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联诗词赏析new
千古名联诗词赏析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
苏州虎丘古刹客堂
谢默卿
干净地常来坐坐;太平时早去修修。
苏州留园
俞樾
一部二四史,演成古今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长,都付与红牙檀板;
百年三万场,乐此春秋佳日,酒座簪英,歌筵丝竹,问何如绿野平原。
苏州濑碧山庄
俞樾
邱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意;园林甲天下,愿抱琴携酒,作人外清游。
处世无奇,唯忠唯恕;治家有道,克俭克勤。
题厅堂
不悲镜里容颜瘦;且喜心头疆域宽。
题书斋
邓子龙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题书斋
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题书斋
奇书手不释;旧友心相知。
题书斋
陈白崖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题书斋
曾国藩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题宣南小园
乌尔衮木
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一亩种菜,一亩栽花。
沈阳北陵公园
白马无言,空驮数百岁月;青松有恨,曾记几朝兴亡。
[注]:北陵,为清太宗(皇太极)之墓。
哈尔滨极乐寺
永世有因,大悲观自在;诸天无相,极乐仰文殊。
孙中山故居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色,痴声,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南京永济寺
吴忠礼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杭州岳坟(一)
徐氏女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坟(二)
正邪自古与冰炭;毁誉如今判伪真。
杭州壑雷亭
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
流传千古的著名对联鉴赏

流传千古的著名对联鉴赏1.名楼名联相映辉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城门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为湖南著名形胜。
相传岳阳楼原为三国时吴将鲁肃的阅兵台,唐代即建楼。
宋朝庆历四年,岳州知州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其同年进士、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而在其上更不乏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是清代嘉庆进士、陕西高陵人陈大纲,在巴陵知县任上所题。
此联独辟蹊径,上联描写风景,言简意简,只在出句点破而已。
下联笔锋突转,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所用词语典故“忧乐”,也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全联的主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
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是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的。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是清末贵州知府窦垿(兰泉)所题岳阳楼联。
上联纵向论史,歌颂岳阳楼人文,用人物典故;“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唐代诗人杜甫诗《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忧后乐”中的“忧”、“乐”两字。
“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吕纯阳即古代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相传他曾三过岳阳楼,有醉戏美女的传说。
以设问引出与岳阳楼有关的四位历史名人及传说人物,又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给人一种悲怆悠远之感悠悠历史,浩浩江水,抒发不胜感慨。
古今对联欣赏

古今对联欣赏一、古今对联欣赏1.灰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福州天。
当代画家范增挽周恩来。
上联言周恩来留下遗言:将他的骨灰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并极言人民群众无比悲痛的心情。
“看不尽江涛,涓滴都是人民泪”,这是何等令人心碎的情景啊!下联言周恩来总理功昭日月,德配天地,浩气长存,永垂不朽。
2.奠山河于磐石,登人民于衽席,反殖反霸反帝反修,老瘁一身当大任;建社会以繁荣,措政治以休明,不怠不骄不卑不亢,勋名千古仰先知。
现代诗人张伯驹挽周恩来。
上联重写周恩来的伟大事业,大意为,周恩来一生致力于使人民政权巩固,使百姓生活幸福,在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方面,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下联重在写周恩来的崇高品德和深远影响,突出了周恩来“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的伟大形象。
3.君等入地登天,争取民主,争取自由,但凭赤手空拳,洒尽人间血泪;我亦痛心疾首,反对独裁,反对贪佞,悉本侨胞公意,只求国跻三强。
爱国华侨陈嘉庚挽李公朴、闻一多。
上联写烈士,对烈士“但凭赤手空拳”,为“争取民主,争取自由”,“洒尽人间血泪”,敢于“入地登天”、舍身成仁的精神表示无限的景仰。
下联写自己,对烈士的被害、对国事的日非深感“痛心疾首”,对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和官场的“贪佞”横行,公开表示反对,同时,表达了侨胞希望祖国强大起来,与苏、美、英三国平起平坐的强烈愿望。
4.李君为生活编者,闻君为死水作者,生死云何哉!生为才人,死为雄鬼;右面有朝廷王师,左面有野战义师,朝野如此耳!朝有灾黎,野有饿殍。
胡厥文挽李公朴、闻一多。
上联哀悼死者。
“生活”指李公朴创办的或参编的《读书生活》或《大众生活》,《死水》指闻一多的诗集。
“生为才人,死为雄鬼”化用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对死者以高度赞扬。
下联痛斥当局。
“朝廷王师”指国民党军队,“野战义师”指共产党军队,“灾黎”指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
初一下学期名联欣赏的赏析

初一下学期名联欣赏的赏析
一室尽含千古意;此间应少六朝尘。
赏析:上联一室尽含千古意可见书房的高古与厚重文学气息,下联此间应少六朝尘可见书房的宁静与自在。
整联适合悬挂书房,可以与五千年文化朝夕相伴。
春秋格外无人识;论语言中有我知。
赏析:春秋气度,自成大器,无人识也。
论语著作,有我主观,自成知者。
整联也许有几分清高清冷的味道,但读来还是可以一品的,如孔子自写,如儒家自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赏析:这副对联是赞美诸葛亮的名篇。
上联的两表指的是诸葛亮写的前后《出师表》,陆游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赞誉。
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更是家喻户晓的美谈。
而下联的“一对”指的是诸葛亮为刘备指点天下的隆中对。
名联赏析

名联赏析1、此江若变作春酒问余何事栖碧山此联为1930年3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来采石游览,参观广济寺时所题。
系集李白诗句而成。
上联出自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下联出自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一生爱好诗酒,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各地名山胜水,无不流连。
广济寺位于太白楼之西,始创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香火极盛。
此联题于此处,无论从李白诗意,还是结合当地景致,都十分贴切。
2、蓬莱文章建安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此联为采石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两侧木柱上所镌刻楹联,亦系集李白诗句而成。
上联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本意是称赞汉代文章和建安诗人的作品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富有遒劲之风。
下联出自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谪仙人”本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戏称,意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当是贬谪凡间的仙人。
李白对此称呼十分满意,多次在诗中自称“谪仙”。
此联不仅巧妙地集李白诗句而不露痕迹,更妙在称誉李白之诗仙风采与绝世文才。
后人读此联,便宛然可见李太白之潇洒风神。
3、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事,肯借阶前盈尺地,使国士扬眉!此联为采石太白楼主楼一楼两旁抱柱上所镌的金字楹联,原系清代吴鼒撰,后由安徽省著名书法家葛介屏重书。
谢宣城指南齐诗人谢朓,是齐梁诗人的杰出代表。
曾任宣城太守,后人因称其为“谢宣城”。
其五言诗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等深受李白推崇,故清人王士祯《论诗绝句》有云:“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
著名对联赏析

著名对联赏析名联雅事1.读书声与天下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学者、东林党首领之一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所题联语。
在中国楹联史上,这是一幅最著名的楹联之一。
无锡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后废。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作者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学者称泾阳先生,明无锡人。
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
后因违帝意,削籍归里。
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学者闻风响附,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
后来东林党被昏庸的政府镇压下去,顾宪成也因此死难。
顾有《顾端文公集》传世。
这副楹联以对读书致用的期望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而被广泛传诵。
上联的风声和雨声既表示自然界中的风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动地描绘了当年东林党人在那风雨交加、国难深重的时代,坚持读书治学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学子们学好知识以经世致用的期望。
下联中"家"、"国"、"天下"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作为读书人所具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也明确地指出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既要认真读书,还得关心时事,表达了东林党人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思想。
联语朴素无华,平中见奇。
全联将"声"和"事"有规律地五次重复相对,弥补了"读书"对"天下"的不工整;以"入耳"对"关心",则工巧异常。
此联属于一字反复,上下联节奏点均平仄相对,无懈可击,别具匠心,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联。
后来,有许多仿照此联而作者,比如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历代名联赏析

历代名联赏析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对仗和含义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以下是一些历代名联的赏析: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
这副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豪情壮志,他的志向就像无边的海洋和高耸的山峰,气势磅礴。
“独立溪桥,人影不随流水去;孤眠野馆,梦魂常到故乡来。
”—某游子联。
这副对联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游子的内心世界。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度香。
”—录宋人卢梅坡《雪梅》句成联。
这副对联通过对比梅花和雪的特点,寓意世间万物各有所长,各有其短。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联。
这副对联以“笑”、“容”二字巧妙地道出了世态人情,写出了人生众相。
“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民国世联。
这副对联用于红白喜事并至之日,精当至极。
千古名句及赏析

3个千古名句赏析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江水滔滔,无穷无尽地向远方流去,好像一直要流到天地之外,而两岸的青山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犹如身在仙境一般。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诗曰: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前一句写江水的邈远,是所见之实景,后一句写山色苍茫,继续烘托景象之广阔,但却实中有虚,带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感,在这虚实结合之中,其效果,当真如一幅山水中国画,不着色彩,却气韵生动,带给人极其美好的意境。
王世贞便评价这两句说,“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可以说非常恰当了。
诗中有画,一向是王维写景诗的特点,从这两句中,相信我们便能够欣赏到一些。
在王维清淡的用笔之下,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堪称经典。
王维这两句诗是千古流传的写景名句,而且后一句还被苏轼单独摘出来,借以评价王维诗歌的特点,即诗中有画。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原野之际,月亮倒映在奔腾汹涌的大江之中。
出自诗圣杜甫的《旅夜书怀》,诗曰: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这两句诗是写江中夜景的名句,仿佛一个广角镜头,将视线所见之景尽皆囊括,星星低垂,原野壮阔,月色皎皎,大江奔涌,这样雄浑壮阔的景象,令人心胸为之开阔。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突出了诗人所见的夜景,这一描写是无比形象的,因为只有在广阔的平原中才能看到星星“垂”在天边,只有在奔腾的流水中,才能看到月亮的“涌动”,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就这样传神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由此足见,杜甫晚年的诗歌艺术,实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漂泊之时,熟悉杜甫的人都知道,那时候的杜甫并不好过,诗人行舟在路上,看到这样壮美的夜色,心有所感,才用这如椽的妙笔记录了下来,如果我们结合全诗去看,就会发现,诗人内心是孤独的、凄怆的,犹如一个无根的浪子,不知去向何方,所以他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种孤独悲怆,也得到了最高的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常无异味;鲜洁即家珍。
题湖南抚署
但愿民安若堵(du);何妨署冷若水。
题河南法院
李石冰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已;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势,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赠林则徐
程恩泽
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赠瞿秋白
何溱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心同怀视之。
春联
林纾
遂心唯有看山好;涉世深知寡过难。
挽乳母
曾国藩
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挽陈化成
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讲道论文人愧死;
此日竟成千秋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吾身不忘吾主,任世间寡廉鲜义辈偷生。
千古名联诗词赏析
佳联共赏
林则徐自题(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题(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自题(三)
应视国事为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曾国藩自题(一)
老老实实作人,知恩报恩;明明白白处事,敬德怀德。
曾国藩自题(二)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赠林可达
姚琮
身安茅屋稳;心定菜根香。
赠沈宗瀚
蒋梦麟
学道,信道,乐道;识人,用人,容人。
赠北大毕业生
蔡元培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
赠人
林则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赠人
林则徐
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
赠人
陶行之
以教人心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格言
袁崇焕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格言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泯炎凉。
题绍兴驻跸岭茶亭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题福建南平渡口亭
胡云章
莽莽红尘,一息各分南北路;盈盈绿水,三篱频送往来人。
题茶亭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题山中凉亭
那条窄路儿,且须让一步,他过不去,你怎过得去;
这种重担子,也要任几分,我做不来,谁又做得来。
格言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万点灯。
格言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格言
有钱当念无钱日,得意休笑失意人。
格言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格言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支字片言,皆为良药。
格言
道在人宏修在已,福由我积命由天。
格言
养胸中正气,学天下好人。
题冬雪
叶瀚
贫贱何妨,只要把物与民胞安排下去;精神能固,却须从冰天雪地磨练过来。
刘宗周自题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梁章钜自题
闲看秋水心无事;静听天和兴自浓。
孙星衍自题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包世臣自题
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
翁同□自题
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周恩来自题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佚名述志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施粥厂
朱彝尊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难。
武汉织布局
张之洞
经纶天下;衣被苍生。
木工
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就栋梁材。
布店
衣人德自暖;被世岁无寒。
鞋店
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
竹器店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佚名
神仙福份,将相经纶,更清操凛然,身后只馀桑八百;
佛子衷肠,书生面目,忽前修邈矣,心表还有客三千。
挽曾国藩(三)
佚名
有事君之小心,纬地经天,一代殊勋垂国史;
惟夫子能先觉,周情孔恩,千秋绝世在遗文。
[注]:“千秋绝世在遗文”,想大家曾读过曾文正公家书吧,一代圣贤的影响,是千秋万世的。
戏台
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注]:陈化成,清末爱国名将。鸦片战争中在上海吴淞抵抵坑英军入侵,最后英勇战死。
挽周恩来
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
挽曾国藩(一)
佚名
伟业冠古今,满而不溢,高而不危,统求国际民生,先忧后乐;
荐贤满天下,功则归人,过则归已,若论感恩知已,异口同悲。
挽曾国藩(二)
处世无奇,唯忠唯恕;治家有道,克俭克勤。
题厅堂
不悲镜里容颜瘦;且喜心头疆域宽。
题书斋
邓子龙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题书斋
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题书斋
奇书手不释;旧友心相知。
题书斋
陈白崖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题书斋
曾国藩
世事多因忙半日静坐;一亩种菜,一亩栽花。
戏台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戏台
蜉蝣天地,蛮触战争,大作小观小亦大;咫尺江山,须臾富贵,无为有处有还无。
戏台
面目总非真,借已证人,由他做作;事情多不假,居今鉴古,要你思量。
戏剧演员
梅兰芳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格言
万缘放下,身心何等自在;一念回光,烦恼顿成菩提。
佚名自题
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
题蒋心馀宅内堂
彭元瑞
欣戚相同,为人莫想欢娱,欢娱即是烦恼;福命不大,处世休辞劳苦,劳苦乃得安康。
题居室
张应昌
扫地焚香,清福已具;粗衣淡饭,乐天不忧。
题居室
王氏
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题居室
陆秀和
近市声喧,清风明月不用买;家贫客少,鸟语花香自可人。
题厅堂
题南通古屋
蒋芹森
莫嫌东倒西歪屋;能盖南来北往人。
题炭
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无题
水流源归海,月落不离天。
格言
求财求宝不求智慧,纵得还成妖孽;为权为名不为众生,到头终是空华。
题学款经理处
周凤楞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嫌乎。
题土地庙
土产无多,生一物栽培一物;地方不大,住几家保佑几家。
格言
发一份光,放一份热,人格在奉献中圆满;添几片瓦,加几块砖,国土从愿行里庄严。
格言
任人须知人,友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
格言
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
格言
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格言
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
格言
摄化有情,逢人莫非法侣;生心无住,何处不是道场。
格言
吴敬梓
正身以俟时;守已以律物。
格言
钱沣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人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格言
谢子修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格言
朱恂叔
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
格言
邹斋中
不打通义利关头,且莫轻言学问;能参透圣贤语默,还须实力躬行。
格言
张大千
立脚莫从流俗去;置身宜与古人同。
格言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