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汇总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报告总结

水温控制系统摘要:本系统以MSP430F149超低功耗MCU为核心,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采用电热棒进行加热。
该控制系统可根据设定的温度,通过PID算法调节和控制PWM波的输出,控制电磁继电器的通断时间从而控制水温的自动调节。
该系统主要包括MSP430F149单片机控制器模块、DS18B20测温模块、键盘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及LCD12864液晶显示模块等构成。
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程序简短、系统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关键词:MSP430 DS18B20 PID算法PWM LCD12864目录一、任务及要求 (1)1.1设计任务 (1)1.2要求 (1)1.2.1基本要求 (1)1.2.2发挥部分 (1)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2)2.1 温度检测电路方案选择 (2)2.2显示电路的方案选择 (2)2.3加热和控制方案选择 (2)2.4控制算法选择与论证 (3)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1系统结构框图 (3)3.2控制器模块 (3)3.3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4)3.4加热控制电路设计 (5)3.5键盘及显示电路设计 (5)3.6电源电路设计 (6)四、软件设计 (6)4.1 PID算法设计 (6)4.2程序流程图 (8)4.2.1主程序框图 (8)4.2.2 LCD12864程序流程图 (9)4.2.3 PID程序流程图 (10)4.2.4 DS18B20水温检测程序流程图 (11)五、系统测试及分析 (12)5.1系统调试 (12)5.1.1控制模块的调试 (12)5.1.2 温度检测模块 (12)5.1.3 继电器的检测 (12)5.2测试结果及分析 (12)5.2.1测试仪器 (12)5.2.2测试方法 (13)5.2.3测试结果 (13)六、设计总结 (14)七、附录 (15)附录1 仪表器件清单 (15)附录2 水温控制系统原理图 (16)附录3 程序设计 (17)一、任务及要求1.1设计任务该水温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检测、控制型应用系统,它要求系统完成从水温检测、信号处理、输入、运算输出控制加热装置以实现水温控制的全过程。
温度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温度控制系统实验报告温度控制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温度控制系统作为现代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家电和环境控制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3. 熟悉PID控制算法的应用;4. 分析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温度控制系统由以下组件组成:1.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常见的有热敏电阻和热电偶等;2. 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温度控制;3. 加热器: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调节加热功率;4. 冷却装置:用于降低环境温度,以实现温度控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温度控制系统:将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加热器和冷却装置连接起来,确保各组件正常工作。
2. 设置控制器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以实现稳定的温度控制。
3. 测量环境温度: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并将测量结果输入控制器。
4. 控制温度:根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加热器和冷却装置的工作状态,使环境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5. 记录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控制器输出信号和加热器/冷却装置的工作状态等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控制器的调节算法,系统能够在设定值附近维持稳定的温度。
但是,由于传感器的精度、控制器参数的选择等因素,系统可能存在一定的温度波动。
2. 温度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超调量等参数,以评估系统的控制性能。
3. 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温度计进行对比,我们可以评估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温度控制系统,探究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传感器准确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温控制系统stm32实验报告

水温控制系统stm32实验报告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升水,容器为搪瓷器皿(其他容器也可)。
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定,并能实现在10℃-70℃量程范围内对每一点温度的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要求(1)可键盘设定控制温度值,并能用液晶显示,显示最小区分度为0.1℃;(2)可以测量并显示水的实际温度。
温度测量误差在+0.5℃内;(3)水温控制系统应具有全量程(10℃-70℃)内的升温、降温功能(降温可用半导体制冷片、升温用800W以内的电加热器);(4)在全量程内任意设定一个温度值(例如起始温度+15℃内),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该给定温度的恒值自动控制。
控制的最大动态误差<+4℃,静态误差<+1℃,系统达到稳态的时间<15min(最少两个波动周期)。
人机交互模块的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经常是用来保证温度的变化稳点或按照某种规律进行变化。
但是通常温度具有惯性大,滞后性严重的特点,所以很难建立很好的数学模型。
所以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性能高又经济的搭载ARM Cortex-M内核的STM32F429的单片机作为它的微控制处理器。
人机交互模块主要是有普通的按键和一块彩色液晶屏幕所组成。
该实验中采用的是模糊的PID 算法,完成对系统的设计。
温度检测模块的设计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热敏电阻还有一些输出模拟信号的温度传感器。
但这些元件都需要较多的外部元件的支持。
电路复杂,制作成本高。
因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美国DALLAS半岛公司推出的一款改进型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DS18B20。
此温度传感器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更加智能化。
温度检测模块是以DS18B20温度传感器作为核心,将测量的温度信号传递给STM32单片机芯片进行温度的实时检测,并通过数码管显示。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综 合 实 验 报 告

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题目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7日~1月18日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成绩前言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是在完成了自控理论,检测技术和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要求同学在给定的时间内利用前期学过的知识和技术在过程控制实验室的现有设备上,基于mcgs组态软件或step7、wincc组态软件设计一个监控系统,完成相应参数的控制。
在设计工作中,学会查阅资料、设计、调试、分析、撰写报告等,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题目 (2)第二章、系统概述 (2)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 (2)第二节、MCGS组态软件 (7)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0)实时数据库 (10)设备窗口 (12)运行策略 (15)用户窗口 (17)主控窗口 (26)第四章、系统在线仿真调试 (27)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34)第六章、附录 (34)附录一、宇光智能仪表通讯规则 (34)第一章、设计题目题目1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选择上小水箱、上大水箱或下水箱作为被测对象,实现对其液位的定值控制。
实验所需设备:THPCA T-2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常规仪表侧),水箱装置,AT-1挂件,智能仪表,485通信线缆一根(或者如果用数据采集卡做,AT-4 挂件,AT-1挂件、PCL通讯线一根)。
实验所需软件:MCGS组态软件要求:1.用MCGS软件设计开发,包括用户界面组态、设备组态、数据库组态、策略组态等,连接电路,实现单容水箱的液位定值控制;2.施加扰动后,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仍稳定在原设定值;3.改变设定值,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稳定在新的设定值。
第二章、系统概述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一、被控对象1.水箱: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
上、下水箱采用淡蓝色优质有机玻璃,不但坚实耐用,而且透明度高,便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
自动控制原理水温控制系统实验报告记录

自动控制原理水温控制系统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恒温控制系统设计报告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班级:12级电子信息工程指导老师:xxx姓名:zzz学号:1228436867前言水温控制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低的温度或过高的温度都会使水资源失去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正常安全地进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能源,要求对水温进监测、显示、控制,使之达到工艺标准,满足需要。
由于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改进,而且计算机和传感器的价格也日益降低,可靠性逐步提高,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水温控制并提高控制的精确度不仅是可以达到的而且是容易实现的。
其发展必将带来新一轮的工业化的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在计算机没有发明之前,这些控制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而当今,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改进,而且计算机和传感器的价格也日益降低,可靠性逐步提高,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水温控制并提高控制的精确度不仅是可以达到的而且是容易实现的。
用高新技术来解决工业生产问题,排除生活用水问题实施对水温的控制已成为我们电子行业的任务,以此来加强工业化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采用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它具有控制精度高,能够克服容量滞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负荷变化大、容量滞后较大、控制品质要求又很高的控制系统。
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运用PID控制器方案制作温度控制器。
目录前言目录摘要 (3)第1章设计方案论证 (3)1.1主控芯片的选择 (2)1.2温度控制模块 (3)1.3温度采集模块 (4)1.4温度显示模块 (4)第2章系统设计 (5)2.1总体方案设计 (5)2.2硬件电路设计 (5)2.2.1 stc89c52最小系统模块 (5)2.2.2温度控制模块 (6)2.2.3温度采集模块 (7)2.2.4温度显示模块 (8)2.2.5键盘输入模块 (9)2.3软件设计 (10)2.3.1 程序流程图 (10)2.3.2 PWM输出程序设计 (11)2.3.3 PID程序设计 (11)2.3.4 DS18B20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12)2.3.5 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 (13)2.3.6 独立按键扫描程序设计 (15)第3章系统测试 (17)3.1测试数据记录 (17)3.2数据分析与结论 (18)第4章总结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19)附录1 主要元器件明细表附录2 仪器设备清单附录3 程序设计摘要:本设计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水温测量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温度控制器实验报告

温度控制器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2)3. 实验原理 (3)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4)1. 实验内容 (5)1.1 温度控制器的基本操作 (6)1.2 温度控制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7)2. 实验步骤 (8)2.1 安装温度控制器 (9)2.2 校准温度计 (9)2.3 设置温度控制器参数 (11)2.4 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13)2.5 分析实验结果 (13)三、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14)1. 实验数据 (15)1.1 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读数 (17)1.2 温度控制器的设定温度 (18)1.3 温度控制器的实际输出温度 (19)2. 结果分析 (19)2.1 温度控制器的性能评价 (20)2.2 温度控制器在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性分析 (21)四、实验结论与建议 (22)1. 实验结论 (23)2. 实验建议 (24)一、实验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温度控制器,让学生了解温度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温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制作和调试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全面掌握温度控制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温度控制器的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通过一系列实验,了解温度控制器的控制原理、操作过程以及性能特点,验证其在实际环境中的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本实验也旨在培养实验者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验设备与材料温度控制器:作为实验的核心设备,本实验选择了高精度数字式温度控制器,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恒温箱实验箱:为了模拟不同的环境温度,采用了具有温控功能的恒温箱或实验箱。
通过调节箱内的温度,可以观察温度控制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毕业论文: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总结报告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与总结报告水温控制系统设与总结报告摘要本设计是制作一水温测试系统,采用单片机89C51完成对水温的控制。
采用DS1820温度传感器对水温进行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在一定范围内人工设定、自动控制温度等性能。
同时还扩展具有报警提示、时间提示,加热状态提示,过温保护等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经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各项功能几乎已经达到题目的要求。
关键词:测温控制,报警,电路保护Take off WantThis design is to manufacture one water temperature test system, adopting a machine 89 C51s to complete the control toward the water temperature.Adopt the temperature of DS1820 spreads the feeling machine to carry on the diagraph to the water temperature, the system can carryout to set in the certain scope wife work,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mperature etc. function.Still expand to have to report to the police to hint at the same time, time hint, heating the appearance to hint, over protection etc. function, strengthenned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Was express by the experiment test, various functions of that system almost have already attained the request of the topic.Keyword:Measure control, report to the police, the electric circuit protection目录1. 系统设计------------------------------------------------------------------------------1.1 设计任务及要求--------------------------------------------------------------------1.2 总体方案设计、比较-------------------------------------------------------------1.2.1 控制方案的确定-----------------------------------------------------------------1.2.2 键盘输入与显示模块-----------------------------------------------------------1.2.3 测温模块--------------------------------------------------------------------------1.2.4 报警与状态显示模块-----------------------------------------------------------1.2.5 电源模块--------------------------------------------------------------------------2.单元电路的设计------------------------------------------------------------------------2.1 控制模块的设计--------------------------------------------------------------------2.2 键盘与显示最小系统的设计-----------------------------------------------------2.3 测温电路的设计--------------------------------------------------------------------2.4 报警与状态指示模块的设计-----------------------------------------------------2.5 电源模块的设计--------------------------------------------------------------------3.软件设计---------------------------------------------------------------------------------- 3.1 开发软件简介------------------------------------------------------------------------ 3.2 键盘输入与显示模块--------------------------------------------------------------3.3 测温控制电路的设计--------------------------------------------------------------4.系统测试--------------------------------------------------------------------------------- 4.1 测试使用的仪器--------------------------------------------------------------------- 4.2 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4.2.1 测试结果与分析-----------------------------------------------------------------5.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1 元器件名细表---------------------------------------------------------------------附录2 程序清单------------------------------------------------------------------------附录3 硬件电路原理图------------------------------------------------------------------1.系统设计1.1 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0.5L净水。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水温控制系统设计重点:水温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难点:系统技术指标的实现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L净水,水温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水温基本不变。
○1具备系统自检功能○2温度设定范围为C90~40,最小区分度为C 1,标定温度小于等于C 1;○3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小于等于C 1;○4用十进制数码显示水的实际温度;○5当调节5分钟无效时,声光报警;⑦当设定温度突变时,由C40提高到C60,减少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⑧当设定温度突变时,由C40提高到C60,自动打印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
系统框图:89C52单片机数码显示管温度控制器电炉电风扇报警器温度传感器采样电路:温度传感器是整个控制系统获取被控对象特征的重要部件,它的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l8820是最新的“一线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适用电压宽、经济,实用、线性度很好,精度较高、且其本身已经进行了校正,使用时不需再进行调整等特点,本系统采用DSl8820作为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直接送到单片机中.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控制器:控制器采用AT89C52单片机,数据的采集、温度显示、温度设定.并完成超温报警功能.主频选用12MHZ的晶振控制电路如图数码管显示电路:按键电路中,当人工设定温度后自动返回,显示当前的实际温度.显示功能是由3个数码管来完成,它们显示的数据分别代表个位、十位和小数点后一位.所显示的数据由单片机以并行位选方式直接以BCD码送给数码管.显示电路如图:温度控制电路:此部分电路主要由光电耦合器MOC3041和双向可控硅BTA12组成。
MOC3041光电耦合器的耐压值为400v,它的输出级由过零触发的双向可控硅构成,它控制着主电路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温控制系统(B题)
摘要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电热水器,饮水机和电饭煲之类的家用电器在保温时,由于其简单的温控系统,利用温敏电阻来实现温控,因而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
但是利用AT89C51 单片机为核心,配合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却能解决这个问题。
单片机可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并显示于1602显示器上。
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等优点,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水温控制系统概述
能源问题已经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离开能源的日子,世界将失去一切颜色,人们将寸步难行,我们知道虽然电能是可再生能源,但是在今天还是有很多的电能是依靠火力,核电等一系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产生,一旦这些自然资源耗尽,我们将面临电能资源的巨大的缺口,因而本设计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出发,节省电能,保护环境。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 1 升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
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1℃。
(2)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
(3)能显示水的实际温度。
第2页,共11页
2、发挥部分
(1)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当设定温度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
(2)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0.2℃。
(3)在设定温度发生突变时,自动打印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其他。
一系统方案选择
1.1 温度传感器的选取
目前市场上温度传感器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选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此类温度传感器线性度、稳定性等方面性能都很好,但其成本较高。
方案二:采用热敏电阻。
选用此类元器件有价格便宜的优点,但由于热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会影响系统的精度。
方案三: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
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3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位~12位A/D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5℃,被测温度用符号扩展的16位数字量方式串行输出远端引入。
此器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线形度好、性能稳定等优点其各方面特性都满足此系统的设计要求。
比较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三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选用方案三。
1.2温度显示模块
方案一:采用8个LED八段数码管分别显示温度的十位、个位和小数位。
数码管具有低能耗,低损耗、寿命长、耐老化、对外界环境要求低。
但LED八度数码管引脚排列不规则,动态显示时要加驱动电路,硬件电路复杂。
方案二:采用带有字库的12864液晶显示屏。
12864液晶显示屏具有低功耗,轻薄短小无辐射危险,平面显示及影像稳定、不闪烁、可视面积大、画面
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
同时12864带有字库,编程容易,且具有多种功能:光标显示、画面移位、睡眠模式、增加可读性、降低功耗。
由于要显示只有设定和测量的两个温度值,8位数码管足够使用,所以选择方案一。
1.3控制电路部分
方案一:采用8031芯片,其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需要进行外部扩展,这给电路增加了复杂度。
方案二:采用2051芯片,其内部有2KB单元的程序存储器,不需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
但由于系统用到较多的I/O口,因此此芯片资源不够用。
方案三:采用AT89C51单片机,其内部有4KB单元的程序存储器,不需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而且它的I/O口也足够本次设计的要求。
比较这三种方案,综合考虑单片机的各部分资源,因此此次设计选用方案三。
1.4 PID过程控制部分:
①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
一、模拟控制系统
图5-1-1 基本模拟反馈控制回路
被控量的值由传感器或变送器来检测,这个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模拟调节器依一定控制规律使操作变量变化,以使偏差趋近于零,其输出通过执行器作用于过程。
控制规律用对应的模拟硬件来实现,控制规律的修改需要更换模拟硬件。
二、微机过程控制系统
图5-1-2 微机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框图
以微型计算机作为控制器。
控制规律的实现,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
改变控制规律,只要改变相应的程序即可。
三、数字控制系统DDC
图5-1-3 DDC系统构成框图
DDC(Direct Digital Congtrol)系统是计算机用于过程控制的最典型的一种系统。
微型计算机通过过程输入通道对一个或多个物理量进行检测,并根据确定的控制规律(算法)进行计算,通过输出通道直接去控制执行机构,使各被控量达到预定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的决策直接作用于过程,故称为直接数字控制。
DDC系统也是计算机在工业应用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②模拟PID控制系统组成
图5-1-4 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PID调节器是一种线性调节器,它将给定值r(t)与实际输出值c(t)的偏差的比例(P)、积分(I)、微分(D)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
1、PID调节器的微分方程
⎥⎦
⎤
⎢⎣⎡++
=⎰
t
D
I P dt 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0
)()(1
)()( 式中 )()()(t c t r t e -= 2、PID 调节器的传输函数 ⎥⎦
⎤⎢⎣⎡++==
S T S T K S E S U S D D I P 11)()()( PID 调节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
1、比例环节:即时成比例地反应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t),偏差一旦产生,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小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 ,TI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能反应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的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
③ 数字PID 控制器
二、数字PID 控制器的差分方程
[]0
0)()()()1()()()()(u n u n u n u u n e n e T T i e T T n e K n u D I P n
i D I P +++=+⎭
⎬⎫⎩⎨⎧--++=∑= 式中 )()(n e K n u P P = 称为比例项
∑==n
i I
P
I i e T T
K n u 0
)()( 称为积分项
[])1()()(--=n e n e T
T K n u D
P
D 称为微分项
2 总体方案原理的理论分析
2.1系统模块分为:DS18B20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继电器模块,独立键盘输入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DS18B20可以被编程,所以箭头是双向的,CPU (89C51)首先写入命令给DS18B20,然后DS18B20开始转换数据,转换后通89C51来处理数据。
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就显示到数码管上。
2.2系统模块总关系图
3 电路与程序设计
1.蜂鸣器模块
2.数码管显示模块
下图是数码管显示模块的图
3.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如下,P0口接10K的上拉电阻以便与显示模块
通讯。
4.键盘和DS18B20模块
键盘和DS18B20模块如下,DS18B20模块对水温进行采样,并与单片机通讯来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5.继电器模块
5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5.1 测试方案如下:
用继电器模块来控制300W“热得快”来对1升水进行加热,用独立按键设定需加热温度值,观察数码管所显示的稳定时的水温值和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
多次调试并和设定PID参数来完善该系统。
5.2 测试结果如下:
经过多次测试,得到如下数据
6结束语
首先,通过本次应用系统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单片机的专业知识,也深刻了解写一篇应用系统的步骤和格式,有过这样的一次制作经历,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