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硅酸盐水泥有哪些品种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种类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种类一、引言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水泥类型,具有多种不同的品种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种类,包括其成分、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
二、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又称普通PC水泥,是最常见的一种通用硅酸盐水泥。
其主要成分为熟料和石膏,常用于建筑物的墙体、地板和屋顶等部位的施工。
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强度高、抗渗性好、耐久性强等特点。
三、高强度硅酸盐水泥高强度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础上添加了适量氧化铝和氧化镁等助剂而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
由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或者极端环境下使用的场合。
四、低碱度硅酸盐水泥低碱度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入适量氟化钙和氯化钾等助剂制成的建筑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碱度低,对混凝土、砖石等基材的腐蚀性小,因此适用于高级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
五、白色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是一种以高纯度熟料为原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其颜色为白色。
常用于建筑物内部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等部位的装修,具有美观、防潮、耐久等特点。
六、快硬硅酸盐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入适量快速凝固剂而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
其具有凝结速度快、强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需要快速施工或者需要返修的场合。
七、高耐磨硅酸盐水泥高耐磨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入适量氧化铝和氧化镁等助剂制成的建筑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耐磨性能好,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或者高磨损场合的施工。
八、防火硅酸盐水泥防火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入适量防火剂而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耐高温、不易燃烧,适用于需要防火性能的场合,如电力、化工等行业。
九、结构硅酸盐水泥结构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入适量纤维增强剂而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抗裂性好、强度高,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或者震动环境下使用的场合。
十、总结通用硅酸盐水泥具有多种不同的品种和应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物和施工环境选择不同的种类。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通用水泥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有六个品种:1、硅酸盐水泥(代号P.I或P.II),P.I型不掺加混合材,P.II型允许有不超过5%的活性矿物混合材料;2、普通硅酸盐水泥(P.0),允许以5%~15%的混合材等量取代硅酸盐熟料;3、矿渣硅酸盐水泥(P.S),在生产水泥时允许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作为混合材灯亮取代硅酸盐熟料,由于矿渣硬化比熟料大,共同磨细时,水泥中的矿渣颗粒太粗,矿渣的潜在活性不能充分发挥;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允许有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作为混合材等量取代熟料;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允许有20%~40%的粉煤灰等量作为混合材取代熟料;6、复合硅酸盐水泥(P.C),用两种以上矿物混合材总量20%~40%取代硅酸盐熟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组分配比方法

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组分配比方法摘要:按照特定的研究方法,本文章选取了PII52.5水泥和某地区的7种P'O42.5水泥,并重点研究了各种混合材掺入度水泥的密度、各种混合材掺入度水泥胶砂的保水率、不同外加剂含量的水泥砂浆在相同水胶比和相同流动性下的强度性能,探讨研究合理确定砂浆中混材掺量差别的办法和同类型不同品牌砂浆强度特性的区别,试图探讨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组分配比方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通用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品种;掺量组分配比方法一、引言本文给予混合材掺量对水泥密度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大量实践,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来的混凝土中加入了活性混材(粉煤灰和矿粉),混合砂浆的密度就所有降低了,由于粉煤灰和矿粉的密度比混凝土熟料的密度小。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在pII52.5号水泥与II级粉煤灰(密度:2.39g/cm)²和S95矿渣粉(密度2.94g/cm³)混合,随着混合料含量的增加,除了混合料含量为5%和20%的水泥的密度差异较大外,随着混合料含量的增加,差异较小,约为0.02g/cm²,该值也属于水泥密度试验的误差范围,因此不能根据水泥密度的差异有效识别水泥中外加剂含量的差异[1]。
二、混材中掺入对水泥或胶砂保水率的影响的研究(一)实验结果当混合材料当中掺入硅酸盐水泥后,由于粉煤灰、矿粉和水泥的细度不同,吸附水也不同。
在一定配比下,砂浆的保水性能可能有所不同。
不同混合材料掺杂度的通用硅酸盐水泥胶砂结合比、不同混合材料中掺杂度的水泥胶砂的保水率均不同。
(二)试验结果分析在p'I1525。
当在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三级粉煤灰和S95矿渣微粉时,在低掺量范围内,随着混合料掺量的增加,通用硅酸盐水泥砂浆的保水率相差不大,最大保水率与最小保水率相差仅为1.34%,远低于建筑行业标准《预拌砂浆》JG/t230-2007中保水率5%的误差范围。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前言本标准第、、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参照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 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修订。
本标准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本版前言);——增加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本版第条);——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成与材料合并为一章,材料中增加了硅酸盐水泥熟料(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4章);——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符合本标准第条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8%符合本标准第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代替”。
(原版GB175-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70%”(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条);——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40%”(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将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粉煤灰掺量由“20%~40%”改为“>20%,≤40%”(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条);——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条);——取消了粒化精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条、第条和附录A)——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条);——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和(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5章);——增加了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本版第条);——取消了细度指标要求,但要求在试验报告中给出结果(原版GB175-1999第条、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条);——将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改为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一致(原版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增加了水泥组分的试验方法(本版第条);——强度试验方法中增加了“掺火山灰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

1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1.1 水泥概述:1.1.1 定义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六大品种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产品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75-20071.2 相关标准:产品标准:GB/T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检测方法: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208-2014《水泥密度检验方法》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GB/T750-1992《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性能按TB10424-2010,其他品种水泥的性能按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
1.3 水泥的技术指标、抽检频次及检验方法见表1-11.4 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见表1-21.5 环境要求:水泥室的环境要求:试验室温度为 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1.6水泥取样方法:1.6.1 手工取样:散装水泥,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
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符合要求的容器中。
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
袋装水泥,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器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符合要求的容器中,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
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

2、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GB175-2019第3章“术语和定义”规定:
通用硅酸盐水泥——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 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制成的水硬性胶 凝材料。
GB175-2019与GB175-2019、GB1344-2019、 GB12958-2019相比,主要变化
3、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
粒化高炉 矿渣 -
≤5 -
火山灰质 混合材料
- -
-
粉煤灰
- - -
>5且≤20a
>20且≤50b
-
-
>50且≤70b
-
-
-
>20且≤40c
-
-
-
>20且≤40d
>20且≤50e
石灰石
- - ≤5 - - - - -
GB175-2019与GB175-2019、GB1344-2019、 GB12958-2019相比,主要变化
GB175-2019与GB175-2019、GB1344-2019、 GB12958-2019相比,主要变化
1、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
GB175-2019前言中说明:
本标准第7.1、7.3.1、7.3.2、7.3.3、9.4为强制 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GB175-2019与GB175-2019、GB1344-2019、 GB12958-2019相比,主要变化
五种常用硅酸盐系水泥的成分

五种常用硅酸盐系水泥的成分、特性的适用范围一、硅酸盐水泥PI PII成分:1. 水泥熟料及少量石膏(Ⅰ型)2. 水泥熟料、5%以下混合材料、适量石膏(Ⅱ型)主要特征:1. 早期强度高2. 水化热高3. 耐冻性好4. 耐热性差5. 耐腐蚀性差6. 干缩较小适用范围:1. 制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受循环冻融的结构及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2. 配制建筑砂浆不适用处: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2. 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二、普通水泥(P.O)成分:在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6%~15%或非活性混合材料10%以下主要特征:1. 早强2. 水化热较高3. 耐冻性较好4. 耐热性较差5. 耐腐蚀性较差6. 干缩较小适用范围: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不适用处:同硅酸盐水泥三、矿渣水泥(P〃S)成分: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主要特征: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2. 水化热较低3. 耐热性较好4. 对硫酸盐类侵蚀抗和抗水性较好5. 抗冻性较差6. 干缩较大7. 抗渗性差8. 抗碳化能力差抵适用范围:1. 大体积工程2. 高温车间和有耐热耐火要求的混凝土结构3. 蒸汽养护的构件4. 一般地上地下和水中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5. 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工程6. 配建筑砂浆不适用处:1.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四、火山灰水泥(P〃P)成分: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50%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主要特征: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2. 水化热较低3. 耐热性较差4. 对硫酸盐类侵蚀抵抗力和抗水性较好5. 抗冻性较差6. 干缩较大7. 抗渗性较好适用范围:1. 地下、水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2. 有抗渗要求的工程3. 蒸汽养护的工程构件4. 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工程5. 一般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6. 配制建筑砂浆不适用范处:1.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3. 干燥环境的混凝土工程4. 耐磨性要求的工程五、粉煤灰水泥(P〃F)成分: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40%粉煤灰主要特征: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2. 水化热较低3. 耐热性较差4. 对硫酸盐类侵蚀和抗水性较好5. 抗冻性较差6. 干缩较小7. 抗碳化能力较差适用范围:1. 地上、地下、水中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2. 蒸汽养护的构件3. 有抗裂性要求较高的构件4. 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工程5. 一般混凝土工程6. 配制建筑砂浆不适用处:1.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3. 抗碳化要求的工程国标PO42.5水泥详细成分表目品种 PII52.5R PO52.5R PO42.5R PC32.5R 国标企标国标企标国标企标国标企标不溶物% ≤1.5 ≤1.3 / / / / / /氧化镁% ≤5.0 ≤3.0 ≤5.0 ≤3.0 ≤5.0 ≤3.0 ≤5.0 ≤3.0三氧化硫% ≤3.5 ≤3.0 ≤3.5 ≤3.0 ≤3.5 ≤3.0 ≤3.5 ≤3.0烧失量% ≤3.5 ≤3.0 ≤5.0 ≤4.5 ≤5.0 ≤4.5 / /比表面积 M2/kg ≥300 ≥300 / / / / / /碱含量% / ≤0.60 / ≤0.60 / ≤0.60 / ≤0.6080um筛余% / / ≤10.0 ≤5.0 ≤10.0 ≤5.0 ≤10.0 ≤5.0 安定性须合格须合格须合格须合格须合格须合格须合格须合格初凝Min ≥45 ≥45 ≥45 ≥45 ≥45 ≥45 ≥45 ≥45终凝Min ≤390 ≤270 ≤600 ≤300 ≤600 ≤300 ≤600 ≤330抗压度Mpa 3天≥27.0 ≥29.0 ≥26.0 ≥28.0 ≥21.0 ≥25.0 ≥16.0 ≥18.028天≥52.5 ≥56.0 ≥52.5 ≥56.0 ≥42.5 ≥46.0 ≥32.5 ≥36.0抗压强度Mpa 3天≥5.0 ≥5.5 ≥5.0 ≥5.0 ≥4.0 ≥5.0 ≥3.5 ≥4.028天≥7.0 ≥8.0 ≥7.0 ≥8.0 ≥6.5 ≥8.0 ≥5.5 ≥6.0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区别复合硅酸盐水泥主要特征:早期强度低,耐热性好,抗酸性差。
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介绍

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介绍通用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实际上就是硅酸盐水泥,是使用硅酸盐水泥做为主料,加上适量的石膏和一些其它的材料配置而成的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其中硅酸盐水泥中有一品种就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家中建房使用的水泥基本上都是这种水泥,又被称为普通水泥。
通用水泥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有六个种类:1、硅酸盐水泥(代号P.I或P.II),P.I型不掺加混合材,P.II型允许有不超过5%的活性矿物混合材料;2、普通硅酸盐水泥(P.0),允许以5%~15%的混合材等量取代硅酸盐熟料;3、矿渣硅酸盐水泥(P.S),在生产水泥时允许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作为混合材灯亮取代硅酸盐熟料,由于矿渣硬化比熟料大,共同磨细时,水泥中的矿渣颗粒太粗,矿渣的潜在活性不能充分发挥;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允许有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作为混合材等量取代熟料;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允许有20%~40%的粉煤灰等量作为混合材取代熟料;6、复合硅酸盐水泥(P.C),用两种以上矿物混合材总量20%~40%取代硅酸盐熟料。
由于在配置水泥的过程添加的材料不同,因此有了如下的几个品种。
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石灰石硅酸盐水泥,P.L。
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
其中硅酸钙矿物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2、石膏5.2.1.1天然石膏:应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
5.2.1.2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
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
3、活性混合材料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硅酸盐水泥有哪些品种?技术指标有那些?
1,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2,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6,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代号P.L,
技术指标:A. 细度B. 凝结时间C. 安定性D.强度E:碱含量F水化热
混凝土等级如何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如何确定P73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N/`MM^2`)表示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3.配制混凝土时掺入减水剂,在下列各条件下可取得什么效果?为什么?
(1)用水量不变时;
(2)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时;
(3)流动性和水灰比不变时。
(1)用水量不变时——提高混凝土流动性、工作性、塌落度。
减水剂是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并带相同电荷相互排斥,降低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使流动性提高。
(2)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时——降低了用水量和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这是使用减水剂的主要目的。
混凝土的水灰比越低,强度高。
(3)流动性和水灰比不变时——降低水泥用量和混凝土配制成本。
因为使用减水剂后,保持流动性和水灰比不变,混凝土需要的水泥浆体积会降低,相应降低水泥和水用量。
什么是金属材料的伸长率,断后伸长率,断裂总伸长率和最大伸长率?
1.伸长率: 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
2.断后伸长率是指样式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3.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弹性伸长加塑性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4最大伸长率:钢筋在受到最大应力时产生的物理变化(变形)产生的伸长率。
建筑用卵石,碎石颗粒级配试验时,对环境温度仪器设备的要求?如何评定式样的颗粒级配?P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