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论文与新生儿科护理论文婴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
低体温是其早期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其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2]。
探索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产科为预防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自2007年12月以来在产房内综合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极低体重儿的低体温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现将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出生的58例极低体重儿为干预组,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出生的51例极低体重儿作为对照组。
干预组:男婴31例(占53.45%),女婴27例(占46.55%),平均孕周(32.1±1.8)周,体重(1 237±182.7)g,Apgar 评分1 min (8.5±1.9) 分,5 min (9.4±1.1) 分,其中阴道分娩30例(占51.72%),剖宫产28 例(占48.28%)。
对照组:男婴28例(占54.9%),女婴23例(占45.1%),平均孕周(32.2±1.7)周,体重(1 225±178.2)g,Apgar 评分1 min (8.6±1.7)分,5 min (9.5 ±1.2)分,阴道分娩26例(占50.98%),剖宫产25例(占49.02%)。
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孕周、体重、评分、分娩方式及发生早产的原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在出生后采取常规的保暖措施,即环境温度按产房要求达到22~24 ℃,出生后立即置辐射床,设辐射床温度34 ℃,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处理完毕立即使用包被包裹法送往新生儿室。
1.2.2 干预组1.2.2.1 分娩前的准备:提高产房的温度至26~28 ℃,由于极低体重儿出生时暴露于室温状态下,室温应达到晨间护理时早产儿室的温度[3]。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关键词】新生儿[摘要]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这就要求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注意新生儿保暖、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鼻的护理,科学的喂养等护理技能,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日常护理;保暖胎儿从脱离母体的28d内叫新生儿,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后是否具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护理不当,便会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新生儿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
1保暖[1]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散热功能差,新生儿的体温极易受外界影响,若过分保暖,体温过高,超过40℃左右,甚至会引起抽风,如果保暖不好,体温下降,全身冰凉,因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再一,新生儿的保暖根据天气冷暖情况,给予加盖小棉被、童毯等,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其衣物等应以纯棉织物为首选,给新生儿穿衣要先穿上衣,穿好上衣后再裹尿布,注意尿布不宜裹太紧,以尿布不滑脱为宜,随后,整理好婴儿上衣,使其平整舒适,再放婴儿尿垫,最后,再用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子将婴儿包裹好,包裹婴儿时应注意,将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垫在婴儿身下,把两臂轻轻拉直贴身裹好,不要扎带子,使婴儿有依靠感,又不妨碍呼吸。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肢娇嫩,应注意保护,新生儿尿量少,但次数多,因此,要做到勤换尿布,定时更换尿布。
每次哺乳前、喂水前,两次喂奶之前或喂水之间,更要更换尿布,以免食后因翻腾引起呕吐。
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揩干,涂鞣酸软膏(女孩要从前向后洗,避免粪便污染外阴部,而引起尿道感染),再换干净尿布,尿布宜用质柔软吸水强的浅色棉布,每次换下尿布应洗涤干净,用开水烫或煮沸消毒,最好能在阳光下曝晒,保持干燥,整好备好。
不宜垫橡皮布或塑料布,以免发生红臀。
如已发生,除及时更换尿布,保护局部清洁,干燥外,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min~30min,每日1次,15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应注意保暖及烫伤。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论文(一)儿科护理问题及对策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着各种护理问题,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论文(二)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摘要:小儿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
认真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尤为必要。
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进一步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
论文(三)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儿科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由于儿童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差,并且当患儿正处于生命微弱时期,部分患儿的疾病发病比较急,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因此,必须在儿科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
论文(四)以人为本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时代在发展,医疗护理行业也要与时俱进,人性化护理就是从患者和医院两方面考虑,对患者实施优质、安全、全面、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服务,早日痊愈,对此提高医院的医疗卫生水平和形象。
论文(五)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摘要:近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生理疾病护理转化为生理-心理-社会方式的护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已经成为目前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儿科患儿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患儿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儿科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儿科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护理,具有特殊性。
患儿身体处于生长阶段,没有发育完全,儿童一旦生病来势猛、起病快、变化无常且部分儿童对自身疾病疼痛无法准确表达,护士如果操作错误,将很难及时准确处理,使得护士在工作中产生了多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儿家属沟通不彻底及责任心不强带来的压力目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尤其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康复安全和孩子家庭幸福和谐的责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生儿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一:新生儿科病房人性化护理研究随着人们医学认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料。
人性化护理服务是随着患者需求而逐渐产生的一种新护理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新生儿科病房都是一些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较差的新生儿,在进行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以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8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800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调查表与护理质量考察表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未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如下。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
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对于新来的护理人员而言还感觉到相当的陌生,在护理过程中难以充分的做到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于工作未满两年或者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加强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
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的发现患者的问题并帮助其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对患者进行关怀、关心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
人性化护理服务就是尽可能的为患者多做一些事情,帮助患者多解决一些困难。
护理人员根据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情感和特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切身的需求。
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如何以新的医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小儿保健,防治小儿疾病,促进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未来,所以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年出生儿童约800名左右,新生儿体重1.9-5.2千克。
其中男婴约占新生儿的55,4%,女婴约占新生儿的44.6%。
新生儿脱离母体而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
因此,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和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疾病和死亡,就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我们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和大家共同探讨。
1 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暖,产房温度应以22℃左右为宜。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使体温降低。
且新生儿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时即使有少量热量丢失,体温便可降低。
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皮肤,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使新生儿处于中性温度中。
【可用预热的被毯包裹;也可放置于红外线保温台上或暖箱中数小时】。
2 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
新生儿喂养主要依赖母乳,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所含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等,含量适中,比例适当,质地优良,最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
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可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采用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同时通过喂奶的过程可增进母子感情,密切母婴关系,良好的感觉刺激使婴儿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发育。
而且应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乳汁的产生是泌乳激素和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要鼓励母亲让婴儿勤吸吮,哺乳时不要限定间隔时间和次数。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关键词】新生儿[摘要]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这就要求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注意新生儿保暖、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鼻的护理,科学的喂养等护理技能,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日常护理;保暖胎儿从脱离母体的28d内叫新生儿,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后是否具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护理不当,便会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新生儿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
1保暖[1]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散热功能差,新生儿的体温极易受外界影响,若过分保暖,体温过高,超过40℃左右,甚至会引起抽风,如果保暖不好,体温下降,全身冰凉,因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再一,新生儿的保暖根据天气冷暖情况,给予加盖小棉被、童毯等,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其衣物等应以纯棉织物为首选,给新生儿穿衣要先穿上衣,穿好上衣后再裹尿布,注意尿布不宜裹太紧,以尿布不滑脱为宜,随后,整理好婴儿上衣,使其平整舒适,再放婴儿尿垫,最后,再用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子将婴儿包裹好,包裹婴儿时应注意,将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垫在婴儿身下,把两臂轻轻拉直贴身裹好,不要扎带子,使婴儿有依靠感,又不妨碍呼吸。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肢娇嫩,应注意保护,新生儿尿量少,但次数多,因此,要做到勤换尿布,定时更换尿布。
每次哺乳前、喂水前,两次喂奶之前或喂水之间,更要更换尿布,以免食后因翻腾引起呕吐。
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揩干,涂鞣酸软膏(女孩要从前向后洗,避免粪便污染外阴部,而引起尿道感染),再换干净尿布,尿布宜用质柔软吸水强的浅色棉布,每次换下尿布应洗涤干净,用开水烫或煮沸消毒,最好能在阳光下曝晒,保持干燥,整好备好。
不宜垫橡皮布或塑料布,以免发生红臀。
如已发生,除及时更换尿布,保护局部清洁,干燥外,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min~30min,每日1次,15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应注意保暖及烫伤。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生儿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一:新生儿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如何以新的医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小儿保健,防治小儿疾病,促进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未来,所以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年出生儿童约800名左右,新生儿体重1.9-5.2千克。
其中男婴约占新生儿的55,4%,女婴约占新生儿的44.6%。
新生儿脱离母体而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
因此,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和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疾病和死亡,就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我们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和大家共同探讨。
1 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暖,产房温度应以22℃左右为宜。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使体温降低。
且新生儿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时即使有少量热量丢失,体温便可降低。
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皮肤,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使新生儿处于中性温度中。
【可用预热的被毯包裹;也可放置于红外线保温台上或暖箱中数小时】。
2 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
新生儿喂养主要依赖母乳,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所含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等,含量适中,比例适当,质地优良,最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
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可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采用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同时通过喂奶的过程可增进母子感情,密切母婴关系,良好的感觉刺激使婴儿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发育。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篇一:儿科护士论文范文儿科护士论文范文儿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工作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同情心,时间久了更加容易疲劳,而长期过度支出情感可以使儿科护士出现同情心疲乏的现象。
儿科护士论文范文一:小议儿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Arthur1999年使用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测量11个国家注册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北京和香港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项目均分分别为3.03、2.99[5]。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项目均分为2.94±0.38,总体水平是88.25±11.27,高于75分,偏向于积极。
反映专业自我概念的5种能力的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技能、灵活性、沟通交流、管理能力和满意度。
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和工作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灵活地寻找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
工作的灵活性则是指一个人对工作中变化程度的适应性能力。
而专业技能是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护理教育和护理培训及考核的重点,也是护理核心能力构成的基础,护士以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而感到自豪。
尤其是在儿科,由于患儿无法很好地理解及配合治疗,从而导致其对医疗环境及医务人员,特别是治疗项目的恐惧及抵触,同时其照顾者非常关注患儿的感受,因此对儿科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使得专业技能的提升成为儿科护士最迫切的需求。
技能与知识不同,技能必须亲自学习,并且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而技能的提高有助于更加熟练及灵活地处理问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和护龄儿科护士的灵活性和专业技能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儿科护士年龄和护龄的增长,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工作经验逐渐丰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灵活性和专业技能也相应增高。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护理人员由单身进入结婚生子的阶段,做了母亲及有了育儿经验后,更能体会及理解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处理问题的灵活性随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