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抽象艺术

走进抽象艺术
走进抽象艺术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

2、理解抽象艺术的表现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结合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通过抽象艺术以及代表画家,代表作品的欣赏和了解,培养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抽象艺术之美。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如何欣赏抽象艺术。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前两节教学内容,欣赏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作品的同时讲解其艺术特点。那么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抽象艺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我们面对一幅抽象作品时有因为看不懂而排斥,不知道怎么欣赏,因为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是否和生活毫无联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出示课题,介绍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和设疑引起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兴趣和想像

(二)讲授新课

美术史上第一幅抽象画是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创作的,他在回忆其抽象创作的契机时说:“有一天傍晚,我回到画室,突然间看到一幅闪烁着内在光辉,栩栩如生,活跃画纸上的画,令我震惊!当我走进仔细看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画作倒置罢了!翌日,在白昼的光线下,我把画放正,昨日的那种美感竟消失了。画面上只留下一些‘无可名之形’?此事给我莫大的启示:即当画面的形象和色彩依附于自然主题时,观赏者总会在画面上寻找他画的是什么,而忽略了形象和色彩固有的特质和功能”。

总结抽象艺术的含义: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一)两位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活动一:展示美术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分析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简介两位画家的生平,指出蒙德里安创造出了一种视觉音乐, 康定斯基注重了音乐与色彩结合.)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定义及两种形态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冷抽象含义: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热抽象含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作品赏析《即兴31号》

结合音乐《交响曲》感受热抽象的情绪表达和对康定斯基的了解。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对于色彩和声音律动的共同性的高度敏感使他最终走上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道路。他相信通过大量不同色彩间的和谐运用以及形式的配合,艺术具有一种和音乐媲美的振人心魄的力量。他相信艺术能达到一种神谕的和宗教的境界。

康定斯基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说过:“创作就像不同世界的猛烈碰撞,这种冲突必定创作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就是作品??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是一个创世纪,就像音乐是由不同的乐器产生出的声音,所创造出的和谐悦耳的旋律一样。”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康定斯基每创作一幅画的时候,都是凭借着强烈的感性来创作的,但也不是随意的涂抹,而是符合着一些理论。

作品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活动: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学生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什么?

教师活动:老师补充总结, 我们在欣赏抽象画时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成见,突破陈旧的观念。去感受画面的色彩,线条,形象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受。

能力练习: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问题引出下一个问题:

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1、欣赏原始彩陶图片,了解抽象艺术不仅在现代而且在人类的初期已经初步形成。

2、欣赏大自然中的抽象美图片感受抽象艺术与艺术中的抽象是密不可分的,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3、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抽象艺术的形成及其原因?抽象艺术的形成的原因: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发明加速人们对美术的本质思考,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已经基本确立(书本25页内容);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三)抽象艺术的特点:

通过毕加索牛的变化和蒙德里安的几张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探索,找到自己的风格,开创了一片艺术的新天地。

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

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小结:严格的“抽象艺术”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呈现的形象具有特殊的艺术

美.

阅读书本25—26说说抽象艺术的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 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E光影与运动。

学生能力练习:让学生自己来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艺术美的表现。说出它们的注重了抽象艺术中哪方面美感的表现?

四)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感受抽象艺术

设计意图:在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欣赏,感受抽象艺术的美,逐步清晰欣赏抽象艺术的方法。

五)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学生欣赏完这些作品后,跃跃欲试,都想创作抽象艺术作品,那么,这时候老师要适时满足学生的欲望

动手实践,创作作品。

让学生听一首音乐,创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让学生修改自己的抽象画,并展出。自我评价:能否明白抽象艺术是怎么回事?对抽象艺术的特征了解多少?.

总结

课上到这里想必大家对抽象画已经有一定了解。抽象画旨在激发作者的内在感受而非描述和再现自然。它是人类寻找自由,真实与纯粹的过程。而了解抽象艺术也让更能体验现代社会中各类设计美感的深层意义。

课后拓展

重点讲述的是冷、热抽象艺术作品,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

四、板书设计:

走进抽象艺术

一、两种抽象艺术:

冷抽象热抽象

二、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三、抽象美的表现:形式与色彩

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教师的基本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我们将且思切行,注重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科目:美术 学生年级:高一 授课节次:2节 授课题目:走进抽象艺术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以及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认识着名的抽象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学会区分 冷、抽象和热抽象,并能准确的判断。 技能, 感受大自然中的抽象艺术,寻找音乐与抽象艺术的联系,抽象艺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并尝试创作一件抽象艺术品。 情意, 了解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提高自己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及欣赏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一般过程及方法,使学生了解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 种多样的。 授课类型:鉴赏课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教学活动教具活动设计意图程序 展示毕加索石版畫系列連作《公牛》 请把以下图片从繁到简排列计算导入激发学生回想已学过的知识,联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感受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演机,投课题系新课进行导入。变。影仪 学生分组回答,教师适时讲解,导入新课。 一、抽象艺术的概念 展示波洛克的《第,号,,,,,年》进行讲解。 1、抽象艺术概念 强调关键词,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抽象艺术的三个内涵计算讲授深入分析抽象艺术的概念,运用生活例子,引导学机,投新课生理解抽象艺术的艺术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绘画影仪造型思想上的束缚。 3、构成元素与生活现象的联想结合图片讲解抽象的概念,使学 a、展示一组不同线条的图组,请同学说说这些线你生较好理解教学内容。 们能联想到什么, b、展示一组色彩图组,请同学说说这些色彩给你们 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发表想法,教师适时小结。 二、抽象艺术的分类 (一)、热抽象 1、热抽象的概念 展示《即兴之31,海战》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美术,我试讲的课题是《中走进抽象艺术》,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首先,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与欣赏国抽象美术作品,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 2.通过对抽象艺术的分析,认识抽象艺术的构成方式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学生对抽象艺术表现手法的概括学习,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安排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了什么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的特点及作用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抽象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对抽象艺术作品能有客观正确的评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第三,按美术教学常规,下面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抽象艺术(板书) 抽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在很多时候,抽象艺术的概念指的就是抽象画。当然,除了抽象画以外,抽象艺术还应该包括更多的艺术领域、抽象雕塑、抽象装置、音乐、抽象诗歌、抽象摄影、建筑、抽象舞蹈等。 关于抽象艺术有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看不懂。 这幅作于1930年的(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我们看见,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不仅面积巨大,

且色度极为饱和。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在这里,除了三原色之外,再无其他色彩;除了垂直线和水平线之外,再无其他线条;除了直角与方块,再无其他形状。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则,“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素(白、灰、黑),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其实我觉得呢,抽象作品不是用来让你看懂的而是去感受的。感受画面的第一视觉印象,你喜欢也许就会驻足观看,看画面的表达手法,技巧是什么,解读或者幻想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这样去表达。想着想着或许你就会沉浸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倘若自己又怎么去表达这样一件作品,什么地方可以做一些改变。抽象艺术的关键也许就在此处——引人思考,发现自我。发现自我并借助适当的技法,媒介来展示自己的风格,或者感情。 那么还一个疑问呢就是抽象作品的意义何在?我国抽象艺术历程不过几十年但是走完了西方近两百年的路,但是也出现了不错的大师比如赵无极,朱德群,徐冰等人。在这里我想到了两句话一句话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去吧,另外一句是走别人的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可以这么说抽象艺术是艺术家本人对自己内心世界自由无拘束的表达,没有任何的限制,只有色彩,形式,笔触,甚至抛弃了所有的具象语言。抽象艺术本身就是感性的,没有逻辑,没有故事,没有任何现实场景的。 (二)、抽象艺术的特点(板书) 那么如果说抽象艺术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 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抽象艺术要挑战经验与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 要知道艺术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展示,而是抽象的感觉过程,是主观意识的活动。感受艺术才能成为最美好的享受。 抽象艺术注重形式更甚于注意内容。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8、《发现美丽》教学设计精编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六年级1-6 班美术学科第8 单元第1 课时总13 课时 课题8、发现美丽课型 造型.表现主备人赵成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抽象画,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课件、画家作品、学生优秀作品、各种颜料、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走进抽象的绘画世界: 游戏抽象,在纸盒中放一张A4大小的纸,请学生们随意将颜色泼、滴、洒、 甩在纸面上。 理解抽象,小组观察讨论:滴流的红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觉;黑色的点有 紧张的感觉,流动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优美。 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着盒子晃动或者转动? 小结:颜色在瓶子里时,他只是颜色而没有意味,颜色离开了瓶子,变换 个样子出现在画面上,就有了意味,这就是抽象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你们试图 晃动盒子的时候,是为了好看,这是,你就已经产生了创造抽象美的意识。 二、品读抽象: 1、从质疑走近抽象画,课件出示作品。 提问:这样的巨作在你面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这样创作容易么? 2、在观察中发现。 播放抽象画的创作视频 除了滴、甩、洒,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答:没有接触画布 问:如果没有接触画布,它是如何改变画面图案的? 小结:一些画家可以靠自己的肢体的动作和速度影响画面,因此,有人称 他为“行为画家”。 研究抽象画。 三、学画抽象画: 1、对比与改变。 提问: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相比少了什么?画家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 点?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对比视频画家的作品与自己尝试创作的作品。小组思考、讨论。 二次备课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方法:展示法、探究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 2、区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即冷抽象和热抽象。 3、理解抽象艺术的表现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4、比较区分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介绍不同形式的抽象艺术以及代表画家,代表作品;归纳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抽象艺术之美,学会欣赏抽象艺术。 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5-7分钟) 二、提出课题(5分钟) 二、内容讲解(约25分钟) 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3课图片和第五课图片),第3课图片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第5课图片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 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 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像音乐的视 觉艺术,无清晰的形象可辨,由纯粹的点、线、面和色彩组成的艺术形式),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行于美国五十年代。 【热抽象代表】 康定斯基,俄国人,居住于法国,抽象艺术的发现者。 【冷抽象代表】 蒙德里安,荷兰人,移居美国,为了把握世界普遍的美和本质,他认为艺术只有简化为最基本的形态,并从他们的内在关系中才能做到,这种基本形态就是直线和纯粹的色彩 【中国著名抽象艺术家】 赵无极,留学并居住与法国,艺术特点:将中国的传统水墨精神跟西方的油彩 艺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有别于西方的艺术形式 (二)典型作品分析和作者介绍 冷抽象代表作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蒙德里安(荷兰) 热抽象代表作赏析《即兴之31》(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俄国)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齐育)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课时:2课时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音乐、图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三、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墨水滴入清水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的变化和运动的过程。 问题1: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 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 轻灵,飘动,柔美。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问题1: 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答:学生觉得很茫然,看不懂,没有感受,不明白画家画的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性也没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没有感觉是不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体察到:原来没有感觉即意味着内心的平静,祥和,理性,单纯。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 (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 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自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问题3:抽象艺术是怎样形成的呢? 具象,提炼,半抽象,提炼,纯抽象。 2. 两种艺术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1)两种抽象艺术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3)

高一年级《美术鉴赏》第三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本课旨在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2.抽象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和色彩。这些需要教师在讲课中加以说明。 第二部分“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第三部分“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就可以了。 第四部分“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障碍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抽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抽象艺术有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抽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艺术热情,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2、教学难点: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

第5课抽象艺术作品分析

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 (一)作品分析 《即兴之31》(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俄国) 【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茶商,幼年时期与父母居住在罗马和佛罗伦萨,后来回敖德萨。少年时起就画画,写诗,弹钢琴,拉大提琴。曾在莫斯科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和法律学的学位。1896年,即康定斯基30岁时,决意学习绘画。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学画直到1900年,此后即开始了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 康定斯基倡导即兴作画,以表现艺术家的需要。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而是内心的需要。“艺术就像自然、科学、政治一样是一个自足的领域,它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自身规律的支配”。寻找这个规律正是画家终身奋斗的目标。他特别强调绘画同音乐的结合,音乐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是最抽象的。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详尽论述了音乐与绘画存在着的深刻联系。在康定斯基看来,绘画必须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对象相和谐的新的现实。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它本身就能够打动观众。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音乐感,最后发展出情绪性的抽象绘画。 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因此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他的抽象作品大都完全脱离了客观对象,为避免标题给观众的引导性联想,他常常像音乐作品的标题那样给自己的画取上“即兴”、“作品X号”等名称。 《百老汇的爵士乐》(油画,127厘米×127厘米,1942—194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蒙德里安(荷兰) 荷兰的蒙得里安始终想象着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要素——直线和纯色组成他的画。他想让他的艺术去揭示在主观性的外形不断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实在。他自己说:“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十字形,……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他认为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质的客观法则。人们称他的这种抽象画为“冷抽象”,也称几何风格派。 《百老汇的爵士乐》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极少直接来自现实感受的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蒙得里安把他对纽约百老汇音乐的感受和认识用他自己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创作出了一种视觉音乐。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灰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嘈杂。密如蜘蛛网的垂直和水平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百老汇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红树》(油画,1908年) 蒙德里安(荷兰) 《灰树》(油画,1912年) 蒙德里安(荷兰) 《开花的苹果树》(油画,1912年) 蒙德里安(荷兰)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画家,生于荷兰阿姆尔弗特,卒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位喜爱绘画的小学校长,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而喜欢绘画,并向父亲和画家叔父学习绘画。17岁时取得了小学绘画教师资格证书,三年后又拿到中学绘画教师资格证书。1892年他来到阿姆斯特丹,进入国立美术学院开始正式严格的写实绘画训练,成为颇受教师赏识的基本功扎实的好学生。1908年前,他画了大量的写实风景画,其笔法肯定、形象概括,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1908年后,他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手法,1911年底他来到巴黎,马上受到立体主义影响,并开始以“树”为题不断探索抽象化的表现。1914年后又放弃立体主义,转向几何形符号式的绘画,终于20世纪初形成独特的纯几何形的抽象风格。最后他以绘画的基本元素的直线直角相交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再用最单纯原色的不见笔触的色块与其匹配,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而名扬世界。人们一见到粗黑的横竖直线构成大小不等的红、黄、蓝、灰的方形、矩形的画面,便知那就是蒙德里安的作品。他认为惟有这种抽象的几形图形形式,才是绘画最本质的。他将以往的所有传统技巧统统抛弃,在他的画中不见其他任何画派的影子,他以其新形式的作品开拓了人类的艺术眼界,引领人类追求最单纯的和谐。

走进抽象艺术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 2、理解抽象艺术的表现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结合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通过抽象艺术以及代表画家,代表作品的欣赏和了解,培养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抽象艺术之美。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如何欣赏抽象艺术。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前两节教学内容,欣赏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作品的同时讲解其艺术特点。那么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抽象艺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我们面对一幅抽象作品时有因为看不懂而排斥,不知道怎么欣赏,因为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是否和生活毫无联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出示课题,介绍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和设疑引起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兴趣和想像 (二)讲授新课 美术史上第一幅抽象画是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创作的,他在回忆其抽象创作的契机时说:“有一天傍晚,我回到画室,突然间看到一幅闪烁着内在光辉,栩栩如生,活跃画纸上的画,令我震惊!当我走进仔细看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画作倒置罢了!翌日,在白昼的光线下,我把画放正,昨日的那种美感竟消失了。画面上只留下一些‘无可名之形’?此事给我莫大的启示:即当画面的形象和色彩依附于自然主题时,观赏者总会在画面上寻找他画的是什么,而忽略了形象和色彩固有的特质和功能”。 总结抽象艺术的含义: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一)两位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活动一:展示美术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分析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简介两位画家的生平,指出蒙德里安创造出了一种视觉音乐, 康定斯基注重了音乐与色彩结合.)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定义及两种形态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冷抽象含义: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热抽象含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作品赏析《即兴31号》 结合音乐《交响曲》感受热抽象的情绪表达和对康定斯基的了解。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

走进抽象艺术案例评析

《走进抽象艺术》课例评析 案例评析 评析教师:闫梅(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五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继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之后美术绘画作品类型中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在所有的美术作品中,只有抽象艺术作品使用的是纯粹的美术语言来进行表达。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把握 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决定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怎么教,呈现出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或不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大胆的舍弃。反之,对教学目标有利的作品或想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掌握本课目标,又补充了一些素材是这节课的亮点。这节课能使学生具体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三大美术类型之一),也能简单回顾意象、具象艺术,起到温故知新,并能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作品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代表作品及作者有一个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或完善教材内容的作用。老师多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背景音乐来营造氛围等起到一定作用。

2.本课课时建议为1课时,内容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过程及与其他两种艺术类型的区别。这一点老师把握的很到位,甚至都能拿具象或意象的作品与抽象作品形成对比,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抽象艺术;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能把握到位,对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都进行了作者及作品分析,从而提出“冷抽象”和“热抽象”这两种抽象类型。并且都能以蒙德里安的“树”作为从具象到抽象的艺术变化过程。赵老师匠心独运,还找到了蒙德里安早期绘画作品,更鲜明地引起了作品对比及作者思想变化。第三部分主要讲述“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在这一环节里老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的类比,加深学生理解认识。在这里降低了抽象艺术具有的分析性这一特点。老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形式与色彩。第四部分是“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老师是提前讲解与第三部分互换了一下,无论哪种方式都说明了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人生发展,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与学活动设计的恰切性 人美版教材的1—8课都是在讲授怎样才能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呢?重点是增加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难点是了解各门类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其不同派别的艺术语言,才能与之交流与对话,进而知道怎样从感性入手进行美术作品分析,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并对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这节课基本做到了重难点突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参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美术教案

(一)导入:把一滴墨水滴入一个盛满清 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墨 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 程. 问题: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 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 问题1: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呢 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 2、抽象艺术是怎么诞生的 问题1: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画,画上究竟要表达什么?出示一组图片: 《高山》、《小草》、《花》、《一池湖水》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 有:轻灵、飘动、柔 美…… 学生会觉得很茫然,看 不懂,不明白画家画的 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 性也没有,甚至有同学 说像床单…… 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 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 白的就是抽象艺术。 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普 遍存在的疑问 学生用语言对每一张 画面描述自己的感受 和体验,例如:《湖水》 让人觉得宁静、清爽、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 抽象的形象同样可以 给人艺术的享受和情 绪情感的体验,用形容 词是因为它本身就具 有抽象性,为本节课的 教学做铺垫. 设计意图:如果他们不 能从画布上得到明确 的信息,他们既会认为 这样的绘画是无意义 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 没有体验,事实上每一 个事物至于眼前的时 候都会引起相应的感 觉,只是他们不知道这 已经是在进行艺术赏 析了,在此我并不于告 诉他们这些,只是让学 生对抽象艺术有一个 直观的印象而已,至于 如何解读抽象艺术将 会在以后的环节突 破.. 设计意图:学生从最初 的茫然,接下来自然会 产生疑惑,此时把这个 问题抛出来,即可以激 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满 足学生的好奇心.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 具体事物概括,抽离出 主观感受的过程,目的 是为理解"抽象艺术的

高中美术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高中美术走进抽象艺术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由于受传统审美的习惯的影响我们常用“栩栩如生”这样词汇来称赞我们认为好的作品。通过提问由同学们再补充几个“栩栩如生”的近义词。学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老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几幅作品,看看它们能不能用栩栩如生来形容呢? 学生:不能。 老师:那这些画的不像的,让人看不懂的,没有具体形象的作品就不是优秀的艺术品吗,她们应该怎样欣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了解美术的第三大类型——抽象艺术。 老师: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 同学们回顾;

老师总结。 2、体验 A.老师: 出示康德斯基的《第十三号即兴曲》和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请学生说说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学生:讨论。 老师:绘画特征极为明确,它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独立表达某种纯粹的感情或精神。 1.作品粗野、放荡,色彩狂乱,红黑蓝黄白交融,热情奔放地宣泄着画家的情感。 2.将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三原色、黑白灰之内以及和竖线、横线,表现出秩序与冷静。 B.老师:抽象主义绘画,可能是世界上最难懂的绘画形式,但也可能是最容易理解的绘画形式。很多人看不明白抽象主义作品。问题可能不再于作品本身,而是在于欣赏者的欣赏方式出了问题。他们总是尝试像欣赏传统绘画那样,去分辩画面,企图找出一些熟悉的物象,以便帮助自己了解这幅画到底画的是什么?问题在于,这些作品根本什么也没有画。画家们对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没有一点兴趣,所以,画中的圆形不是苹果或者太阳,长方形也不是楼房和柜子。如果一定要说出画面上画了什么,那只有线条、点以及色块。恰恰,这一次,正是由这些点、线、面、色负责向我们说故事。 引导:其实,说这些点、线、面、色在向我们说故事,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如果说它们在向我们歌唱,可能更贴切一点。音乐和美术本身是相通的,特别是欣赏抽象画的时候。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主义的作品。 C、老师:播放一首舞曲和一首爵士乐,要求学生尝试把这两首音乐与上述两幅画配对,并说明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配对。舞曲热烈狂野,与《第十三号即兴曲》一画表现出来的强烈动感相对应。而节奏鲜明轻松休闲的爵士乐则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的画面刚好匹配。这说明,音乐和美术之间是有着共同点的,而且这些共同点是可以被我们感受到的。)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20

课题走进抽象艺术学习领域实践课 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结合上一节课对抽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自行创作一幅抽象的画。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辅助。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对抽象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抽象艺术的特点教 学 难 点 创作不同风格的抽 象绘画作品。 教 具 多媒体课件、绘画用纸、 油画棒等。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那么,当我们看到抽象艺术作品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课前回顾: 幻灯展示不同画家的不同作品: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自 己所喜欢的作品来谈谈对 其的感受 康定斯基---{热抽象代表 画家……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 合作学习的空间和机 会。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 印象,为下面的学习内 容做好铺垫。

蒙德里安---{树系列……---{格子画…… 马列维奇---{白上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重新认识抽象画,引导、开发、提起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欲望。

展示毕加索的作品《公牛》 幻灯展示: 毕加索在创作《公牛》 这件作品时所经历的变化 过程。 第1、2稿 第5、6稿 第9、10稿 波洛克------{滴淌画……通过观察作品的演变过 程,使学生学会自我总 结。

教师总结: 为了完成他那头由一条线构成的牛,他竟然数易其稿,画了各种各样的牛。当你看到那条线时,你简直无法想象它曾花费了画家多少心血。 有些画看上去似乎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这幅公牛图的演变过程,就是典型的一例。每一稿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而每一含义又导向另一种形式的真实。保留下来的线条包含了我们说“公牛”二字时所想到的一切。 学生活动: 要求: 1、作品大小:26X19cm(大笔记本大小)。 2、利用点\线\面\色创作属于自己的抽象绘画作品。 教师巡视辅助 下课第3、4稿 第7、8稿 第11稿 学生对其进行点评。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走进抽象艺术》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走进抽象艺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 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 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 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二、[教学方法]展示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 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 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 语文新大纲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和组织 作用。语文教学主要是主题式探研。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此外还可灵 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 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环节,我出示三种不同表现“菜篮子”的方法,与学 生一同讨论分析,目的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 和创造思维。我还出示三个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这节课的内容, 这样既符合分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又面向了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喜欢哪个季节的美景就说哪幅图,并把相应的段落读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课文内容进行,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设计了这样一组 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 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 形象,从而既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情境创设法: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 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与暗示,我创设了“瓶 子变变变”的情景。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 的美术类型。

高中美术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名画赏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二、感受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 三、让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性认识和思想疑问。 教学重点: 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一般过程及方法,使学生了解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是不是乱画的都算抽象艺术?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作品一副。 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前准备的作品 问:①你看到的画面里有什么?(线、大小不同的色块、好看的颜色);②作品的线条有什么特点?有形还是无形?(乱、没有具体形)。 复习美术的基本艺术语言(点、线、面、色)。 2、欣赏两段音乐(《二泉映月》和《新春到》)(两端音乐可以选择一首传统的和一首非主流形势的对比,以此来引出抽象艺术) 问:你能从音乐中听到音乐给我们描述了作曲家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吗? 引语:音乐可以通过音符、旋律表现出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所感知。美术作品也可以通过点、先、面、色呈现抽象的主观世界,为我们所感知。 引出课题: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二、课堂发展

(一)、两种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背景。 1、介绍蒙德里安,分享一段爵士乐 问:听到这段曲子让你联想到什么?(繁华的夜景、霓虹闪烁、歌舞生平……) 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学生谈感受 问:这幅画的语言元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点、线、面方面分析) 老师归纳:凡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看起来比较冷静、理性的抽象作品就是冷抽象作品。蒙德里安是冷抽象代表人。 2、康定斯基简介,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即兴之31》 问:从即兴二字,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充满激情) 这幅画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是不是还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的比较冷静、理性的呢? (它是由曲线,比较乱的形构成,一点也不理性,相反比较随意) 老师:康定斯基的这幅画是典型的热抽象作品,我们只要记住像这种由曲线,自由形构成,感受性较强,笔势较明显的大都是热抽象作品,康定斯基是热抽象代表人。 3、学生练习辨别冷抽象和热抽象作品 让学生辨别一些作品,哪些是冷抽象,哪些是热抽象。(通过提问,回答并说出为什么,来巩固理解两种抽象风格) 完善表格。 (二)、艺术如何走向抽象 1、欣赏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和《蒙娜丽莎》、高一集体照,讲述艺术由抽象走向具象再回归抽象的必然规律。 2、画家是怎么做的? 欣赏蒙德里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欣赏毕加索的11稿公牛图; (三)、理解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的艺术美: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 分组欣赏,学生谈感受。 三、尝试练习画抽象画 大师能创作抽象艺术,我们能不能创作抽象作品呢? 欣赏更多的抽象艺术,尝试结合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进行即兴创作 问:当你听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你对那几声沉重的敲击声会有什么感觉?你能用抽象艺术的形式把你的感觉表现出来吗?

高中美术_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抽象艺术 【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教学目标】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演示自主探究实践 导入: 根据我的描述说出这个民间故事的名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人根据此民间故事谱写了一曲举世闻名的曲子名为《梁祝》,截取了两段,大家听一听,说出感受 音乐是通过无形的旋律节奏来表现情感,那美术能不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启今天的美术课程-----走进抽象艺术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完全诉诸于艺术语言(点线面色)本身的艺术形式。 二.为什么走向抽象(课本24) 学生看课本完成填空题 ( )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抽象艺术的符号。此后艺术的发展开始进入()阶段,19世纪中叶()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美术本质的思考。 三.特点 以上这些因素,不管怎样,他们造成的是抽象艺术的这样一个特点:分析性----即把艺术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笔触之美 2.材料与肌理 3.空间与透视 四过程 当然抽象艺术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画家不断探索,下面我们就走进画家,看看他们的探索之路。 联系生活,走进画家蒙德里安的《树》《红树《开花的果树》 联系生活,走进画家毕加索《公牛》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美术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美术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二、[教学方法] 展示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 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2、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 冷抽象含义: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1

《走进抽象艺术》说课稿

《走进抽象艺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 本节课程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第五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作用,而且对后面具体作品的形象以及对前两种艺术形式的分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从心理特征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已经发展成理论型,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明显的增强。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欣赏了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对抽象艺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抽象艺术,有的学生对抽象艺术的态度是极为反感、不感兴趣。因此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抽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但重点的把握还是不准,特别对抽象艺术的特点的理解感到困难,仍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 2、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欣赏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2、激发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兴趣。 3、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 2、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抽象艺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2、两种不同的抽象艺术类型。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五、说教法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逐层递进的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学法指导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并且我特别注意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欣赏的自信心,激发起对抽象艺术欣赏的热情。 运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及练习法等。 六、学法指导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初步认识石头,感受石头的神奇。 (2)趣味尝试法:面对一堆石头我们应该如何做,让学生尝试,教师指导,让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