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及确立

合集下载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三、形成过程:1.开始形成:(16—19世纪初)14—16初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的殖民扩张和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

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外扩张变本加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1857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定型。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具体来看: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1)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地点:西欧、美洲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特别是法国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虽然没有建立完全的资本主义制度,却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确立。

时间:19世纪中期地点:欧洲、亚洲、美洲代表:革命------1848年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统一------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结果: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历史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巩固

历史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巩固

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巩固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次社会制度变革,它的确立和巩固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回顾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以及它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资本主义起源于西方,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的商业和贸易观念。

在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这是资本主义形成的经济和技术基础。

到了18世纪,欧洲的国家开始逐渐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工业革命的推进加速了这一过程,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逐渐改变,由保护私有财产和促进自由竞争逐渐转变为调控经济和干预市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资产阶级通过掌握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工人阶级则通过组织和斗争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新的技术和产业模式改变了经济结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巩固。

此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这也为资本主义的巩固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政治和文化方面。

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民主制度逐渐普及。

同时,资本主义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同,对世界各国的社会观念和文化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同时,它也带来了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许多国家。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德意统一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德意统一
农奴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农奴 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阻碍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列强入 侵,民族危机严重。
原因
矛盾不可调和。1861 年南方Fra bibliotek起内战;1862
法令规定: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 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 西方先进技术, 鼓励发展近代工 业; 社会生活: 提倡 “文明开化” , 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天皇、伊藤博文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
时代特征: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通过战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 碍,俄、日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工业革 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
在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
俄国 1861 年改革
解决的问题
制度 社会性质 没有 发生变化
社会性质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扫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维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道路, 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 大的转折点, 但留下了大量封 建残余。
结果
护了国家的统一, 为以后资本 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 条件。
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 、 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
经过或 内容 人物 文献
性质 根本任务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扭转 战局;1865 年北方胜利,内 战结束。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战争 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维护国家统一, 废除黑人奴隶 制度,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国家的分裂和黑人奴隶制度
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民获得 “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钱赎买。 亚历山大二世

【干货时刻】资本主义发展史

【干货时刻】资本主义发展史

从往年各地中考考点分布来看,资本主义一直是考查的重要内容。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扩张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

本期螺蛳君就为大家梳理资本主义发展线索并对答题规律作初步总结。

01一、资本主义的产生1.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 15—17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 16—19世纪:早期殖民扩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走上了殖民掠夺和扩张的道路,进行“三角贸易”,推动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巩固了革命成果。

2.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美洲第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国家独立;革命后确立了总统共和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1789—1815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颁布《人权宣言》,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拿破仑于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拿破仑通过一系战争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传播到他所征服的地区,对整个欧洲乃至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3.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逐渐演变和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可以追溯到15世纪后期的欧洲,当时商业活动开始蓬勃发展,工业生产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欧洲的商业和经济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大量的财富涌入欧洲,催生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在资本主义制度初期,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兴起,工厂和工业企业开始出现。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资本家开始崛起,他们通过投资和创新获取大量财富和权力,这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活动以市场为导向,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经济的核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也伴随着对封建制度和传统权威的挑战和颠覆。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和权力集中于贵族和教会等少数统治阶级手中,而资本主义则是建立在私有财产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强调个人的劳动和财富积累。

这种基于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的新型经济体系与封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导致封建制度逐渐式微,代之以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其过程充满了冲突和斗争。

工人和农民为争取劳动权利和社会公正发起了一系列的运动和抗议,这些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转型。

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也受到了封建贵族和传统势力的阻挠和反对,他们试图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特权,但最终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势不可挡。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变革和转型。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要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和全面的人类进步,我们需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点和局限性,不断探索和寻求更加公正和有益于人类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3)政治上: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政治上: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年的《 年的 权利法案》 阶级专政,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革命的作 阶级专政,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革命的作 用见课本) 用见课本) 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和 年美国独立战争和 年宪 实现了国家独立, 法,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 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的作用 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的作用 见课本) 见课本) 年法国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国, ③1789年法国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国, 年法国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国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英法美等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同 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 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 他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都是通过资产阶 级革命的方式。 级革命的方式。
(1)思想上: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人 )思想上: 世纪, 世纪 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教会的控制, 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教会的控制,发起了 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含义) 文艺复兴运动,(作用) (含义)——文艺复兴运动,(作用)推动 文艺复兴运动,(作用 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 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 上的巨变) 上的巨变) 世纪前后, (2)经济上:14世纪前后,意大利手工工场发展起 )经济上: 世纪前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世纪新航路 世纪 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5—16世纪新航路 的开辟,(作用:)从欧洲到亚洲、 ,(作用:)从欧洲到亚洲 的开辟,(作用:)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 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 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 连成为一个整体, 连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 荣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荣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 济上的巨变) 济上的巨变)

欧洲文化发展

欧洲文化发展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手工工场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开始于工场手工业经济,其特征是手工劳动,商业资本控制着手工业生产,重商主义盛行。

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瓦解冲击着自然经济和封建制度。

在国际格局中,经济中心先由农业经济发达的亚洲转到商业经济发达的地中海地区,再后转到工业经济发达的大西洋地区;经济领先的国家先是意大利,后是荷兰,再后是英国。

16世纪前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历史产生重大转折,历史从各方面体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鲜明特点。

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阶段(14~16世纪)14~15世纪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了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这一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欧洲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其表现有三:第一,在社会经济方面,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国际市场开始逐渐形成,世界开始打破封闭状态,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开始形成趋势。

同时,西欧国家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它一方面给当地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残暴的资本原始积累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在思想文化方面,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14~17世纪掀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从意大利迅速波及到西欧,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在此基础上,西欧又是掀起了反对天主教专制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解除了精神枷锁。

第三,在社会制度方面,在革命条件比较成熟的尼德兰,爆发了世界上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影响深远。

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7~18世纪)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所具有的巨大转变的特点,向着更深广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经发展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其表现有四: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是指17~18世纪处于手工工场阶段的欧美的英、美、法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最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确立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主要是在工业革命时期,也就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

在这一时期,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逐渐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工业革命的兴起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大规模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在生产领域逐渐取代了封建制度。

其次,城市化和贸易的发展也是促成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这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还受到思想文化变革的影响。

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等概念的认识,这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中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涉及到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阶级斗争的加剧。

然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一)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时间:1640年-1688年。

3.领导阶级(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4.任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5.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6.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7.进程: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

主要战役:纳西比战役。

高潮: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结束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8.重要文献:《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9.历史意义: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3.革命任务: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进程(1775-1783年)。

开端: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大陆军;建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
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重要人物:华盛顿。

6.重要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

7.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8.胜利原因:华盛顿等的正确领导、军队的英勇作战、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支持、国际支援。

9.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以后的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三)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3.革命任务:推翻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思想武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5.进程(1789-1794年)开始的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高潮:雅各宾派专政。

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反法同盟。

6.重要文献:《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拿破仑《法典》,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7.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8.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
(一)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2.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3.导火线:林肯当选为总统。

4.进程:(1861-1865年)。

开始的标志: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转折:林肯政府颁布的重要文献《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结果:北方战胜南方。

6.重要人物:林肯。

7.意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度改革
1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内容: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3.特点:在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废除农奴制。

4.性质:资产阶级改革。

5.评价: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它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内因———19世纪中期闭关自守、封建落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

外因———民族危机。

2.根本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内容: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5.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