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药理作用文档

合集下载

中药山茱萸的功能主治

中药山茱萸的功能主治

中药山茱萸的功能主治一、概述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中药材。

二、功能主治山茱萸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血祛瘀:山茱萸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或减轻血液瘀滞的症状。

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痛经、瘀血性疼痛等症状。

2.调理胃肠:山茱萸可用于调理胃肠功能。

它能够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缓解胃脘胀闷、食欲不振等胃肠不适的症状。

3.抗菌消炎:山茱萸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

它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帮助减轻炎症症状。

4.抗氧化:山茱萸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氧化损伤。

长期服用山茱萸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

5.调节免疫系统:山茱萸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适用于季节变化、免疫力下降引起的易感冒、咳嗽等症状。

6.缓解精神压力:山茱萸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适用于焦虑、失眠等与精神压力相关的症状。

三、用法用量山茱萸的用法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煎汤服用:将适量山茱萸煎煮,作为药物煎汤服用。

可根据需要调整煎汤的浓度和剂量。

•蜜炙服用:用蜂蜜炙烤山茱萸后服用。

一般每次可服用3-5克,分2-3次服用,可咀嚼后吞咽或者泡水服用。

•外用敷贴:将山茱萸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并用纱布固定。

每天更换一次,连续使用3-5天。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法用量还需根据药师或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山茱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体虚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山茱萸。

2.使用山茱萸过程中如出现过敏、不适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3.严禁超过剂量或长期大量使用山茱萸,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山茱萸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山茱萸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山茱萸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该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

许多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菌等活性,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有潜在的药理作用。

以下是山茱萸化学及药理研究的一些进展。

山茱萸主要的活性成分是鞣花酸类化合物和木脂素。

鞣花酸类化合物包括山茱萸酸、蓝花酸和七叶皂苷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活性。

山茱萸中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如金丝桃黄酮、肉桂酸苷和槲皮素等,这些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山茱萸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研究表明,山茱萸能够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物质的积累,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山茱萸中的抗氧化成分还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

山茱萸还具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山茱萸中的鞣花酸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山茱萸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此外,山茱萸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山茱萸还具有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研究表明,山茱萸中的鞣花酸类化合物和木脂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阻止其生长和繁殖。

山茱萸还可以抑制细菌产生的酶活性,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此外,山茱萸还具有抗糖尿病、抗高血压、抗高血脂和抗肝损伤等药理活性。

研究发现,山茱萸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在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 文档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 文档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二经,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以下功效:补虚固脱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

山茱萸善补肝,凡人身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其善治阴阳两虚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危重证候。

临症常以山茱萸50~100克煎浓汤服。

滋阴敛汗肝为厥阴,其虚极之时,可见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或又热又汗之危候。

因肝胆相为表里,厥阴肝经之忽热忽汗之症,尤如少阳胆经之寒热往来之候,治疗需补肝滋阴以除寒热。

《神农本草经》谓山茱萸主寒热,其实为肝经虚极之寒热,因山萸肉能敛汗,又善补肝,故用于肝经虚极、元气欲脱之寒热往来、大汗淋漓之症有效。

补肝舒肝《内经》云:“过怒则伤肝”,肝藏血、主筋。

肝伤,气血虚,则筋失所养而筋脉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

又肝胆中藏相火,肝虚则疏泄失职,相火难以周流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痛。

治疗宜补肝舒肝并举,补血活血同施。

《神农本草经》云:“山茱萸主温中,逐寒湿痹。

”山茱萸不仅能补肝,且能舒肝通利气血,故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虚所致腿痛,有补肝行痹之功。

收敛固涩山茱萸具有收敛之功,又兼开通之力,可补肺络及胃中血络,又不致有留瘀之患。

久咳不愈而气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虚火旺损伤胃络之吐血患者,临床常用山茱萸加龙骨、牡蛎,或加三七粉冲服,常可起到意外之疗效。

1.俞豪民医生用自制新加龙萸止汗汤加减治疗自汗、盗汗,疗效显著。

药用生龙骨、生牡蛎、山茱萸、何首乌、酸枣、金樱子、黄芪、乌梅,方中山茱萸用量为30-60g[中医杂志,1988,29(2),58]2.路志正教授曾以甘寒沉潜法治疗阴血亏虚,气燥阳浮之眩晕症,药用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生地、山萸肉、北沙参、钩藤、黄柏、知母、羚羊角,随证加减,方中山萸肉用量至50g。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6�1头痛眩晕卷》)3.刘寿民医生是浙江省湖州地区地方名医,习用家传验方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山萸肉药理及应用

山萸肉药理及应用

山萸肉药理及应用山萸肉,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主要来源于山楂植物的果实。

它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被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抗衰老等方面。

下面将从药理及应用角度,对山萸肉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山萸肉具有调理消化系统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C、纤维素等成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并且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

同时,山萸肉还能增加胃酸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消化食物、减轻胃肠不适、治疗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其次,山萸肉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此外,山萸肉还具有保护心脏肌肉、调节心脏节律的作用,可缓解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此外,山萸肉还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因此,长期服用山萸肉可以保护皮肤、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治疗老年性痴呆等老年疾病。

此外,山萸肉还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它含有类黄酮、三萜皂苷等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菌消炎的作用,对治疗炎症性疾病如胃炎、肝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山萸肉的应用形式多样,可以鲜用、干用、煮水提取等。

鲜用山萸肉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腹胀等胃肠道疾病。

干用山萸肉可以研磨成粉末,用于制作胶囊或冲服。

煮水提取的山萸肉可以用于制成山楂茶或煮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总的来说,山萸肉是一味具有丰富药理成分的中药材,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抗衰老方面。

山萸肉具有调理消化、保护心血管、抗衰老、抗炎、抗菌等多种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过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山萸肉不宜过量食用,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因此在使用山萸肉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并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进行合理用药。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1.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山萸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健胃消食:山萸肉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并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润肠通便:山萸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秘。

•收敛止泻:山萸肉具有收敛肠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和慢性腹泻等症状。

•调节血糖:山萸肉能降低血糖浓度,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益处。

•降血脂:山萸肉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和改善高血脂症状。

•抗菌消炎:山萸肉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和炎症等疾病。

2. 山萸肉的主治山萸肉主要用于以下疾病或症状的治疗:•胃寒胃冷:山萸肉具有温中暖胃的作用,适用于胃寒胃冷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脾胃虚弱:山萸肉有补益脾胃、增加食欲和消化功能的作用,对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痢疾腹泻:山萸肉有收敛肠道、止泻的作用,适用于痢疾腹泻、慢性腹泻等症状。

•高血脂:山萸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适用于高血脂引起的血脂异常症状。

•糖尿病:山萸肉能降低血糖浓度,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山萸肉的用量山萸肉一般以煎剂、水煎剂等形式服用。

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症状确定,一般建议按下述用量进行使用:•山萸肉煎剂:每次10-20克,加水煎煮后分2-3次服用。

•山萸肉水煎剂:每次5-10克,加适量水煎煮后分2-3次服用。

使用山萸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用药:山萸肉作为一种中药材,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嘱托,不可过量使用。

•孕妇禁用:孕妇应禁用山萸肉,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注意过敏反应:对山萸肉过敏者应避免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山萸肉与一些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避免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或遵循医生的指导。

以上是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以及用量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山茱萸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功效与作用山茱萸,又称刺五加,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它的学名是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属于五加科。

山茱萸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朝鲜等国家,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草药之一。

在中医中,山茱萸被广泛应用于补气、养血、益精、安神、壮阳、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现代研究证实,山茱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一、山茱萸的主要药用功能:1.增强免疫力:山茱萸含有一些重要的活性成分,如多糖、甄乙加醇和五加皂甙等,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山茱萸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抗疲劳作用:山茱萸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恢复体力、增强精力。

研究发现,山茱萸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运动耐力和抗疲劳能力,延长运动时间,减少疲劳感。

这主要得益于山茱萸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肌肉代谢能力,增强糖原存储能力,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3.抗衰老作用:山茱萸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花青素、维生素C等,这些成分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机体老化过程。

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山茱萸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延缓细胞的衰老。

此外,山茱萸还具有保护肝脏、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作用,对延缓衰老非常有益。

4.调节血糖和血脂:山茱萸中的五加皂甙和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调节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研究发现,山茱萸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胆固醇的积聚,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山茱萸还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对减肥和调节体重也有一定的作用。

5.改善认知功能:山茱萸具有改善记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作用。

研究发现,山茱萸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脑部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脑细胞的能量供应,改善脑功能。

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功能主治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具有补肾、固精、止血、润肠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以下是山茱萸的常见功能主治:1.补肾壮阳:山茱萸具有滋肾功能,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经常服用山茱萸,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提高性欲和生殖能力。

2.固精强壮:山茱萸可以促进精子的生成和发育,增加精子数量和质量,对治疗男性精子畸形、精液质量下降等问题比较有效。

3.止血散淤:山茱萸具有凝血止血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稳定性,防止血管破裂、出血。

对于出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便血、咯血等,山茱萸都有一定的疗效。

4.润肠通便:山茱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增加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对于经常便秘、大便干燥和便秘引起的腰腿酸软等问题,山茱萸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5.抗菌消炎:山茱萸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特别是对于湿热病变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口腔溃疡、口臭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疗效。

副作用尽管山茱萸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但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需要我们关注和注意。

在使用山茱萸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副作用:1.肠胃不适:长期或大量服用山茱萸可能会产生一些肠胃不适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这是因为山茱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化道。

2.食欲不振:有些人在服用山茱萸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山茱萸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导致部分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

3.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山茱萸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

在使用山茱萸之前,应注意个人过敏史,以免引起不适或过敏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在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山茱萸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和药物代谢。

因此,在使用山茱萸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山茱萸的药理与功能主治

山茱萸的药理与功能主治

山茱萸的药理与功能主治药理特点•山茱萸(学名:Cornus chinensis)属于山茱萸科植物,又称山飞蛾、黑飞蛾、鸡尾茱萸。

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单宁类、挥发油等。

•山茱萸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

功能主治山茱萸作为一种珍贵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保护心脏健康:–山茱萸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保护心脏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减少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山茱萸还能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抗炎镇痛:–山茱萸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疼痛和红肿等炎症症状。

–山茱萸还可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

3.抗菌消炎:–山茱萸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山茱萸对某些耐药菌的抗菌效果尤为明显,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

4.抗肿瘤:–研究发现,山茱萸中的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山茱萸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提高肿瘤化疗的疗效。

5.养肝护肝:–山茱萸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

–山茱萸还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可以缓解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症状。

临床应用山茱萸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山茱萸能够降低血脂、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山茱萸还可以调节血压,减少心脏负荷,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消炎止痛:–山茱萸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适用于关节炎、肌肉疼痛、扭伤等炎症性疼痛的辅助治疗。

–山茱萸还可舒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痛风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疼痛性疾病的症状。

3.免疫调节:–山茱萸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疫苗后的不适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二经,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以下功效:
补虚固脱
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山茱萸善补肝,凡人身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其善治阴阳两虚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危重证候.临症常以山茱萸~克煎浓汤服.
滋阴敛汗
肝为厥阴,其虚极之时,可见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或又热又汗之危候.因肝胆相为表里,厥阴肝经之忽热忽汗之症,尤如少阳胆经之寒热往来之候,治疗需补肝滋阴以除寒热.《神农本草经》谓山茱萸主寒热,其实为肝经虚极之寒热,因山萸肉能敛汗,又善补肝,故用于肝经虚极、元气欲脱之寒热往来、大汗淋漓之症有效.
补肝舒肝
《内经》云:“过怒则伤肝”,肝藏血、主筋.肝伤,气血虚,则筋失所养而筋脉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又肝胆中藏相火,肝虚则疏泄失职,相火难以周流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痛.治疗宜补肝舒肝并举,补血活血同施.《神农本草经》云:“山茱萸主温中,逐寒湿痹.”山茱萸不仅能补肝,且能舒肝通利气血,故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虚所致腿痛,有补肝行痹之功.
收敛固涩
山茱萸具有收敛之功,又兼开通之力,可补肺络及胃中血络,又不致有留瘀之患.久咳不愈而气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虚火旺损伤胃络之吐血患者,临床常用山茱萸加龙骨、牡蛎,或加三七粉冲服,常可起到意外之疗效.
.俞豪民医生用自制新加龙萸止汗汤加减治疗自汗、盗汗,疗效显著.药用生龙骨、生牡蛎、山茱萸、何首乌、酸枣、金樱子、黄芪、乌梅,方中山茱萸用量为[中医杂志,,(),]
.路志正教授曾以甘寒沉潜法治疗阴血亏虚,气燥阳浮之眩晕症,药用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生地、山萸肉、北沙参、钩藤、黄柏、知母、羚羊角,随证加减,方中山萸肉用量至.(《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
.刘寿民医生是浙江省湖州地区地方名医,习用家传验方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方药用生地、何首乌、肉苁蓉、黄芩、白术、五味子、山茱萸、覆盆子、淡豆豉、麦冬,随证加减方,中重用山茱萸以上.(《中国民间名医成方》)
.张锡纯先生擅以重剂山茱萸治疗虚证、脱证、身痛肢痛,用量为.张锡纯先生认为山茱萸酸敛之中,更具条畅之性,故善于治脱,又善于开痹.(《医学衷中参西录》)
.李士懋教授常用山茱萸治疗虚脱、休克、心功能不全、、转筋、抽搐等,用量为.(《方药传真》)
.李可先生以自制破格救心汤,成功救治千余例心衰重症.药物组成为附子、干姜、炙甘草、人参(另煎)、山茱萸、龙骨、生牡蛎、磁石、麝香(冲服).方中山茱萸用量为~.(《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陈士铎先生认为山茱萸为填精补水之圣药,且补阴之中尤具收敛之性,常用两.(《辨证奇闻》)
. 王辉武先生认为山茱萸在治疗虚汗地同时,还能壮阳补肾,治疗性功能减退等.《红炉点雪》记载:“山萸肉兴阳道,坚阴茎,添精髓,止老人尿多不节……久服明目,强力,轻身延年.”《东医宝鉴》称山茱萸能“坚长阴茎”.可见前人对山茱萸地强壮作用是早有经验地.阴汗是临床上十分常见地症状,多是肾虚阳痿、早泄等性功能减退地先导,与慢性前列腺炎有关.在《珍珠囊》中曾有泽泻疗阴汗地记载,但实践证明,泽泻如不配伍山茱萸则疗效不满意,因为山茱萸既敛阴汗,又有补肾兴阳地固本之效,常用泽泻、山茱萸等量,打粉装胶囊,每次,盐水温服,早晚各次,连服周,有显著疗效,并可预防阳痿、早泄等症地发生.
(《方药妙用》)
.治疗脱证山茱萸肉~克,水煎,取毫升,首次服/量,剩余药汁视病情分多次服.共治脱汗、脱血、脱液、脱精致血压骤降者例.以脱证消失,血压回升至正常为痊愈.结果痊愈例,好转例,总有效率.(中国中医急症,,:)
.治疗乳糜尿取龙眼肉克,山茱萸克,大米克.先用水煮米粥如常法,米将熟,放人两药煮熟,加少许盐作早餐.下午加泡龙眼肉克当茶喝.忌食油.连服个月.共治例,全部治愈.(河北中医,,:)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山茱萸(去核)克,随证酌加味药,水煎,每日剂,服次.症情好转后山茱萸剂量减至~克,煎汤或代茶泡服.少数患者服用以山茱萸为主地味药复方.共治例,以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疼痛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者为痊愈.结果痊愈例,显效例,好转例,总有效率.一般服药剂开始见效.(中医杂志,,:)
.治疗复发性口疮每晚临睡前取干山茱萸粉克,用陈醋调成糊状,分别置于块厘米* 厘米干净纱布中央,敷贴于双足涌泉穴,次日晨起洗净.日为疗程,连敷个疗程,疗程间,间隔日.共治例,均为纯性口腔溃疡,有明显周期性复发规律,病史~年不等.以治后溃疡愈合,年内不复发为显效.结果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新中医,,:)
.山茱萸善治失眠: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在辨证施治地基础上加入该药治疗失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体会:人卧则阳潜于阴,神藏于心,血归于肝,故能入寐,而山茱萸具有酸涩收敛之功,能使浮阳潜藏于阴,辨证施治地基础上加人该药治疗失眠,能起到至关重要地作用,从而达到治愈. 孙风华报道[吉林中医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