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精)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题(川教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题(川教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题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能给你乐趣,使你聪慧,告诉你许多做人的真谛。

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殿堂,一现各自的亮丽风采吧!(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形式:闭卷)题号总分得分一、精挑细选(单选,每小题2分,共50分,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表上。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号答案题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号答案1.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过程起了重大作用。

从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

从下列哪个时期的原始人开始,我们的祖先已学会了人工取火?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2.《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A.龙B.女娲 C.黄帝 D.尧3.你们还记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哪一位人物建立的吗?A.黄帝 B.尧 C.舜 D.禹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制度产生的?A.分封制B.奴隶制C.禅让制D.世袭制5.成语“卧薪尝胆”出自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6.由于“甲骨文”的出土和释读,使哪个朝代成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 D.西周7.你知道现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谁的?A.孔子 B.老子 C.黄帝D.屈原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9.我国著名诗人李白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认为应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A.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B.商鞅在秦国的变法C.秦王嬴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D.秦末农民起义10.以下可能出现在秦统一之后的情况是:①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半两钱②全国通用的字体是小篆③全国有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④文化领域出现了“焚书坑儒”的现象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11.匈奴曾是我国北方的一个主要民族,但今天56个民族中没有匈奴族。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川教版

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

)1.在云南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B.他们已经知道用火C.他们会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 D.他们按血缘关系居住在一起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村遗址3.在课堂剧《北京人的一天》中,不.应该出现的情节是:A.打制石器 B.钻木取火 C.群体劳动 D.保存火种4.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据此判断这里的河姆渡居民住的是A.高楼大厦 B.干拦式房屋 C.半地穴式房屋 D.窑洞式房屋5.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B.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是用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C.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D.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生活在长江流域6.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8.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其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是A.齐 B.晋 C.楚 D.秦9.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10.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各国的变革 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人类智慧的提高11.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A.墨子——兼爱、非攻 B.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C.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D.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强兵”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13.对一个生活在秦朝的人来说,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A.去甘肃修长城 B.将2/3的收获上缴国家C.到太学学习儒家经典 D.若犯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14.下列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A B C D15.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6.在电视剧中你能够看到这样的镜头:汉武帝有一次经过董仲舒的墓地,特意下马凭吊,后来,董仲舒的墓地被称为“下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是()A. 洗涮用具B. 储存种子C. 汲水D. 制酒2.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B.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D.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3.海内外华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 华人都是黄色皮肤B.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C. 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D. 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5.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6.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出现于A.夏朝初期 B.商朝初期 C.秦朝初期 D.汉朝初期7.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A. 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 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主。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B. 结束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统一C. 稳固了大一统局面D. 创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9.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主题论述最准确的是()A. 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发展B. 百家争鸣思想的活跃C. 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10.它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这一文物是()A. B. C. D.1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12.千古名篇《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史》称它“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直立人之一,资料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成为研究直立人的典型标本”。

“它”指()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二里头遗址2.王刚同学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关键词时,他最可能找到的是()A.大汶口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3.“众志成城彰显山河志,万众一心凝聚家国情。

庚子(2020)年4月4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采用视频祭祖’的方式举行。

海内外中华儿女纷纷发来祭祖祈愿的视频表达美好祝愿。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A.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B.建立了第一个国家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4.如下“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示意图中,直接导致?所示时代终结的君主是A.周幽王B.夏王桀C.商王盘庚D.商纣王5.不少国外史学家都认为中国历史的起点是商朝而非夏朝,因为考古发掘的成果证实了《史记》中提到的商朝王的名字是真实存在的。

证实《史记》商朝历史可信的考古证据是()A.甲骨文B.司母戊鼎C.四羊方尊D.毛公鼎6."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两军对峙于城濮。

晋文公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子玉上钩了……"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夏商周的更替B.春秋诸侯争霸C.秦末农民起义D.西晋八王之乱7.“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达,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变成富饶的“天府之国”。

“它”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8.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词(说话谨慎)。

”这说明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A.因材施教B.言传身教C.教学相长D.有教无类9.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三公,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司隶校尉10.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练习)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练习)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2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A.《论语》B.《道德经》C.《孙子兵法》D.《史记》3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恢复和发展B.胡汉民族的交融C.中外文化的交流D.统一局面的形成4 . 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其主要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江南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③战争少,社会相对稳定④开凿了灵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 .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B.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D.种植水稻7 . 下图中的建筑复原图最有可能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8 . “禹传子,家天下”,从此代替了禅让制。

横线处应该填的内容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科举制9 . 下图是汉代耧车的模型,耧车是当时先进的A.灌溉工具B.播种工具C.冶铁工具D.交通工具10 . 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修长城11 .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国家主权意识”又是“家国情怀”的主要内容之一。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川教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川教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1.他们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当自然界出现野火时,他们能把火种保存起来,他们体貌特色表达正确的是:A.四肢着地,爬行B.手脚已经分工,保存猿类的特色C.和现代人基本同样D.和大猩猩靠近2.他们居住的房子与云南傣族的有些相像,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前,他们栽种的农作物主若是:A.水稻B.小麦C.粟D.蔬菜3.以下原始人类中,从长相和智力水平看,同现代人差别最大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大汶口人4.中国人有先人崇敬的传统,把好多发明和功绩赋于先人身上,如:炎帝制作耒耜,发明陶器.其实早就使用了骨头做的耒耜的是:A.山顶洞人B.大汶口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5.中国是世界种植农作物的主要中心之一,世界上有近1/5的种植作物发源于中国.此中水稻和粟等,它们分别发源于:A.半坡、河姆渡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C.北方、南D.江苏、陕西方6.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汉族的前身是:A.炎黄部落B.华夏族C.元谋人D.汉朝7.取销禅让制,创始父死子亡继王位世袭制事件的是: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禹死启继D.商汤来夏8.夏代的国都听说是阳城,可是阳城在哪里,没有定论;商代的国都最先也是搬来搬去的,以后商王盘庚将它稳固下来,国都在:A.二里头B.殷C.朝歌D.商9.对于商代经济的发展,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农业规模很大,在殷墟的一处窖穴中发现400多把青铜镰刀B.畜牧业发达,已经饲养猪、马、牛、狗、鸡等家禽牲畜C.手工业有了发展,青铜冶铸、酿酒、玉器制作已经很发达D.商业发达,交易时出现了钱币11.约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战胜纣王的是:A.东周B.商汤C.周文王D.周武王12.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一定:①听从周天子的命令②按期朝见天子③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④带兵随天子作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3.在元旦游园会上,小华看到一道题:西周有、春秋有、战国没有,请你从以下答案中为他选择一个最正确的:A.楚B.韩C.齐D.晋14.李白在《古风》中写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岳池县2007-2008学年度上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关于人类起源,从古至今中外人们有种种说法,科学地揭示人类起源奥秘的是A.女娲造人B.从猿到人C.上帝造人D.亚当夏娃造人( ) 2.西周初年的国家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10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A.统一B.弱肉强食C.诸侯争霸D.国家数目越来越少( ) 3.从古至今,人类某一社会组织领导人的产生方法众多,我国原始社会,人们民主推行部落首领的方法是A.世袭制B.禅让制C.任命制D.分封制( )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兀立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表明建房居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和企盼,我国开始学会用木头建房居住的是A.半坡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 ) 5.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的体质和对自然的侵袭防御力,但火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带来灾难,因此,我们要正确地用火和防止火灾。

我国开始学会人工用火的是A.半坡人B.大汶口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 ) 6.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中外华人络绎不绝的来参拜,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时的祭文:“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拜谒的是A.中山陵B.秦始皇陵C.炎帝陵D.黄帝陵( ) 7.我国春秋争霸中,管仲相桓公,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的标志是A.葵丘会盟B.北上会盟C.城濮之战D.问鼎中原( ) 8.与秦末农民起义军取得打败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有关的成语是A.草木皆兵B.问鼎中原C.破釜沉舟D.退避三舍( ) 9.“苟可以强国,不循其礼;苟可以利民,不法其古。

”的作者变法措施中,有利于“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的措施主要是A.奖励耕战B.严明法令C.重农抑商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 10.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题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题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A.《春秋》B.《左传》C.《史记》D.《汉书》2 . 前秦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鲜卑B.匈奴C.氐D.羌3 . 下列发掘于北京人遗址中且能够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的化石是A.骨耜B.猿人头盖骨C.烧骨D.石制的纺轮4 . 在历史专题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A.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B.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C.饲养了猪狗等家畜D.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5 . 下列正确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的是()A.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D.繁荣与开放并存的时代6 . 陈胜在大泽乡号召农民起义,高呼的口号是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始皇帝死而地分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天下若秦久矣7 . 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经济B.巩固统治C.鼓励生产D.与民休息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包括①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②缫丝、织布、制瓷业快速进步③商业贸易及城市的繁荣发展④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 . 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战争与和平的演义史。

下列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涿鹿之战②长平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澶州之战⑤郾城大捷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10 . 表格归纳法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下表是小明阅读了《科学家祖冲之》后进行的内容归纳。

表格中数学方面的贡献是A.《九章算术》B.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C.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D.发明算筹11 . 目前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闭卷考试。

本卷共有五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下表对应的答案框中。

1.小明假日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一处远古人类遗址看到了一个远古人的头部复原像(如图1),头像还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请你帮助他判断这个头部复原像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蓝田人D .山顶洞人 2.仔细观察图2,可以判断图中的两个人物是A .刘邦和项羽B .秦孝公和商鞅C .陈胜和吴广D .汉武帝和董仲舒 3.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图1图2D A .祖冲之——《九章算术》 B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郦道元——《水经注》 D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一部史书的评价,这部史书的作者是A .屈原B .老子C .司马迁D .孔子 5.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禹 B. 夏朝、启 C .商朝、汤 D. 商朝、武王6.相传,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

后来这一现象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主要得力于哪项技术的发明?A.丝织技术B. 活字印刷术 C .雕版印刷术 D .造纸术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 .春秋和战国B .秦朝和春秋C .战国和三国D .秦初和汉初 8.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

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9.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

”秦朝的政治法律制度不包括... A. 度量衡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度 D .皇帝制度 10.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

你能说出他是谁吗?A.黄帝 B .尧 C. 舜 D .禹11.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听到“朕”这个专有名词。

在封建社会里能够使用“朕”这一称谓的只能是A .皇帝B .丞相C .诸侯D .将军12.某同学参观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堪称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礼器深深吸引了他。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可能是13. 晓明看到电视剧《封神榜》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A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B .商汤灭夏C .盘庚迁殷D .武王伐纣 14.南朝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是建康,又被誉为“六朝古都”,是今天江苏的 A .南京 B .扬州 C .苏州 D .徐州BACD15.小华同学出生于1994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 .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16.既属于“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 .齐国B .晋国C .燕国D .赵国A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1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无数房屋倒塌,但是位于震中的有20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依然完好无损,当初主持修建这一水利工程的是 A .郦道元 B .李冰 C .宋应星 D .徐光启 19.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通过针炙技术给孕妇麻醉并施行开腹手术,对此你马上会联想到“神医”A .张仲景B .华佗C .郦道元D .蔡伦 20.历史复习课上,教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点的古代书法家应该是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A .顔真卿B .欧阳询C .钟繇D .王羲之 21.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种植水稻的是A .半坡原始居民B .河姆渡原始居民C .大汶口原始居民D .山顶洞原始居民 22.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该政治格局源于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 23. 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A .五岭以南B .西南夷地区C .海南岛D .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24.2008年元旦,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A .元宵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 25.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

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A .临洮B .长安C .咸阳D .陇西郡 26.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A. 退避三舍 B .问鼎中原 C. 卧薪尝胆 D .围魏救赵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打“×”。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27.相传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禅让”。

( ) 28.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武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 ) 29.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大运河两大水利工程。

( ) 30. 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 ) 31.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 )三、填图题:本大题2小题,第32题4分,第33题6分,共10分。

32.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4分)A .长安B .葱岭33.观察《战国形势图》,填出图中A.B.C 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

(6分)A ______B ______C ______战国形势图AB C楚韩 赵燕丝绸之路示意图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4题6分,第35题8分,共14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1)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2分)(2)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交战双方是哪两方?结果如何?(4分)35.“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曾几次出使西域?(2分)(2)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当时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西域事务?(4分)(3)他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历尽坎坷,你认为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2分)五、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36题12分,第37题7分,共19分。

36.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太学设置在何处?(2分)(2)这位皇帝采纳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朝代的正统思想(2分)(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1分)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1分)作为教育家,他对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贡献?(2分)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2条。

(2分)(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请谈谈这句话对你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有什么启示?(2分)3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

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

(1)任举出商鞅变法的两项主要内容。

(2分)(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关文化方面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2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分)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

27-31:√××√√三、填图题:共10分。

32.从左到右:B、A(各2分)33.A、秦国B、魏国C、齐国(各2分)四、材料分析题:(14分)34.(1)略(2分)(2)赤壁之战(1分)孙刘联军和曹操的军队(2分)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军队(1分)35.(1)张骞(1分)两次出使西域(1分)(2)借用西域大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2分)西域都护府(2分)(3)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分)五、简答题:(19分)36.(1)汉武帝(1分)长安(1分)(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3)孔子(1分);仁(1分);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答出任意两点就可得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任写两句(2分)(4)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他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符合题意即可)(2分)37.(1)改革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严明法令(任举出两项即可得2分)(2)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

如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话等。

(2分)影响: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2分)(3)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行改革等等。

(言之成理即可)(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