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上饶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饶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饶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不断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利用外资的力度。

作为江西省重要的经济支柱地区之一,上饶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多元化,拥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

本报告旨在对上饶市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市场分析1.经济发展情况上饶市位于赣江中游,紧邻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是连接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市区GDP持续增长,经济总量逐年上升。

各类企业纷纷进驻上饶市场,市场需求旺盛。

2.人口结构上饶市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年轻人占比高,教育水平较高。

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这里获得劳动力成本低廉、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

3.产业布局上饶市产业布局多元,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其中,手工艺品、药品、机械制造等行业表现突出,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三、投资环境评估1.政策支持上饶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进入,包括税收优惠、土地补贴、人才引进等。

更重要的是,上饶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门槛。

2.基础设施上饶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通信网络覆盖广泛,电力供应稳定。

这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市场需求上饶市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等领域。

投资这些行业有望获得可观利润。

四、投资建议综合以上分析,上饶市作为一个投资热点,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投资项目。

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等领域,有望获得成功。

五、风险提示1.政策不确定性政策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

2.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投资者需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竞争能力。

3.自然灾害风险上饶市地理位置较为特殊,自然灾害风险较大,投资者需做好应对准备。

六、结论上饶市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有望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

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上饶市的资源优势,开展多元化投资,获取丰厚回报。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充分认识进一步改善江西投资环境的夫意义

人 均 公共 绿地 面 积 仅 5 6 方 米 , 落 后 于 垒 国平 均 水 平 , 平 8 均 更 低 于 华东 地 区平 均 水 平 太 多 数 设 区币 至夸 有污 水 处 理 r 和 垃圾 处理 厂 .设 区 市 的城 市 广 场 和城 市公 园 教 也 低 于 全 国 平均墩平。 3 几才 激 励 和 使 用 机 制 仍 未 根 本 建 立 , 才外 流 现 象 依 、 ^ 螺 十 分严 重 据统 计 , 自改 革 开放 以来 . 江西 公 振 出 国留 学 人 员有5 t ^ . 学 成 回国 的 只有 20 ^ . 外省 市高 技 的江 0多 3 但 5余 在 西 籍 学 生 业 后 回来 的 比例 也相 当低 . 即使 回来 r, 有相 当- . 部 分 ^ 又 流 失到 省 外 ; 外 学 生 毕业 后 来 江 西 工 作 的 非 常 少 省 自前 , 省 各 类 人 才 总 量 不 足 层 班 人才 则 更 少 。据 统 计 . 垒 高 2 0 年 全 省 国 有盘 事 业 单 位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总 数 为5 3 1 凡 , 30 76 2 为垒 国平 均水 平 的 8% , 当于 中部 地 区 平均 水平 的7 % 2 相 2 4 启 动 民 间投 资 的 政 策 尚 未 到 位 , 间 投 资 仍 朱 被 垒 面 、 民 融活 近 几 年 , 西 陆续 出 台 了一 系列 鼓 励 招 商 引资 的政 策 , 江 但其 中 一 规 定缺 乏可 操 作 性 ,还 有 些 政 策 ~ 时 又很 难 落 到 些 宴 处 . 资 领 域 窄 , 资 渠 道 少 , 使 民 闻 投 资 的积 极 性 得 不 投 投 致 充 抒 发挥 , 商引 资 工 作难 度 较 大 据 统 计 资 料表 明 ,( 0 招 20  ̄ 年 叠 省 吸 ; 资 出 现严 重 滑坡 .全 年 实 际利 用 外 资 仅有 3 8 外 2

江西省城市化投资分析研究

江西省城市化投资分析研究

5发展之道江西省城市化投资分析研究文⊙沈廷寿高培抗(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昌市)摘要:本文从城市建设投资的层面,分析江西省近一、二十年间可能达到的城市化水平。

江西省2000年城市化水平为27.68%(2005年为37.1%。

),1980——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26.73%(全国为35.2%);1995——2002年江西省城建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为14.36%。

预测江西省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42%左右、2020年达52%左右。

关键词:城市化、投资分析“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本文从城市建设投资的层面,分析江西省近一、二十年间可能达到的城市化水平。

对此,众说不一。

快者说可过60%,也有说可过55%┄┄本文试从近年来城市建设投资的层面,分析江西省近一、二十年间可能达到的城市化的水平,以抛砖引玉,求得共识。

2000年底,江西全省总人口4148.54万,城镇人口1148.3万,城市化水平27.68%。

预测2020年全省总人口4830万。

若城市化水平为55%、52%和50%,则城镇人口分别为2657万、2512万和2415万,新增城镇人口分别为1509万、1364万和1267万。

一、所需投资估算据山西、重庆等省市估算,每一乡村人口进入城镇所需投资为8-10万元。

江西具有建设成本低、生态环境好的优势,估计每一新增城镇人口约需7万元。

这一投资中包含有必要的文化、教育、卫生等费用,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投资和住宅、市政、就业等费用。

若只计算建设口主管的房地产和市政公用投资,则每一新增城镇人口约需投资4.5-5万元;因提高城市设施水平,改善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每一原有城镇人口约需投资2.5-3万元。

相应于55%、52%和50%城市化水平时,全省共需要房地产和市政公用投资(以下简称“城建投资”,以区别于广义的城建投资)分别为9660.5-10993亿元、9008-10264亿元和8571.5-9779亿元。

江西省开发区投资环境与投资效益的比较分析

江西省开发区投资环境与投资效益的比较分析
X : 产 工 业 企 业 数f 2投 个1 X : 业 人 员( 3从 人)
X : 商 实 际 到 位 资 金(i ) 4招 7元
投 资 效 益指 标 : X : 业 增 加值 f 元) 5工 万
车 工 业 园 、 州 稀 土 业 园 、 火 有 机 硅 T业 园 、 德 镇 陶 瓷 T 业 园 赣 星 景 和 弋 阳 生 态 T 业 同等 一 批 特 色 园 区初 步形 成 规模 ,成 为 江 西 省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经 济快 速 发 展 的 一 支 重 要 生力 军 。 尽 管 江 西 省 开 发 区 发 展 迅 速 . 单 从 园 区 投 入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金 但 额 、 区 面 积 以 及 贸 易 总 额 、 口创 汇 等 指 标 并 不 能 有 效 分 析 江 西 园 出
维普资讯
江 西广 播 电视 大学 学 报
20年第 1 o8 期
江西省开发区投资环境与投资效益的比较分析
万洛 简 , 廷 干 杨
(. 东 交 通 大学 1 华 江西 南昌 301 ; . 3 0 3 2江西 广 播 电视 大学 江西 南 昌 3 04 ) 3 0 6
开 发 区 的实 际发 展 状 况 。
1江 西 省 开 发 区 的概 况 . 开发 区的 发 展 对 江 西 经 济 和 十会 发 展 有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意义 。为 t 了实 现 开发 区建 设 的 目标 . 须 全 面分 析 江 西 省各 工 业 园 区 的 投 资 必 环境 与 投 资 效 益 , 以利 于 采 取有 效 的对 策 。 上世 纪 9 O年 代 以来 , 西 省 政 府 设 立 了 一 批 省级 开发 区 。其 后 , 江 各地 陆 续 设 立 了一 些 县 级 开 发 区 。特 别 是 20 0 5年 上 半 年 以 来 , 西 江 开发 区发 展 仍 保 持 良好 的态 势, 但入 园 企业 持 续 增 加 . 不 而且 人 同 规 模 项 目不 断 增 多 , 目的科 技含 量 日益 提 高 . 区 运 作 机 制 不 断 完 善 , 项 园 园 区发 展 质 量 明 显 改 善 。 2 0 至 0 6年 底 . 西共 有 9 江 2个 开 发 区 通 过 国 家设 立 审核 , 0 6年 前 三 季 度 . 省 开 发 区实 现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同 比 20 全 增 长 5 .% , 现 利 税 增 长 4 % . 际 招 商 引 资 增 长 5 .% , 业 54 实 28 实 31 工 品 出 [交 货 值 增 长 6 .%。 些 开 发 区初 具 规 模 , 成 特 色 . 始 对各 - 1 48 这 形 开 地 经 济 增 长 发 挥 重 要 带 头 作 用 。 如南 禺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 , 0 2 4 0 年 高 新 企 业 总 数 已达 2 2家 . 4 占全 省 高 新 企 业 总 数 的 四分 之 三, 现 实 贸易 总 收 入 16 3亿 元 口额 达 1 . 66 出 21 元 些 经 济 指 标 已在 南 2亿 一 昌市 各 县 区 中 名 列前 茅 。 昌 经 济技 术 开发 区通 过 市 场 运 作, 南 一年 等 于 过 去 十 年 的开 发 规 模 , 已有 清 华 科 技 园 、 大 科 技 园 、 林 柯 尔 集 浙 格

江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与发展

江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加强与国际经济间的交流,吸引大量高质量的国际资本不断流入,借助外资经济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江西省利用外资促进了江西经济的发展、优化了江西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江西省经济体制改革。

但同时也存在外商投资总量较低且外商投资领域单一、形式单一、来源单一、地区结构失衡等问题。

因此,本文对江西省利用外资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江西利用外资的优劣势进行了总结。

探求如何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应对之策,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并购区位优势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e must unceasingly reinforce the exchange with international economy to attract large amoun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of high quality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country’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By using the foreign capital, Jiangxi Province has promote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mized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elled it’s economic reform. But simultaneously, there’re also some question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total quantity; the singularity of the domain, the form, the sourc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the imbalance of local structure and so 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rys to analyze the question during making use of the foreign capital, to come to the summary of the superiority and inferiority by using the foreign capital, to find out the way of how to use the foreign capital effectively an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al growth of JiangXi Province.【Key Words】Jiangxi Provinc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目录1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利用外资的历程 (4)2 外资在江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5)2.1促进了江西经济的发展 (5)2.2优化了江西的产业结构 (5)2.3推动了江西省的经济体制改革 (6)3 江西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6)3.1外商投资总量低 (6)3.2知名跨国公司较少 (6)3.3外商投资领域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7)3.4外商投资地区结构失衡 (7)3.5外商投资形式单一 (7)3.6外商投资国来源单一 (7)4 江西扩大利用外资的优势与劣势 (8)4.1江西利用外资的优势 (8)4.2江西利用外资的劣势 (9)5 扩大江西省利用外资的对策 (10)5.1审视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10)5.2完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11)5.3开放服务业,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11)5.4积极开拓新的引资途径,多种形式利用外资 (12)5.5积极创新招商机制,提高主动招商效果 (12)5.6转变引资观念,加强对外资的监督和管理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江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外资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和推动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赣州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赣州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赣州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赣州市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赣州市总面积2.23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77万人,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和水果之乡。

近年来,赣州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579亿元,位居江西省第三。

赣州市不仅在农业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还在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政策方面,赣州市加大了对投资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同时,赣州市还加大了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赣州市的产业结构分析赣州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要组成部分。

农业方面,赣州市的农产品以稻谷、果树、油茶、茶叶等为主,而且生产量大,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

工业方面,赣州市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建材、纺织、机械等领域,同时也在发展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

服务业方面,赣州市的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教育文化等方面也有着较快的发展。

三、赣州市的投资环境赣州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投资环境的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前来赣州投资创业。

同时,赣州市还加大了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四、赣州市的投资项目分析1. 农业投资项目:赣州市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投资兴办农业种植、养殖等项目非常具有潜力。

例如发展水稻、茶叶、瓜果等种植业,以及家禽、水产等养殖业,均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2. 工业投资项目:赣州市的钢铁、建材、纺织、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比较发达,同时还有着发展新兴产业的潜力。

例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都是不错的投资方向。

3. 服务业投资项目:赣州市的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是近年来,赣州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江西可行性报告

江西可行性报告

江西可行性报告一、引言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本报告旨在对江西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经济概况江西省是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丰富的资源储备。

目前,该省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1. 农业江西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水稻、茶叶、蔬菜和水果等是江西农业的主要品种。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江西的农业生产将进一步提升。

2. 工业江西是中国的重要煤炭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煤炭、铜、铝、锌等产业在江西占据重要地位,为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服务业随着江西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旅游业、金融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正在快速发展,为江西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三、投资环境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吸引资金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江西省在优化营商环境和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政策支持江西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项目奖励和土地出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基础设施江西省的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这些便捷的交通网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 人才储备江西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人才储备丰富。

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支持。

四、风险评估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全面评估潜在风险和挑战。

江西省在可行性方面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1. 自然灾害江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

在开展经济活动时,需要关注自然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 市场竞争江西省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

投资者需要制定清晰的竞争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3. 环境污染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

赣州市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赣州市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赣州市营商环境调研报告赣州市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一、引言赣州市是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南部。

作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赣州市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赣州市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努力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赣州市的营商环境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升赣州市的营商环境。

二、赣州市营商环境的整体情况1. 政策支持:赣州市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税费、简化审批手续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地域优势:赣州市地处赣南地区,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有利于企业的物流配送和市场开拓。

3. 自然资源丰富:赣州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4. 人力资源优势:赣州市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并且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措施也比较完善。

三、赣州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1. 行政审批时间过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开办企业等过程中,需要经历繁琐的审批程序,审批时间过长,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2.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赣州市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密切,对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3. 人才流失严重:赣州市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不少优秀人才选择外出工作;同时,赣州市吸引人才的机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无法留住高层次人才。

4. 金融服务不发达:赣州市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落后,银行信贷支持不足,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

四、改进措施1.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一体化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整合各部门的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

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制定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优厚的待遇,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优秀人才。

4. 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强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投资环境分析报告一、江西省投资环境分析(一)经济环境1.经济增长水平江西省经济较发达,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

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194.7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2%和25.0%。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55.0:32.2。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152.2亿元,增长16.1%,占GDP的比重达54.6%。

另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

2.物价水平与全国其他大多数省份相比,江西省总体物价水平较低。

2010年江西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6.9%。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31.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35.0%。

另外,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5%。

3.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高,但增长速度较快。

江西省2000年以前投资率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更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水平。

但是从2000年开始,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率逐年提高,2001年首次超过30%,2002年上升为37.7%,2003年实现48.8%,2007年更达到了60.3%,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共实施重点工程项目93项,完成投资369亿元;2008年是117项,完成523亿元;2009年153项,完成投资800亿元。

其中,江西铜业30万吨铜冶炼、蓝恒达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国电黄金埠电厂2台65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井冈山一号工程等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投产,赛维多晶硅片项目、九江红鹰直升机项目、赣州出口加工区等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这些项目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各个领域,对推动江西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统计,江西省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56.7亿元,增长30.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0.9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投资5046.2亿元,增长38.1%,工业投资5002.1亿元,增长37.6%;第三产业投资3478.5亿元,增长26.1%。

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178.6亿元,增长24.1%;非国有投资6596.9亿元,增长35.0%,其中民间投资6134.4亿元,增长40.7%。

(二)市场环境1.市场规模江西省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比较繁荣。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42.6亿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0.2亿元,增长18.5%。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74.1亿元,增长20.0%;零售业零售额2110.7亿元,增长17.8%;住宿业零售额35.9亿元,增长23.6%;餐饮业零售额312.2亿元,增长27.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173.3亿元,增长43.0%;家具类4.9亿元,增长22.0%;金银珠宝类9.9亿元,增长38.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6.2亿元,增长82.7%。

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93家,全年实现成交额12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2.地理位置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东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并且濒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便于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做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接力手”,从而大大节省转移成本。

(三)基础设施1.交通运输江西省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

据统计, 2010年全省铁路、公路、水运完成旅客运输量76446.8万人,比上年增长8.4%;完成货物运输量100324.9万吨,增长17.2%。

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561.7万人,增长18.8%,其中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474.9万人,增长20.6%。

江西民用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轴心,自北向南,以九江、樟树、泰和、吉安、景德镇、赣州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航空运输网。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枢纽干线机场、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是亚洲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

另外,江西省还有赣州、景德镇、九江、和井冈山4个民航机场。

其中,赣州黄金机场为中国首个支线航空发展试点城市大型机场,引进全国地级市首家航空公司基地。

江西铁路交通运输发达,全省以京九、浙赣、皖赣、鹰厦、武九5条铁路为骨干,另有横南、向乐、分文、弋樟、张塘、张建、新泰等支线。

另外,环鄱阳湖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昌赣城际铁路也拉紧江西城市间的交流。

2006年,江西省铁路运营里程2307公里,平均每日装车数为3961辆,比2005年增长81.72%,比2000年增长1.72倍。

江西高速公路网络极为发达,2011年9月境内高速公路达到4344公里,在全国排名第4位,主要出省通道全部高速立体化。

省会城市南昌北往九江(昌九高速)、南至赣州(赣粤高速)、西至萍乡(沪昆高速)、东连上饶至浙江、上海(梨温高速)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此外还有九景高速(九江到景德镇),景婺黄高速(景德镇到婺源到黄山)武吉高速公路也已通车,经过铜鼓、宜丰可到吉安直至广东,沿沪昆、梨温、赣粤等高速可直接进江西,直达南昌市和庐山等地方。

江西水路运输便捷发达。

九江为重要内河港口,水运干线形成两纵两横的格局:赣江和信江为两纵,长江和昌江为两横,全省通航里程4937公里。

其中,上饶市境内现有港口9个,码头168个,全市水路货物吞吐量为354.2万吨,旅客吞吐量为82.9万人。

2.邮电通信江西省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

据统计,2010年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其中邮政业务量24.1亿元,下降22.6%;电信业务量660亿元,增长11.3%。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09.6万户。

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64.0万户,年末达到1811.3万户。

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256.1万户,增长4.1%。

(四)技术条件1. 科技水平江西省科技投入逐年增长,总体研发能力取得进一步提升。

2006年,江西省研发支出34.8亿元,增长20.6%,占GDP的0.7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7亿元,增长21.7%。

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3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6家。

全年共有296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级科技主管部门鉴定,其中有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2006年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171件,增长12.7%;授权专利1536件,增长12.9%。

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9.3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4.0亿元,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2.5亿元。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48个增加到2007年的255个,同时投资规模也逐年扩大,由2000年的2.32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37.71亿元,扩大了15倍。

到了2006年,江西省已经形成了以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为支柱产业,以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2.教育水平江西教育较发达,高校数量位于各省份前列。

全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2.1万人,比上年增长16.7%。

普通高校在校生81.6万人。

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74.0万人、200.0万人和426.0万人。

特殊教育在校生2.4万人。

幼儿园在园幼儿123.5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6.0%,提高5.9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五)辅助工业1.工业发展水平江西省工业发达,拥有一批江字头著名企业,并且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产业特色鲜明。

近几年,江西省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有了较好的基础;光电、高精铜材、优特钢材、特种车船、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特色化工、绿色食品、度假旅游、新型服务等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统计,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01.9亿元,增长21.7%。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072.8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2029.1亿元,增长18.8%。

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316.9亿元,增长11.1%;集体企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7.6%;股份合作企业38.4亿元,增长16.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08.6亿元,增长17.3%;私营企业增加值1158.0亿元,增长23.7%;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552.8亿元,增长34.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47.7亿元,增长35.4%,高于全省平均13.7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47.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6%,金属制品业增长30.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实现利税1446.0亿元,增长52.9%,其中利润856.8亿元,增长72.7%。

在37个行业中,有35个行业实现了盈利。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5.1%,同比提高37.1个百分点。

年末94个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8108家,比上年增长2.2%;安置从业人数164.5万人,增长17.6%。

全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309.9亿元,增长21.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9832.7亿元、593.2亿元和973.3亿元,分别增长43.0%、69.9%和55.9%。

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园区达34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其中国家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683.0亿元,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419.3亿元。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6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9.0万元,增长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