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课后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word教案

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及原因,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通过了解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分析改革的具体内容,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南北朝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用点线结合的方法理顺历史头绪,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并初步提高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能力。
分析综合概括江南地区开发和北方民族走向大融合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孝文帝改革是本课重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国饮食有南米北面,房屋南敞北实,说话南细北爽,性格南柔北刚等,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学习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新课教学:一、南朝与北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4到P115,淝水之战后我国南北方地区先后现哪些政权割据立。
教师展示从东汉到南北朝的演变历程。
学生记住南朝的都城是建康。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①引导学生思考P115想一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b北人南迁,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c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d江南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e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稻茶叶等作物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②P116说说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农业:a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b水稻栽培技术提高,c推广麦豆,d广泛利用水利加工谷物。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版课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版课后练习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晋时期,南方城市繁荣。
其中人口达到百万,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A、洛阳B、长安C、成都D、建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大泽乡起义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 )A、是古代汉族政权实施的改革B、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D、为唐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
下列朝代中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A、西周与东周B、西晋与东晋C、南朝与北朝D、西汉与东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下列哪一城市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南朝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 )A、成都B、广州C、建康D、洛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江南地区的这一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观的(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区别和发展状况,掌握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2.了解南北方民族的差异和交往,认识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3.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南北方经济差异;2.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3.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三、教学重点1.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2.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四、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地了解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差异;2.如何掌握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讨论教学法;3.案例分析法;4.图片分析法。
1. 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阅读教材《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相关内容,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差异、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2.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并讨论他们所熟知的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介绍《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这一话题,引出课本的主要内容,并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3. 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1.通过图片展示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2.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南方经济的特点,比如: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富、水量充沛、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等;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南方的自然条件(如水量、土地),为什么适合种植作物等等。
4. 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1.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如:黑龙江省黑水城防御战、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战、孙中山经过沿海城市和北方城市等;2.通过图片展示北方民族的各类成就并进行深入分析;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北方民族要依赖牧业,与南方种植有什么区别。
5. 总结回顾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联系的认识,概括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并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图片分析法等多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了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并掌握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等知识。
川教版(最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④南朝
D.①④
3.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C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 C B.掌握最高权力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最新.川教版·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 北方民族的交融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孝文帝像
在中国古代,换姓改名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但北魏 孝文帝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他的这一举动,当时震 动朝野,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来成为民族融合的佳话流传至今。
江南地区 的开发
1.朝代更替
2.合称南北朝 1.原因
2.表现
1.原因
北魏孝文帝 改革
2.措施
3.影响
随堂训练
B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2.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D )。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1.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请同学们阅读地图,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找 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
秦岭
淮河
思考:为什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 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 1、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 2、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 3、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南迁的北方人民 和当地的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南方。) • 4、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 5、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练习题第八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汉至西晋初年,我国居民迁移的特点是( )①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黄河流域的农民大批南迁③东南沿海居民迁往南洋各地? ④北方黄河流域人民迁往长城以北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各自的特点,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能够体现南北朝时民族融合趋势的是( )①胡人汉食、汉人胡食②鲜卑人中出现了汉人姓氏③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相交往④汉人与鲜卑人通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信息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下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
除制瓷业以外,南方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①缫丝②冶铸③造纸④制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发展农业B、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C、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知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知识点练习十一第1题【单选题】南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繁荣,当时哪个城市的商业最活跃( )A、洛阳B、长安C、建康D、成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
”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民族融合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政权的建立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北方地区战乱B、江南经济发展C、南方社会安定D、江南人口众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地区陷入长期战乱,中原汉族被迫南迁,如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原汉族南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国家统一完成B、北方民族融合C、专制统治加强D、江南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于( )A、东汉末年B、春秋战国时期C、西晋末年D、三国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
这主要是针对( )A、匈奴族等少数民族B、契丹族等少数民族C、鲜卑族等少数民族D、在北魏经商的外国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南方战乱少,社会较稳定D、江南统治者施行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右图直接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9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中华书局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东汉的“蔡侯纸”B、王羲之的书法C、东晋的人物画D、莫高窟的飞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A、《本草纲目》B、《水经注》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A、华佗B、王羲之C、顾恺之D、祖冲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艺术水平的是( )A、雕塑艺术B、书法艺术C、石窟艺术D、绘画艺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祖冲之有多方面的科技才能,为了纪念他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祖冲之山”。
下列属于他的科技成果的是( )A、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B、编写了优秀农学著作《齐民要术》C、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D、开凿了云冈石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大明历》D、《水经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人在列举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举出了以下四位杰出贡献,其中错误的是:( )A、祖冲之B、司马迁C、贾思勰D、郦道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你计算圆的面积时,必须用到的祖冲之发明的一个常数是( )A、半径B、直径C、周长D、圆周率【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陶潜的诗B、王羲之的书法C、顾恺之的画D、云冈石窟的浮雕【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位数学家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四单元(19+20课)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19-20课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四单元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形势
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时间:公元383年
概况
作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淝水之战
影响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的表现
政治制度 文化方面
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 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民族心理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革措施
改说汉语 改穿汉服 改用汉姓
鼓励与汉族联姻
用汉制,学汉礼
改革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时期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经济、习俗方面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 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
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 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他在数学 天文 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钟繇《贺捷表》
书法、绘画与雕塑
陆机《平复帖》:“中华第一帖”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儒家
清谈玄学的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南方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
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史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下列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人南迁和民族融合
C、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D、南方政治清明
【答案】:
【解析】:
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类似秦朝短命而亡,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
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
D、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
""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
请举出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
""
【答案】:
【解析】:
材料一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
与唐都长安相比,两宋时期的商业,在打破地域限制、打破时间限制上分别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2分)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
材料三中的“机户”、“机工”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
据材料四,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答案】:
【解析】: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蜀东晋金
B、东汉南宋隋
C、蜀东晋隋
D、蜀西夏元
【答案】:
【解析】: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成迁到( )
A、长安
B、许都
C、洛阳
D、殷
【答案】:
【解析】: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的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的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都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北京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答案】:
【解析】:
中国古代历史是经济逐步发展,专制逐步加强的历史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材料二:“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宋朝“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ˋ奇才异行者ˊ应举。”据此回答下列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新气象。材料三:“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领取工资,维持一家的生活。”材料四: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古代历史史料汇编》材料五:1368年至1840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答案】: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D、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答案】: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③北方、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②水稻是主要的作物,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课后辅导练习三十四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人口增多
B、面食营养价值高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答案】:
【解析】:
鲜卑______于386年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_____流域,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答案】:
【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