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法理学(加考)(2014.4)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A.世袭制B.终身制C.嫡长继承制D.诸子均分制解析:C2.西周主张对“不孝不友”行为严加惩处、“刑兹无赦”的思想家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公解析:A3.管仲以法理政、统军和治民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君主集权B.反对君主集权C.提倡西周礼制D.建立民主法治解析:C4.春秋时期提出“四民分居定业”的思想家是A.管仲B.女叔齐C.子产D.邓析解析:A5.批评子产没有否定和抛弃周礼的先秦思想家是A.邓析B.孟子C.叔向D.商鞅解析:A6.先秦时期,宗师孔子、信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解析:A7.孟子政治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A.无善无恶说B.性三品说C.性恶说D.性善说解析:D8.墨家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A.礼崩乐坏B.暴君的统治C.人自爱而不爱人D.天命使然解析:C9.提出“道法自然”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商鞅D.慎到解析:B10.庄子认为治理天下最好的方法是A.严刑B.无为C.重礼D.势治解析:B11.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李悝B.吴起C.慎到D.韩非解析:D12.战国中期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的法家代表人物是A.慎到B.韩非C.荀子D.庄子解析:Al3.下列人物中,其思想受到“黄老”学说影响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解析:Dl4.汉初废除“挟书律”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惠帝D.汉高祖解析:C15.“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的思想出自A.黄老学说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D.儒家学说解析:A16.在董仲舒的新儒家学说中,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是A.天人合一B.天下一统C.德主刑辅D.独尊儒术解析:A17.魏晋时期提出“齐之以法,示之以礼”观点的是A.晋武帝B.魏孝文帝C.李世民D.刘颂解析:B18.首创“九卿议刑”制度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雍正帝D.唐玄宗解析:B19.主张“天人不相预”的唐代思想家是A.韩愈B.白居易C.朱熹D.柳宗元解析:D20.朱熹主张严刑,但是反对A.恢复肉刑B.滥施刑罚C.严惩奸凶D.限制赎刑解析:B21.明代丘濬对于复仇的基本态度是A.绝对肯定复仇B.绝对否定复仇C.主张实行有限制的复仇D.主张不可著为定制解析:D22.主张“君臣共理天下”,要求提高宰相职权的宋代思想家是A.司马光B.王安石C.张居正D.范仲淹解析:D23.曾被比拟为“中国的卢梭”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黄宗羲B.沈家本C.董仲舒D.孔子解析:A24.明末清初主张“任法”和“任人”相结合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洪秀全解析:C25.主张“禁绝鸦片,宜用重典”的近代思想家是A.洪秀全B.魏源C.康有为D.龚自珍解析:D26.魏源认为“法令,治之具也,而非所以治也”,其思想本质是A.法治B.人治C.法制D.民治解析:A27.梁启超认为法律和道德二者应当A.刑主德辅B.互相背离C.相须为用D.混为一谈解析:C28.中国近代史上为维新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解析:C29.“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的法律主张出自A.沈家本B.伍廷芳C.张之洞D.劳乃宣解析:A30.批评黄宗羲“有治法而无治人”说法是“欺世之谈”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沈家本C.章炳麟D.梁启超解析: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D. 法律的解释和适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的基本原则?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效率原则D. 利益最大化原则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B. 国家强制力的保障C. 法律自身的逻辑性D. 法律制定者的权威性答案:B4.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哪些?A. 国家机关B. 公民个人C. 法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法律解释的方法有哪些?A. 文义解释B. 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法律的规范性特征。
答案:法律的规范性特征是指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强制性、稳定性和规范性。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人们在一定范围内行动,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制裁。
7. 什么是法律的普遍适用性?答案: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无论个人的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因素,都必须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 简述法律的功能。
答案:法律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保护功能、解决纠纷功能和教育功能。
法律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解决社会成员之间的纠纷,并通过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法律与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联系在于它们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区别在于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规范,具有明确的法律后果,而道德是社会成员内心认同的行为准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法律可以反映一定的道德观念,但并非所有道德规范都能成为法律。
10. 论述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答案:法律解释对于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适用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消除法律条文的模糊性,确保法律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关系答案:A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是指()。
A. 法律具有普遍性B. 法律具有强制性C. 法律具有明确性D. 法律具有指导性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约束力B. 法律对特定人群具有约束力C. 法律对特定地区具有约束力D. 法律对特定时间具有约束力答案:A4.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
A. 法律关系的主体B. 法律关系的内容C. 法律关系的标的D.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答案:C5. 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道德解释答案:D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7. 法律的效力终止是指()。
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8.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法律的稳定性D. 无罪推定答案:C9. 法律的效力等级中,宪法具有()。
A. 最高效力B. 次高效力C. 一般效力D. 最低效力答案:A10. 法律的规范性作用不包括()。
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教育作用D. 制裁作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包括()。
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教育作用D. 制裁作用答案:ABC12. 法律效力的相对性包括()。
A.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B. 法律效力的地域性C. 法律效力的时间性D. 法律效力的主体性答案:BCD13.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
A. 字面解释B. 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D14. 法律推理的形式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BCD15.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自考法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考法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制度B. 法律实践C. 法律的本质和概念D. 法律的历史发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A. 法的本质B. 法的功能C. 法的效力D. 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答案:D3. 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法律规范具有国家强制力B. 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的一种C. 法律规范是宗教规范的体现D. 法律规范完全基于个人意志答案:A4. 法的普遍性是指什么?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在所有国家都相同C. 法律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D. 法律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答案:A5. 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主体、客体、内容B. 法律、道德、习惯C. 权利、义务、责任D. 国家、社会、个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法的作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规范作用B. 社会作用C. 制裁作用D. 教育作用答案:A C D7. 法律效力的来源可能包括哪些因素?A. 国家强制力B. 法律的传统C. 法律的普遍性D. 法律的正当性答案:A B D8.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通常包括哪些?A. 国家机关B. 企业法人C. 社会团体D. 个人答案:A B C D9. 法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适用C. 法律遵守D. 法律制裁答案:B C D10. 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哪些?A. 规范性B. 系统性C. 强制性D. 灵活性答案:A B C三、简答题11. 简述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答案: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而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习俗和个人信念的体现。
其次,法律规范的实施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违反法律规范会受到法律制裁,而道德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此外,法律规范通常具有明确的条文和适用范围,而道德规范则更加抽象和灵活。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
A. 历史发展B. 社会基础C. 内在规律D. 经济影响答案:C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法律条文D. 道德约束答案:A3.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
A. 相互独立的B. 相互对立的C. 相互联系的D. 相互排斥的答案:C4.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事物C. 法律适用于所有领域D.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答案:A5.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
A. 法律内容的不变性B. 法律效力的长期性C.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D.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答案:B####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而道德是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而形成的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法律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和制裁措施,道德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2. 什么是法律的效力?法律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它包括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背性。
法律效力的实现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保证。
3. 法律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1)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4. 法律的程序性原则有哪些?法律的程序性原则主要包括:(1)法定程序原则,即法律程序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2)公正原则,即法律程序必须公正、公开;(3)效率原则,即法律程序应当高效、迅速。
####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法律的规范性特征。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
法律通过明确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引。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法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6.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学校系统令》D.《强迫教育章程》正确答案:A解析:1902年,官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80年B.1985年C.1990年D.1995年正确答案:D解析: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 )A.法律文件B.规范性文件C.部门规章D.自治条例正确答案:B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4.国务院的立法权限是制定(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的重要职权。
5.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 )A.举办主体与经费来源的不同B.举办主体与办学体制的不同C.举办主体与师资来源的不同D.举办主体与教学计划的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公办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国家,其投入来自各级财政预算中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办学主体为社会力量,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社会组织和个人出资、捐资以及学费等。
6.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学校是( )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事业单位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的分类,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非企业法人中的事业单位法人。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 )A.职责B.专业C.使命D.任务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8.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是( )A.学历学术能力B.教育教学能力C.认知分析能力D.外语应用能力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
A. 历史发展B. 社会本质C. 一般规律D. 具体实践答案:C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法律具有强制性B. 法律具有普遍性C. 法律具有稳定性D. 法律具有预测性答案:D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4.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预测法律后果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评价法律行为答案:A6.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法律效益原则答案:D8.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9.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10.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预测法律后果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评价法律行为答案:A11.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D12.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法律效益原则答案:D13.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1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1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2014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卷一、填空题1.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2.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4.法律规范是一种发达的社会规范,在逻辑上遵循着—(如果一则一否则)—的公式。
5 . 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法的体系—(法的体系)二、单项选择题6.法律调整是一种( B )。
A.个别性调整 B. 规范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 D. 具体性调整7.法的第三层本质是( C )。
A. 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的和整体的B. 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C. 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 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8.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 B )。
A. 法的调整性职能B. 法的保护性职能C. 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 法的社会公共职能9.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D )。
A. 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 消灭私有制C. 消灭剥削阶级D.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10. 保证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法是( C )。
A. 单纯的说服教育B. 必要的强制C. 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 单纯的强制惩罚三、多项选择题11.法与政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D )。
A. 反映的内容不同B. 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C. 形式不同D. 调控的功能不同12.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ABCD )。
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C. 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 法的适用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
A. 有国家就有法制B. 有国家就有法治C. 有法制就有法治D. 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14.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 ABC )。
A. 个人法律意识B. 群体法律意识C. 社会法律意识D. 国家法律意识15.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 BC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法理学(加考)(2014.4)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这一观点属于?A.历史法学派观点B.马克思主义法学派观点C.自然法学派观点D.分析法学派观点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法的现象和法的本质的含义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属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派观点。
统计刷题次数:1092 错误率:35%2.从他开始就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他的名字是同作为学科的法理学的创立相联的,这个“他”是指?A.哈特B.奥斯丁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奥斯丁的两个突出贡献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奥斯丁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他的名字是同作为学科的法理学的创立相联的。
统计刷题次数:902 错误率:19%3.认为法学研究对象应为法与社会的关系,不仅要研究纸面上的法,更要研究生活中的“活法”。
这一观点属于?A.分析法学派B.价值法学观C.社会法学派D.历史法学派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西方学派对法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难易程度简单讲解社会法学派认为法学研究对象应为法与社会的关系,不仅要研究纸面上的法,更要研究生活中的“活法”。
统计刷题次数:1288 错误率:22%4.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社会规范,这使法具备了?A.社会公共意志B.人们的自由意志C.国家意志D.人的自然理性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法是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一方面法是由国家政权产生和变动的;另一方面,法也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实施的。
统计刷题次数:1232 错误率:11%5.法律规则中为主体如何行为提供标准的范式被称为?A.法律后果B.行为模式C.法律事实D.法律行为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原理和知识分析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的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可以体现在同一个法律规则、同一个法律条文或同一个法中,也可以体现在不同的规则、不同的条文或不同的法中。
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为主体如何行为提供标准的范式。
统计刷题次数:720 错误率:13%6.《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
该规则属于?A.命令性规则B.禁止性规则C.权义复合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法律规则的分类难易程度简单命令性规则是要求人们必须或者应当作出某种行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义务(应为)。
统计刷题次数:799 错误率:30%7.“它”在法律规范中是一种高层次法律规范,是更具应然性和理想化的法律规范,这个“它”是指?A.客观性正义B.主观性正义C.伦理性正义D.法律正义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作为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正义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所谓正义,就是对主体的精神和行为都予以调整的,以观念形态存在的,体现应然性的,以诸多美德或善为主要内容的,规格和境界最高的伦理规范。
统计刷题次数:459 错误率:67%8.下列关于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的表述,有错误的是?A.法经历了从判例法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B.法经历了从同道德和宗教混合到分离的发展过程C.法的起源的过程受到道德和宗教的极大影响D.法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难易程度简单1.法的起源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渐进过程。
这个过程是同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由萌芽到最终形成的过程相一致的。
2.法的起源经历了同道德和宗教由混合到分离的发展过程,法的起源的过程受到道德和宗教的极大影响。
统计刷题次数:828 错误率:56%9.资本主义法经历了由萌芽到正式形成的历史过程,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法萌芽的是?A.海商法的出现B.成文法的编纂C.罗马法的复兴D.反映资本原始积累的法的出现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资本主义法的产生难易程度简单讲解资本主义法的产生经历了由萌芽到正式形成的历史过程。
具体来看包括:海商法的出现;成罗马法的复兴;反映资本原始积累的法的出现等。
统计刷题次数:572 错误率:77%10.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源流关系的差异,以及法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对各国和地区的法所作的分类是指?A.法的历史类型B.法系C.法律体系D.法的体系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法系的概念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法系是西方学者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及其源流关系对法所作的分类。
统计刷题次数:650 错误率:85%11.在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被称为?A.法的继承B.法的延续C.法的移植D.法的历史发展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的含义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法的移植,是指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
统计刷题次数:423 错误率:34%12.下列不属于守法范围的是?A.宪法B.基本法律C.行政法规D.习惯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守法的范围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关于守法的范围。
既要遵守实体法,又要遵守程序法;既要遵守宪法、基本法律、基本法律之外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等一切正式的法,又要遵守经过法所认可的非正式法,即在缺乏正式法的明确规定的时候,经过法的认可的商业习惯、惯例、国家政策等,同样应当得到遵守。
在一般情况下,履行生效判决和裁定等也属守法的范围。
统计刷题次数:473 错误率:28%13.能够参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承担法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被称为?A.权利能力B.行为能力C.责任能力D.义务能力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权利能力的含义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是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统计刷题次数:378 错误率:56%14.下列与权力资源调控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制度是?A.民主宪政制度B.分权制衡制度C.责任追究制度D.市场经济制度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权力资源的法律调控方式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民主宪政制度、分权制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是权力资源调控的主要方式。
统计刷题次数:799 错误率:65%15.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C.国务院D.国家主席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论中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难易程度简单讲解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统计刷题次数:270 错误率:34%16.法律思维的基本方法是?A.形式逻辑B.法律推理C.适用法律D.辩证推理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形式逻辑是法律思维的基本方法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逻辑是法律思维的重要工具,形式逻辑的规则是法律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把法律规定适用于具体案件,从而得出裁判结论的过程中,‘‘法律家通过其角色活动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迄今为止仍然是逻辑演绎”统计刷题次数:368 错误率:75%17.主原则的核心是A.提高社会成员对司法的参与度B.诉讼中实行陪审制度C.实行陪审团制度D.实行治安法官制度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司法民主原则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司法民主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要按照民主的原则,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并让民众有参与司法的机会,以实现司法正义。
司法民主原则具体包括:司法权的运行应当体现司法为民、司法公开、民众参与司法、职业司法官经过民主程序任免等内容。
其核心是提高社会成员对司法的参与度。
统计刷题次数:460 错误率:50%18.在我国,实施违宪制裁的机关是?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法律制裁的种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违宪制裁是依照宪法的规定,责任主体根据其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被施加强制性惩罚措施。
实施违宪制裁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统计刷题次数:225 错误率:20%19.下列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判断正确的是?A.义务中包含了“应当”和“必须”B.权利不可能被滥用C.义务的履行是无条件的、绝对的D.权利就是自由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法律权利的概念;法律义务的概念;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因为存在权利的滥用,才有权利的制约;义务的履行需以享受相应的权利;权利并非自由,由于权利与义务的相辅相成,权利会受到义务履行的制约。
统计刷题次数:943 错误率:44%20.“法律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由普通法院来审决;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与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
”提出以上法治三原则的是?A.拉兹B.戴雪C.亚里士多德D.富勒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中西法治概念的历史比较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戴雪同时也提出了法治三原则。
统计刷题次数:235 错误率:80%21.在漫长的法律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是指?A.法律文化B.法律信仰C.法律精神D.法律传统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法律传统的含义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法律传统是指在漫长的法律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
统计刷题次数:276 错误率:84%22.国家机关以外的主体,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团体、公民个人等,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对执法、司法和守法行为等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是?A.合法性监督B.自循环监督C.社会的法律监督D.交互监督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社会的法律监督的概念难易程度简单讲解社会的法律监督又叫法律的社会监督、非国家机关的监督,是指国家机关以外的主体,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团体、公民群众等,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对执法、司法和守法行为等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统计刷题次数:172 错误率:0%23.下列关于法律文化和法律意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意识往往体现个体的意识,而法律文化强调人类或民族的共性B.法律意识中包括人们的某些感性认识以及心理活动,而法律文化则往往是理性认识的产物C.法律文化是法律意识的体现,归根结底是由法律意识决定的D.法律意识与具体的社会形态有密切的关系,法律文化则有一种超越具体的社会心态的属性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难易程度困难讲解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法律文化包含了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最内在的深层次因素。
它们的区别在于:首先,法律意识往往体现个体或者某些特定群体的法律思维与心理,法律文化则强调人类或民族的共性,是人类或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