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4.课件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大。为控制广大的地区,周王派自己 的子弟、亲戚,还有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到各地建立封国。 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 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
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 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 出现“家天下”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
(世袭)以为礼。
——《礼记·礼运》
尧 舜禹 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继承制变化
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夏朝的衰落
原因:夏桀的残暴统治
夏桀把人当坐骑
夏朝的统治约有400多年 最后一位王是夏桀(jié)
商朝的建立
1、时间: 约公元前16世纪。 2、建立者: 成汤 3、灭夏战争的地点: 鸣条(今河南封丘)
盘庚迁殷
1、时间:约公元前14世纪 2、迁都的商王: 盘庚
3、迁都地点:殷(今河南安阳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商朝前期,曾经数 次迁都。约公元前 1300年,商王盘庚把 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 阳西北)。从此,商的 都城稳定下来。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周王授予国君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国君必须 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 式,贡献珠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不承担这些义务的, 将受到惩罚。
分封制的作用
1.连线 王朝 西周 商朝 夏朝
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大。为控制广大的地区,周王派自己 的子弟、亲戚,还有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到各地建立封国。 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 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
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 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 出现“家天下”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
(世袭)以为礼。
——《礼记·礼运》
尧 舜禹 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继承制变化
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夏朝的衰落
原因:夏桀的残暴统治
夏桀把人当坐骑
夏朝的统治约有400多年 最后一位王是夏桀(jié)
商朝的建立
1、时间: 约公元前16世纪。 2、建立者: 成汤 3、灭夏战争的地点: 鸣条(今河南封丘)
盘庚迁殷
1、时间:约公元前14世纪 2、迁都的商王: 盘庚
3、迁都地点:殷(今河南安阳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商朝前期,曾经数 次迁都。约公元前 1300年,商王盘庚把 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 阳西北)。从此,商的 都城稳定下来。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周王授予国君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国君必须 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 式,贡献珠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不承担这些义务的, 将受到惩罚。
分封制的作用
1.连线 王朝 西周 商朝 夏朝
川教版七年级组上历史各课框架.ppt

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
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 影响 得到发展
第8课 商鞅变法
生产力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目的:富国强兵 支持者:秦孝公
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
公元前356年
改革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严明法令
族
民
融
族
合
内
趋
迁
势
出
现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改革措施
北
迁都洛阳
魏
孝
文 帝
政治学汉制
的
改 革
文化推行汉化措施
改革作用
促
为
进
统
民
一
族
打
融
下
合
基
础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冶
青 青铜治铸技术
铜
铸
夏、商、周
工
艺 的
青铜器物
杰
种类繁多 使用价值
出
使用价值
成
艺术价值(珍品)
就 青铜艺术
精湛绝伦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文学 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写出了《离骚》《天问》
史学 宗教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出我国古代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学习测评
为什么众多中外参观者都称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湖北 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为世界奇迹?
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 是我国历史上人们伟大创造力的体现。从其 规模和艺术的卓绝上,都是举世无双的。二 千多年后仍然令人惊奇、赞叹。因此,中外 参观者将其与业已公认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等“世界七大奇迹”联系在一起,称其为 “世界奇迹”。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6.课件1

材料二: “礼春乐秋特征发—的点自—时:诸(代侯《出论”语》·季氏) 材料材一料一、:二西分周A别、反映王的权是材什料衰么二弱:时春期秋? 两段材料说明B周、王与诸诸侯侯国争的霸关系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 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 诸侯国。
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
晋楚争霸
1、城濮之战: 晋国胜,晋文公称霸
2、邲之战: 楚国胜,楚庄王称霸
吴越 争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
1.消极影响:春秋争霸战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人民流离失所、 生产遭到破坏,给社会造成种种灾难。
2.积极影响 (1)在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呈现出统一 的趋势。
齐桓公首 霸的原因
何在?
国春 部
内 盛 产 鱼 、 盐 。
秋 五 霸 之 一 , 境 内 三 面 环 海 ,
, 西 周 时 期 为 姜 尚
的 封
国 ,
——
齐 国
在 今 山 东 省 东 北
管仲(?——前645年), 春秋初年齐国政治家、 军事家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 政,整顿军队,齐国的国力更加强盛。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6课 春秋争霸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 为博得她的欢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 起骊山的烽火,示警有敌人进犯。各 地诸侯纷纷带兵来到骊山,准备与敌 人厮杀,保卫周王。褒姒看到他们到 达时气喘吁吁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但是,从此周王却失信于诸侯。历史 上把这件事称作“烽火戏诸侯”。后 来,犬戎真的来攻打,幽王点起烽火, 诸侯们再也不来援助。镐京被攻破,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 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 诸侯国。
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
晋楚争霸
1、城濮之战: 晋国胜,晋文公称霸
2、邲之战: 楚国胜,楚庄王称霸
吴越 争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
1.消极影响:春秋争霸战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人民流离失所、 生产遭到破坏,给社会造成种种灾难。
2.积极影响 (1)在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呈现出统一 的趋势。
齐桓公首 霸的原因
何在?
国春 部
内 盛 产 鱼 、 盐 。
秋 五 霸 之 一 , 境 内 三 面 环 海 ,
, 西 周 时 期 为 姜 尚
的 封
国 ,
——
齐 国
在 今 山 东 省 东 北
管仲(?——前645年), 春秋初年齐国政治家、 军事家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 政,整顿军队,齐国的国力更加强盛。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6课 春秋争霸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 为博得她的欢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 起骊山的烽火,示警有敌人进犯。各 地诸侯纷纷带兵来到骊山,准备与敌 人厮杀,保卫周王。褒姒看到他们到 达时气喘吁吁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但是,从此周王却失信于诸侯。历史 上把这件事称作“烽火戏诸侯”。后 来,犬戎真的来攻打,幽王点起烽火, 诸侯们再也不来援助。镐京被攻破,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12.课件2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2课 陈胜、吴广起义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前面我们学习了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这么强大的一个秦王朝,却仅存在了十五年,二世而亡。那么,秦 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 容。
秦王朝庞大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军队和连年不断的营建、征伐,
所有负担都落到农民身上。农民的赋税和徭役、兵役十分沉重。史书 记载,当时农民贫穷的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猪)之食(《汉 书·食货志》);被征发的壮年男子已经“不足”,甚至连“丁女” (青年女子)也被征用,致使大量劳动力脱离生产,田地大多荒芜。
1.项羽、刘邦起义 2.巨鹿之战 3.秦朝灭亡
随堂训练
1.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AD )。
A.陈胜 B.刘邦
C.项羽
D.吴广
2.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 各起了什么作用?
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
刘邦:直接结束了秦的统治。
(项羽)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 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 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 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楚战士(项羽)无 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 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 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束颈的铁钳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铁桎
(秦)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 (始皇)乐以刑杀为威。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前面我们学习了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这么强大的一个秦王朝,却仅存在了十五年,二世而亡。那么,秦 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 容。
秦王朝庞大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军队和连年不断的营建、征伐,
所有负担都落到农民身上。农民的赋税和徭役、兵役十分沉重。史书 记载,当时农民贫穷的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猪)之食(《汉 书·食货志》);被征发的壮年男子已经“不足”,甚至连“丁女” (青年女子)也被征用,致使大量劳动力脱离生产,田地大多荒芜。
1.项羽、刘邦起义 2.巨鹿之战 3.秦朝灭亡
随堂训练
1.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AD )。
A.陈胜 B.刘邦
C.项羽
D.吴广
2.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 各起了什么作用?
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
刘邦:直接结束了秦的统治。
(项羽)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 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 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 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楚战士(项羽)无 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 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 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束颈的铁钳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铁桎
(秦)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 (始皇)乐以刑杀为威。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北京人狩猎和采集想象图
北京人住在山洞里。当自然界出现野火时,他们拾回火种,小心保 存起来,不让它熄灭。北京人用火烧烤猎取的动物,吃上了熟食。减少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 了疾病,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了质的提升。 步。
烧烤食物
烧石
取暖御寒
烧骨
火
驱吓野 兽照明灰烬四、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活动设计:
主题:再现“北京人”的一天 内容:全班分为4个小组,根据史料史实分别展示“北京人”在春、夏、 秋、冬某一天的生活场景 展示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 2.方式为口述、绘画、多媒体制作、现场表演任意一种 3.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来找茬”,看其是否符合史实
谢
谢
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兴起
考古 发现
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想一想,北京人的发现对我们有何意义? 为什么周口店遗址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曾生活过 “北京人”、 早期智人“新洞人”、 “田园人”和“山顶洞 人”。这些古人类、古文 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 被统称为“周口店遗址”。 迄今为止,北京人遗址先 后发现五个完整的北京人 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 位的化石,共属40多个北 京人个体,还发现近10万 件石器——北京人遗址是 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化 石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遗 址。
2.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 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D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你认为最有可能住在右 图所示房屋的人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 出现的情节是 ( C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7课战国七雄(共15张PPT)

合纵与连横——策略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 六国构成严重威胁。六国曾为对抗强秦进行过合作,包括几国联合出 兵攻秦,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合纵”。而秦国为了进一步向东发展, 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为此,采用各个 击破的做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这种策略历史上称 为“连横”。战国纷争经常表现为合纵和连横之争。
魏
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春秋之后,我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齐、楚、 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东
齐
南
楚
西
秦
北
燕
上
赵
中
魏
下
韩
战国时期的战争
1、战争的特点: 2、著名战役:“围魏救赵”;即墨之战 3、著名军事家: 孙膑、田单 4、性质: 后期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
苏秦画像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为什么叫“战国”? 战国,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
名。
哪些主要的诸侯国呢?
战国七雄简表
国名 齐
都
城
临淄[Zī](今山东淄博)
楚
郢[Yǐng](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西北)
燕
蓟[Jì](今北京西南)Βιβλιοθήκη 韩郑(今河南新郑)
赵
邯郸[Hándān](今河北邯郸)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8.课件2

合作探究 一、商鞅变法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战国铁农具
青铜牛尊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 孝公支持下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措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风尚。 内容: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 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 影响: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 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 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 了基础。
二、都江堰的修建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 李冰修筑的水利程。
作用:防洪、灌溉
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今天仍 发挥着巨大作用。
李冰石像
都江堰
三、秦国的强大
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实力。
课堂小结
秦孝公求贤 商鞅主持变法
秦国的变化
1.战国前期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 2.秦孝公变法的原因
1.商鞅变法的时间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都江堰的修建 3.长平之战
随堂训练
D 1.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A 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徙木立信 商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百姓不信任自己,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 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然后宣布谁能将此木搬至北门,就赏赐10金。搬动一根 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金。有人将 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商鞅马上赏他50金,以示不欺。于是商鞅在人们心目中 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 之后商鞅颁布了哪些变法法令?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10.课件1

非攻,是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侵凌,即侵略战争。
孟子故居
孟子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子思学生),
约前372~前289
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
孟轲 字子舆
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
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并称“孔孟”。 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
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 提出“仁政”
说各国。但是不被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
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 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家 教之典范。
《庄子》 书影
庄子
庄周 约前369~前286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与老子合称“老庄”
政治上,主张君主“无为而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他认为人 应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是 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荀子
荀况 字卿 约前313~前238 战国后期赵国人
《荀子》书影
著名儒家学派学者和教育家
荀况认为贵族以礼乐来节制,庶众百姓以法律控制。并指出自然变化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 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 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 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 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鲁问》
墨子纪念邮票
兼爱,是指“兼爱天下之人”,“爱人若爱其身”,“兼相爱,
交相利”。墨子认为,“天下兼相爱则统,交相恶则乱”。
A. 老子的道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