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各种气体

合集下载

高中18种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只有方程式)

高中18种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只有方程式)

高中18种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只有方程式) 高中常见18种气体的制备方法一、氢气实验室制法: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锌硫酸和氢气。

工业制法: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或者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二、一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甲酸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工业制法: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工业制法: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四、甲烷实验室制法:乙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甲烷。

五、乙烯实验室制法: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工业制法:石油裂解或烷基化反应,生成乙烯。

六、乙炔实验室制法:电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

七、氮气实验室制法: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或者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铜和氮气。

工业制法:液化空气再蒸馏,先蒸出氮气。

八、氨气实验室制法: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高温高压。

工业制法:氮气和氢气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九、一氧化氮实验室制法: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工业制法: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催化剂存在。

十、二氧化氮实验室制法: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工业制法: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十一、氧气实验室制法: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高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或者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和水。

工业制法:液化空气再蒸馏,蒸出氧气。

十二、SO2的制法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Na2SO3和浓度不低于70%的H2SO4反应来制得SO2,反应产物为Na2SO4、SO2和H2O。

而在工业上,可以将4FeS2和11O2反应,得到2Fe2O3和8SO2.另外,还有一种点燃硫和氧气反应的方法,可以得到SO2.十三、H2S的制法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FeS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得H2S,反应产物为FeCl2和H2S。

实验室制取气体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气体化学方程式

让实验室的气体制取不再神秘:掌握气体化
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是一项基本技能。

了解气体化学方程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气体制取的过程,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制备效率。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化学方程式。

一、氧气(O2)的制取
1. 加热过氧化氢(H2O2):2H2O2 → 2H2O + O2
2. 电解水:2H2O → 2H2 + O2
二、氢气(H2)的制取
1. 锌和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 碱金属和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三、氮气(N2)的制取
1. 吸附剂吸附空气中的氧气:N2 + O2 → 2NO(在Cu-Ni(75%)的吸附剂上)
2. 氦-冷却空气混合物:N2 + O2 + He → He + N2 + O2
四、氯气(Cl2)的制取
1.高锰酸钾和盐酸反应: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8H2O + 5Cl2
2. 氢过氧化物和酸反应:2HClO4 + MnO2 → MnCl2 + 2H2O + Cl2
以上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及其对应方程式,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参考。

当然,制取气体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探索,但要记得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高中化学实验室气体制备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室气体制备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室气体制备总结引言气体制备是高中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之一。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从化学反应中制备出各种气体。

本文将总结高中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气体制备方法及其原理,以供参考。

一、氧气制备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和可燃的气体,广泛应用于燃烧、氧化等化学反应中。

在高中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氧气制备方法是通过高锰酸钾的分解来制取。

实验步骤如下:1.取适量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蒸馏烧瓶中;2.加入适量稀硫酸,使高锰酸钾充分溶解;3.使用导管将烧瓶与气体收集瓶连接,将气体收集瓶内的水排空;4.缓慢加热烧瓶,观察气体收集瓶中气体的变化。

原理解释: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式为:2KMnO4(s) → K2MnO4(s) + MnO2(s) + O2(g)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和稀硫酸混合物,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并通过导管收集。

二、二氧化碳制备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高中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于酸碱中和实验和植物光合作用研究中。

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备方法有酸与碳酸盐反应法和酵母发酵法。

1. 酸与碳酸盐反应法实验步骤如下:1.取适量碳酸盐固体(如碳酸氢钠)放入烧杯中;2.缓慢滴加酸(如稀盐酸)至碳酸盐完全反应;3.使用盖有橡皮塞的试管收集气体。

原理解释: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式如下:NaHCO3(s) + HCl(aq) → NaCl(aq) + H2O(l) + CO2(g)通过滴加酸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用试管收集。

2. 酵母发酵法实验步骤如下:1.取适量酵母放入锥形瓶中;2.加入适量葡萄糖溶液,与酵母充分混合;3.盖上透明的气球或用试管堵住瓶口;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

原理解释:酵母通过发酵作用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瓶口进入气球内,使气球膨胀。

三、氯气制备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应用于消毒、漂白和制取其他化学品中。

在高中化学实验室中,氯气可以通过盐酸与漂白粉的反应制备。

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可以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制备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1. 蒸发法:某些易挥发的液体可通过加热使其蒸发,然后将气体冷凝收集。

2. 氢化物法:将适量的金属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例如,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铍,然后通过加热分解得到氢气。

3. 碱金属与水反应法:将碱金属(如钠、钾)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4. 酸与金属反应法:将适量的酸性溶液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例如,用盐酸与锌反应可以制取氢气。

5. 高温分解法:一些化合物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气体。

例如,高温下加热重铬酸钠可以产生氧气。

6. 导电式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将水或者其他适合的溶液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例如,用电解法可以制取氧气和氢气。

7. 吸附法:某些气体可以通过特定的材料吸附和分离出来。

例如,通过活性炭吸附可制取氯气。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还有其他更具体的制取方法根据不同气体的性质和要求而存在。

在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和防范有毒或易燃气体的泄漏。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⑴氧‎气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制取‎方程式——‎2KClO‎3 2KC‎l+3O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2SO‎4 ===‎H2SO‎4+H2↑‎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⑶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 l2+C‎l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 l),再‎通入浓H2‎S 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2+2N‎a OH==‎= NaC‎l+NaC‎l O+H2‎O⑷硫化‎氢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②制取方‎程式——F‎e S+2H‎C l===‎FeCl‎2+H2S‎↑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 Cl),‎再通入固体‎C aCl2‎(或P2O‎5)(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H2S‎+2NaO‎H=== ‎N a2S+‎H2O或H‎2S+Na‎O H===‎NaHS‎+H2O‎⑸二氧化硫‎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 a2SO‎4+SO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 a2SO‎3+H2O‎⑹二氧化‎碳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 aCO3‎+2HCl‎C aCl2‎+CO2↑‎+H2O‎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 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⑺‎氨气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O H)2+‎2NH4C‎l CaCl‎2+NH3‎↑+2H2‎O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向下排气‎法⑻氯化‎氢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 O4+2‎H Cl↑‎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④检‎验——通入‎A 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⑼二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 u(NO‎3)2+2‎N O2↑+‎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 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⑤收‎集——向上‎排气法⑥‎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NO+N‎O2+2N‎a OH==‎=2NaN‎O2+H2‎O⑩一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 u+8H‎N O3(稀‎)===3‎C u(NO‎3)2+2‎N O↑+4‎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⑤收‎集——排水‎法⑾一氧‎化碳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HCOO‎H CO↑+‎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④‎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⑥‎收集——排‎水法⑿甲‎烷①制取‎方程式——‎C H3CO‎O Na+N‎a OH C‎H4↑+N‎a2CO3‎②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⒀乙烯‎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④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⒁乙‎炔①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 a(OH‎)2+CH‎CH↑‎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⑤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 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无论是用于实验研究还是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备气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呼吸、燃烧和氧化反应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氧气:1. 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H2O2)分解可以制备氧气。

首先,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反应瓶中,然后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锰(MnO2)。

在加热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2 → 2H2O + O22.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制备氧气。

选择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放入烧杯中,然后加热至较高温度。

金属氧化物分解生成金属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MnO2 → 2Mn + O2二、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氢气制备方法:1.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常用的金属有锌(Zn)和铁(Fe),常用的酸有盐酸(HCl)。

将适量的金属放入反应瓶中,然后添加足够的酸。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Zn + 2HCl → ZnCl2 + H22. 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制备氢气的另一种方法。

使用电解槽装置,将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浸入水中,然后通电。

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 → 2H2 + O2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植物光合作用、饮料制造和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备方法:1.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将适量的一氧化碳(CO)和氧气(O2)混合,然后点燃混合物。

在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O + O2 → CO22. 碳酸酸和酸的反应将适量的碳酸酸(如碳酸钠)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1.氢气(H2)化学方程式:2HCl+Zn→ZnCl2+H2制备方法:将锌粉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

2.氧气(O2)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制备方法:加热高锰酸钾(KMnO4)或高氯酸钾(KClO3),产生氧气。

3.氮气(N2)化学方程式:2NH4NO2→2N2+2H2O+O2制备方法:加热亚硝酸铵(NH4NO2),产生氮气。

4.氯气(Cl2)化学方程式:2NaCl+2MnO2+4HCl→2MnCl2+2H2O+Cl2制备方法:将氯化钠和高锰酸钾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氯气。

5.氟气(F2)化学方程式:2HF+Ca(F2)→CaF2+H2↑制备方法:在氢氟酸中通入氟化钙,产生氟气。

6.氡气(Rn)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由于氡的放射性,通常无法在实验室中制备。

7.氖气(Ne)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氖是一种稀有气体,通常会从空气中分离提纯。

8.氦气(He)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和氖一样,氦也是从空气中提炼得到的。

9.氦气(Ar)化学方程:N/A制备方法:氩也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气体得到的。

10.气体的方程式:不同的气体需要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条件。

11.二氧化碳(CO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制备方法: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12.二氧化硫(SO2)化学方程式:CuSO3+2HCl→CuCl2+SO2↑+H2O制备方法:将亚硫酸铜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

13.氮氧化物(NOx)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氮氧化物是一类复杂的气体,通常是通过高温燃烧反应或者其他专门的制备方法得到的。

14.一氧化碳(CO)化学方程式:2C+O2→2CO制备方法:碳与氧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

15.氢氟化氢(HF)化学方程式:CaF2+H2SO4→2HF↑+CaSO4制备方法:氢氟化氢可以通过硫酸和氟化钙反应得到。

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精讲

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精讲

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精讲常见气体的制取反应原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①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2KMnO 4=====△K 2MnO 4+MnO 2+O 2↑。

②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2KClO 3=====MnO 2△2KCl +3O 2↑,其中MnO 2是催化剂。

③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2H 2O 2=====MnO 22H 2O +O 2↑,其中MnO 2是催化剂。

(2)实验室制取CO 2气体: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块状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3)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室常用锌和稀H 2SO 4反应: Zn +H 2SO 4===ZnSO 4+H 2↑ 实验装置图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与固体 固体与液体 反应的条件 加热不加热适用制取 的气体①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①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③实验室制取氢气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②加热前要给试管预热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要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用长颈漏斗添加液体,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到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常见气体最佳发生装置的选择:装置图A B C D装置特点安装简单便于添加液体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适用范围用于制取少量气体制取较多气体用于剧烈反应时可平稳地获取气流用于持续时间很长的气体制取思考:B中从那个仪器添加液体药品?C装置控制反应速率的原因?还可用什么仪器代替分液漏斗?D是如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根据制取气体的实际需要和反应的具体情况,从上述装置中选择最佳适合需要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

(5)收集装置的选取:选择收集装置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密度、是否有毒性、能否与空气中的某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验室制取氢气:锌粒+稀硫酸Zn+H2SO4(稀)=ZnSO4+H2↑
注意事项:
1.点燃氢气或加热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当含氢的体积在4%~74.2%的范围遇到火就会立即爆炸.而纯净的氢气则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连续检验氢气时,不要用同一个试管,需要更换一只试管重新检验.
2.使用启普发生器时,要远离火源,防止氢气不纯而引起爆炸.
3.做氢氧混合气体爆鸣实验时,应注意在点燃肥皂泡前一定要拿走储气瓶,并夹好橡皮导管.否则将引起爆炸事故.
4.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加热前应先通入氢气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才能加热(为什么).同时氢气流要均匀,避免时快时慢,一般每秒2个气泡即可.在停止加热后,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2.实验室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

注意事项:①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导气管不应伸到试管内太长。

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向上,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大理石+稀盐酸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
注意事项:
①气密性检查。

②装药品时应先放入大理石,后加入稀盐酸。

③组装仪器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到液面以下。

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⑤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

4.实验室制取氯气:二氧化锰+浓盐酸加热。

MnO2+4HCl(浓)===MnCl2 +Cl2↑+2H2O
注意事项:
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的导管口插进集气瓶底。

②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所以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

③烧瓶加热时,应用石棉网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漏斗加盖玻璃塞。

⑤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Cl2。

启普发生器:固体(块状)+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

氯气的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H2O2NaOH+Cl2 (+)+ H2↑(-)
5.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浓H2SO4+NaCl晶体共热2NaCl+H2SO4(浓)Na2SO4+2HCl↑
1,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②氯化氢气体有毒
2,检验方法
①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变红则表明收满。

②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移近瓶口,有白烟生成则收满。

反应式为:HCl+NH3=NH4Cl 3,尾气处理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用水吸收HCl余气或制盐酸时,必须在导气管口接一个漏斗并倒扣在水面上。

6.实验室制硫化氢气体:硫化亚铁+稀硫酸FeS+H2SO4(稀)FeSO4+H2S↑
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②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③可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试纸变黑)
④可用CaCl2,P2O5干燥。

7.实验室制二氧化硫气体: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8.实验室制氨气:铵盐+消石灰2NH4Cl + Ca(OH)2 = 加热2NH3↑+ CaCl2+2H2O
注意事项:1..实验中干燥氨气时通常使制得的氨气通过
碱石灰干燥,收集氨气须用向下排空气集气
法.
2.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堵一团棉花
一.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CH 3COONa + NaOH Na 2CO 3+CH 4
↑△2.药品:无水醋酸钠粉末和碱石灰,3.装置:
4.收集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碱石灰中CaO 的作用:a.吸水干燥,
b.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以利CH 4气体逸出,
c.减轻NaOH 在高温时对玻璃腐蚀。

三、乙炔的制法实验室制法:
(1)原理CaC
2+ 2H
2
O C
2
H
2
↑+ Ca(OH)2
(2)反应装置:
①、反应激烈,用块状电石、饱和食盐水作反应物,以便均匀、稳定产生乙炔;
②、用分液漏斗控制水的用量和加水的速率
③、在装置的气体出口处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生成的泡沫堵塞导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