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本文是关于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人们对伟人邓小平的永远怀念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难点: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

(播放《春天的故事》)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3、揭题、读题。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

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1、师过渡: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请同学拿起书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2、师巡视,请读得好的同学站到讲台上来,以便做示范朗诵。

3、学习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2)齐读生字词。

4、学生描红、临写。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过渡:生字会认了,咱们再来读读课文2、指名分读课文,指导长句朗读:(1)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2)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四、听读课文,理清层次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省公开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 在大海中永生》 第1课时

(省公开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 在大海中永生》 第1课时

13 在大海中永生《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饱贮情谊的通讯,这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叙写了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别的整个过程,进而表达了人民祝愿这位一代伟人永生的怀念之情。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呜咽”“震撼人心”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体会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深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样一位伟人而悲痛万分的感情。

3.学习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4.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情,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重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诵,体会人民与邓爷爷的深厚感情。

2.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

【难点】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同桌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通过教师的层层诱导,使学生讨论交流。

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悲痛之情,以及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3.借助多媒体、课文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悲痛的氛围,便于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

【教师准备】1.搜集与邓小平有关的资料。

2.制作本课的ppt课件。

【学生准备】1.查找邓小平生前的资料及事迹。

2.熟读课文。

2课时。

第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3.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重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诵体会人民与邓爷爷的深厚感情。

教案—在大海中永生

教案—在大海中永生

教案—在大海中永生第一章:理解死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自然现象。

培养学生对死亡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1.2 教学内容死亡的概念:解释死亡的定义,死亡是生命过程的终结。

死亡的普遍性:讨论死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普遍性。

死亡的尊重:讲述尊重死亡的重要性,包括尊重逝者和处理遗体。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死亡的概念和普遍性。

案例研究:分析一些关于死亡尊重的案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葬礼习俗。

1.4 作业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死亡概念和尊重死亡的文章。

第二章:探索海洋生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海洋生态系统: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海洋生物和环境。

海洋生物多样性:探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海洋保护:讨论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包括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等问题。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措施。

2.4 作业学生需要绘制一幅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海报。

第三章:海洋与人类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包括经济、文化和科学等方面。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如鱼类、矿产和旅游资源等。

海洋文化与科学:探讨海洋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如海洋神话和海洋科学研究。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讨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措施。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海洋保护区或海洋研究机构,增强对海洋保护的认识。

3.4 作业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文章。

第四章: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

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3.理清课文的报道顺序,了解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伟人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伟人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邓小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邓小平爷爷吗?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

他把自己的
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

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爷爷因病在北京逝世。

他的离去,是
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
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这位历史伟人。

板书课题、解题
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完成活动一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教师检查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通用11篇)

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通用11篇)

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通用11篇)13在大海中永生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1页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写了飞机载着小平同志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别三件事,进而表达了人民祝愿小平同志在大海中永生的强烈愿望。

课文的线索比较清楚: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方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充分地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地怀念和悲痛之情。

作者之所以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中就暗含一个“颂”字,全文字字句句都在歌颂伟人的丰功伟绩,表达对伟人难以割舍的深情,是文章的主线。

二、学生情况分析:邓小平同志逝世,学生们还小,对当时情况知之甚少。

为加深学生对一代伟人的了解,课前教师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邓小平同志的小故事来读,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教师搜集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电影片段等制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生情,让学生了解背景,熟人物,感受环境,领悟文意,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对小平爷爷丰功伟绩的感悟和对小平爷爷的怀念上。

三、学习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悟情,缅怀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一位伟人而悲痛的感情,以及邓爷爷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措施与方法:抓信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人民与小平同志的深厚感情。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及学生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五年级语文上册4.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3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4.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3苏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4.13在海洋中长生教课设计3苏教版13、在海洋中长生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学会用“敬爱”、“奔跑不息”造句。

4、怀念邓小平的功名盖世,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情怀。

教课重点:指导学生精读感悟,学习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情怀。

教课难点:指导学生经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诵品尝,意会邓小平爷爷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深远影响。

教课准备:生字卡、教课挂图、小黑板、收录机等。

教课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课内容: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教课过程:一、引入情境,揭露课题。

1、齐读课题,谈谈自己理解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打算如何学?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虑:表达了人民如何的感情?2、带问题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指导。

2、指名读生字、新词、重点正音。

四、经过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粗心。

1、学生读课文。

2、谈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如何的感情?3、指导朗诵课文中的几个长句。

4、理解课文脉络,分段读文,归纳段意。

五、指导写字1、指导重点:“崭、疆”,这两个生字笔划许多,要进行间架构造和笔顺指导,范写。

2、学生描红、临写。

六、讲堂小结七、作业设计:词语连线爱惜时间海洋奔跑不息爱情领袖浪花震惊人心敬爱公物声音无边无垠。

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小组合作
1.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会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3.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堂开始时,我会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壮丽和宽广,引发学生对大海的想象和思考。
2.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告诉他们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四)反思与评价
1.在课堂的最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反思,回顾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我会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表现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例如,我会对学生的朗读、表达、思考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3.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4.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2.每个小组会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思考。
3.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和核心观点,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3.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课文内容,介绍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和人民对他的深厚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堂13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邓小平资料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学习的资料,通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

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是哪几个问题呢?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查阅资料。

1.教师深入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结合查阅资料回答)过渡:是啊,邓爷爷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们来读读他的这句话,体会体会。

解决第二个问题。

(1)学生自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堂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3.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

4.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1)观看录像,代替讲读。

[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节内容)](2)指导朗读第一节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

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可大声读,可小声读,也可站着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3 课在大海中永生
主备人:常贺使用人:五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审核人:【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次备课(引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修学过程、插入练习等)(手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人民与邓小平的深厚感情的句、段。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具准备】
音乐,投影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提示题旨
播放《春天里的故事》
出示邓小平的画面,介绍邓小平同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
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过渡语: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适当时间,一节课最多不超过3次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词多拼读几遍。

按照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记忆生字,注意字的书写。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给难理解的语句做上记号。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问题,并完成检测题!)
过渡语:明确教学指导的请举手,好,现在开始看书自学,比谁坐姿端正、自学效果好!
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过渡语:同学们,时间到,内容看完的请举手。

(二)、出示自学检测题或提问(检测题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
自学检测(一)(可以2-3个题)(做一做)
读准字音。

党员崭新呜咽海疆香港属于
理解词语的意思
崭新:极新
无垠:没有边际
呜咽:低声哭泣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震撼:震动,摇撼
五、后教(议一议)
先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进行“兵教兵”(同桌互助,小组互帮)
过渡语:哪位同学能告诉他(她)这道题(这个问题)该怎样做(该怎样回答)?指名让七位同学分别读七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对这七位同学读书的情况作出评价。

老师指导难读的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⑴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⑵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指名读第3自然段
⑴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齐读课文。

六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邓小平同志在大海中永生。

七、当堂训练(精选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练一练)
1.给课后生字组词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

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

刘胡兰不向敌人泄露党的秘密。

八、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按时间顺序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
教学反思 (备课时不写,上完课课后必写,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最快的途径!)
第 13课在大海中永生
主备人:常贺使用人:五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审核人:【学习目标】
1.入情入境的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2.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的深厚感情,并能背诵课文。

二次备课(引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修学过程、插入练习等)(手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人民与邓小平的深厚感情的句、段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扣人心弦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

听,大海的波涛在向我们诉说什么?让我们回到1997年3月2日,去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
出示学习目标
1.入情入境的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2.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的深厚感情,并能背诵课文。

过渡语: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适当时间,一节课最多不超过3次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A.细品第一部分
1.让我们先回首到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离开我们飞向大海的那令人心碎时刻。

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当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你又有何感受?
2.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这种心情?
自学指导二
B.细读第二部分
1.涛声中你是否听到大海在哭诉些什么呢?
(千言万语都可以汇成一句——小平爷爷,您别走!)
2.我们不禁要问,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呀,你准备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呢?(“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
3.读着各国元首的评价,你为拥有这样的伟人自豪吗?为拥有这样的伟人振奋吗?对这样的伟人敬仰吗?带上你的感受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自学指导三
C.细读第三部分
1.重点理解感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

(1)邓小平爷爷走了,可是他的话语却永远萦绕在我们耳边,永远回荡在我们心田,让我们铭记——(齐读上句)
(2)透过这句朴素的话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小平爷爷的拳拳爱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爱民精神,博大的胸襟……)
(3)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四、揭示主题,升华感情
1.他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自己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他走了,他离我们而去,他真的走了吗?
2.指名说。

(引导学生理解他人,虽然去世了,可他的思想、精神、业绩将永存。


3.(过渡)他走了……他没走,他的思想,他的风范,他的业绩,他的英名将永载史册,他走了,带着深深地眷恋,离开了这块他曾经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热土,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英名,他的风范将永垂不朽。

……他没走,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4.让我们再遥遥地呼唤他:小平爷爷,您没走!
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他:小平爷爷,您没走!
5.(过渡:如同一朵浪花,他从故乡的山溪流入嘉陵江,长江,然后穿云雾过三峡,奔腾而下,经过九曲十八折,最终汇入浩瀚的大海。

)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回归课题,首尾照应
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在大海中永生,让我们再齐声呼唤他——邓—小—平!(音乐《春天的故事》随之响起
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过渡语:同学们,时间到,内容看完的请举手。

(二)、出示自学检测题或提问(检测题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
自学检测(一)(可以2-3个题)(做一做)
五、后教(议一议)
先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进行“兵教兵”(同桌互助,小组互帮)
过渡语:哪位同学能告诉他(她)这道题(这个问题)该怎样做(该怎样回答)?
教师点拨(重难点)
六、当堂训练(精选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练一练)
小作文:邓小平爷爷,我想对你说。

向你的同学讲一个有关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
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有着丰功伟绩的
教学反思 (备课时不写,上完课课后必写,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最快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