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_马诗_优秀课件1
部编新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何时将要。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用黄金装饰的 马笼头。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自 己何时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金络脑”属贵重鞍具, 象征马受重用。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 头,让它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报 国,建功立业呢?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 锤,锤打。凿,击打、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石灰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 它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烈火焚烧”与 “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 灰的顽强。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 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总结写法
03 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将某个人之“志”依托 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 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 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 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托物言志
课堂小结
李贺的《马诗》让我们领略了诗 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受到诗人 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
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 这首诗呢?
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 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 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 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透过 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的石灰,我们 分明看到了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这就 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书写指导
注意右边“垂” 的第三笔是竖。最后 一横要短一些。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01课程介绍与背景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才华横溢而著称。
李贺的《马诗》共有二十三首,本课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首进行讲解。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所作,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善战、忠诚不二的马的赞美之情。
《马诗》简介及作者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马在唐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交通工具和战争利器,还是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唐代马文化丰富多彩,包括马术、赛马、马球等运动和马匹选美等活动。
唐代文化背景与马文化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诗》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感受唐代文化的韵味和马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分析、比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如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02文本解读与赏析《马诗》原文朗读及注释原文朗读播放《马诗》原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注释详解对诗歌中的生词、难词进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逐句解读对诗歌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赏析与主题思想探讨整体赏析对诗歌的整体结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03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将马比喻为龙、凤等神话生物,突出其神骏非凡的形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大漠沙如雪,燕. 山月似钩。
yān ( 燕山 )
燕
yàn ( 燕子 )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 焚(fén fénɡ)烧
踏(tà tā)清秋
··√ √ ·√ 千√锤(cuí chuí)万凿(záo zháo)
二、把词语和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何当
平常。
等闲
指高尚的节操。
清白
全,全然。
浑
何时将要。
10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 初读 品读 结构 当堂 资料 感知 释疑 主旨 检测
《石灰吟》 作者:于谦
讨论交流:
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坚守高洁之心。
课文结构
千锤万凿
等闲
石 灰
烈火焚烧
吟
粉骨碎身 不怕
要留清白
不怕牺牲 坚守高洁情操
课文主旨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 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 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即__使__粉__骨__碎__身__也__全__然__不__怕__,__只__要__能__把__高__尚__的__节__操__留__在__人__间__。__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竹__子__牢__牢__地__咬__定__青__山__一__点__也__不__放__松__,__它__的__根__深__深__地__扎__在__岩__石__ _的__缝__隙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原创PPT课件

诗歌分析
➢ 诗文韵律
马诗 大漠/ 沙如雪, 燕山/ 月似钩。 何当/ 金络脑, 快走/ 踏清秋。
➢ 词语点拨
如:像 燕山:山名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络脑:指马辔头。 快走:迅速的跑,痛快的跑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诗歌内容
一、二句展现了边疆战场的景色: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 层白皑皑的霜雪。
大Z老师深知育人先正己的道理,懂得教师务必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我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勇于解剖自我,分析自 我,正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发展中提升自我,努力使自我不被新时期浪潮所淹没,以便使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用心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潜力,同时,虚心向同组老师请教,向领导、专家请教,使自我在教学方面博采众长、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大Z老 师多次担任校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课的教学任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文 语 创 部 )编 教 材
课 件 ( 原
·
《马诗》(唐)李贺
诗歌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 (今河南宜阳)人,人称“诗鬼”。李贺是唐朝宗 室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童年时就能写诗。他 十几岁时已经很出名了。他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 一个小奴骑驴相随,背着一个破锦囊。李贺想到了 好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囊中,回家后写成诗篇。 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就英年早逝了。
三、四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 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 驰骋,建立功勋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不怕——千锤万凿
敲打
千锤万凿出深山
虚指,表示 • •
数量特别多
开凿
制作石灰石
的原料很普通
画面:藏在深山里的石头经过无数次锤击敲打。
不怕——烈火焚烧
烈火焚烧若等闲
平常
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
画面:把石头变成石灰的过程需要烈火焚烧。 感受:面对烈火的焚烧,石灰从容自若。
不怕——粉骨碎身
石灰由坚硬的山石变成粉末
情景有什么作用?
衬托
悲凉 清冷
场面 诗人
壮志未酬
联想
钩
月牙
武器 征战沙场
诗人
思战 报效祖国
象征马受重用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显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思考: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
何当
领起疑问 无限期盼
并没有 受重用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马 金络脑 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
突
托物言志
“志”与“物”
要有相似点
1.何当金络脑
何当: 何时将要 。
••
诗意: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
金装饰的笼头
。
2.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_ 平常 ________。
••
诗意: 烈火焚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的事情。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朗读指导:《马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 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 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骑马奔驰,借以抒发 渴望为国立功的感情。朗读时语气豪迈,表 现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出 主
志
诗人
留清白:不惧磨难、百折不
旨
挠、高尚的品格
浑不怕
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古诗三首-马诗

诗词赏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下文征戍之地。“沙如雪”“月 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
诗词赏析
用黄金装饰的马
什么时候才能够。 笼头。象征被重用
迅速、痛快地跑。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 奔跑,实写何时自 己能被重用,报效 国家
课前导入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 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 所选的是第五首。
诗人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 鬼”之称。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 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全诗诗意
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在月光下犹 如无边的积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月, 放射着清冷的光辉,恰似一把弯钩。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它在秋 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呢?
全诗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边塞战场的景象起兴,抒发了作者的壮志 和情怀。
主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
多音字
yān 燕山 燕国
燕
似
:
sì 相似
yàn 燕子 燕窝
shì 似的
多音字
dāng 当前
luò 脉络
当
络
dàng 适当
lào 络子
注释 燕(yān)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诗中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六年级下册第10课《马诗》课件(共37张PPT)

2、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呢?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呢?
大漠:空旷荒凉
燕山:连绵不绝、高拔险峻
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战争,也曾有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那里抛洒。所以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清冷而且悲凉
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在这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
“何当”即“何时”,既说明遥遥无期,又包含着无限的期盼和无奈。
自读后两句,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呢?
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心境呢?
➽关注背景,体会诗情。
诗人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新课导入(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二)
下载后此页可删掉也可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三)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课后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课后总结(二)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17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
以下为备用10.《古诗三首:马诗》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不多余。边塞凄冷悲凉环境更从侧面衬托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诗人通过写骏马渴望驰骋沙场,抒发自己渴望为国立功的远大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此处可以修改删除
备用PPT母版可以编辑修改
2024年春季 六年级语文下册
深入探究
以下为备用10.《古诗三首:马诗》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六年级下语文10 古诗三首:马诗ppt优秀课件部编版(22张)

马 诗
诗
自学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二查,查生字,查不理解的词句; •三想,想一想诗句的意思,想一想画面的意思; •四议,议一议你对诗句的理解, •五悟,体会诗歌的情感; •六诵,读一读,呤一呤,达到能背诵古诗。
我会认
认字高手
yān
ɡōu
燕
钩
字词乐园
词语积累
•
3.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 五光十 色”;原 本静止 的文字 ,居然 可以使 人感受 到“音 乐的节 奏”!中 国的书 法与绘 画艺术 ,因笔 墨的性 能,具 有了独 特的表 现能力 与艺术 魅力。
•
4.“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 乐成为 一种表 达最高 意境与 情操的 民族艺 术。”其 中或有 溢美之 词,但 也足见 中国人 对笔墨 艺术的 特殊感 情。
六年级下语文10 古诗三首:马诗ppt优秀课件部编 版(22张 )
拓展延伸 加强积累
读一读下面与马有关的诗句。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南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 猎》)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六年级下语文10 古诗三首:马诗ppt优秀课件部编 版(22张 )
六年级下语文10 古诗三首:马诗ppt优秀课件部编 版(22张 )
随堂练习
根据古诗完成练习
《马诗》这首诗的作者是( )
代的(
),诗中(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
怀才不遇的情怀。
六年级下语文10 古诗三首:马诗ppt优秀课件部编 版(22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相关资料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 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 名诗人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 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 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 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描绘了富有特色的边疆 战场景色;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 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两 句创设了一种悲凉、肃杀的场面, 为后两句的抒情作铺垫。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写作背景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 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 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 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 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 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 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 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 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 此诗。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时将要。
什么时候将要戴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 爽的战场上驰骋,建功立业呢?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金络脑” 属贵重鞍 具,象征 马受重用。
“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清 秋时节,草黄马肥,正好驱驰;冠 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 捷矫健的风姿。诗人借咏马言志, 诉说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结构梳理
马诗
沙如雪 月如钩
何当 快走
《马诗》PPT—人效国家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借马来抒情,表 达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 施展抱负的迫切心情。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赏析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主旨归纳
《马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通过咏马寄寓自己 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含蓄表达出自己想要报效国 家、施展抱负的渴望。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山。这里指边塞。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道金钩似的新月,高悬夜空。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10.古诗三首
马诗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学习生字
络锤凿焚
多音字
yān (燕山) 燕 yàn (燕子)
多音字
yào (重要) 要 yāo (要求)
马诗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大
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前两句将“沙” 比作“雪”,写出了月光下沙白的特 点,将“月”比作“钩”,写出了月弯 的特点。后两句以“何当”设问领起, 一气呵成,“金络脑”象征马匹受到 重用,是借代的手法。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
赏析
《马诗》PPT—人教部编版马诗精品课 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