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贸型出口企业会计科目
外贸企业出出口退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n
n 支付运费、保险费时:
n
(1000+150)×6.30=7245(元)
n 借:应付账款-甲 (运保费) 7245
n 贷:银行存款
7245
n 借:银行存款
(49800 ×6.29) 313242
n
应付账款-甲 汇款手续费(200×6.29) 1258
n 贷:应付账款-甲
外贸企业出出口退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核算
n 在账务处理上,外贸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税的货物、 虽已申报退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 的出口货物,与国内销售商品不完全一样。对于视同内销 的出口业务,首先应冲减外销收入,同时确认内销收入, 并计提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会计核算明细科目的设置
n “主营业务收入——出口视同内销”用于核算出口视同内销业务收入; n “主营业务成本——出口视同内销”用于核算出口视同内销业务成本; n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出口视同内销)”用于核算
出口视同内销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n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出口视同内销)”用于核算
外贸企业出出口退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n 1.外贸企业进料20000美元(按进口报关单上的材料到岸价)
n
n
①如全额结汇
n
n
借:进口材料 130000
n
n
贷:应付外汇帐款(20000USD,1:6.50) 130000
n
n
借:应付外汇帐款(20000USD,1:6.50) 130000
n
n
贷:银行存款(20000USD,1:6.50) 130000
n
借:委托加工物资—C123
外贸会计科目设置

外贸会计科目设置外贸会计科目设置外贸会计的科目与一般企业的特殊在以下几个方面: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外汇账款应收账款——内销账款预收类似应收出口退税款应交税费——出口退税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主营业务收入——内销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外销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合同号报关日期外销金额月初汇率折算为人民币70017月25日$10,000.00 7.5628¥75,628.0070027月8日$12,000.00 7.5628¥90,753.60 70037月15日$20,000.007.5628¥151,256.00 70048月6日$5,000.00 7.5368¥37,684.0070058月8日$5,000.007.54¥37,700.00这些合同号项下的收入.本钱都在报关日所在月份按预估法(85%)确认结转(未取得发票)如7001预估购进借:库存商品¥64,283.80贷:应付账款─AAA ¥64,283.80借:应收外汇账款─7001 $10,000.00 7.5628¥75,628.00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75,628.00结转本钱借:主营业务本钱─出口销售¥64,283.80 贷:库存商品¥64,283.80其他合同号同理处理在收到相应的增值税发票时进行调整本钱,结转应收出口退税款、进项税额转出合同号购货工厂进项金额进项税额应付总额7001AAA 61,538.46 10461.54 ¥72,000.00 7002AAA75,726.50 12873.50 ¥88,600.00 7003AAA 125,000.00 21250.00 ¥146,250.00如7001 退税率为13%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10461.54贷:应付账款─AAA7716.20贷:库存商品2745.34借:库存商品 2745.34贷:主营业务本钱─出口销售 2745.34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8000 (进项金额×退税率=61538.46 ×13% =8000,此外针对合同号7001)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出口退税〕 8000借:主营业务本钱─出口销售 2461.54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转出〕2461.54(61538.46×4%)其他合同号同理处理在9月份收到外汇及结汇情况收款日金额结汇汇率核销对应的合同号折算为人民币9月4日$15,000.007.53687003¥113,052.00 9月6日$6,000.00 7.54217002¥45,252.609月12日$5,000.00 7.54217003¥37,710.50 9月15日$6,100.00 7.53867002¥45,985.469月27日$10,000.007.5465¥75,465.00此笔不一定被办税员核销到70019月16日对资料齐全的7002、7003进行核销并申报退税处理借:银行存款───人民币¥317,465.56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72.04 贷:应收外汇账款──7001 $10,000.00 7.5628 ¥75,628.00贷:应收外汇账款──7002 $12,000.00 7.5628 ¥90,753.60贷:应收外汇账款──7003 $20,000.00 7.5628 ¥151,256.00对7001、7002、7003核算利润75628+90753.6+151256─262264.96*1.04─〔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财务费用〕172.04=44710.01。
外贸公司会计科目

最佳答案
550201职工工资550202 职工福利费550203 职工教育经费550204 办公费550205 差旅费550206 交通费550207 通讯费550208 房租费550209 水电费550210 会议费550211 修理费550212 业务招待费550213 低值易耗品摊销550214 劳动保护费550215 社会保险缴款550216 房产税550217 车船使用税550218 土地使用税550219 印花税550220 聘请中介机构费550221 咨询费550222 诉讼费550223 审计费550224 固定资产折旧550225 无形资产摊销550226 研究开发费用550227 技术转让费550228 计提坏帐准备550229 存货跌价准备550230 资产毁损报废550231 矿产资源补偿费550232 上缴总机构管理费550233 投资转让费550234 其他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以及为销售本公司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
所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应列入营业费用
销售费用通常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工资、福利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质量三包费、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分录大全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分录大全(总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分录大全一、自营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一、国内货物采购业务的帐务处理根据《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国内购进用于销售或出口的货物的进货原价为采购成本,购进货物所发生的进货费用,包括货物到达交货地车站码头以前支付的各项费用和手续费,计入经营费用。
1、购进货物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时,⑴采用支票、银行汇票等票据结算的,借:商品采购经营费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记帐)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⑵采用商品汇票等结算方式的,借:商品采购经营费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交货费用)应付票据(商品进价+进项税额)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2、购进商品的溢余和补缺⑴购进商品发生溢余时,借:库存商品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处理:A.属于自然溢余,抵减“经营费用”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经营费用-商品溢余B.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C.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同时将溢余的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⑵购进货物发生短缺与损耗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商品采购(进价)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A.属于正常损耗,不作“进项税额转出”;B.属于应由供货单位、运输部门、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借: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C.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借:经营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D.属于自然灾害或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出口外销货物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出口外销货物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1、销售货物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之后到了月末计算出“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计算出“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计算出“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企业出口的货物在办理退税后,如果发生退货或退关,需要补交已经退回的税款,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可。
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各行业企业所从事的不同活动而有所区别,如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产品销售收入”;交通运输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交通运输收入”;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商品销售收入”;建筑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工程结算收入”;房地产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房地产经营收入”;其他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经营收入”。
企业在填报主营业务收入时,一般根据企业会计“损益表”中有关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上年累计数填写。
外贸企业会计科目核算规范(超全整理)

2221.08
应交所得税
2221.10
应交房产税
Page 6
科目余额表
2221.11
应交土地使用税
2221.12
应交车船使用税
2221.13
应交个人所得税
2221.14
应交教育费附加
2221.15
代扣代缴税金
2231
应付利息
2232
应付股利
2241
其他应付款
2241.01
预提费用
2241.02
押金
劳动保护费
6602.30
安防费
6602.31
快件费
Page 17
科目余额表
6602.32
费用化研发支出转入
6602.33
财产保险费
6602.34
检验检测费
6602.35
港杂费
6603
财务费用
6603.01
利息收入
6603.02
利息支出
6603.03
手续费
6603.04
汇兑损益
6603.05
融资费用
包装费
6601.08
广告费
6601.09
出口信用综合险
6601.10
测试费
6601.11
办公费
6601.12
折旧费
6601.13
低值易耗品摊销
Page 14
科目余额表
6601.16
租赁费
6601.17
样品费
6601.18
快件费
6601.20
商场管理费
6601.21
促销费
6601.22
装修费
6601.23
人民币户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科目处理分录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会计科目处理分录出口退税,这可是外贸企业的一块“香饽饽”。
要说这东西的会计科目处理分录,那简直就是一门艺术,得让人看了就想说:“哎呀,这可真是个技术活!”想想看,出口退税就像是企业的一笔额外的收入,听着就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想象一下,企业辛辛苦苦把货物运出去,结果还能够拿到一笔退税,真是“坐享其成”的感觉。
我们得明白,出口退税的核心其实是为了鼓励出口,促进贸易发展。
相关部门可是鼓励咱们多多开拓国际市场,这样才能让国家的经济腾飞呀!所以,当咱们出口商品后,交的增值税是可以申请退还的。
听着是不是就有点小激动?像是在淘宝上遇到打折,心里那个美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这退税的会计科目处理了,这也是个不可小觑的环节。
先说说借方的处理。
我们把出口的货物记到“出口退税”这个科目上,记得,记得,别忘了。
这样的话,咱们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能退多少税。
记账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马虎,毕竟这可是咱们的钱,得好好珍惜。
万一记错了,那可就得自己擦屁股了,搞得自己一肚子火。
再说了,账目清晰,心里也踏实,不是吗?再来看看贷方。
哦,贷方的处理可有意思了。
咱们要把申请退税的金额,记到“应收退税款”这个科目里。
就好比咱们给银行存了一笔钱,心里乐呵乐呵的,想着什么时候能取出来花。
在这儿,咱们可是得守住账本,让每一笔款项都清清楚楚,别让人家一看就一脸懵。
毕竟,谁也不想被审计的时候被问得哑口无言,对吧?有些朋友可能会问,这个处理流程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不然,简单来说就是记得分清楚借贷关系。
就像咱们打麻将,听牌的时候得记得自己的牌型,别搞混了。
别忘了申请退税的时候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比如发票、报关单等等,像是备战考试一样,万一临时抱佛脚可就麻烦了。
要不然,审核通过的几率就小了不少。
退税到账的时候,那种心情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
小伙伴们会看到账上多了一笔钱,心里那个乐呀,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这时候,咱们可以把这笔钱投入到企业的其他发展中,真是“赚了又赚”。
进出口企业各种核算科目

进出口企业各种核算科目自营出口销售1)一般贸易的核算借:应收外汇账款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到外汇时,借:汇兑损溢银行存款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不得抵扣税额计算。
按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运保佣冲减。
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暂不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根据运保佣金额作分录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贷:银行存款(红字)第二种方法:在冲减的同时,按冲减金额同步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作分录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贷:银行存款(红字)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2)进料加工贸易的核算按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依据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分录:借:产品销售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3)来料加工贸易的核算来料加工免税收入应与其他出口销售收入分开核算,对来料加工发生的运保佣应冲减来料加工销售收入,不得在其他出口销售销售中冲减第一种,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不作价的,只核算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第二种,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作价的,核算进口原辅料款和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应付外汇账款(合同约定进口价格,汇率按原作价时中间价)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原辅料款及加工费)第三种,外商投资企业转加工收回复出口不作价时:第一步:转加工时借: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贷:外商来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第二步:支付加工费时借: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贷:银行存款第三步:委托加工的成品验收入库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代管物资-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称(只核算数量)贷: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核算原料规定耗用数量)做价时:转加工时:借: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贷:原材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称加工厂交成品时:借:库存商品-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贷: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按规定应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应付账款-来料加工厂(加工费)第四种:对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金进行转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贸型出口企业会计科目进出口外贸企业的会计科目设定 2011-10-28 13:50 提问者: yunerbuku12 |浏览次数:2118次我来帮他解答图片符号编号排版地图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参考资料:提交回答满意回答2011-10-28 14:30外贸企业属商品流通领域,并执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使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科目。
并新增以下科目资产类增加:103.外汇存款123.应收外汇帐款 128.预付外汇帐款 136.库存出口商品 137.库存进口商品 138 库存其他商品负债类增加:202.外汇借款 205.应付外汇帐款 207.预收外汇帐款损益类增加:502.出口商品销售收入 503.进口商品销售收入504.其他商品销售收入512.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513.进口商品销售成本514.其他商品销售成本。
同时可在 502.512 出口销售收入与成本科目下,设置“自营”“代理”“易货贸易”“补偿贸易”等二级科目;在 503.513 进口销售收入与成本科目下设置“自营”“代理”“易货贸易””国家调拨”等二级科目根据需要也可将其提为一级科目外贸型出口企业会计科目来源:【2009-10-1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帐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税额,如购进的货物当时不能确定是用于出口或内销的,一律记入出口库存帐,内销时必须从出口库存帐转入内销库存帐。
征税机关可凭该批货物的专用发票或退税机关出具的证明办理抵扣(财税字[1995]092号)。
就是说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目前通过认证系统已计入当期进项税额,对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应全额做进项税额转出(填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第十四栏“免税货物用”)。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12栏)“进项税额”只核算内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收入应计入(第9栏)“免税货物销售额”中。
第15栏“免抵退税货物应退税额”只核算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的退税额。
外贸企业的退税额在“应收出口退税”核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
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㈠“进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
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㈡“已交税金”专栏,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交本月的增值税额。
㈢“减免税金”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
㈣“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征退税率之差)㈤“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上述五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的借方核算。
㈥“销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
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㈦“出口退税”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在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
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㈧“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出口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对按税法规定,不予退税的部分(征退税率之差),应在作出口成本增加的同时,做“进项税额转出”。
㈨“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多交的增值税。
上述四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的贷方核算。
“应收出口退税”科目“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的借方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
申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或“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指消费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消费税。
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
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次填写当期已经申报的全部(按照增值税发票计税金额)进项税额;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转出”栏次填写全部上述进项税额。
外贸企业逾期申报后应视同内销征税,征税金额需要填写在“查补税额”项目;增值税进货发票可以用于抵扣。
一.出口退免增值税的帐务处理1.外贸企业(指拥有出口经营权商业企业)出口退增值税的帐务处理A.计算应收出口退税款的帐务处理: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B.同时依据商品购进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与法定退税率计算的应退增值税之间的差额,作如下帐务处理。
借:出口销售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C.收到退税款时帐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2.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自产出口货物应退免增值税帐务处理。
A.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为: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B.根据计算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递减内销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D.收到退税款时的帐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二.对于企业直接销售的免税货物,不计提销项税额,但是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购进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必须作转出处理。
同时计入成本。
A.销售免税货物时,帐务处理为:借:银行贷款贷:主营业务收入B.按规定计算转出进项税时,帐务处理为: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三.实行“即征即退“的企业,必须在增值税正常缴纳之后方可进行退库,所以并不影响增值税计算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销售货物时,可以按规定开具增值税发票,正常计算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
购买方也可以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
同时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收到退税款时作如下帐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将上述“补贴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实例操作:外贸企业退税(数据和编码为假设)一、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出口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计税价格为100万元,进项税金为17万元。
同月出口到香港,出口额12万美元,出口产品征税率17%,退税率13%。
(美元汇率1:8)1、购进出口货物借:库存商品 100万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17万贷:应付货款(银行存款) 117万2、产品销售借:应收帐款—应收外汇帐款 12万美元 96万元贷:商品销售—自营出口销售 12万美元 96万元结汇时(美元1:7):借:银行存款 84万元借:汇兑损益 12万元贷:应收帐款—应收外汇帐款 96万元3、结转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自营出口销售成本 100万元贷:库存商品 100万元4、申请出口退税转征退税税差:借:应收补帖--应收出口退税 13万元借:商品销售成本—自营出口销售成本 4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7万元5、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 13万元贷:应收出口退税 13万元二、海关退运补交税款处理(上例全部退货)出口货物已办理退税借:银行存款 -13万元贷:应收出口退税 -13万元三、如出口已征消费税的货物应退消费税处理1、申请退消费税时借: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贷:商品销售成本2、收到退消费税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四、进料或委托加工货物的处理某公司2005年 5月3日进口一批货物5100吨,到岸价240万元,7日将进口货物转售3000吨,售价245万元,用于委托加工,20日将委托加工的货物收回,价款270万元,进项税45.9万元并报关出口,该批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价为36万美元(汇率1:8)。
1、进料时借:材料物资:240万元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240万元2、销售时借:应收帐款(银行存款)276.85万元贷:其他业务收入 245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1.85万元3、收回成品借:库存商品 270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5.9万元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 315.9万元4、出口时借:应收帐款(银行存款)288万元贷:商品销售收入—自营出口销售288万元5、结转成本时(1)转进口借:其他业务支出 240万元贷:材料物资 240万元(2)转收回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自营出口销售成本 270万元贷:库存商品—出口商品 270万元6、应退税额=(270-245)*13%=3.25万元借:应收补帖款--应收出口退税 3.25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25万元7、转税差时借:商品销售成本—自营出口销售成本 10.8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8万元8、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 3.25万元贷:应收补帖款--应收出口退税 3.25万元9、支付加工费时借:应付帐款(315.9-276.85)39.05万元贷:银行存款(315.9-276.85)39.05万元出口退税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出口退税企业会计核算重点科目是“应收出口退税”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收出口退税”科目“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的借方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
申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或“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指消费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消费税。
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