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鉴赏》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07500811课程类别:通识课;选修学时:16学分:1适用年级:2009级、2010级开课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方式:考查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适用专业:学院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影视传媒学院广电、艺术设计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
主要任务:本课程从学习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入手,然后按西方美术的发展史对绘画、雕塑、建筑三方面进行讲授,对古今中外的名作逐一进行赏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2 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实践学时1 美术欣赏基础知识 22 原始、古代和中世纪美术赏析 23 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2序号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实践学时4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赏析 25 17至18世纪美术赏析(上) 26 17至18世纪美术赏析(下) 27 19世纪美术赏析 28 20世纪美术赏析 2学时小计16学时小计163 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3.1 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美术欣赏序言、原始美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原始、上古美术的诞生和基本特征,从而对世界美术的起源有一个总体了解。
重点:美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形体、色彩。
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中石器时代的岩画。
难点:美术的其他艺术语言。
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古代埃及美术主要讲解旧石器时代的雕刻品和洞窟壁画,以及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彩陶、巨型建筑。
重点:两河流域艺术的分期及其艺术特色;古代埃及美术的艺术分期及其艺术特色。
难点:古埃及艺术与其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重点: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风格与内涵;中世纪美术的主要特点难点:区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主要讲解意大利、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概况1、课程代码:2、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艺术)3、总学时数:30 课时4、适用对象: 全校所有专业5、先修课程: 无6、开课单位: 艺术设计系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西方的美术已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人类艺术宝库, 它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
在高校里开设这门课, 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知识, 扩大审美视野与知识面。
通过不断地欣赏西方大师的优秀作品, 能够陶冶性情并能逐步地培养当代大学生一种高尚的审美情趣。
这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大有益处的。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能了解与掌握西方美术的文化背景知识; 欣赏名作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西方美术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风格与流派技巧等。
第二, 通过大量的大师名作的图片欣赏,要求学生对艺术美有一个感性与理性的认识, 从而激发她们审美的兴趣并能逐步地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理论、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与民族自信心。
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与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由于本课程主要就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西方美术史与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课时分配安排表备注:实际教学时间与培养方案有冲突,课时可适当调整,按实际教学时间进行安排。
五、考试要求本课程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评价基本模式如下表六、可选用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一)可选用教材1、《西方艺术史》苏姗伍德福特等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外国美术史纲要》陈洛加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二)主要教学参考书1、《美术欣赏》奚传绩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美术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与欣赏一些古今西方的美术作品,尤其要让她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与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
美术欣赏(外国部分)教案

《美术欣赏-外国部分》教案课程总学时:30/15 学分:1开课对象:全校学生课程类别: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教学进度表:1.第一章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原始及古代艺术二学时第一节原始艺术第二节古埃及与古希腊艺术2.第二章理性与科学的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二学时第二节北欧及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二学时3.第三章辉煌多姿的艺术景象—-17、18世纪欧洲艺术二学时第一节17、18世纪意大利艺术第二节17世纪法兰德斯艺术、荷兰艺术、法国艺术4。
第四章流派纷呈的时代——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第一节新古典主义艺术二学时第二节浪漫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第三节印象主义艺术(一)二学时第四节印象主义艺术(二)二学时5.附.中外美术欣赏作业(中国篇1学时,外国篇1学时)一学时教材:美术鉴赏(重庆大学出版社,21世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丛书)教学参考书:[德]格罗塞.蔡慕晖译。
艺术的起源[B].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J].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朱伯雄。
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J]。
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薄松年主编.中国美术史教程[J]。
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欧阳英.潘耀昌。
外国美术史[J]。
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法]丹钠。
傅雷译.艺术哲学[I]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德]黑格尔。
朱光潜译.美学(一至四卷)[B]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美]鲁道夫。
阿恩海姆。
滕守尧。
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B]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袁宝林.比较美术教程[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何政广主编.塞尚(世界名画家全集)[J]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何政广主编。
梵高(世界名画家全集)[J]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何政广主编。
高更(世界名画家全集)[J]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外美术作品欣赏课程名称(英文):The Appreciation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2总学时20 :学分: 1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通过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奠定相应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学习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他们掌握一些初步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初步的鉴赏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一)了解中外主要的美术流派和艺术家;(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三)根据教学要求,创作相应的美术作品。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六、修读要求(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3条)1、课堂讲授:占总课时的40%2、课堂操作:占总课时的60%由于教学内容以欣赏和创作为主,故课堂操作占有大量的时间。
课堂讲授主要侧重于美术欣赏知识以及美术创作讲解。
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的欣赏内容基础上,按教师指定的技能、技巧内容进行创作。
七、学习评价方案(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4、5、6条)1、期终考核:70%评分标准:优:构图恰当,造型准确,细节刻画生动。
良:构图恰当,造型较准确,细节刻画较好。
中:构图尚可,造型较准确,细节刻画一般。
及格:构图一般,造型尚可,细节刻画粗略。
不及格:构图欠佳,造型不准,细节刻画粗糙。
2、平时作业:20%评分标准同上。
3、考勤:10%全勤得10分;每缺一次扣2分,直到扣完为止。
八、课程资源教材:陈小珩主编:《美术基础》,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版。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教师信息姓名:周颖职称:讲师办公室: 1312 电话:电子信箱: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美术鉴赏课程名称(英文):Art Appreciation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 2 总学时: 32 学分:2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三、课程简介美术鉴赏是任意选修课程。
运用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本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研究和展示外国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甚至摄影、表演、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现代美术发展的多样性的展示开始,提升同学对艺术发展的兴趣,然后回到美术发展的源头开始,西方美术以时间为线索,分艺术风格步骤的学习经典的作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风格特点,中国美术主要绘画等发展的大的种类和主题阐述各时代的艺术的差异,最后着眼点回到现代回到当下,全球视野下的艺术发展和中国艺术现状。
四、课程目标同时通过对中国和外国美术赏析中若干对比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大美术概念的认知,以及对当下艺术发展的关注,从而注意发现周遭的“美”并进行独立自主的评议,对美术发展探讨,掌握基本的对中外美术艺术评价和认知。
通过课程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
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
运用现场观摩参观、录像解析、投影图像分析、亲自体验实践等手段方法,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力,鉴赏判断力。
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周数:18 周学分:2 学分适用专业: 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相关专业开课部门: 艺术学院(一)课程教学目标《美术鉴赏》是全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基本和广泛的文学、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较高级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技巧实践的重要教育环节,是衡量大学生素质构成和人格完美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把美学知识和对门类艺术(如:绘画艺术)的鉴赏融为一体,力图使学生在了解美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艺术鉴赏的水平,认识艺术鉴赏的主要功能和途径;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参与社会审美实践,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此外,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补充,对学生所学的专业领域有所促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造型特点,并对中外美术发展的整体结构脉络及美术风格的传承、演化有较详细的认识、了解。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在理论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两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下述目标:(一)理论知识:在欣赏理论篇的基础上,学生能了解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与数码艺术、影视美术、现代装置与行为艺术等九大美术形式。
以及中外美术发展结构脉络。
(二)能力方面: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艺术修养,能对艺术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具备分析具体美术现象、鉴赏具体美术作品的能力(五)教学学时分配(六)大纲内容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美术欣赏理论知识1、教学要求: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和美术的文化内涵,熟悉美术的功能和作用;美术的分类与艺术语言部分。
2、教学内容:主要了解美术的各个门类及其性质和特点,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等门类。
重点讲解绘画艺术的相关知识,以及中西方的艺术3、重点、难点:美术的各个门类及其性质和特点第二章绘画艺术鉴赏1、教学要求:了解美术的起源,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的学说。
外国美术史大纲_教学大纲(DOC)

美术系《外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008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中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总学时数:54学时学分:3学分适合专业:美术学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外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教育,要使学生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及其规律,由初步了解到比较系统的区别精华和糟粕,从而古为今用,提高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和美术教学质量。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1、通过外国美术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艺术史的教育,使学生对欧、亚、非、拉四大洲的美术历史发展概况及所取得的成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通过对名作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汲取历代名家的长处,提高审美修养。
三、理论与技能教学的基本要求1、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力求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外国美术的发生和发展,实事求是地评价前人的成就及其局限性。
2、美术发展历史主线为主,讲授重点一般放在作品分析、师承渊源上,注意中西美术的异同,加深学生对中西审美体系的差异造成美术发展的不同方向的认识。
美术史方面必须讲清梗概,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流派,画家及作品也应有主次介绍或区别。
3、以绘画、雕塑为主,其它为辅,对有关、工艺等常识,有时可做必要的介绍,或点滴介绍,讲授的内容主要以课本为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提示,作品介绍避免堆砌繁杂,应有主有次。
4、外国美术史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国内外科研进展情况,不断吸收新的材料和成果充实教材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五、教学大纲内容绪论《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课程是美术学专业主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目的以外国传统思想文化为背景,全面系统介绍外国美术,使学生掌握外国美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深入理解外国美术的基本特征,较系统地掌握外国美术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学期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一)教学目的了解史前及两河流域美术、古埃及美术、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
《外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趋势。
2、了解外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培养、提高分析和鉴赏能
力。
3、能运用所学的外国美术史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具有设计创作研究能力。
4、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基本理论与知识,胜任社会美术与设计领域工作。
5、了解中国优秀的艺术文化思想;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主要参考书
1 .欧阳英潘世昌主编.《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 .中央美院外美史教研室编•《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4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国美术鉴赏
学分/总学时:2/3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史前美术、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20世纪美术的概况、流派及发展,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美术存在的时代文化背景、审美特征,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及其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和影响,并关注到每个时期美术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意义与审美价值。
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对若干历史时期美术发展的审美特征、对重要的美术流派、代表人物的艺术思想和其具体的代表作品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评价,从而较为科学清晰地梳理出一条外国美术史发展的线索。
通过系统学习比较全面地把握对外国美术史的发展流变的学习,增强美术史学的素养,为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无
三、学时分配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史前美术
1、关于艺术的起源
2、旧石器时代美术
3、新石器时代美术
第二章古代美术
1、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美术
2、古代希腊、罗马美术
3、古代亚洲、非洲、美洲美术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美术
1、早期基督教美术
2、拜占庭美术
3、早期中世纪美术
4、罗马式美术
5、哥特式美术
第四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2、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五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巴洛克、洛可可美术
2、新古典主义美术
3、浪漫主义美术
4、现实主义美术
5、印象主义美术
6、后印象主义美术
第六章19世纪欧洲美术及美国美术
第七章 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
1、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美术
2、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美术
五、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参考书:1、《外国美术鉴赏》,汪涤,王译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外国美术欣赏》,李于昆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六、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课外可查找相关作品的资料,巩固课堂内所学内容。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学生成绩由鉴赏报告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由平时考勤等组成。
学生的鉴赏报告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学生的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
八、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