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风扇三维建模
ProE现代电风扇产品设计及制造

目录第1章绪论 (3)1.1三维造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3)1.2常用三维造型软件介绍 (3)1.3Pro/E软件的简介 (4)1.4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4)第2章现代电风扇产品设计与功能的发展 (5)2.1设计的突破 (5)2.2功能彰显人性 (5)第3章 Pro/E设计落地电风扇的步骤 (6)3.1设计思路 (6)3.2 实体建模 (8)3.2.1电风扇前盖的设计 (8)3.2.2电风扇叶片的设计 (11)3.2.3电风扇后盖的设计 (14)3.2.4电风扇马达的设计 (15)3.2.5电风扇底盘的设计 (18)第4章电风扇的装配设计 (20)4.1新建组件文件 (20)4.2工件的装配过程 (20)4.3生成装配爆炸图 (28)(一)结束语 (29)(二)致谢 (29)(三)参考文献 (29)第1章绪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将人和计算机的最佳特性结合起来以辅助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分析的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与工程设计方法的最新发展成果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对工业生产、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1三维造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CAD/CAM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三维CAD技术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5次大的技术革新,按顺序分别介绍如下:(1)三维线框系统20世纪60年代,新出现的三维CAD系统是简单的线框式系统,只能表达基本的几何信息,而不能有效表达几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
(2)曲面造型系统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基于巴塞尔算法,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出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三维造型系统CATIA,从而标志着CAD技术突破了单纯模仿工程图纸三视图的模式,首次实现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使得CAD技术有了实现基础。
(3)实体造型技术实体造型技术带来了算法改进、未来发展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数据计算量的极度膨胀。
(4)参数化技术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设计理念上的冲突,策划参数化技术的人员单独成立了参数化技术公司,开始研制名为PRO/ENGINEER的参数化软件,并一次实现了尺寸驱动零件设计修改。
proe风扇设计说明书

华北理工大学CREO课程设计作品名称:风扇的设计与安装学院:以升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201314240308 姓名:朱印平目录一、扇叶的设计 (2)二、风扇罩的设计 (5)2.1前罩的设计 (5)2.2后罩设计 (8)三、风扇驱动轴的设计 (8)四、底座设计 (11)五、旋钮设计 (14)六、装配 (15)七、运动分析 (18)八、创建工程图 (19)一、扇叶的设计1、拉伸一个圆柱体。
2、拔模。
3、在直径小的面上用拉伸命令拉伸出一个槽,在槽内拉伸一个圆柱,拔模。
4、在直径打的面上,抽壳命令抽一个壳,再拉伸一个圆柱。
5、轮廓筋,阵列。
6、倒圆角。
7、投影、曲线命令画出扇叶的轮廓。
8、实体化,阵列。
9、拉伸打孔。
10、扇叶完成图。
二、风扇罩的设计2.1前罩的设计1、草绘。
2、扫描,阵列。
3、创建一个平面,草绘。
4、扫描混合。
5、再创建一个平面,草绘,扫描混合。
6、创建一个平面,拉伸一个圆柱。
7、在圆柱内面抽壳,倒圆角。
8在圆柱面上拉伸出字体。
9、前罩完成图。
2.2后罩设计后罩设计与前罩设计所用命令和步骤类似,在此不一一列出,只给出后罩完成图。
三、风扇驱动轴的设计1、旋转一个圆柱。
2、拔模。
3、倒圆角。
4、拉伸一个长方体。
5、打孔,拉伸。
6.拉伸。
7、完成图。
四、底座设计1、拉伸长方体。
2、拔模。
3、倒圆角。
4、用偏移命令拉伸。
5、倒圆角。
6、拉伸,拔模。
7、打孔。
8、拉伸,打孔。
9、镜像,倒圆角。
五、旋钮设计1、拉伸圆柱。
2、拉伸。
3、拉伸。
4、倒圆角。
5、拉伸出指针。
六、装配1、底座的装配固定位置约束,如图所示。
2、驱动轴的装配轴重合约束,平面重合约束,调整方向。
如图所示。
3、扇叶的装配扇叶与驱动轴为销连接,轴重合约束,平面约束,调整方向。
如图所示。
4、前罩的装配平面距离约束,轴重合约束,调整方向。
如图所示。
5、后罩的装配轴重合约束、平面重合约束,调整方向。
如图所示。
6、旋钮的装配轴重合约束、平面重合约束,调整角度。
风扇叶片三维模型的绘制思路。

风扇叶片三维模型的绘制思路。
要绘制风扇叶片的三维模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风扇叶片的基本形状:风扇叶片通常呈弯曲的形状,可以先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中绘制一个二维的叶片轮廓。
可以使用线段、曲线或Bezier 曲线等进行绘制。
2. 创建一个新的3D项目:在CAD软件中打开一个新的3D项目,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3. 将叶片轮廓提升到第三个维度:在CAD软件中,将二维的叶片轮廓从平面提升到垂直方向,使其成为一个立体的曲面。
4. 添加细节和纹理: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在叶片上添加细节,如切割、孔洞、扇叶纹理等。
可以使用CAD软件提供的工具进行操作。
5. 调整叶片的厚度和曲率:根据实际风扇叶片的设计,调整叶片的厚度和曲率。
6. 创建风扇轴和支撑结构:在风扇叶片的中心创建一个轴,用于连接整个风扇。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添加支撑结构以增强稳定性和强度。
7. 渲染和预览:使用CAD软件提供的渲染功能,将模型进行渲染,以获得逼真
的效果。
可以调整光照、材质和背景等参数。
可以预览和检查模型是否符合预期。
8. 导出模型:完成风扇叶片的绘制后,将其导出为常见的3D文件格式,如.STL、.OBJ等,以便在其他软件中使用或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制造。
以上是风扇叶片三维模型的绘制思路,具体操作过程可以根据所使用的CAD软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基于ProE的风扇三维建模设计

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谢谢!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
三维造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变量化
参数化
实体造型
曲面造型
三维线框
造
三维 型
Pro/E 软件
U G
Solid Works
Pro/E的主要功能
风扇结构设计
叶 片 本 体
后盖
前盖
支架
叶片造型
曲面合并
风扇前后盖
设计造型
扫描实体特征
风扇本体
扫描混合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风扇支架扫描混合特征
装配设计
应用“匹配”和“对 齐”依次装配后盖、 本体、叶片、前盖
摘要
本文应用Pro/E软件完成了风扇的三维建模设计。 其中利用Pro/E的草绘模块、曲面模块、零件模块共 同完成了风扇叶片、前盖、后盖、支架和本体五个 组成部件的建模设计。同时利用Pro/E的组件模块完 成了组成部件的装配和干涉检验。通过对各部件的 设计,证明Pro/E软件在进行复杂的典型产品开发过 程中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同时装配过程 中能够对某一个零部件进行修饰,使装配效果更加 完善。
爆炸图
干涉检查
分析
模型 全局 干涉
结束语
(1) 利用Pro/E软件全局为先的设计理念进行新产品开发,先 确定产品的总体结构再详细设计各部件、零件,使设计过程 更趋于合理化。 (2) 设计直接从三维角度观察、分析问题,避免了二维设计 的一些弊端(如装配干涉检测不直观,空间想象不够等), 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3) 利用虚拟装配模型来表现物理样机,缩短了产品开发周 期,也大幅降低设计成本。 (4) 虽然利用Pro/E软件给设计带来方便,但加工精度、装配 顺序等与实际操作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 结合实际操作来考虑,这样才能使设计过程更顺利、更合理。
落地扇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

机电工程学院C A D/C A M/C A P P技术与应用题目: 落地扇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机械工程 2013 级指导教师:落地扇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目录一、机构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二、做此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三、本次仿真中用到的连接的概念及定义四、本次仿真所需建立的三维模型及其之间的连接类型五、建立运动仿真的过程(一)、建立三维模型(二)、建立装配模型(三)、进行运动仿真六、设计总结一、机构运动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使用Pro/Engineer软件对设计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能够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工作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及早发现干涉和其它缺陷,提前进行改善和修正,从而减少后期修改所付出的昂贵代价,缩短设计周期。
二、做本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练习使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三、机构仿真运动中常用连接的概念及定义常规的装配限制了元、组件的所有自由度,而元、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必须保留某个或几个方向的自由度,因此在进行机构仿真运动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引入“连接”定义,即能够限制主体的自由度,仅保留所需的自由度,以产生机构所适合的运动类型。
连接在“装配”环境中建立,点击“元件放置”对话框中的“连接”字符即可进入连接设置状态,Pro/engineer中共提供了11中连接模式,下面介绍本次仿真中所用到的3种连接模式。
1.刚性使用一个或多个基本约束,将元件与组件连接到一起,受刚性连接的的元、组件属于同一主体,连接后,6个方向的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相互之间不再有自由度。
约束:与普通装配一样定义。
2.销钉仅有一个旋转自由度,有一个轴对齐约束和一个与轴垂直的平移约束来限制其他5个自由度,元件可以绕轴旋转。
约束:轴对齐;平面匹配/对齐或点对齐。
3.圆柱有一个旋转自由度和一个移动自由度,有一个轴对齐约束限制其他4个自由度,元件可以绕轴旋转也可以延轴方向平移。
约束:轴对齐。
实体proe建模及CAE分析

目录中文摘要........................................................................................................................................................... - 2 -关键词:........................................................................................................................................................... - 2 -引言............................................................................................................................................................... - 2 -1 实验目的....................................................................................................................................................... - 3 -2 实验平台简介............................................................................................................................................... -3 -3 实物零件简介及设计要求 ........................................................................................................................... -4 -4 CAD组件设计.......................................................................................................................................... - 4 -5 成型过程CAE分析及讨论 ......................................................................................................................... -6 -5.1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 - 6 -5.2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 - 7 -5.3根据最佳浇口位置进行充填初步分析 ............................................................................................. - 7 -5.3充填初步分析结果讨论。
风扇叶片注射模具设计1(包括PROE分模图)

第1章注射模可行性分析1.1注射模设计的特点塑料注射模塑能一次性地成型形状复杂、尺寸准确或嵌件的塑料制品。
在注射模设计时。
必须充分注意以下三个特点:〔1〕塑料熔体大多属于假塑料液体,能剪切变稀。
它的流动性依赖于物料品种、剪切速率、温度和压力。
因此须按其流变特性来设计浇注系统,并校验型腔压力与锁模力。
〔2〕视注射模为承受很高型腔压力的耐压容器。
应在正确估算模具型腔压力的根底上,进展模具的结构设计。
为保证模具的闭合、成型、开模、脱模和侧抽芯的可靠进展,模具零件和塑件的刚度与强度等力学问题必须充分考虑。
〔3〕在整个成型周期中,塑件—模具—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热平衡系统。
将塑件和金属模的传热学原理应用于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以确保制品质量和最正确经济指标的实现。
1.2注射模组成但凡注射模,均可分为动模和定模两大部件。
注射充模时动模和定模闭合,构成型腔和浇注系统;开模时定模和动模别离,取出制件。
定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固定板上,动模那么安装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上。
根据模具上各个零件的不同功能,可由一下个系统或机构组成。
〔1〕成型零件指构成型腔,直接与熔体相接触并成型塑料制件的零件。
通常有凸模、型芯、成型杆、凹模、成型环、镶件等零件。
在动模和动模闭合后,成型零件确定了塑件的内部和外部轮廓尺寸。
〔2〕浇注系统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3〕导向与定位机构为确保动模与定模闭合时,能准确导向和定位对中,通常分别在动模和定模上设置导柱和导套。
深腔注射模还须在主分型面上设置锥面定位,有时为保证脱模机构的准确运动和复位,也设置导向零件。
〔4〕脱模机构是指模具开模过程的后期,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机构。
〔5〕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带有侧凹或侧孔的塑件,在被脱出模具之间,必须先进展侧向分型或拔出侧向凸模或抽出侧型芯。
〔6〕温度调节系统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模具设有冷却或加热额的温度调节系统。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建模——电风扇

13
第二部分 风扇机头建模
步骤5 制作风扇叶片中轴,创建一个圆柱体,半径为91mm,高度为56mm,高度分段1,边数 为12,将其对齐到铁杆中心位置前端,如图14所示。
14
第三部分 风扇网罩建模
10
第二部分 风扇机头建模
步骤2 在风扇机头方体处再创建一个圆柱体,半径为100,长度为290mm,边数为12,高度分 段数为1,并转换圆柱体为可编辑多边形,修改其形状,将圆柱体对齐电机底座顶部,如图11所 示。
11
第二部分 风扇机头建模
步骤3 将机柱后端形状调整为半球状,如图12所示。
12
第二部分 风扇机头建模
第1章 三维建模
第2课 电风扇
1
第一部分 风扇底座建模
步骤1 创建半径320mm,高度80mm,圆角5mm的切角圆柱体作为风扇底座,如图2所示。
2
第一部分 风扇底座建模
步骤2 将切角圆柱体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将其底部缩小变形,如图3所示。
3
第一部分 风扇底座建模
步骤3 创建半径50mm,高度550mm,边数为12,高度分段数为1的圆柱体作为风扇支柱,如 图4所示。
4
第一部分 风扇底座建模
步骤4 在支柱顶部创建一个半球,其半径为50mm,分段数为12,与支柱分段数必须保持一致, 如图5所示。
5
第一部分 风扇底座建模
步骤5 使用布尔并集将风扇支柱与顶部半球合并成为一个整体,如图6所示。
6
第一部分 风扇底座建模
步骤6 创建一个长方体,长度为100mm,宽度为25mm,高度为60mm,将长方体对齐到支柱 上端,并复制该长方体,如图7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Pro/E三维机械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日期:小型风扇第一章.零件设计一.手柄设计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shoubing”,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1—1所示。
图1—1④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⑤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50,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1—2所示。
图1—2⑥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1-3所示。
图1—3⑦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⑧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15,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1—4所示。
图1—4⑨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1—5所示。
图1—5⑩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11 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15,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1—6所示。
图1—612 单击“孔”按钮,弹出“孔特征”操作面板,如图1-7所示设置参数。
图1-713 设在上拉伸面中心位置为孔特征中心,单击确定,如图1-8所示。
图1-814 单击“倒角”、“圆角”,完成其设置,生成如图1-9所示。
图1-915 单击“孔”按钮,弹出“孔特征”操作面板,如图1-10所示设置参数。
图1-1016 选中上述组,单击“阵列”,系统弹出“阵列特征”操控面板,在操控面板中输入如图1-11所示数据。
图1-1117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阵列”特征的创建,如图1-12所示图1-12二.大垫片的设计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adianpian”,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2—1所示。
图1—1④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⑤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2,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2—2所示。
图2—2⑥单击“倒角”、“圆角”,完成其设置,生成如图2-3所示。
图2-3⑦单击“孔”按钮,弹出“孔特征”操作面板,如图2-4所示设置参数。
图2-4⑧选中上述组,单击“阵列”,系统弹出“阵列特征”操控面板,在操控面板中输入如图2-5所示数据。
图2-5⑨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阵列”特征的创建,如图2-6所示图2-6⑩单击“倒角”按钮,设置倒角值为0.5,完成倒角特征创建,如图2-7所示。
图2-7三、挡片的设计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angpian”,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3—1所示。
图3—1④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⑤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8,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3—2所示。
图3—2⑥单击“孔”按钮,弹出“孔特征”操作面板,如图3-3所示设置参数。
图3-3⑦选中上述组,单击“阵列”,系统弹出“阵列特征”操控面板,在操控面板中输入如图3-4所示数据。
图3-4⑧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阵列”特征的创建,如图3-5所示图3-5⑨单击“倒角”按钮,设置倒角值,完成倒角特征创建,如图3-6所示。
图3-6四、螺钉的设计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uoding”,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旋转”命令,系统弹出“旋转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4—1所示。
图4-1④在“旋转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旋转角值为360,单击确定,完成旋转特征的创建,如图4-2所示。
图4-2⑤单击“倒角”按钮,设置倒角值,完成倒角特征创建,如图4-3所示图4-3五、小垫片的设计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xiaodianpian”,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5—1所示。
图5—1④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⑤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0.5,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5—2所示。
图5—2六、螺母的设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uomu”,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6—1所示。
图6—1④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⑤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4,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6—2所示。
图6—2⑥单击“旋转”命令,系统弹出“旋转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6—3所示。
图6-3⑦在“旋转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旋转角值为360,单击确定,完成旋转特征的创建,如图6-4所示。
图6-4七、扇叶的设计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shanye”,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7—1所示。
图7—1④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⑤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8,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7—2所示。
图7—2⑥单击“草绘”按钮,选择草绘平面,绘制曲线如图7-3所示图7-3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草绘。
选中该曲线,单击“编辑”→“投影”,系统弹出“投影特征”操控面板,按默认方向,选择圆柱侧面,完成投影特征的创建。
⑧单击工具栏中的“基准平面”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基准平面DTM1的创建。
⑨单击“扫描”命令,弹出扫描对话框,选取上面草绘曲线为轨迹,然后绘制截面为7-4所示。
图7-4⑩单击完成,生成如图7-5所示。
图7-511 选中上扫描,单击“阵列”,系统弹出“阵列特征”操控面板,在操控面板中输入如图7-6所示数据。
图7-612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阵列”特征的创建,如图7-7所示。
图7-713 单击“拉伸”按钮,选取曲面按钮,进入草绘,绘制如图7-8所示。
图7-814 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27,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7-9所示。
图7-915 单击“编辑”→“实体化”命令,选择上述的曲面,设置正确方向,单击确定,绘制如图7-10所示.图7-1016 单击“圆角”按钮,进行倒圆角,如图7-11所示。
图7-11八、轴的设计①单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zhou”,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块。
③单击“拉伸”命令,系统弹出“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8—1所示。
图8—1④单击“草绘”工具栏中“对号”按钮,完成草绘截面的绘制。
⑤在“拉伸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拉伸深度为6,单击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如图8—2所示。
图8—2⑥单击“旋转”命令,系统弹出“旋转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绘制如图8-3所示。
图8-3⑦在“旋转特征”操控面板中输入旋转角值为360,单击确定,完成旋转特征的创建,如图8-4所示。
图8-4⑧单击“倒角”,进行倒角,如图8-5所示。
图8-5第二章、组装零件一、手柄装配①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装配按钮,在保存目录中找到shoubing 并打开,添加其设置为缺省,如图1所示。
图1二、大垫片装配②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装配按钮,在保存目录中找到dadianpian 并打开,添加其设置,如图2所示。
图2③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大垫片装配,如图3所示。
图3三、轴的装配④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装配按钮,在保存目录中找到zhou并打开,添加其设置,如图4所示。
图4⑤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轴装配,如图5所示。
图5四、挡板装配⑥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装配按钮,在保存目录中找到dangban 并打开,添加其设置,如图6所示。
图6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挡板装配,如图7所示。
图7五、螺钉装配⑧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装配按钮,在保存目录中找到luoding 并打开,添加其设置,如图8所示。
图8⑨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螺钉装配,如图9所示。
图9六、小垫片装配⑩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装配按钮,在保存目录中找到xiaodianpian并打开,添加其设置,如图10所示。
图1011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小垫片装配,如图11所示。
图11七、螺母装配12 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中的装配按钮,在保存目录中找到luomu并打开,添加其设置,如图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