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措施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措施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已成为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作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康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高职院校中,课外体育教学存在着各种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课外体育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计划中地位不够重要,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由于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和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导致课外体育教学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亟待改进和完善,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目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部分学校对课外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体育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部分学校设施设备落后,场地不足,影响了课外体育教学的进行。
还有,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紧张,课外体育活动无法充分开展,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的现状,寻找问题根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探讨如何有效实施这些措施以及评估其效果,以期为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体育课为主,缺乏足够的体育项目选择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缺乏专业教练: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中缺乏专业的体育教练,无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训练,影响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素质提升。
3. 设施设备不足: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设备跟不上时代发展,仍停留在基础设施水平,无法支持各类体育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论坛内江科技2012年第10期 100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杨西勇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系 712000 陕西咸阳 摘 要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和 逻辑推理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究陕西省大学生课外体育开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陕西省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体育 影响因素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既包括 学生在校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也包括学生自 发的一切校内外活动。
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 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但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课外体育活动 已逐步呈现出松懈随意的状态,而且至今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着重于陕西省高校课外体育中开展状况进行分析讨论。
1 陕西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的了解,陕西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目 前是比较有局限性的。
62.5%的学生把学校场馆作为首选的地点,因 为学校内的场地设施比较全面,锻炼的氛围、人数都是相当有吸引力 的,所以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学校内的场馆。
但是,陕西省高校的体育 设施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在家和社会场馆的锻炼是很少 的,因为社会上的活动场所基本上都是以盈利目的为主,而大学生的 经济能力还没有达到。
所以,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参与的课外体育的情 况比较好,在其它的场所的参与情况还是很滞后的。
大多数大学生在 学校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一情况反映了社会体育体育管理部门没 有为大学生提供快捷、适合大学生、质量优秀的体育服务系统。
1.7 陕西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很多,常出现的有班级组织、社 团组织、院系组织、个人自发。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到班级组 织的占比例的54.7%,个人自发占有46.2%,社团组织占21.6%。
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

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校资源支持、学生体育意识、课外活动组织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学校资源投入不足、学生体育意识淡漠、课外活动组织不够完善、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制约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大学校资源投入、加强学生体育宣传、改进课外活动组织方式以及完善相关政策等。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机会,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对策建议、资源支持、体育意识、活动组织、政策支持、学校资源投入、学生体育宣传、课外活动组织方式、相关政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陕西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们丰富课余生活、增强体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由于各种原因,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背景介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当前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如学生参与度、活动形式、学校支持情况等;二是目前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在高校中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对这些活动的态度和反馈;三是国家对于高校体育发展的政策和要求,以及对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四是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的状况,以及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期望;五是学校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支持程度和方式,包括场地设施、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等。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分析和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的讨论和对策提出奠定基础。
1.2 问题提出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学校资源支持的不足、学生体育意识的不够、课外活动组织的不完善以及政策支持的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影响因素导致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不高,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

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学校管理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等方面。
通过研究结论的总结,展望未来,我们相信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有望在体育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关键词】关键词: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影响因素、对策、现状分析、管理因素、社会环境、结论、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陕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拥有众多高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普遍不足,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
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体育活动组织和推广机制,导致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社会环境也对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家庭对学生的过度期望、社会对体育活动的认可度不高等因素也制约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学校管理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学校管理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以外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行为。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调研,找出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整改的方法,为高校今后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研究高校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大量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学生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
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积极有效的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理及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至关重要。
一、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在中国的大城市兴办了许多教会学校,西方学校体育已初露端倪,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正式引进中国,使得田径、球类、体操等近代运动项目得以很快发展。
1912年,民国成立,第一次提出了资产阶级“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思想,在爱国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学校体育开始发生变化。
从此,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实,田径、体操、球类运动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朝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学校体育的作法,在改造旧体育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学校体育。
新中国的学校体育有着明确的方向,即增强学生体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
新中国的学校体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初创阶段的学校体育;曲折发展阶段;严重破坏阶段;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下的高校体育。
二、对河南省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分析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现状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运动。
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兼顾学业和体育运动并不容易,很多学生选择将时间用在学习上而放弃体育运动。
其次,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认可。
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益处认识不足,很多人将体育运动视为充实课余时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而非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缺乏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设施。
一些学校和学院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运动场地紧张,导致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条件和机会。
最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
一些大学校园没有专业的体育教练和运动管理人员,学生的体育锻炼缺乏科学性和引导性。
二、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因素1. 学校和家庭的态度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运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课程和运动场地。
家庭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
2. 器材和设施的改善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好的运动场地和器材。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运动环境的舒适程度和设施的完善程度。
3. 兴趣和动力的培养学校应该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增加体育竞赛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
4. 正面的宣传和社会影响学校和媒体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正面宣传,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益处。
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5. 运动管理和指导学校应聘请专业的体育教练和运动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运动指导和管理。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

02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虽然能够获得大量有效信息,但可 能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以提高 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03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状况,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效果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指导大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对大学生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选择和效果产生影响 。
学校因素
体育设施
学校提供的体育设施数量和 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参 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便利性和 积极性。
课程设置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是否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多 样化需求,也是影响其参与 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校园文化
促进骨骼健康
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增加 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骨折的风险。
控制体重
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消耗 多余的热量,控制体重, 塑造健康的体型。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缓解压力
运动能够释放压力,减少 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 力。
增强自信心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大学 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 心,提升自我价值感。
通过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促进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同时,为高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02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参与人数和频率
参与人数
近年来,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会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其中男生略高于女生。
学校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够 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 动的热情。
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研究

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研究一、引言体育活动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体育活动则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研究两个方面来探讨课外体育活动的问题。
二、现状1. 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都会开展一定规模的课外体育活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不充分。
2.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据统计,全国中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比例不足50%。
同时,参与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3.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长过于重视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部分老师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缺乏足够的认同和支持等。
三、研究1. 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身心健康方面: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心肺功能和体力水平。
(2)社交能力方面: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3)思维能力方面: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使他们更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
2.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1)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课外体育活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2)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3)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喜欢上这些活动;(4)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给予参与者一定程度上的奖励或激励。
四、结论通过对现状和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家校合作,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主要是针对目前的江苏省体育教育现状所展开的研究,对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现实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以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为例,着重分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实用的研究对策,加强了实践分析的内容。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upperclassmen take part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ak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by using literatur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t has certain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it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institutes,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actical strategies, strengthening the content of practical analysis. 关键词:高校;体育活动;现状;影响因素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port activity;current sit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
13-0271-02
————————————
作者简介:张凤丽(1963-),女,山东莱芜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进入三、四年级后就以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为主,往往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不专门开设体育课,受上课时间、上课人数的制约,有开设选修课的也只是代表性的开设1-2个项目的选修课,不能同时满足更多学生的体育活动的需求。
重视并研究高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积极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当前全国上下都倡导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十分必要的。
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选取江苏省普通高校15所,共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2312份,回收率96.3%,按每所学校三四年级和男女比例各40份。
有效问卷2219份,其中:有效率95.9%,四年级男生549份,四年级女生558份,三年级男生552份,三年级女生560份。
2 研究对象
本文以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
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3 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3.1 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从调查结果看,
女生比较喜欢在宿舍或校园空地活动,男生选择的活动场所大多是校内的免费场所、宿舍、校园空地,高年级学生主要选择的活动场所,大多是校园空地、宿舍、校内免费场所等等。
3.2 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选择上,参加班级活动的占17%,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占9.9%,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以及参与社会体育组织的活动的占9.1%;单独活动,占27.1%;82.9%学生选择和好朋友一起活动。
3.3 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强度一般健身性锻炼的强度要求以中等强度为宜,以有氧运动为主。
其身体特征一般表现为:锻炼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感觉体力充沛;虽有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
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每次活动后身体的感觉:男女生可能因为性别差异和所选活动内容的不同,男生以中等出汗和出大汗的占多数,各占48.1%和25.4%;女生则以微微出汗和中等出汗为主,各占29.7%和39.1%,但大多数,是出现无感觉、微微发热、微微出汗、中等出汗、出大汗等情况。
3.4 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在每次持续活动的时间上,男女生存在差异,男生比女生要长,活动时间在45-60分钟的男生占36.0%、女生占21.2%;有23.9%男生参与活动时间在60分钟以上,女生只有11.8%;41.7%女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在31-45分钟,还有12.8%男生和
4.7%女生没有固定每次的时
间;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比较随意,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的男生占44.0%、女生占32.7%。
周末节假日也是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选择。
3.5 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6%学生每周参与活动3次以上。
学生必须参加每周不少于三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实现。
随着年级的升高,参与的次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3.6 高年级学生喜欢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调查表明,女生喜欢非直接对抗、运动强度较小、动作优美的运动项目,男生则喜欢参加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具有刺激的项目,高年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3.7 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通过调查发现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动机排序是:消遣娱乐、健身美体、交际、丰富生活调节精神、锻炼意志、为体育课或《标准》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评“三好生”或获奖需要。
3.8 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0.8%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无所谓的事,5.2%学生表示不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9.4%学生比较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26.6%学生表示很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所调查的高年级学生中,不同的学生会有差异很大的对待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不同看法。
4 影响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4.1 影响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因
4.1.1 消极因素由于学生思想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够,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在消极因素主要是认为身体弱不宜参加体育锻炼、认为身体很健康不需要锻炼、惰性、或对体育没有兴趣。
4.1.2 积极因素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中,16.0%学生认为经济实力允许,32.1%学生认为身体健康水平允许,48.9%学生选择健康意识强,60.9%的学生认为喜欢课外体育活动,83.9%学生认为余暇时间充足,影响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在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首先考虑的是有足够的余暇时间,另一个角度说明还没有把健康意识摆在第一位,也说明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体育健康意识淡薄,其次是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第三是健康意识等内容。
4.2 影响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外因受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是多元化的,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2.1 积极因素(见表1)
4.2.2 消极因素(见表2)
5 激发江苏省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5.1 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促进科学健身,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5.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充分发挥课外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的作用组织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学生有效参与课余活动的方法和手段之
一。
5.3 开设体育选修课针对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在高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很有必要。
目前需要有一定的外部力量的介入,学生还不能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
5.4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爱好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低年级体育课中,应加强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教育,体育意识的形成跟个人独特的体育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同时体现着体育价值观念与信念,我们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
5.5 学校重视各高校领导把高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考核中,高度重视和关心高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张宏成,王政,王红福.大学生自主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因素与推进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4).
[2]江志鸿.对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
[3]肖丽琴.论高年级大学生终身体育与课外体育俱乐部[j].湖北体育科技,2006(6).
[4]李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5]王伟.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7).
[6]王锐,张炎,葛国政.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7]高云,徐颂峰.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
[8]兰自力,赵克.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03).
[9]石俊梅,张仝.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现状[j].才智,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