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4(电容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容式传感器特性实验报告

电容式传感器特性实验报告

电容式传感器特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容式传感器特性的研究,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

实验器材和原理实验器材•Arduino开发板•电容式传感器•电阻•连接线原理简介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基于电容的变化来测量目标物体的某种特性,如压力、湿度等。

其原理是利用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反映目标物体的特性。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首先,准备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包括Arduino开发板、电容式传感器、电阻和连接线。

步骤二:连接电路将Arduino开发板与电容式传感器以及电阻进行连接。

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1.将电容式传感器的VCC引脚连接至Arduino开发板的3.3V引脚。

2.将电容式传感器的GND引脚连接至Arduino开发板的GND引脚。

3.将电容式传感器的OUT引脚连接至Arduino开发板的模拟输入引脚A0。

步骤三:编写Arduino代码在Arduino开发环境中,编写代码以读取电容式传感器的数值。

const int sensorPin = A0;void setup() {Serial.begin(9600);}void loop() {int sensorValue = analogRead(sensorPin);Serial.println(sensorValue);delay(1000);}步骤四:上传代码并观察结果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至Arduino开发板,并在串口监视器中观察传感器数值的变化。

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通过观察串口监视器中的传感器数值变化,记录不同条件下的电容式传感器数值,例如发生压力变化或温度变化时的数值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例如绘制传感器数值与特性之间的关系曲线,以验证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讨论:1.电容式传感器的数值随着目标物体的特性变化而变化。

电容传感器实验报告

电容传感器实验报告

电容传感器实验报告电容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它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物体的接近程度或者触摸。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器材:1. Arduino开发板2. 电容传感器模块3. 连接线4. 电阻5. LED灯6. 电池实验步骤:1. 连接电容传感器模块和Arduino开发板。

2. 将电容传感器模块的VCC引脚连接到Arduino的5V引脚,GND引脚连接到GND引脚,SIG引脚连接到Arduino的A0引脚。

3. 将LED的阳极连接到Arduino的数字引脚13,阴极连接到GND引脚。

4. 在Arduino上编写程序,读取电容传感器的值,并根据读取的结果控制LED的亮灭。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当物体靠近电容传感器时,电容的值会发生变化,Arduino会读取到不同的模拟值。

根据读取到的模拟值,我们可以控制LED的亮灭。

讨论: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的变化。

当物体靠近电容传感器时,物体的电容与传感器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器。

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值会随着物体的接近程度而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我们可以判断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传感器可以用于触摸开关、接近开关、水位检测等方面。

例如,在触摸开关中,当手指接近传感器时,电容值会发生变化,从而触发开关的动作。

在水位检测中,可以利用电容传感器来测量液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值,从而判断液体的高度。

电容传感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电容传感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此外,电容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有限,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电容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物体的接近程度或者触摸。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传感器具有广泛的用途,如触摸开关、接近开关和水位检测等。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 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差动电容 式传感器电路的组成并会计算其精度,了解电容传感器 在位移测量中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利用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
三、实验仪器
• 传感器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台、电容传感器实验模块、 电容传感器、振动源实验模块、示波器、导线。
六、实验报告要求 • 1. 实验数据真实,准确,填入表格 • 2. 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误差分析,求出 线性度,灵敏度,做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七、注意事项
• 1.不要带电操作,请仔细检查电路及仪器连 接后打开电源;
• 2.传感器内外筒上导线较细,请大家轻拿轻 放,并注意在改变位移时小幅度增加,避 免拉断导线; • 3.实验完成后注意整理好仪器再离开。
四、实验原理
S 0 r S C d d
• 差动圆筒式 两个外筒不动 等电势 内筒可动

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图
二极管环形充放电电路
cx1
a
c
cx2
五、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
2. 螺旋测微仪安装示意图
2.调节脉冲调制单元的电位器W1,使其输出 方波 3. RW1调节到中间位置,旋动测微头推进电 容传感器移动至极板中间位置,使电压数显 表显示为最小值 4.旋动测微头,每间隔0.5mm记下位移X与输 出电压值,填入表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资料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资料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资料一、实验内容:1、使用电容式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2、采用锁相放大器,对位移测量进行信号检测,输出交流(AC)信号幅度和相位;3、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阻抗和信号特性。

二、实验原理:1、电容式传感器:是将测量物体与一个接地电极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容二极管。

当测量物体发生位移时,该二极管电容Cc变化,即Cc=f(d),d是测量位移。

在保持传感器静态工作点C0不变的情况下,当Cc发生变化时,不受测物位移的干扰。

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以实现高精度、无接触、无磨损位移测量。

2、锁相放大器:是一种适用于相位、频率、振幅等参数检测的精密电子测量仪器。

它可以对微弱的交流信号检测并输出信号幅度和相位。

三、实验器材:2、锁相放大器;3、信号调理器;4、多路开关;5、示波器。

四、实验过程:1、在传感器静态工作点时,接触传感器,调整微调电容,使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值;2、调整开关,将传感器所测量的位移信号输入信号调理器内,进行信号调理,可以得到一个幅度为1V、频率为10kHz左右、带有微弱噪声的交流信号;3、将调理后的信号连接至锁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将锁相放大器的参考输入端连接至信号调理器输出端,调节锁相放大器的参考信号相位,使锁相放大器输出的交流信号幅度和参考信号相位一致;4、通过示波器连接至锁相放大器输出端,调节示波器测量参数,可以得到锁相放大器输出信号的AC幅度和相位值;5、通过多路开关改变传感器输入的位移值,重复以上步骤,得到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在不同的测量点进行测量,在锁相放大器中得到具有不同幅度和相位的AC信号,通过信号处理以及调制,最终得到有关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曲线,从中发现电容性传感器在不同测量点上具有不同的灵敏度,以及对于位移值的反应截然不同,这也是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六、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值和测量量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仅仅是对于位移变化而产生的电容变化,同时也受到感应现象、环境噪声的影响。

传感器实验报告(电容式传感器)

传感器实验报告(电容式传感器)

传感器实验报告(电容式传感器)
本次实验使用电容式传感器进行测试,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对电容变量和参数变化做出反应的设备,它可以通过检测变化的电容来监测外界环境中的变化。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验证其耐用性和重复使用可靠性。

1.实验环境:实验在室内的实验室进行,空气温度为24 °C,湿度为50%。

2.实验材料:电容式传感器、导线和施密特尔M4168电路板。

3.实验原理: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一个外场变量改变时,传感器会自动调节内部电容,同时在出口端提供一定的模拟电压变化作为信号输出。

4.实验参数:选择不同大小的电容,电容值范围从0.01F到2.2F,以0.1为步长;扩展电路的频率从100 kHz到7 kHz,以50 kHz为步长。

5.实验步骤:(1)连接扩展电路和电容式传感器;(2)使用示波器检测模拟输出信号;(3)测量不同电容大小和频率下模拟输出信号变化;(4)重复测量多次,检验实验电容式传感器的重复使用性。

6.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电容式传感器在不同电容和频率下模拟输出信号均能够有效检测到外界变化;实验中重复多次测试,表明电容式传感器输出的精度和可靠性足够耐用。

电容式传感器实训报告

电容式传感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电容式传感器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特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安装、调试、测试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应用电容式传感器。

二、实训内容1. 理论部分- 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电容变化来检测物理量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的物理量,如位移、振动、压力等。

- 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电容式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测量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电容式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2. 实践部分- 安装与调试1. 根据实验要求,将电容式传感器安装到相应的测试平台上。

2. 调整传感器与测试平台的距离,确保传感器能够正确地检测到被测量的物理量。

3. 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使其在检测范围内达到最佳性能。

- 测试与数据分析1. 利用实验设备对电容式传感器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2. 分析测试数据,评估传感器的性能,如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等。

3. 根据测试结果,对传感器进行调整和优化。

3. 应用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应用实例,如位移测量、振动检测等。

- 分析应用实例中电容式传感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型号和参数。

- 设计电路,实现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处理和输出。

三、实训结果与分析1. 测试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测试结果:- 传感器的灵敏度为0.1mm/V,线性度为0.5%,重复性为0.3%。

- 在测试范围内,传感器能够稳定地检测到被测量的物理量。

2.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电容式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度,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 传感器的重复性好,稳定性高,适用于长时间连续工作。

3. 应用设计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设计了一个位移测量系统。

该系统采用电容式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通过信号采集、处理和输出,实现了对位移的精确测量。

传感器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传感器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作为一种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对于信息采集、处理和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实验,加深对传感器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参数。

3. 熟悉传感器在信息采集、处理和控制中的应用。

4.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 实验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

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 实验步骤:1. 将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 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 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

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o1,接R6。

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4. 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5. 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2.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的原理和方法。

- 实验原理:电涡流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传感器靠近被测物体时,在物体表面产生涡流,通过检测涡流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 实验步骤:1. 将电涡流传感器安装在实验平台上。

2. 调整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的距离,观察示波器波形变化。

3. 改变被测物体的位移,观察示波器波形变化。

3.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斜率代替,因此得到
k = 35.24826255 mv/mm
5、迟滞误差 迟滞指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用最大输出差值
∆max 与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δH
=
±
1 2
·
∆������������������ ������������������
xi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yi -353.1 -335.5 -317.9 -300.2 -282.6 -265.0 -247.4 -229.7 -212.1 -194.5 -176.9 -159.2
xi
18
18.5
19
19.5
20
20.5
21
21.5
7 -510 -505
13 -339 -334
19 -106 -104
表 2 传感器线性输出区域
7.5 -497 -491 13.5 -322 -318 19.5 -85 -82
8 -483 -478
14 -304 -300
20 -64 -61
8.5 -470 -466 14.5 -286 -283 20.5 -43 -40
位移X/mm
输出电压U/mv 0 1.5 3 4.5 6 7.5 9 10.5 12 13.5 15 16.5 18 19.5 21 22.5 24 25.5 27 28.5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正行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电容式传感器
实验1: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
利用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位移(d变)和测量液位(A 变)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本实验采用的传感器为圆筒式变面积差动结构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如下图所示:它是有二个圆筒和一个圆柱组成的。

设圆筒的半径为R;圆柱的半径为r;圆柱的长为x,则电容量为C=ε2x
/ln(R/r)。

图中C1、C2 是差动连接,当图中的圆柱产生∆X 位移时,电容量的变化量为∆C=C1-C2=ε22∆X/ln(R/r),式中ε2、ln(R/r)为常数,说明∆C 与位移∆X 成
正比,配上配套测量电路就能测量位移。

三、实验器械
主机箱、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

四、实验接线
五、实验数据记录以及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如下
绘制的位移-输出电压曲线图像:
拟合直线方程为y=131.25x-9.8095
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经计算,系统灵敏度S=131.25(V/m),非线性误差δ=1.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