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控制电路实验报告
声光控灯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声光控灯泡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3. 分析声光控灯泡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二、实验原理声光控电路是一种利用声音和光线控制电路通断的电路。
它主要由声敏元件、光敏元件、延时元件和执行元件组成。
当声音和光线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电路导通,执行元件(如继电器)动作,控制灯泡点亮;当条件不满足时,电路断开,灯泡熄灭。
三、实验器材1. 声光控模块(含声敏元件、光敏元件、延时元件)2. 继电器3. 灯泡4. 杜邦线5. 面包板6. 电源7. 热熔胶8. 实验桌四、实验步骤1. 组装电路(1)将声光控模块、继电器、灯泡依次插入面包板上。
(2)用杜邦线将声光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
(3)将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灯泡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地。
(4)将声光控模块的电源端与电源相连。
2. 调试电路(1)打开电源,观察声光控模块和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
(2)在白天,观察声光控灯泡是否点亮,确保光线条件不满足时灯泡不亮。
(3)在夜晚,分别进行以下操作:a. 没有声响时,观察声光控灯泡是否点亮,确保光线条件满足时灯泡不亮。
b. 有声响时,观察声光控灯泡是否点亮,确保声音条件满足时灯泡点亮。
c. 播放不同音量的声音,观察声光控灯泡的响应情况,确保声音敏感度合适。
3. 分析实验结果(1)在白天,声光控灯泡不点亮,说明光线条件不满足时灯泡不亮。
(2)在夜晚,有声响时声光控灯泡点亮,说明声音条件满足时灯泡点亮。
(3)不同音量的声音都能使声光控灯泡点亮,说明声音敏感度合适。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声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声光控灯泡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2. 声光控灯泡在白天不点亮,夜晚有声响时点亮,符合实验要求。
3. 声光控灯泡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性能良好,能够实现节能照明。
六、实验心得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电路原理进行组装和调试。
2.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声光控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声光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声光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本次实验设计了一个声光控电路,其具有根据声音信号的强弱控制LED灯的亮度,并且在环境噪声较强时能够自动调整。
实验目的:1. 掌握声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2. 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 掌握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4. 学会运用运放、三极管等电子元件进行电路设计。
实验材料:1. 声音传感器模块;2. 光敏电阻;3. NPN三极管;4. 运放;5. LED灯;6. 面包板、电子元件、导线等。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的声光控电路采用声音传感器和光敏电阻,通过运放、三极管等电子元件进行电路设计,控制LED灯的亮度。
声音传感器可以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个信号的强度与声音的大小有关系。
而光敏电阻可以感受到周围光线的强度,通过调节其阻值可以改变反光的强度。
首先将声音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运放进行放大处理,同时通过三极管将输出信号转化为模拟电压信号。
光敏电阻与一个电阻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压分压电路,利用其反射光的变化来改变电阻的阻值,从而改变整个电压分压电路的电压值。
将放大后的声音信号和受光影响的电压信号加在一起之后,通过另一个运放进行二次放大,从而得到控制LED灯亮度的电信号。
具体的电路图如下: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3. 通过实验验证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功能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声光控延时开关是一种利用声音和光线变化来控制电路实现特定功能的电子学控制方法。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声控部分:通过驻极体话筒采集声音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
2. 光控部分:利用光敏电阻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当光线强度低于设定阈值时,输出低电平信号;当光线强度高于设定阈值时,输出高电平信号。
3. 延时电路:当声控和光控信号同时满足条件时,延时电路开始计时,经过设定时间后,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继电器或电子开关动作,实现开关控制。
三、实验器材1. 驻极体话筒2. 光敏电阻3. 555定时器4. 继电器5. LED灯6. 电阻7. 电容8. 面包板9. 电源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驻极体话筒、光敏电阻、555定时器、继电器、LED 灯等元器件,并确保连接正确。
2. 调试电路:将电路接入电源,调整光敏电阻的阻值,使电路在光线较强时处于关闭状态,在光线较弱时处于开启状态。
3. 测试电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通过拍手或说话等方式触发声控信号,观察LED灯是否点亮。
同时,在LED灯点亮后,观察延时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4. 调整延时时间:通过调整555定时器的外接电阻和电容,改变延时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搭建和调试,成功实现了声光控延时开关的功能。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通过声音触发,LED灯点亮,并在设定时间后自动熄灭。
2. 分析: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较为简单,元器件选用合理,性能稳定。
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光敏电阻的阻值和555定时器的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了对开关控制和延时时间的控制。
六、实验结论1. 声光控延时开关是一种利用声音和光线变化来控制电路实现特定功能的电子学控制方法,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2. 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相对简单,元器件选用合理,性能稳定。
声光控实验报告范文.doc

声光控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声光控灯实验报告(1)课题名称:声光控制路灯设计(2)内容摘要:本次设计的小组成员有徐海龙、秦应昌,在思考、设计、焊制、调试阶段,我们一直共同努力。
此次我们组需要设计的电路是声光控制路灯电路,在此电路中,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使电路能根据声音和光线的作用自动发光,并且自动熄灭。
在白天强光照射时,电路中灯泡不发光;而晚上无灯光或被遮光,并且有声响时灯泡发光,且延续约10秒后熄灭。
此电路图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用声光控延时开关代替住宅小区的楼道上的开关,只有在天黑以后,当有人走过楼梯通道,发出脚步声或其它声音时,楼道灯会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楼道灯延时几分钟后会自动熄灭。
在白天,即使有声音,楼道灯也不会亮,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声光控延时开关不仅适用于住宅区的楼道,而且也适用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场所,用途非常广泛。
课题分析它主要由3部分组成:话筒,光敏电阻,555延时。
能够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大小来改变灯亮的时间长短,如果,时间过长就应该减小电阻或电容的值,反之,则增大。
光敏电阻和话筒的高度也会使灯的时间受到影响。
声光控节电开关,在白天或光线较亮时,555触发器呈关闭状态,灯不亮;夜间或光线较暗时,555触发器呈预备工作状态,当有人经过该开关附近时,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等都能开启节电开关。
灯亮后经过10秒左右的延时节电开关自动关闭,灯灭。
该开关扩展型适用于楼道、走廊、洗涮间、厕所等公共场合,能节电并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电路是采用分分离元件的声控延时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方框原理图说明:(3)设计指标(要求);设计一个声光控制开关,用声音和光照同时控制,当光线很暗的时候有声音触发就打开开关(控制一个6v/100mA小灯泡负载),开关延迟时间在10秒左右。
当光线较强的时候声控不起作用。
(4)系统框图与方案选择;方案一:本方案中MIC捕捉到声音信号时,产生出交流信号经过Q1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放大,然后经过C3的隔直耦合电容给Q2的基极一个偏置电压使Q2导通,Q2导通前555触发器2脚电压等于VCC等于5V当Q2导通后2脚电压低于1/3VCC使555触发器进入工作状态LED亮当T=RC时555通过7,6脚放电完毕LED自动熄灭。
声光控开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声光控开关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声光控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效果。
二、实验原理声光控开关是一种利用声音和光线来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
其原理是:当环境亮度低于设定值且周围有声音时,声光控开关内部的电路会接通,使被控制的设备(如灯泡)点亮;当环境亮度高于设定值或没有声音时,电路断开,设备熄灭。
声光控开关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光敏元件:用于检测环境亮度,当光线强度低于设定值时,产生信号。
2. 话筒:用于接收声音信号,当声音强度达到设定值时,产生信号。
3. 放大电路:对光敏元件和话筒产生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4. 检波电路:将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检波处理,产生开关控制信号。
5. 可控硅:根据开关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制设备的通断。
三、实验器材1. 声光控开关1个2. LED灯1个3. 杜邦线若干4. 面包板1个5. 电源1个6. 示波器1个四、实验步骤1. 将声光控开关、LED灯和杜邦线依次插入面包板上,并用杜邦线连接。
2. 将面包板接入电源,打开开关。
3. 观察LED灯在无声音和光线条件下的工作状态。
4. 播放音乐或发出声音,观察LED灯的工作状态。
5. 在白天或光线较强的情况下,观察LED灯的工作状态。
6.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无声音和光线条件时,LED灯不亮。
2. 当有声音且光线强度低于设定值时,LED灯点亮。
3. 当光线强度高于设定值时,LED灯不亮。
4. 当有声音且光线强度低于设定值时,LED灯点亮,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
实验结果表明,声光控开关能够根据环境亮度和声音强度自动控制电路通断,实现了节能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可以改变LED灯点亮的时间长短。
六、结论1. 声光控开关是一种利用声音和光线来控制电路通断的节能开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声光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 掌握声光控开关的接线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声光控开关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4. 分析声光控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实验原理声光控开关是一种利用声波和光敏元件实现自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
当环境光线较暗且周围有声音时,声光控开关会自动接通电路,使电路中的负载(如LED灯、继电器等)工作;当环境光线较亮或无声音时,声光控开关会自动断开电路,使负载停止工作。
声光控开关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光敏元件:用于感知环境光线强度,当光线较暗时,光敏元件的电阻值会降低;2. 声敏元件:用于感知周围声音,当有声音时,声敏元件会产生脉冲信号;3. 延时电路: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时间,当光敏元件和声敏元件同时满足条件时,延时电路开始计时,经过一定时间后,电路自动断开。
三、实验器材1. 声光控开关;2. LED灯;3. 继电器;4. 杜邦线;5. 面包板;6. 电源;7. 灯泡;8. 测电笔。
四、实验步骤1. 将声光控开关、LED灯和继电器依次插入面包板上;2. 用杜邦线连接声光控开关的1(红色)和2(黄色)端子到LED灯的灯头,灯头的螺纹端子接到电源的零线;3. 将声光控开关的3(绿色和白色)端子接地;4. 将面包板接入电源,打开开关;5. 观察LED灯和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分析声光控开关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情况;6. 使用测电笔测试电路的通断情况,验证声光控开关的接线是否正确;7. 在白天和晚上不同光线条件下,分别测试声光控开关的工作状态;8. 在不同声音强度下,分别测试声光控开关的工作状态;9.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声光控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白天,由于光线较亮,声光控开关不会接通电路,LED灯和继电器不工作;2. 在晚上,当环境光线较暗且周围有声音时,声光控开关会接通电路,LED灯和继电器工作;3. 通过调节声光控开关的灵敏度,可以改变电路通断的触发声音强度;4. 通过调节延时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可以改变电路通断的时间;5. 实验结果表明,声光控开关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节能、环保、方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声音的识别能力有限、对光线敏感度不够高等。
制作声光控电路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声光控电路的原理、设计、制作和调试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电路设计水平。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能够:1. 了解声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和仪器设备。
3. 掌握电路图绘制和焊接技术。
4. 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声光控电路。
二、实训内容1. 声光控电路原理学习首先,我们对声光控电路的原理进行了深入学习。
声光控电路是一种利用声音和光信号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电路。
它主要由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延时电路和执行电路组成。
- 声控电路:利用声敏元件(如驻极体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整形后,控制执行电路的通断。
- 光控电路:利用光敏元件(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检测环境光线强度,控制电路的通断。
- 延时电路:在电路接通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实现延时控制。
- 执行电路:根据声光控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元件(如继电器、晶闸管)的动作,实现电路的通断。
2. 电路图绘制根据实训要求,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声光控电路,并绘制了电路图。
电路图如下:```电源 +----[整流桥]----[滤波电容]----[光敏电阻]----[光控三极管]----[延时电路]----[执行元件]----[电源负极]| |+----------------------------------------------------+| |+----[声敏元件]----[放大电路]----[整形电路]----+```3. 元器件准备根据电路图,我们准备了以下元器件:- 电源:9V电池- 整流桥:4个二极管- 滤波电容:1000μF- 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 光控三极管:NPN型三极管- 延时电路:555定时器- 执行元件:继电器- 声敏元件:驻极体话筒- 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 整形电路:二极管、电容4. 电路焊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声光控制晶闸管开关电路装接与调试实验报告

声光控制晶闸管开关电路装接与调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声光控制晶闸管开关电路的基本原理。
掌握声光控制晶闸管开关电路的装接方法。
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进行电路调试。
二、实验器材晶闸管模块(T1-120)声光传感器模块(ASR550)直流稳压电源模块(LM7805)电阻器(R1、R2、R3)电容器(C1、C2)电线、插头等连接材料。
三、实验原理声光控制晶闸管开关电路是一种基于声光信号控制的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当声光传感器检测到有人靠近时,会产生声音信号,这个信号会触发晶闸管模块导通,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具体来说,当人靠近时,声光传感器会检测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变化,并将这个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将这个信号传递给处理器模块。
处理器模块会根据这个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来判断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有,就会触发晶闸管模块导通,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四、实验步骤将晶闸管模块、声光传感器模块、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等器材按照正确的接口连接好。
注意各器材之间的正负极性要正确连接。
将电阻器、电容器等辅助元件按照正确的参数连接好。
这些元件的作用是为了调节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将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接到晶闸管模块的控制端上,将晶闸管模块的门极接到地线上。
这样就可以使晶闸管模块处于导通状态。
将声光传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接到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上。
这样就可以使处理器模块能够接收到声光传感器模块发出的信号。
打开电源开关,观察电路的工作情况。
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声光传感器模块应该能够检测到周围的环境声音,并将这个信号传递给处理器模块。
处理器模块会根据这个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来判断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有,就会触发晶闸管模块导通,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声光控制晶闸管开关电路可以正常工作。
当有人靠近时,声光传感器模块会检测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变化,并将这个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将这个信号传递给处理器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格致楼322
时间段:13:30-15:05
座位号:3号座位
同组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声光控制电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二声光控制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声光控电路的制作的焊接和调试。
二、实验任务
设计并控制一个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
通过四个与非门实现只有在光照较弱并且有声音的时候指示灯才会亮,其他情况下指示灯不亮。
并且通过电容的充放电实现指示灯的延迟效果,保持指示灯10s。
直流电源电压为12V,由稳压电源或实验箱提供。
三、实验原理和电路参数设计
实验原理:
第一部分为独立的声控和光控,中间部分为与非门,最后部分是延时及LED 灯。
光控部分由光敏电阻采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声控部分由咪头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三极管放大。
白天或晚上光线较强时,光控为低电平,声控不起作用;晚上或光线较弱时,光控为高电平,声控起作用,负载电路的通断受控于声控部分,当声音强度足够大时,电路接通,二极管点亮,并开始延时,延时时间到开关自动关闭,等待下一次声音触发。
白天不亮的原因:当在白天时,光线很强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小,那么通过用黑线圈出的那条路的电流很小,相当于低电平,经过与非门之后,输出恒为高电平,最后通过led灯恒为低电平。
所以在白天时不起作用。
同时很好理解晚上时为什么由声控控制:在晚上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大,流过黑线圈出的那条路的电流就很大,相当于高电平,因此输出信号取决于是否由声音信号。
1、设计电路参数
C1:100nf C2:10uf/22uf V1:30mV 1KHz
R1:24KΩR2:1MΩR3:47KΩR4:24KΩR5:1MΩ
R6:1KΩ
2、利用multisim仿真如下图:
闭合开关:
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用交流信号源代替了咪头,也就是声控部分,用继电器调节到一定的电阻来代替光敏电阻夜间时的电阻,这是led灯也已经亮了,着代表了,我们的电路替换是正确的。
同时看下图:
这图中我们看到的是电压通过第一个与非门时的电压变化,当为高点平时,led 灯点亮,对应咪头收到声音信号时放出信号,出现高电平。
打开开关:
我们能从图中看出,打开开关的时候,灯泡仍是亮着的,通过计时器计时,我们知道了,电容为10uf灯泡过了9.7s后熄灭,电容为22uf时灯泡讲过了21.43s 熄灭。
我们在这个熄灭环节的设置采取了两种不通规格电容的方案。
所以,能看出我们的仿真成功了。
(22uf的图除了这个电容参数不一样,其他相同)
延迟熄灭时间说明:
延时方面在上面提到过,我们预留了两种方案就是如下两图,另外还多出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做备用。
从我们之前学的电路分析的知识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打开开关后,led灯之所以没有马上熄灭是因为这一部分充放电的结果造成的。
我们就来推导一下,用图中所示参数电阻和电容的理论放电所达到的延迟时间是多少。
下面是cd4011的一些参数:
从图中知道接10v电压时,输入低电平最大值为3v,我们以这个计算。
U=U0*e^(-(t/r)) ,r = RC。
U = 3,U0 = 10;
方案一:用1M欧姆的电阻和10uf的电容做实验,我们可得t = 12s。
与我的仿真数据比较接近。
方案二:用1M欧姆的电阻和22uf的电容做实验,我们可得t = 26s。
与我的仿真数据也同样接近。
但由于实验的要求是时间越接近10s越好,那么通过计算我们得出r = 8.33.相当于保持电阻不变,将电容换成8.3uf。
最后因为实验要求限制,我们在焊接时采用了10uf电容,达到接近10s的实验效果。
3、硬件电路制作
4、验收
延时时间t如图:
五.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主要分为两部分,软件方面和硬件方面。
在软件方面,我学会了使用multisim14的使用,会用它画电路图,以及用它来仿真调试。
硬件方面:通过这次实习,我的焊工更上一层楼,比以前更好了。
而且连接的线路也更复杂了,我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在实际焊接电路的时候,线有点多,有点绕,稍微一不小心就会连错线。
但是,在接通电源的时候,发光二极管却不亮。
于是,我就开始检查电路,看看连线有没有出错,经过检查还真就查出了不少的问题,然后我又把它们都解决掉再重新测试一下。
但是还是不行。
电路图在软件上仿真的时候还是行的,但到了实际电路图中却不行。
我只好挨个进行,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进行调试。
经过调试,让我对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并且我的动手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
对于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有很大的体会,只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与实践中,用与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害怕,要寻找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要注重合作,同心协力去解决问题,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