五种,以月贝家所傅,从湿得之”,强调湿邪是黄疸 的主要病因,提出黄疸的具体治法与方剂,创立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栀子 大黄汤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中代韩祗和《伤寒做官论·明黄证》除论述黄 疽的阳证外,并详述了阴黄的辨证论一代朱丹溪创制了治疗阴黄的茵陈附子干 姜汤。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指…身热,不大便,友页有,治用仲景茵 陈蒿汤。身热大便如常,小便不利而发黄者,治结五苓散。身热大小便如常而 发黄者,治用仲景栀子柏皮汤加茵陈”,“皮肤凉又地欲卧水中,而呕,脉几 细无力前发黄者,治用茵陈四逆汤”,对于黄疸临床辨证治目有提纲撃领的作 用。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黄疸》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 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清沈金 鳌《沈氏用生书·黄疸》有"天行疫,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的记载,对黄疽的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事业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该规划旨在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竞争力,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医药与西医药不同,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原则,重视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为了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规划明确了以下目标:首先,加强中医药基本功的培养,提高中医师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其次,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高中西医联合诊疗水平;再次,加强中医药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设备和诊疗条件;最后,加强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提高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竞争力,规划明确了以下目标:首先,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其次,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应用,拓宽中医药的使用范围和市场份额;再次,加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最后,推动中医药服务的国际化和跨国合作,提高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合作水平。

为了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规划明确了以下任务:首先,加强中医药政策的制定和管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其次,加强中医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挖掘中医药的疗效和药效;再次,加强中医药的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最后,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同和价值。

在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疗效问题需要得到解答和验证,以提高中医药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其次,中医药的教育和培训需要加强,提高中医师和药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再次,中医药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最后,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合作需要加强,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和合作水平。

全国中医药行业本科中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工作指南

全国中医药行业本科中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工作指南

附件1全国中医药行业本科中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工作指南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的需要,提高“十三五”中医药(民族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水平,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贯彻实施,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发挥好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调研总结历版教材建设经验,并认真听取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基础上,提出本工作指南。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文件精神,促进中医学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改革,提高教材建设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更新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

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于教材之中,着力培养学生知识传承与运用知识分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胜任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科学总结。

认真总结、反思中医学高等教育近60年来教材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正本清源,创新提高;认真研究、对比国内外同类或跨学科教材,汲取国内外教材建设的先进经验;主动适应新教育观念、新形势对教材建设的新要求,编写理念先进,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有质量的教材。

尊重规律。

尊重中医学学科知识传承规律,尊重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遵循中医学教育规律。

编写可充分体现中医学学科特点、有利于中医学人才成长、符合中医学教育规律的教材。

完善体系。

积极进行中医学课程体系研究,完善、优化中医学课程体系与结构,探索基于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若干创新性课程,编写一批创新性教材。

经络腧穴学十三五教材

经络腧穴学十三五教材

经络腧穴学十三五教材
《经络与腧穴——高职十三五规划教材》是201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为依据,兼顾全国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以培养服务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系统阐述经络系统的概念、组成、作用及临床应用。

另外,《经络腧穴学第十10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本科书》也是一本科普性质的教材书籍,该书由沈雪勇所著,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

如需更多经络腧穴学相关书籍,可以登录国家图书馆官网或各大购书平台进行查阅。

中药学中医教材

中药学中医教材

中药学中医教材
中药学是中医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其教材也是多种多样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学中医教材:
1. 《中药学》(新世纪第五版):钟赣生、杨柏灿著,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中药学》(第5五版):供中医针灸专业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经典老版,中医药考研参考书,凌一揆著。

3. 《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周祯祥、唐德才著,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这些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编写的,内容全面、系统,适合中医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使用。

如需更多教材信息,建议咨询中医药类专家或查阅专业书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41-2
43.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16
金匮要略※
范永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29-3
42.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17
温病学※
马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36-8
39.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18
中医内科学※
35.00
2017年8月
公共基础课
3
传统体育
李永明/吴志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520-4
55.00
2016年12月
公共基础课
4
科研思路与方法
刘涛/季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66-8
38.00
2016年9月
公共基础课
5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43.00
2017年8月
专业选修课
66
医学生物学
王望九
安徽中医药大学
978-7-5132-2811-4
46.00
2016年10月
专业选修课
67
医学遗传学
吴勃岩/赵丕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074-1
45.00
2017年7月
专业选修课
68
医学免疫学
刘文泰
河北中医学院
978-7-5132-4195-3
65.00
2016年11月
专业选修课
46
中医食疗学
施洪飞/方泓
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86-6
38.00
2016年8月
专业选修课
47
中医气功学
刘天君/章文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91-0
45.00
2016年10月
专业选修课
48
中医老年病学
35.00
2016年8月
专业选修课
54
中医医案学
姜德友/胡方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221-9
65.000
2017年12月
专业选修课
55
中西医文献检索
陆伟路
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32-0
29.00
2016年8月
专业选修课
56
高等数学
李秀昌/邵建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吴勉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82-5
78.00
2017年8月
专业课
19
中医外科学※
陈红风
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49-1
59.00
2016年8月
专业课
20
中医妇科学※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34-7
51.00
2016年8月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1.
序号
课程名称
主编
主编单位
CIP
定价
出版时间
课程类别
备注
1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谷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244-8
39.00
2017年7月
公共基础课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陈刚/
董塔健
浙江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302-5
35.00
专业基础课
17
温病学※
马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36-8
39.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18
中医内科学※
张伯礼/吴勉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82-5
78.00
2017年8月
专业课
19
中医外科学※
陈红风
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49-1
59.00
2016年8月
专业课
20
中医妇科学※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34-7
51.00
2016年8月
专业课
21
中医儿科学※
马融
天津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58-3
39.00
2016年8月
专业课
22
中医骨伤科学※
黄桂成/王拥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98-9
中国医学史
张成博/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978-7-5132-3422-1
33.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8
医古文
王育林/李亚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61-0
58.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9
大学语文
黄作阵
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31-3
刘师少
浙江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63-4
45.00
2016年9月
公共基础课
6
国学经典导读
胡真
湖北中医药大学
公共基础课
7
中国医学史
张成博/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978-7-5132-3422-1
33.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8
医古文
王育林/李亚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
63.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13
方剂学※
李冀/
连建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83-5
49.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14
内经选读※
翟双庆/黎敬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42-9
36.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15
伤寒论选读※
55.00
2017年7月
专业选修课
69
系统解剖学
武煜明
云南中医学院
专业选修课
2.
序号
课程名称
主编
主编单位
CIP
定价
出版时间
课程类别
1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谷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244-8
39.00
2017年7月
公共基础课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陈刚/董塔健
浙江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302-5
唐炳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06-1
64.00
2017年2月
专业基础课
33
生理学
施建蓉/赵铁建
上海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9来自8-7-5132-3399-6
48.00
2016年8月
专业基础课
34
病理学
黄玉芳/刘春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281-4
69.00
专业课
21
中医儿科学※
马融
天津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58-3
39.00
2016年8月
专业课
22
中医骨伤科学※
黄桂成/王拥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98-9
49.00
2016年8月
专业课
23
中医眼科学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46-0
39.00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专业选修课
60
医患沟通技能
周桂桐
天津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331-5
35.00
2017年7月
专业选修课
61
卫生法学
田侃/冯秀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978-7-5132-4298-1
45.00
2017年7月
专业选修课
62
创伤急救学
童培建
浙江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170-1
2016年8月
专业课
24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刘蓬
广州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05-4
35.00
2016年8月
专业课
25
中医急诊学※
刘清泉
首都医科大学
978-7-5132-3539-6
43.00
2016年9月
专业课
26
中医各家学说※
秦玉龙/尚力
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54-5
2017年8月
公共基础课
4
科研思路与方法
刘涛/
季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366-8
38.00
2016年9月
公共基础课
5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刘师少
浙江中医药大学
978-7-5132-346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