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7月自考法理学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学试题及答案2010-01-17 21:14:03 阅读258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C.裁定书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以下是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随着立法发展,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者阶级形成起来了,同时也就产生了法学。
”《论住宅问题》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庞德D、奥斯丁2.英国学者()的《苏埃德法理学总论》是以教科书的形式表现法理学三大要素的一个范例。
A、博登海默B、弗里曼C、拉兹D、西塞罗3.商鞅指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这种观点是对法的本质的理解中的()A、权力论B、规范论C、神意论D、社会论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界分的是()A、未然和已然B、内在和外在C、可能和现实D、多元和统一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法的渊源的是()A、司法经验、判例B、习惯C、社会组织的政策D、领导讲话6.在法的价值中被称为法的评判标准价值,是法的伦理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是()A、秩序价值B、利益价值C、正义价值D、紫由价值7.法具有调整和指引功能,是因为法具有()的属性。
A、为主体提供行为规范B、体现国家意志C、作为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D、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途径是()A、社会革命B、社会改革C、经济发展D、生产力提高9.衡平法的判决原则是()A、遵循先例原则B、依据制定法原则C、公平原则D、效率原则10.立法的实质是将()上升为国家意志。
A、全体公民的意志B、政党的意志C、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力量的意志D、大多数公民的意志11.所有的M都是P,所有的S都是M,因此,所有的S都是P。
上述推理运用的方法是()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12.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解释法律要求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C、广东省人民政府D、中央军委13.下列不属于刑事制裁的是()A、罚款 B、驱逐出境C、没收财产D、拘役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是()A、责任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合理性原则D、效率原则15.在法治国家,对权力进行制约,主要的依靠的方式不包括()A、以权力制约权力B、以权利制约权力C、以道德制约权力D、以政党制约权力16.对权力进行法律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的原因不包括()A、法治是一种以法为依据的.社会调控方式B、法律比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要素都重要C、现代法治的主要内容是制约权力D、法在法治国家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17.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个之上的可能性,就是权力。
7月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

2018年7月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试卷真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关系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手段与目的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2.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A.民主党派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C.中国共产党的监督D.法学家的监督3.法产生的规律不包括...()A.由个别调整到规范调整B.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C.由野蛮到文明D.由与道德、宗教混杂到逐步分化,各自独立4.资本主义法的正式渊源一般不包括...()A.制定法B.经认可的习惯C.条约D.政策5.民法法系又被称为()A.罗马法系B.海洋法系C.日尔曼法系D.蛮族法系6.关于部门法表述正确的是()A.部门法仅指国内法,不包括国际法B.部门法不仅指国内法,也包括国际法C.部门法不仅指现行法,也指已经失效的法D.部门法不仅指已经生效的法,也指将要制定的法7.下列属于行政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是()1A.《国家安全法》B.《公司法》C.《商标法》D.《立法法》8.法的执行的基本原则是()A.依法行政B.高效C.快速D.合理9.关于法的适用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具有国家权威性B.具有国家强制性C.是特定国家机关的活动D.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10.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这是指()A.司法的独立性B.司法的专属性C.司法的合法性D.对司法权的监督11.以权利是否独立存在为标准可以将权利划分为()A.专属权与可转移权B.公权利与私权利C.对世权与对人权D.原权利与救济权12.“法律责任是与义务相关的概念。
”该观点出自()A.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B.英国法学家拉兹C.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D.英国法学家哈特13.从传统的角度,普通法法系的国家由于受判例法的影响比较趋向于()A.体系解释B.论理解释C.严格解释D.自由解释14.我国立法解释的主体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15.一个规则适用于甲案件,乙案件实质上与甲案件类似,因此,这个规则也可适用于乙案件。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社会自发形成并世代相袭的规范主要是A.道德B.宗教C.习惯D.法律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A.依据和基础B.确认和保障C.基础和保障D.前提和基础3.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之后,其腐朽的意识形态并不会立即消失,还会长时期地毒害人们的灵魂,这说明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A.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B.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C.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4.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其它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的是A.侦查权B.检察权C.审判权D.监督权5.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是A.行政立法B.行政执法C.行政司法D.行政守法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是A.5年B.10年C.15年D.20年7.破产案件依法由A.债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B.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C.当事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D.申请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8.被部分法学家称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宪法”的是A.反不正当竞争法B.公司法C.产品质量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9.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犯罪客体B.一般客体C.同类客体D.直接客体10.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是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专门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11.以下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是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逮捕12.行政诉讼的被告一般是A.公民B.法人C.行政机关D.国家机关13.下列选项中目前属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的是A.日本B.印度C.澳大利D.中国14.国际私法上被冲突规范指定用来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法律是A.冲突法B.准据法C.程序法D.实体法15.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均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一律由A.全国人大予以公布B.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公布C.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D.国务院予以公布16.“法律只有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起真正法律的作用”,此名言出自A.洛克B.卢梭C.庞德D.马克思17.合同法规定:“其它法律对合同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自考法理学真题201007整理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答案:B解析: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
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答案:C解析: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
被称为法律学科中的哲学。
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答案:D解析:依照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已明确肯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的内容来确定该规则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准用性规则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答案:C解析:法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这是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这一原则属于()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答案:D解析:政策性原则即国家政策在法律法规中的原则性反映,是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确立的原则。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_1(1)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湖北自考网9月12日整理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这一原则属于()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A.凯尔森B.庞德C.埃利希D.哈特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A.印度B.英国C.澳大利亚D.德国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11.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A.普通法B.制定法C.习惯法D.衡平法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的活动,被称为()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考试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考试试题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 B )★P16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 C )P34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D )P102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 C )P86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这一原则属于( D )P104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B )95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 A )A.凯尔森B.庞德C.埃利希D.哈特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 A )★P147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又称法的效力或法的约束力。
指法所具有的人们必须遵从的强制力。
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D )★P206A.印度B.英国C.澳大利亚D.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大陆国家的法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 C )P216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11.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 D )P330A.普通法B.制定法C.习惯法D.衡平法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的活动,被称为( C )P264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A )P259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 A )★P282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
A. 历史发展B. 社会本质C. 一般规律D. 具体实践答案:C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法律具有强制性B. 法律具有普遍性C. 法律具有稳定性D. 法律具有预测性答案:D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4.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预测法律后果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评价法律行为答案:A6.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法律效益原则答案:D8.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9.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10.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预测法律后果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评价法律行为答案:A11.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D12.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法律效益原则答案:D13.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1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1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下列不属于守法理由的是【】
A.畏惧法的惩罚B.守法的习惯
C.利益衡量的理性选择D.人的本性
正确答案:D
19.存在着确定的权利主体,而没有确定的义务主体的法律关系是指【】
A.调整性法律关系B.保护性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C
20.凡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是指【】
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
正确答案:C
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这一原则属于【】
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
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
正确答案:D
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法理学D.刑名之学
正确答案:C
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
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
正确答案:D
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
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A.法的适用对象具有普遍性B.所有的法都可以在全国适用
C.法可以永远适用D.法的适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普遍性
E.法的有效性遍及一切生命体
正确答案:AD
33.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有【】
A.高效B.独立
C.权威D.公正
E.服务
正确答案:ACD
34.法的体系的特点有【】
A.建构性的B.灵活的
C.统一的D.封闭的
正确答案:C
11.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
A.普通法B.制定法
C.习惯法D.衡平法
正确答案:D
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的活动,被称为【】
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
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
正确答案:C
C.法的分类D.法的编纂
正确答案:B
16.在我国法学界,将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之为【】
A.法系B.法的体系
C.法的渊源D.法的形式
正确答案:B
17.法在实施过程中,对行为和事项具有的约束力,被称为【】
A.法对主体的效力B.法对事的效力
C.法的时间效力D.法的空间效力
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
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
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B
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
A.凯尔森B.庞德
C.埃利希D.哈特
正确答案:A
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
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
A.债权B.人身权
C.从权利D.所有权
正确答案:B
21.下列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有惩罚性,后者不一定B.两者的主体都具有特定性
C.前者主体不特定,后者主体特定D.两者都有惩罚性
正确答案:A
22.在我国,当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含义的,有解释权的主体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最高法院
正确答案:B
23.现代社会最主要的法律职业主体不包括【】
A.法官B.律师
C.公证员D.检察官
正确答案:C
24.从监督的模式出发,将不同的子系统相互之间进行的监督称之为【】
A.自循环监督B.系统内监督
C.纵向监督D.系统间监督
正确答案:D
25.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中,法制是民主的【】
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
正确答案:A
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印度B.英国
C.澳大利亚D.德国
正确答案:D
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
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
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
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
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
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A
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
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
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
正确答案:A
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这是指【】
A.法的清理B.法的汇编
E.发展变化的
正确答案:ACE
35.在中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注重把握的基本条件有【】
A.计划经济B.现代市场经济
C.现代民主政治D.加强公权力
E.现代法律文化
正确答案:BCE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不同主体按照相同程序就同一领域问题制定两个以上法律规定时,应该适用“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A.基础B.力量
C.保障D.前提
正确答案:C
26.学者们所指的独立于立法、执法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社会舆论B.执政党监督
C.公民的监督D.法律职业群体监督
正确答案:A
27.国家权力机关对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的行使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专门活动,被称为【】
A.法律监督B.立法监督
C.宪法监督D.权力监督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理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56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
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
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
正确答案:B
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法学B.应用法学
A.法律系统B.法律传统
C.法律文化D.法律意识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理论法学是从总的方面探求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法的【】
A.基本概念B.基本原理
C.基本原则D.基本规律
E.技术性规定
正确答案:ABCD
32.法的普遍有效性是指【】
正确答案:B
28.不同种类的法律文化之间也有可能相互吸收,这种现象被称为法律文化的【】
A.融合性B.共通性
C.变异性D.超越性
正确答案:A
29.在下列选项中,关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正确表述是【】
A.政法合一B.德主刑辅
C.权利文化D.礼法相结合
正确答案:C
30.把用来描述法律系统中观念性和精神性要素的一个法学范畴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