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新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道路工程中的使用
路面基层
通用硅酸盐水泥可用于道路基层材料,与其他集料混合后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折 强度和耐久性,保证道路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胶结料,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粘 结力和稳定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水利工程中的使用
坝体材料
在水利工程中,通用硅酸盐水泥可作 为坝体材料的胶凝材料,与其他骨料 混合后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渗性能, 保证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
01
02
03
原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 料包括石灰石、黏土、铁 粉等,根据不同的生产工 艺和配方进行配比。
生产流程
主要包括原料的破碎、粉 磨、配料与均化、烧成、 冷却和粉磨成水泥等步骤。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需对原料、半 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测 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 合国家标准。
需求。
感谢观看
THANKS
对水泥的强度等级和各龄期的 抗压、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进 行了调整,以满足不同工程的
需求。
增加了对水泥产品中氯离子 含量的限制要求,以降低混 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提高
混凝土耐久性。
对水泥产品的安定性、凝结时 间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更加严格 的控制,以确保水泥产品的质
量稳定性。
水泥产品的环保要求
规定了水泥产品中可溶性六价铬、 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的限量要求,
水泥行业的环保压力
1 2
强化环保法规的执行
新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更加严格, 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动绿色生产技术的发展
新标准鼓励企业研发和应用绿色生产技术,降低 能耗和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新标准的实施促使企业加强环保管理,提高员工 的环保意识和素质,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通用水泥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有六个品种:1、硅酸盐水泥(代号P.I或P.II),P.I型不掺加混合材,P.II型允许有不超过5%的活性矿物混合材料;2、普通硅酸盐水泥(P.0),允许以5%~15%的混合材等量取代硅酸盐熟料;3、矿渣硅酸盐水泥(P.S),在生产水泥时允许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作为混合材灯亮取代硅酸盐熟料,由于矿渣硬化比熟料大,共同磨细时,水泥中的矿渣颗粒太粗,矿渣的潜在活性不能充分发挥;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允许有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作为混合材等量取代熟料;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允许有20%~40%的粉煤灰等量作为混合材取代熟料;6、复合硅酸盐水泥(P.C),用两种以上矿物混合材总量20%~40%取代硅酸盐熟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规范标准

前言本标准第7.1、7.3.1、7.3.2、7.3.3、8.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欧洲水泥标准ENV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分与材料合并为一章(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5章);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原版GB175-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且≤70%”,并分为A型和B型。
A型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P.S.A;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 (原版GB1344-1999中第3.1条,本版第5.1条);——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且≤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且≤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1条);——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5.2.3、5.2.4条);——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4.2、4.3条和附录A);——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2.1.1条);——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4.5条,本版第5.2.6条);——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和32.5R(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改为“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其中要求P.S.A型、P.P型、P.F型、P.C型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并加注b说明‘如果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大于6.0%时,应进行水泥压蒸试验并合格’;P.S.B型无要求。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窑灰
应符合JC/T742的规定。
助磨剂
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超过水泥质量的%,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
-GB175-1956、GB175-1962、GB175-1977、GB175-1985、GB175-1992、GB175-1999;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强度
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应大于表3的要求。
表3单位为兆帕,MPa
品种强度等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3d 28d 3d 28d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7试验方法
组分
由生产者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或按GB/T12960进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者应至少每月对水泥组分进行校核,年平均值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单一结果最大偏差为±2%。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修建、桥梁工程等领域。
为了保证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内容,以便相关行业从业者了解和遵守。
首先,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主要包括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产工艺、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在物理性能方面,标准通常规定了水泥的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热膨胀系数等指标,以确保其在建筑结构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化学性能方面,标准通常规定了水泥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对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影响,以确保其对建筑材料的兼容性和耐久性。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水泥的生产工艺、包装和运输要求,以确保其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还包括了对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的要求。
标准通常规定了水泥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水泥产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包括对水泥样品的取样、试验方法、结果评定等内容,以便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和评定水泥产品的质量。
最后,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还包括了对产品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标准通常规定了水泥产品的包装规格、包装材料、标识要求、运输方式、贮存条件等内容,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损坏,保持其质量稳定性。
总之,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是保障其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依据,相关行业从业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生产和使用的水泥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应加强对通用硅酸盐水泥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检测,确保市场上流通的水泥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公众利益和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组分与材料、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eqv ISO 680:1990)GB/T 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750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eqv ISO 9597:1989)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847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 5483 石膏和硬石膏GB/T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 9774 水泥包装袋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T 12960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idt ISO 679:1989)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JC/T 420 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JC/T 667 水泥助磨剂JC/T 742 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common portland cement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 分类本标准规定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介绍

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介绍通用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实际上就是硅酸盐水泥,是使用硅酸盐水泥做为主料,加上适量的石膏和一些其它的材料配置而成的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其中硅酸盐水泥中有一品种就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家中建房使用的水泥基本上都是这种水泥,又被称为普通水泥。
通用水泥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有六个种类:1、硅酸盐水泥(代号P.I或P.II),P.I型不掺加混合材,P.II型允许有不超过5%的活性矿物混合材料;2、普通硅酸盐水泥(P.0),允许以5%~15%的混合材等量取代硅酸盐熟料;3、矿渣硅酸盐水泥(P.S),在生产水泥时允许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作为混合材灯亮取代硅酸盐熟料,由于矿渣硬化比熟料大,共同磨细时,水泥中的矿渣颗粒太粗,矿渣的潜在活性不能充分发挥;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允许有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作为混合材等量取代熟料;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允许有20%~40%的粉煤灰等量作为混合材取代熟料;6、复合硅酸盐水泥(P.C),用两种以上矿物混合材总量20%~40%取代硅酸盐熟料。
由于在配置水泥的过程添加的材料不同,因此有了如下的几个品种。
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石灰石硅酸盐水泥,P.L。
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
其中硅酸钙矿物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2、石膏5.2.1.1天然石膏:应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
5.2.1.2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
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
3、活性混合材料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工程、桥梁建设等领域。
为了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就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进行介绍,以便广大建筑从业者和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质量评定、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性能要求,通用硅酸盐水泥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和种类,如32.5号、42.5号、52.5号等。
每种类型的水泥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对产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包装标志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例如,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其含量和比例需符合标准规定。
同时,水泥的物理性能如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热量释放等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定。
此外,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了相应要求。
水泥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标注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质量标志等信息,并采取防潮、防漏、防损坏的措施。
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也要避免受潮、受污染和受损,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最后,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规定,生产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才能有效防止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是建筑行业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要深入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确保生产和使用的通用硅酸盐水泥符合规定,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各种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
指标改为和硅酸盐水泥一致,将各强度等 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矿渣 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 质硅酸盐水泥一致。
增加了45μ
m 方孔筛筛于不大于30%作 为选择性指标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 比表面积不大于300m2/kg;矿渣硅酸 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 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 筛余表示,其80 μ m 方孔筛筛余不大 于10%或45 μ m 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30%
将“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
180mm来确定用水量”的规定的适用 水泥品种扩大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 掺火山灰质混合材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1的整 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之胶砂流 动度不小于180mm.(水灰比0.51时,用 水量为229.5g)
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
量不大于0.06%, 由于水泥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会引起钢筋锈蚀, 从而导致开裂破坏。而且目前水泥生产中出现 了假借助磨剂之名掺入盐类早强剂的现象,因 此此次标准修订增加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其限 量是参照了混凝土设计应用规范 正常情况下,水泥中的氯离子主要来源于原料, 但由于原料中氯在熟料烧成过程中大部分挥发, 残留氯离子含量很少,一般小于0.05%,所以 如果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较高,主要来源于使 用的各种外加剂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GB175-2007
介绍
1.品种设置和强度等级不匹配。(普通水泥P· 032.5混合材料掺 量普通超标,远远超过15%的掺量)注:往往把P·C水泥改为 P· 0水泥卖给客户称为假普通。 2.混合材料作为合格判定项目之一,但没有配套的检验方法。 3.水泥中掺混和材料的种类呈开放状态(主要是重金属含量和放 射性元素超标) 4.水泥生产中使用盐类早强剂(氯离子超标:2001年以后水泥企 业开始使用盐类早强剂,山东尤为严重) 5.检验规则的可造作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买卖双方发生纠纷时) 6.现行六大水泥产品片准时全文强制性标准,技术监督部门近年 来对混合材检查力度加大,并对标准提出质疑。 标准提出质疑
细度为选择性指标
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实验方法的原则和
定期校核的要求 由生产者按GB/T12960或选择准确度更 高的方法进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 产者应至少每月对水泥组分进行校核, 年品均值应符合5.1的规定,单次检验 值应不超过本标准规定最大限量的2%。 为保证祖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生产者 应采用适当的生产程序和适宜的方法对 所选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将验证 的方法形成文件。
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 增加了通用硅酸水泥的定义:以硅酸
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即规定的 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将各水泥的定义取消: 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原则》的
要求,定义中不能包含要求,水泥组分的 含量不能在定义中体现 因此新标准只给出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 义以及明确本标准所指通用硅酸盐水泥所 包含的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 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 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 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并不单指六大水泥,石灰 石、磷渣等。 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将组分与材料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 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 的氧化镁含量”改为“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 其中要求P ·S · A型和P.P型、P.F型、P.C型水 泥中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并加注b说明 ‘如果氧化镁含量大于6.0%时,应进行水泥压 蒸试验并合格’; P ·S · B型无要求。 GB1344-1999 、GB12958-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 合硅酸盐水泥规定熟料中氧化镁含量不宜超过 5.0%,如果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的 氧化镁含量允许放宽到6.0%
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
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 “>20%且≤40%” 对于火山灰混合材,从试验结果可 以看出,当掺量大于40%后,其各项 性能急剧变化。因此本标准修订将 火山灰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的最 大掺量由50%改为40%
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
总掺量由“硬不大于15%,但不 超过50”改为“>20%且≤50%” 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
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量由
“20%-70%”改为“>20%且≤70%”并分为 A型和B型。A型矿渣掺量>20%且≤50%, 代号P· ·A;B型矿渣掺量>50%且 S ≤70%,代号P· ·B S 对于矿渣水泥而言,由于其混合材料 允许掺量范围大,在此范围内,水泥 的性能变化比较大,特别是矿渣掺量 超过50%后,碳化深度急剧增加。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
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 量的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 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 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 量的8%的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 GB/T18046 、 GBT1596 、 GB/T2847标准要 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 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其中石灰石中的三 氧化二铝含量(质量分数)应不小于2.5%的 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且符 合本标准5.2.5条的窑灰代替
增加了M类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
单独使用硬石膏会引起水泥与部分减水剂的不适
应,造成急凝、瞬凝现象,应次本标准取消了使 用硬石膏的规定。 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 “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 助磨剂是为了提高水泥的粉磨效率,但一些水泥 企业假借助磨剂的名义在水泥中掺入了不允许掺 加的外加剂,如盐类早强剂,现行标准中允许加 入不大于1%的助磨剂规定是参考欧洲、美国等 国外先进标准中的规定,而这一限量恰好使一些 早强剂能够发挥作用,而一般商品助磨剂,其使 用量大多在0.1%一下,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制
检验报告中增加了“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交货与验收中 增加了“安定性 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 10d以内完成” 包装标志中将“且应不少于标 志质量的98%”改为“且应不少 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 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 少于1000kg.
包装标志中将“火山灰质硅酸
编号与取样中增加了年生产能力“200*104t
以上” 的级别,即200*104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 个编号; 将“120万吨以上不超过1200吨为一个批号” 改为“120*104t -200*104t,不超过2400t为 一个编号”
将“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
等级,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恩 标准有关要求”改为“经确认 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 符合要求时方可出厂” 因为水泥不可能等到除了强度 在用
凝结时间:GB175-1999终凝时间
是以h表示的,GB175-2007中是 以min表示的 安定性:一般我们做安定性试验时 都是以试饼法来判定,但是有时候 试饼煮完后从表面看没有裂缝,用 直尺卡也没有弯曲,但是用手以掰 就碎了没有强度,这说明水泥安定 性还是有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可 以在用雷氏法做一遍。
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 7.1化学指标:不容物、烧失量、
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 7.3.1凝结时间 7.3.2安定性 7.3.3强度
取消了废品判定 不合格品种取消了细度和混合
材料掺加量的规定,将判定规 则改为“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 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 轻度技术要求为合格品”检验 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 以上几条的为不合格品。
标准修改内容
本标准将7.1化学指标、7.3.1凝结时间、
7.3.2安定性、7.3.3强度、9.4检测规则为 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 GB1344-1999、GB12958-1999三个标准
新标准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的区别
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 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 印刷采用黑色”改为“火山灰 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 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 的两侧印刷采用黑色或蓝色”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采用红色 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绿色
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P· 032.5和
32.5R 原因:水泥企业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中 混合材产量超标的现象的原因:水泥熟料 质量的提高及粉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水 泥中多掺加混合材料创造了条件,因此水 泥品种设置和强度等级不匹配的问题愈来 愈突出,绝大部分水泥企业按标准规定加 入混合材料实际是无法生产出32.5等级的普 通硅酸盐水泥 因此本标准修订取消了普通硅酸盐水泥32.5 强度等级,将水泥品种分为两个层次,如 用户需要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主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