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的检测资料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报告-GB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

共1页第1页
检测单位
**
报告编号
****
工程名称
**
试验编号
****
工程部位
**
环境条件
T:19.5℃.RH:70%
生产厂家
**
代表批量
486t
水泥品种
普通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
42.5
送样日期
**
样品状态
粉状无结块无受潮
检测项目
普通硅酸盐水泥
检测日期
**
试验室地址
****
检测依据
GB/T17671-2021 GB/T8074-2008 GB175-2023 GB/T1346-2011
28d≥6.5
抗压强度(MPa)
3d≥17.0
28d≥42.5
结 论
依据GB/T17671-2021、GB/T8074-2008、GB175-2023 、 GB/T1346-2011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备 注
批准: 校核: 主检: 检测单位(盖章)
签发日期:2024-**-**
检 测 内 容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细度
筛余(%)
45μm方孔筛,≥5%
**
比表面积
(m2/kg)
300~400
**
标时间
初凝
不小于:45min
** min
终凝
不大于:600min
** min
安定法
(沸煮法)
合格
饼法完好
合格
雷氏法
/
抗折强度(MPa)
龄期
单块值
平均值
3d≥4.0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一、水泥▲标准: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1、硅酸盐水泥熟料是指以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
其中硅酸钙矿物含量不小于66%(以质量计),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熟料含量不低于80%且小于95%,也就是说,允许活性混合材料的掺加量大于5%且不超过20%,其中允许不超过8%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5%的窑灰代替(窑灰符合JC/T742)。
3、只有P•Ⅱ硅酸盐水泥允许添加不超过5%的石灰石。
4、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
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没有32.5和32.5R。
6、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不大于水泥质量0.5%的助磨剂。
助磨剂应符合 JC/T 667的规定。
7、硅酸盐水泥分6个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分4个强度等级,其他水泥分6个强度等级。
P•O42.5、P•O42.5R水泥的3d抗压强度分别不低于17MPa、22 MPa,3d抗折强度分别不低于3.5MPa、4.0MPa。
8、普通硅酸盐水泥氧化镁含量不超过5.0%,三氧化硫不超过3.5%。
9、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来折算,低碱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0、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硅酸盐水泥为390min)。
11、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细度)不小于300m2/kg。
(地铁工程要求小于350 m2/kg)12、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检验报告),32d内补报28d强度的检验结果(报告)。
13、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应在取样之日起10d内完成。
14、依据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散装水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以不超过500t为一批;依据DB11/385-2006《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每1000t抽检不少于一次。
通用硅酸盐水泥试验检测方案

通用硅酸盐水泥试验检测方案1 适用范围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
2 试验目的为了测定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3 试验依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134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水泥净将搅拌机、维卡仪、锥模、40mm×40mm ×160mm试模两套、雷士夹2个、沸煮箱、电子天平(感量0.01g)架盘天平/1000g、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微机全自动水泥压折试验机、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
6 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50%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90%7 取样7.1散装水泥:每500t取一次,袋装水泥:每200t取一次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7.2试验样及封存样:将每一编号所取水泥混合样通过0.9mm方孔筛,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
封存样应密封保管三个月。
封存样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8.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8.1 水泥细度8.1.1 试验步骤负压筛接通电源,使其压力控制在4000-6000Pa。
称量25g(80μm方孔筛)W,倒入筛子内,将筛子放在负压筛析仪上筛析2min,并不断敲打筛盖,防止水泥粘附。
筛析完成后,称取筛余物质量R t。
平行试验两次取其平均值。
8.1.2计算方法:修正后筛余F=C×[(R t/W)×100] C为修正系数。
判定准则: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余不大于30%.平行试验两次之差不得超过0.5%。
硅酸盐水泥资料

硅酸盐水泥水泥是建筑上用量很大的材料之一,它从诞生至今为人类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水利及交通等基本建设中。
由于水泥具有生产原料广泛、相对成本较低及工程使用性能良好等特点,在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不可替代的建筑材料。
如今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高、使用量最多的的国家。
我国水泥产量的90%左右属于硅酸盐系列水泥。
水泥,指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按其矿物组成分为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类水泥、硫铝酸盐类水泥、铁铝酸盐类水泥及氟铝酸盐类水泥。
按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性水泥。
通用水泥: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水泥。
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专用水泥:有专门用途的水泥。
如中、低热水泥、道路水泥、砌筑水泥等。
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膨胀水泥等。
通用硅酸盐水泥:以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的石膏和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混合材料: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的一些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矿物材料、工业废渣(如矿渣、火山灰、粉煤灰等)称为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非活性混合材料:石英砂、石灰石、黏土、窑灰、慢冷矿渣等掺混合材料的目的是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调整水泥强度、增加水泥品种、扩大水泥的使用范围、综合利用工业废料、节约能源、降低水泥成本等。
硅酸盐水泥熟料: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主要成分为CaO、SiO2、Al2O3、Fe2O3)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产物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统称的波特兰水泥)。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实施细则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1.2检验参数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胶砂流动度、比表面积。
1.3技术标准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a.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b.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c.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e.GB/T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f.GB/T 208-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2检测环境6.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6.2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6.3养护池水的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6.4不同品种的水泥试体、不同时间成型的试体分池养护。
6.5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6.6养护箱的温度与相对湿度每天记录二次。
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3.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3.1标准物质水泥细度标准样品3.2检测设备(见下页)4样品要求及准备4.1试样数量:每验收批样品数量不少于12kg。
4.2样品准备:首先将样品和任务单核对是否一致后,再通过0.9mm方孔筛过筛,同时筛余物应充分拌匀,试样应与室温一致后方可开始试验。
5检测方法5.1检测前的检查5.1.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试验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通用硅酸盐水泥取样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取样标准
1通用硅酸盐水泥定义: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旧标准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三个标准整合为一项标准,在技术要求、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合格判定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变动,特别是在水泥品种划分、混合材种类限定、取消P〃O32.5(原来市场上最常见的普硅32.5级水泥),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是P〃C 32.5级(即复合水泥32.5级)和P〃O42.5(即普硅
级。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复合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2检测项目
3
3.1同一水泥厂、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同一进场数量的水泥,或者可以按
照以2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200吨亦按一验收批计。
3.2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从20袋(袋装水泥)或20个以上不同部位(散装水
泥)取等量样品,总数不少于12kg,拌匀后分成2份,1份6kg用水泥桶装
后送实验室进行检验,1份密封包存以备校验(本中心为方便委托方,已备
有专用水泥留样桶,委托时只需将所取水泥送至中心样品室即可,不必带水
泥桶)。
水泥性能检测(2)

6.5
7.0 7.0 8.0 8.0
2、技术标准 见教材表2—7、2—8及相应规定
其中规范规定:
废品水泥: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任一项不合格时。
不合格品水泥: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烧失量及混合料过
多,或强度过低时。 工程中严禁使用废品水泥。
应用研究:简易检验水泥方法
水泥作为当今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之一,至今未找到材料替代水泥,通过本 模块的学习,应掌握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及各种矿物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掌握水 泥的各种技术性质及验收内容、程序。
课堂练习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的胶砂强度; 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 2.试验方法 ISO法测定胶砂强度。
养 护
停90s 高速搅拌60s
测定抗折破坏荷载
测定抗压破坏荷载
主要仪器设备
水泥胶沙搅拌机
水泥胶沙振实台
主要仪器设备
平衡锤 游动砝码
标尺
抗折夹具
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
水泥抗折试验机
水泥标准试件 160×40×40mm 160×40×40mm
横截面
40mm
50mm
F
(N)
h
40mm
b
每个龄期测定破坏 荷载F1,F2,F3
试验过程
表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依据GB175—99)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3d 28 42.5
抗折强度(MPa) 3d 3.5 28 6.5
42.5
17.0
42.5R
52.5 52.5R 62.5 62.5R
22.0
23 27 28 32
42.5
道路硅酸盐水泥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ω1Oi=(m7-mg)/m7×100Rc=Fc/AA-受压部分面积,1600mm2
仪器设备
胶砂搅拌机、振实台、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微机全自动水泥压折试验机
检验依据
《道路硅酸盐水泥》GB/T13693-201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17《水泥胶砂强度(ISo)法》GB/T17671—2023
检验结论
备注
检验:审核:
第页共页
道路硅酸盐水泥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品种及等级
试验环境
温度:℃湿度:%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委托日期
检验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1
加水时间
加(m1)
距底板(砌
稠度(%)
2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针距底板4±Imm的时间)
hmin
终凝时间(针沉入试体0.5mm的时间)
hmin
3
安定性
标准法沸煮前AfA2=
沸煮后Ci=Cz=
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的平均值(mm):
4
烧失量
瓷珀期质量mo(g)
试样质量017(g)
灼烧后质量r∏8(g)
烧失量3si(%)
4
强度
龄期
检验日期
抗折强度Rf(MPa)
抗压强度R‹(MPa)
1
2
3
平均
1234源自56平均3天
月日
荷载Fc(kN)
/
强度Re(MPa)
28
月日
荷载Fc(kN)
/
强度Re(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SF
91.1 91.4 95.81 92.55 92.44 95.1 91.77 92.4 91.94 92.9 91.4 93.8
KH
0.875 0.887 0.920 0.889 0.888 0.914 0.88 0.890 0.885 0.885 0.879 0.90
n
2.50 2.45 2.21 2.46 2.37 2.47 2.50 2.45 2.59 2.51 2.50 2.35
2.8SiO2
理论值
▪ 依据:熟料化学成分或率值
▪ 公式: 1、化学法
C3S=3.80(3KH-2)SiO2 C2S=8.60(1-KH) SiO2 C3A=2.65(Al2O3-0.64Fe2O3) C4AF=3.04Fe2O3
国内部分水泥厂配料方案
厂别
冀东 宁国 柳州 江西 鲁南 云浮 新疆 铜陵 双阳 北京 大连 巢湖
左图为CaO—SiO2—Al2O3系 统的富硅部分相图
例题
▪ 已知熟料化学成分如下,试求熟料的矿 物组成。
▪ SiO2:21.4 Al2O3 :6.22 ▪ Fe2O3 : 4.35 ▪ CaO:65.6 MgO:1.06 SO3:0.37 ▪ f-CaO 1.0
实际值
一、石灰饱和系数: ▪ 公式:KH=CaO f - CaO 1.65 Al2 03 0.7SO 3 0.35 Fe2O3
p
1.6 1.61 1.59 1.61 1.58 1.94 1.60 1.65 1.55 1.84 1.60 1.76
C3S 52.90 54.13 61.28 56.45 53.85 60.93 53.84 56.28 56.18 55.4 53.70 57.9
C2S 23.80 23.87 14.60 21.26 20.55 15.98 22.85 20.91 22.32 21.9 23.00 18.7
2.8SiO2 f - CaO
▪ 意义:水泥熟料中的总CaO含量扣除饱和酸性氧化物所需 要的氧化钙后,所剩下的与二氧化硅化合的氧化钙的含量 与理论上二氧化硅全部化合成硅酸三钙所需要的氧化钙含 量的比值。简言之。KH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氧化钙饱 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 取值:0.87~0.96
KH=CaO 1.65 Al2 03 0.35 Fe2O3
细度的表示及测试方法
▪ 比表面积(勃氏法) ▪ 细度(筛余法)
细度的表示方法及控制原因
▪细度(选择性指标) ▪筛余:粉状物料细度的表示方法。一定质量的粉状 物料在试验筛上筛分后所残留于筛上部分的质量百分 数。
硅酸盐水泥的检测 2014年9月22日
水泥的组成材料
水泥的技术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不溶物(%)
烧失量(%)
细度
比表面积(m2/kg)
凝结时间(min)
初凝 终凝
安定性(沸煮法检验)
氧化镁(%)
三氧化硫(%)
碱(Na2O+0.658K2O)(%) 氯离子(%)
指标
P·Ⅰ不溶物来源及影响来自▪(1)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不能被溶解的残留物。 其主要成分是结晶 SiO2 ,其次是 R2O3 ,它属于水泥中非活性 组分之一 。 ▪不溶物来源: ▪①生料。熟料煅烧好、漏生少,熟料中不溶物含量很低,回转 窑正常煅烧的熟料约在0.2%-0.5%内; ▪②混合材(尤其是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水淬矿渣没有明显的不 溶物,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随活性的提高,不溶物减少; ▪③石膏中的杂质。粘土质杂质是石膏带入的不溶物来源,石膏 纯度高,不溶物也很低。 ▪因而该指标反映了熟料煅烧好坏、掺加石膏与混合材状况的一 项指标。熟料煅烧好,石膏中杂质少、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少, 不溶物测定值就低。
P·Ⅱ
≤0.75
≤1.5
≤3.0
≤3.5
≥300
≥45
≤390 合格 ≤5.0;水泥压蒸安定性检验合格 可放宽到6.0
≤3.5 ≤0.6或协商指标
≤0.06
强度 等级
42.5 42.5R 52.5 52.5R 62.5 62.5R
抗压强度 (MPa)
3d
28d
17.0
42.5
22.0
42.5
23.0
C3A 8.70 9.07 9.33 8.93 8.33 10.26 8.67 9.14 8.24 9.9 8.66 9.98
C4AF 10.40 10.70 11.25 10.55 10.00 9.06 10.34 10.34 10.27
9.5 10.36 10.20
水泥技术性能试验
▪ 细度 ▪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 凝结时间试验 ▪ 安定性试验 ▪ 胶砂强度试验
不溶物来源及影响
▪不溶物来源:生料、混合材、石膏中的杂质
▪基于不溶物的以上来源,国际上不少国家把它当做衡量水泥活 性和水泥中掺假的尺度之一。如我国水泥在东南亚销售时,客 户就此曾提出了不少问题。我国除供出口波特兰水泥标准中规 定过不溶物的要求外,六大水泥标准一直没有不溶物的要求, 主要原因是不溶物的存在对水泥性能无害,而水泥活性则可由 水泥强度来体现。但随着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和水泥出口的增 加,为促使水泥质量提高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使我国部分 水泥的品质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因此,在GB175-99及其后的 各新标准中,对硅酸盐水泥增加了不溶物的规定,其它品种水 泥不作规定。不溶物的化学分析方法,在GB176-2008中作了规 定,如操作不当,也会影响不溶物结果。
52.5
27.0
52.5
28.0
62.5
32.0
62.5
抗折强度 (MPa)
3d
28d
3.5
6.5
4.0
6.5
4.0
7.0
5.0
7.0
5.0
8.0
5.5
8.0
熟料的化学成分
熟料的矿物组成
熟料矿物的特性
在CaO—SiO2—Al2O3系统 中主要矿物中的绝大多数具有 水硬性,但对于硅酸盐水泥而 言,最符合硅酸盐水泥性质要 求的矿物组成是硅酸三钙和硅 酸二钙。
GB1346
水泥试验依据标准
▪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 定性检测方法》(GB1346-2001)
▪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 (GB/T1345-2005)
▪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8074-1987)
试验结果需满足GB175-1999或GB1344-199 等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