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分类
客车等级分类

运营客车的种类和等级区分标准依据国标 JT/T325-1997运营客车被区分为不一样的种类和等级种类区分以下:运营客车分为客车(合卧铺客车)和轿车(如出租车)。
客车分为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和小型客车三种。
1 大型客车车身长度> 9m。
2 中型客车 6m<车身长度≤ 9m。
3 小型客车车身长度≤ 6m等级区分以下:1大型客车分为高三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一般级五个等级。
2中型客车分为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一般级四个等级。
3小型客车分为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一般级四个等级。
4轿车分为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一般级四个等级。
等级评定内容1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及小型客车主要评定动力性、行驶平顺性、制动性、密封性、车内噪声、空气调理、乘客座椅(卧铺)、车内服务设备、整车部署与内饰。
2轿车主要评定发动机排量和空调性能。
等级评定条件:1大型高三级客车1.1 动力性1.1.1 设计车速应不小于125km/h。
1.1.2 比功率应不小于14.5kw/t1.2 行驶平顺性1.2.1 前悬架应采纳独立悬挂。
1.2.2 悬架应采纳气囊弹性元件。
1.3 制动性1.3 应设有 ABS防抱制动装置及慢行器。
13.2 气制动车辆应设置储能弹簧制动装置。
1.4 密封性1.4.1 防雨密封性应切合GB12481的规定。
1.4.2 防尘密封性应切合GB12479的规定。
1.5 车内噪声车内匀速噪声应不大于70dB(A)。
1.6 空气调理1.6.1 空调系统应兼有制冷和采暖功能,并且采纳独立式制冷装置和独立式采暖装置。
人均装体制冷量和人均采暖热量均应不小于1880kJ/h。
1.6.2 应设有通风换气装置,人均通风换肚量应不小于25m3/h。
1.6.3 空调系统应具备自动调理车内温度和通风换肚量的功能。
1.6.4 应设置故障自动诊疗和有害气体安全报警装置。
1.7 乘客座椅1.7.1 座椅尺寸单人座椅座垫宽度≥440mm。
座椅深度≥440mm。
三类客车标准(一)

三类客车标准(一)三类客车标准一、什么是三类客车标准•三类客车标准是一种对客车分类的规定,根据车辆的建造与设计特点以及使用目的将客车分为三类。
二、三类客车的划分基准•根据国家标准《道路客车分类和术语》(GB7258)规定,三类客车的划分基准包括车辆的座位排列、车身结构、车辆用途、驾驶室与乘客区的区分等因素。
一类客车•一类客车是指装有10人以下座位的车辆,包括小型轿车、MPV、SUV等。
•这类客车通常使用于家庭、商务、旅游等非营运场景。
二类客车•二类客车是指装有10人以上座位的车辆,且乘客区与驾驶室不分开的车辆,也就是一体式客车。
•二类客车常见的有中巴、大巴等,多用于城市公交、长途旅游等场合。
三类客车•三类客车是指装有10人以上座位的车辆,且乘客区与驾驶室分开的车辆,也就是分体式客车。
•这类客车通常用于运输、接送员工、长途旅游等场景。
三、三类客车的标准与要求•根据《道路客车分类和术语》规定,对于不同类别的客车,也有相应的标准与要求。
安全性标准•一类客车的安全性标准较低,主要以乘坐舒适和基本的安全要求为主。
•二类客车的安全性标准较高,除了基本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消防、逃生等方面的规定。
•三类客车的安全性标准最高,需要满足更多的安全设施,如独立的逃生通道、紧急破窗装置等。
座椅布局标准•一类客车的座椅布局通常较为简单,不需要特别的布局要求。
•二类客车需要满足乘客区的座椅数量和布局要求,同时需要考虑舒适性和安全性。
•三类客车的座椅布局需要满足乘客区与驾驶室的分隔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舒适性和空间利用率。
车身结构标准•一、二、三类客车的车身结构标准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四、三类客车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高安全性的客车需求逐渐增加。
•三类客车作为目前市场上最高级别的客车,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未来,三类客车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技术、智能化设计和环保能源的应用。
客车收费类型分类标准

客车收费类型分类标准客车收费类型是指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客车进行收费的分类方法。
客车收费类型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客车的类型、载客量、行驶路线等因素进行划分的,不同的收费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客车,有利于实现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保障道路交通运输的有序发展。
下面将对客车收费类型进行详细分类介绍。
一、按客车类型分类。
1. 客运班车,指定线路、定时发车的客运车辆,按照线路长度和载客量进行收费。
通常根据客车的座位数和行驶里程进行计费,以确保客车运营成本的合理分摊。
2. 旅游大巴,主要用于旅游包车的客车,按照包车时长和行驶里程进行收费。
旅游大巴通常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包车服务,因此收费标准相对灵活。
3. 城市公交车,城市内的公共交通工具,按照线路长度和运营时间进行收费。
城市公交车的收费标准通常由政府或交通运输部门统一规定,以保障市民的基本出行权益。
4. 出租车,按照里程数和时间进行收费,通常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统一的收费标准,以保障乘客的权益。
二、按载客量分类。
1. 小型客车,通常指载客量在9人以下的客车,按照车辆类型和行驶里程进行收费。
小型客车的收费标准相对较低,适用于个人自驾或小团体出行。
2. 中型客车,指载客量在10-19人之间的客车,按照车辆类型、行驶里程和载客量进行收费。
中型客车通常用于团体包车或企业员工班车服务,收费标准相对较高。
3. 大型客车,指载客量在20人以上的客车,按照车辆类型、行驶里程和载客量进行收费。
大型客车通常用于大型团体包车或长途客运服务,收费标准相对较高。
三、按行驶路线分类。
1. 长途客运,指跨越城市或省份进行客运服务的客车,按照行驶里程和载客量进行收费。
长途客运通常需要经过多个地区,收费标准相对较高。
2. 城市客运,指城市内进行客运服务的客车,按照线路长度和运营时间进行收费。
城市客运的收费标准通常由政府或交通运输部门统一规定,以保障市民的基本出行权益。
3. 旅游包车,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车服务的客车,按照包车时长和行驶里程进行收费。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营运客车是承载着人们生活、工作、出行等需要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其类型的划分及等级评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乘客出行舒适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客车的类型、等级评定以及管理等方面对营运客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营运客车的类型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分类和技术要求》(JT/T 697-2019)的规定,营运客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生产用途客车生产用途客车是指车身设计和用途适合于工厂、矿山、机关、学校、医院、邮局等单位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内部或各种特殊道路上进行非公共交通活动的客运车辆。
2. 公路客运班线大巴公路客运班线大巴是指由公路客运企业运营管理,排除旅游包车、大型会议及活动用车、专业运动会运动员集训用车、高档公务专车和特种车辆的以适合旅客上下车、货物运输和行李储存为主要功能的长途客运车辆。
3. 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指按照公共运输的需要而运营的,由公共汽车运营企业或机关单位所拥有、经营的,以适合站点停靠和上下客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汽车。
4. 旅游用途客车旅游用途客车是指用于在旅游活动中承载游客和行李、装备等物品使用的车辆。
5. 校车校车是指为学校的学生运输而专门设计生产的车辆。
由于学校目的地以及学生年龄的特殊性质,校车的要求和其他客车有所不同。
二、客车等级评定按照《微型、小型客车和轻型、中型、重型商用车平均燃油消耗量及排放限值》(GB 18352.4-2016)的规定,将营运客车分为6个等级,等级越高,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越好,如下表所示:等级名称燃油消耗量限值(L/100km)微粒物排放(mg/km)1 一级≤10.0≤4.52 二级10.0~11.9 ≤6.03 三级12.0~13.9 ≤6.54 四级14.0~15.9 ≤7.05 五级16.0~17.9 ≤8.06 六级≥18.0≥9.0三、营运客车管理营运客车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1. 车辆年检营运客车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年检,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速公路客车分类标准

高速公路客车分类标准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公路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客车种类繁多,根据其功能和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探讨高速公路客车的分类标准,以及每种类型客车的特点和用途。
一、小型客车小型客车是指乘坐人数较少的轿车,通常可容纳4至7人。
这类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较快且操控性较好,适合长途旅行和家庭出行。
小型客车通常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因此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体验较为愉快。
二、中型客车中型客车是指乘坐人数较多的商务车或面包车,通常可容纳8至15人。
这类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相对较快,但操控性可能稍差一些。
中型客车适合用于商务旅行、团队旅游以及机场接送等场景。
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载货空间和舒适的座椅布局,能够满足乘客的需求。
三、大型客车大型客车是指乘坐人数较多的长途客车或旅游大巴,通常可容纳16人以上。
这类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较快,但操控性相对较差。
大型客车适合用于长途旅行、旅游观光以及大型团队活动。
它们通常具有宽敞的内部空间、舒适的座椅和娱乐设施,能够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旅行体验。
四、豪华客车豪华客车是指配置豪华、舒适设施较多的客车,通常可容纳较少的乘客。
这类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较快,操控性较好。
豪华客车适合用于商务接待、高端旅游以及婚庆等场合。
它们通常具有豪华的内饰、舒适的座椅、高级音响和娱乐系统,能够为乘客提供奢华的旅行体验。
五、特种客车特种客车是指根据特定需求而设计的客车,通常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用途。
例如,救护车、警车、消防车等都属于特种客车的范畴。
这类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可能与其他客车相差不大,但操控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
特种客车的设计和配置与普通客车有所不同,以满足特定任务的需求。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客车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乘坐人数、功能和特点来划分。
不同类型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具有不同的速度、操控性和舒适性。
客车基本知识

1客车分类M3类客车分A B、I、II、III五个级别。
A级表示轻型城市客车、B级表示轻型旅游客车、I级表示城市客车、II级表示长途客车、III级表示旅游客车。
2、排放3、噪声车外:GB1495- 2002:发动机功率P v 150 kW: 80dB (A); P> 150 kW: 83dB车内:GB7258- 2004:直接档50km/h匀速行驶时车内噪声:w 79dB(A)JT/T 325-2010:4、汽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安装规定在安装中有正确调整照射方向的灯具有:远光灯、近光灯、前雾灯。
_________客车外部照明与信号装置的光色有白色、红色、黄色和琥珀色,请写出以下照明与信号装置的光色(不考虑与其它灯具组合或有共同透光面):前雾灯(白色或黄色)、后雾灯(红色)、转向信号灯(琥珀色)、制动灯(红色)、倒车灯(白色)、侧标志灯(琥珀色)、牌照灯(白色)、侧回复反射器(琥珀色)、后回复反射器(红色)、示廓灯(前面白色、后面红色)、危险警告信号(琥珀色)。
客车外部照明装置中只有(转向信号灯)、(危险警告信号)和(紧急制动信号)是闪烁的。
远光变近光时所有远光必须同时关闭,远光打开时,允许近光同时开着。
侧转向灯视表面或发光面前边缘至车辆前端的距离为1800mm;最前面的侧标志灯离客车前端的距离应不大于3000mm最后面的侧标志灯离客车后端的距离应不大于1000mm相邻标志灯的间距应不大于3000mm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1500mm最前面的侧回复反射器离客车前端的距离应不大于3000mm最后面的回复反射器离客车后端的距离应不大于1000mn,相邻回复反射器的间距应不大于3000mm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900mm 制动灯安装离地高度应不大于1500mm5、后视镜与下视镜当汽车满载,外后视镜所有零部件离地高度大于1800mm时,可免予撞击试验,且对后视镜单侧外伸量不作要求;但外后视镜离地高度小于1800mm时,应具有缓和冲击的能力(须经受GB15084规定的撞击试验),其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最大宽度以外200mm车长大于6米的客车车前应至少设置一面前下视镜,前下视镜应能保证驾驶员能看清玻璃下方长 1.5米、宽3米范围内的情况。
客车类型大型卧铺-中级-普通的样子

客车类型大型卧铺-中级-普通的样子
大型卧铺中级是是中级标准的卧铺汽车。
意思就是指含有卧铺的大型中级客车。
大型客车分为高三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普通级五个等级。
高三级是最好的,比如设计时速需要125公里/小时,高二级就差一点,设计时速115,高一级是最差的。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的级别,评级以客车结构与底盘配置;安全性;动力性;舒适性〔车内噪声、空气调节、乘客座椅(卧铺)〕,及服务设施等作为标准来衡量的。
中型客车和大型客车的关键区别在于车身长度和乘坐人数上,除了这两类还有小型和微型客车。
下面具体看一下分类规范:
大型:车身长度在6米以上或乘坐人数≥20人以上。
中型:车身长度小于6m、乘坐人数在9人到20人之间。
小型:车身长度小于6m、乘坐人数≤9人。
微型:车身长度≤3.5m,发动机排量≤1升。
根据要求,司机的资质上不同,大型客车要求司机有A1资质,在新规中中型客车需要b1驾照。
从用途来看,大型客车多用于长距离载客送客。
而中型客车多用于商务活动、小型团体等人群。
而我国又根据客车的每一项性能,比如客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密封性、车里面噪声、乘客座椅(卧铺)、车里面服务设施、整车布置与内饰等指标,做了更耐心的区分。
大型客车包括五个级别,包含高三级、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普通级。
中型客车包括四个级别,包含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普通级。
小型客车包括四个等级,包含高二级、高一级、中级和普通级。
高速公路客车分类标准

高速公路客车分类标准
高速公路客车主要根据座位数量和车身结构进行分类。
常见的高速公路客车分类标准如下:
1. 根据座位数量分类:
- 迷你客车:座位数量小于10个;
- 中型客车:座位数量在10至20个之间;
- 大型客车:座位数量在20个以上。
2. 根据车身结构分类:
- 敞篷客车:车顶没有固定的车顶结构,通常用于旅游观光等用途;
- 高一体客车:车身整体高,通常用于长途客运服务;
- 普通客车:常见的客运客车类型,车身高度一般。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速公路客车的分类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以上仅为常见的分类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2类: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
不超过5000 kg载客车辆。
A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不多于22人,并允许乘员站立。
(轻型客车)
B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不多于22人,不允许乘员站立。
(轻型客车)
Ⅰ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多于22人,允许乘员站立,并且乘员可以自由走动。
Ⅱ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多于22人,只员站允许乘立在过道和/或提供不超过相当于两个双人座位的站立面积。
Ⅲ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多于22人,不允许乘员站立。
M3类: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
过5000 kg的载客车辆。
A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不多于22人,并允许乘员站立。
(轻型客车)
B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不多于22人,不允许乘员站立。
(轻型客车)
Ⅰ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多于22人,允许乘员站立,并且乘员可以自由走动。
Ⅱ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多于22人,只允许乘员站立在过道和/或提供不超过相当于两个双人座位的站立面积。
Ⅲ级可载乘员数(不包括驾驶员)多于22人,不允许乘员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