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找中心论点

合集下载

议论文找中心论点

议论文找中心论点
(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 要论证的观点“······”更加突出分明。
六、分析文章首段或尾段的作用
1. 首段(开头)的作用: 答题技巧:(1)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2)以某种事例或名言 引出中心论点;(3)引出论题;(4)充当论据证明了中心 论点(4)引出下文;(5)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尾段(结尾)的作用: 答题技巧:(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 (2)发出号召或勉励人们;(3)补充论证 , 使论证严密。
•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
• 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 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
人的梦想!
复习目标:
寻找中心论点
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题目即中心论点; • 2.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自己的一段经历、发现
的问题,提出论点或者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 归结出中心论点; • 3.通过批驳错误观点从而提出中心论点; • 4.引用名言、警句、俗语、格言引出中心论点。 • 5.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方法一 看题目
牛刀小试:
辨别下列标题,看哪些能作为中心论点,
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论读书
否。论题不是论点
幸福究竟是什么 否。论点不能用疑问句表示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论点不能只用否定句表示 独立与合作 否。只交代论题 学会谅解 是。虽是短语,但能揭示一定的道理
•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
中心论点: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 一事无成。
方法二 看开头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一直是各地中考议论文常出的题型,属于整体感知的考点,一般是议论文的第一道题,能够胸有成竹答好这道题,对本语段的整体阅读非常重要。

中心论点的找法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看位置。

虽然中心论点可能在任何位置,但最常见的是在总说部分,即标题、开头、结尾。

如果标题是一个完整、全面的道理性的句子,那么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生活中需要思索、传统文化须敬畏。

如果开头、结尾都有观点性的句子,那么开头的会是论点,结尾的可能是结论。

第二,看句式。

中心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

还有复句,如只有……才……等。

如学习的目的就是‘善其身、曾其智、兴其国’、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第三,看关键词。

中心论点的前面常有我认为、由此可见等提示性的关键词。

第四,看论题。

如果标题不是论点,一般会是论题。

我们找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围绕论题展开的。

如《责任》一文,论题是标题,论点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五,看论据。

看文章所用的事实和道理是不是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

当然,如果中心论点不在文中,则需要自己概括。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一般有四种:标题即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在具体论证之后归结中心论点。

近年来最常见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这个答案中最关键的得分点是对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

需要概括出是谁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或是引用了谁关于什么的名言,或是举出社会上的什么现象。

如果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则需要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衔接。

这时,论点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论证思路的一部分。

【例文】当美德成为智慧(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如何寻找议论文中心论点

如何寻找议论文中心论点

——如何寻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如何寻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
一、标题即中心论点。

《敬畏自然》,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首段亮中心论点。

《马说》\《敬业与乐业》首节末尾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使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揭示出中心论点。

三、中部显中心论点。

《怀疑与学问》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提出中心论点:“怀疑不仅是……,也是……”《想和做》同样在中间部分揭示出中心论点。

四、篇末现中心论点。

有些议论文,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水到渠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

富兰克林的《哨子》结尾推出中心论点。

五、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需要我们对分论点逐个加以分析,总结出中心论点。

六、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看似不明显,需要分析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提醒:中心论点一定是表示判断的肯定句,不能是问句、否定句或某个词。

确立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原则

确立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原则

大家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缺一不可。

而在三要素中,论点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论点呢?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我们在确立论点时要注意这样三个原则:第一,论点要正确。

也就是说作者所提出的论点要符合辩证法不能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论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揭示其规律。

如果论点不正确,就会示其规律。

如果论点不正确,就会使整篇文章失败。

第二,论点要鲜明。

就是说在一篇议论文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态度要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论点鲜明还包含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确立的论点要有明确的目的。

议论文所要论证的事情概括起来有三种:一种是解答“是什么”的问题,一种是解答“为什么”的问题,一种是解答“怎么办”的问题。

第三,论点要新颖。

写作议论文,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不同于“旧识”的新观念,能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时代在前进,在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应随之改变,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对前人的看法提出补充意见也可以是匡正性论点。

论点在文章中的表现类型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文章的题目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二,文章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这种类型也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种情况从一则故事、一则谜语、一则名人名言、一则材料引发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从三到万》是从一个故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怀疑与学问》是从一个格言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从一道选择题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三,文章的结尾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就是这样。

第四,在文章的中间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这种类型,往往是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想和做》这篇议论文,一开始先摆出想和做的两种现象加以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论点然后又继论述怎样解决二者的关系。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一直是各地中考议论文常出的题型,属于整体感知的考点,一般是议论文的第一道题,能够胸有成竹答好这道题,对本语段的整体阅读非常重要。

中心论点的找法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看位置。

虽然中心论点可能在任何位置,但最常见的是在总说部分,即标题、开头、结尾。

如果标题是一个完整、全面的道理性的句子,那么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生活中需要思索”、“传统文化须敬畏”。

如果开头、结尾都有观点性的句子,那么开头的会是论点,结尾的可能是结论。

第二,看句式。

中心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

还有复句,如“只有……才……”等。

如“学习的目的就是‘善其身、曾其智、兴其国’”、“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第三,看关键词。

中心论点的前面常有“我认为”、“由此可见”等提示性的关键词。

第四,看论题。

如果标题不是论点,一般会是论题。

我们找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围绕论题展开的。

如《责任》一文,论题是标题,论点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五,看论据。

看文章所用的事实和道理是不是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

当然,如果中心论点不在文中,则需要自己概括。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一般有四种:标题即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在具体论证之后归结中心论点。

近年来最常见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这个答案中最关键的得分点是对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

需要概括出是谁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或是引用了谁关于什么的名言,或是举出社会上的什么现象。

如果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则需要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衔接。

这时,论点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论证思路的一部分。

【例文】当美德成为智慧(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议论文阅读提出寻找(概括)中心论点

议论文阅读提出寻找(概括)中心论点

议论文阅读提出寻找(概括)中心论点一、分清论题和论点:论题是文章所议论的问题;论点是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

二、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中心论点1.只有一个。

2.是全文论述的观点。

3.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4.是明确的判断。

5.不运用修辞和疑问代词(“为什么”、“怎样”)。

6.起统率全文内容和分论点的作用。

7.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其次、第三……”。

(二)分论点分论点即证明中心论点某一方面问题的观点。

可有N个,起补充、延伸、深化和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

三、提出中心论点(一)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二)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三)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四)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五)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四、寻找(概括)中心论点(一)反推找准论点:注意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看题目:有的文章题目即中心论点。

2.看开头:有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开宗明义、开门见山。

3.看中间:①找文中某个提出中心论点的承上启下的句子;②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

4.看结尾:有的结尾归纳全文,揭示中心论点。

5.看论据:有的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二)概括归纳中心论点1.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或再以概括归纳;2.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没有原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层意,归纳中心论点。

3.正面判断(原句为否定句者不必改动)4.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五、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六、真题演练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议论文题目和中心论点摘抄

议论文题目和中心论点摘抄

议论文题目和中心论点摘抄一、中心论点:语言是沟通的钥匙1.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2.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3.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二、中心论点:人生需要勇敢(从“是什么”方面拆分)1.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2.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3.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三、中心论点:人要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四、中心论点:阅读是一种孤独1.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2.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3.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五、中心论点:人要有点班门弄斧精神1.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2.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3.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六、中心论点:坚守良知(一) 1.良知是法律的底线,只有坚守良知才能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

2.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只有坚守良知才能经得起良心的拷问。

3.良知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只有坚守良知才能成就人生的高尚。

(二)1.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

2.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

3.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七、中心论点:做一个真正的英雄(一)1.真正的英雄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道义式微时铁肩担当的侠者与义者。

2.真正的英雄是在重压之下挺直腰杆在狂风暴雨中执着前行的强者与勇者。

3.真正的英雄是在社会动荡时上下求索在功成名就后保持自我的知者和智者。

4.真正的英雄是在身处江湖时传播仁爱在身居庙堂时坚守清廉的仁者与廉者。

(二)1.因为英雄泛黄的史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2.因为英雄,危亡的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3.因为英雄,式微的道义迎来了新生的黎明。

(三) 1.因为英雄,照亮了一个时代。

2.因为英雄,振奋了一个民族。

议论文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来解读

议论文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来解读

议论文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来解读: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全文的一切论述,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明确了中心论点,才能了解作者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寻找或概括中心论点:(1)分析论点所在的位置。

题目,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开头,有的文章在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层论述;中间,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这种情况较少;结尾,有的文章通过论述,在文章结尾处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分清论题和论点。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它是一个范围。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论点应该是一个表述完整的判断句或表态明确的句子。

(3)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材料包括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是用来阐述观点、为观点服务的,要么是由材料引出观点,要么是观点统率材料。

所以,可以由二者的关系归纳概括论点。

当然,有的议论文既有中心论点,还有分论点,那么有些材料就有可能是用来阐述分论点的,但所有的分论点都是阐明中心论点的。

2.学会分析论据,理解论据和论点间的关系论据是论点赖以存在的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阅读议论文,要学会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据在证明论点时所起的作用。

阅读事实论据,应该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实,从事实中发现道理,再验证它与作者的论点的逻辑关系。

阅读道理沦据,应该从道理论据出发联系和道理对应的事实,来验证这些道理如何证明论点。

3.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四种。

举例论证:真实具体,说服力强;道理论证: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是非明确。

4.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议论文基本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表现为“纵式”和“横式”两种。

分析结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一是循着作者的思路逐段研讨归纳,理清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注意文章中的过渡段、过渡旬以及过渡性的词语,从中研究作者的思路;三是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 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你是 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 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 。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 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 次次都撞在玻璃板上,鲮鱼放弃了努力。当实验者 将玻璃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放 弃了努力。 中心论点 (人生不可放弃努力)
(2)道理论证。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 的可贵这个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和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 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 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 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有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 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 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 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 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 该多动脑筋、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 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 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 ;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论点: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 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实例二
不可放弃的努力(蒋光宇)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点 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 其次、第三”等。
牛刀小试: 辨别下列标题,看哪些能作为中心论点, 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论读书 否。论题不是论点 幸福究竟是什么 否。论点不能用疑问句表示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论点不能只用否定句表示 独立与合作 否。只交代论题 学会谅解 是。虽是短语,但能揭示一定的道理
中心论点: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 一事无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法二 看开头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 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 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 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 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 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 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 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 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 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做老实人不吃亏
•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 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 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 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 更容易取得成功。
中心论点:一个有着热忱情 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5.决战中考: 实例一
考点二: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 关于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 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 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 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 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 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 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 权威性,论证有力。
举例论证,列举了周总理、冯友兰读书的例子, 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和归宿” 的观点
2.答题模式: 运用XXXX论证方法,在文中起着证明XXX (论点,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 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使文章 XXXX(好处)。 (1)道理论证,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2)举例论证,具体举了xxxxx的例子, 证明了xxxxx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 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 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 要论证的观点“······”更加突出分明。
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0、阅读的愉悦
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题目即中心论点; • 2.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自己的一段经历、发现 的问题,提出论点或者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 归结出中心论点; • 3.通过批驳错误观点从而提出中心论点; • 4.引用名言、警句、俗语、格言引出中心论点。 • 5.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方法一 看题目
看看下面题目: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 4、《多一些宽容》
2、《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3、 《底线》
5、 《论美》
6、 《学问与智慧》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节选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 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 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 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 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 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 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 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 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 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 被读者接受。
实战演练:



• •
复习目标:
寻找中心论点
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
句式:完整的表达观点和态度的陈述 句。
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1、4、5、9 )
1、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3、勤俭与自强
2、宽容
4、学贵质疑
5、空谈不能成就事业
6、谈谦虚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教师:冉丽萍
• • •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刘国贤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 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 不避 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 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 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 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 ,鸦 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 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 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 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 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 ;《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 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 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 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 人的梦想!
方法三 看结尾
寻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 (二)、看开头
(三)、看结尾
(四)、看中间(尤其是过渡段)
(五)、当文章对中心论点的表述不集 中,作者的观点隐含在整篇文章的字里 行间时,需要自己归纳
答题技巧:
(1)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 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a.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 写法。 b.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 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 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 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 词语。
六、分析文章首段或尾段的作用
1. 首段(开头)的作用: 答题技巧:(1)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2)以某种事例或名言 引出中心论点;(3)引出论题;(4)充当论据证明了中心 论点(4)引出下文;(5)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尾段(结尾)的作用: 答题技巧:(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 (2)发出号召或勉励人们;(3)补充论证 , 使论证严密。
(1)“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 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 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 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 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 诚.总能打动人。”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 方法?作用是什么?
(1)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论证了诚实是可贵这个 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