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

合集下载

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论二者之辩证统一及运动趋势

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论二者之辩证统一及运动趋势

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论二者之辩证统一及运动趋势【摘要】: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共同见证了这个东方国度的异军突起。

尤其是在中国进入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新时代后,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提高不得不令人称羡。

这就是中国的崛起,准确的来说,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而矛盾总是相伴而生:中国的和平崛起在令其他国家羡慕不已的同时,也惹来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非议。

这些非议也就是通常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并非空穴来风,其一时甚嚣尘上确实与中国自身的崛起有关。

而“中国威胁论”又会对中国自身的“和平崛起”产生一定影响。

二者在相互作用中暂时并存,但“中国威胁论”最终必消亡于“和平崛起”的事实之中。

【关键词】:和平崛起,中国威胁论,辩证统一,绝对运动新中国的飞速发展,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

其以之后罕见的持续高速发展让世界认识到东方这头沉睡的雄狮毕竟还是雄狮,其潜力确实足以支撑起一个泱泱大国的飞跃式崛起。

而这种飞跃式崛起并非是以当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掠夺和硝烟弥漫为基础的。

因此很明显,这种崛起方式是一种和平的崛起方式。

也就是中国2003年首次提出的“和平崛起”。

然而尽管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崛起也逃不过他国的猜忌:“中国威胁论”一直阴魂不散的缠着和平崛起的倡导者们,甚至,它某些时期更会甚嚣尘上。

那么“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二者最终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抑或是变化?接下来,我们来浅论一下这个话题。

一、相互矛盾,相互影响;共同统一,重振汉唐正如前文所言:“中国威胁论”也并非空穴来风。

它-出现于冷战结束后-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关系的确是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范畴。

既言辩证统一,二者自然就有许多方面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联……中国的和平崛起源于改革开放后,而“中国威胁论”则始于冷战结束后。

从时间上而言,和平崛起在先,自然,我们就可以先讨论一下和平崛起对“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而要了解这些影响,就饶不过“中国威胁论”的含义。

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挑战及影响

中国的和平崛起面临挑战及影响

浅议中国之和平崛起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

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我国安全环境面临六大挑战挑战一: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首先,经济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其次,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

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

再次,边界领土争端,尤其是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影响在增大。

挑战二:军事及周边地区安全军事安全是一个国家受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军事力量制约的现实状态,是国家安全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目前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军事安全的挑战。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赫然成型了。

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这些不稳定因素既表现为有些国家政局与社会不稳定,也表现为有些国家关系复杂多变,同时,一些地区热点问题的变数增多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

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我国周边地区是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聚集地。

挑战三: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第一,经济全球化凸显政治因素。

近年来,国际关系中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愈益明显。

美国等西方国家正把经济全球化作为推动政治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工具,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第二,美国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三,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

许多国家对中国既想借助又充满疑虑,既想倚重又有防范牵制。

挑战四:文化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是保障国家文化主权,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国在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在新世纪初中国为什么提出和平崛起发展战略?怎样和平看待“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

在新世纪初中国为什么提出和平崛起发展战略?怎样和平看待“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

在新世纪初中国为什么提出和平崛起发展战略?怎样和平看待“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一些角落几度翻滚,之后又冒出“中国崩溃论”。

这些论调之目的在于丑化中国形象,遏制中国崛起。

直到中国领导人响亮地提出“和平崛起”理论,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同。

温家宝访美提出“和平崛起”的承诺,与他行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相关。

那次“学习”的主题定为“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这“主要国家”,包括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前苏联和美国。

这次集体学习,实际上是中国新领导层的一次集体探索,要在小国为何成霸主、帝国为何会消亡、强国为何不能永续等一系列问题上,摸出兴盛与衰落的规律,探求中国的发展之路。

而“和平崛起”的口号,正是近年来以来经过学界的一番探索,中国新领导层经过一番梳理之后,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这一形式表现的成果,再经由温家宝的访美正式提出,既作为“自己“治国理政”的新定位,又作为对外界的一个重要承诺。

和平崛起的传统基因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显赫一世、威震四海的大国,都是依靠武力扩张、侵略掠夺、殖民奴役起家的。

从古代的亚述、马其顿、波斯、罗马,到近代的奥斯曼、大不列颠、德意志、日本,无一不是用剑与火开辟了通向帝国的道路。

国家靠战争崛起,不可避免地造成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并埋下各民族与各国家之间关系动荡的祸根。

结果,表面强大和繁荣的帝国往往不久便成了历史的匆匆过客,应验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速焉”的古话。

二战的结束,宣告了“战争崛起论”的历史性终结。

战后,日本、德国和其他欧洲大国都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从反面证明,“和平崛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和平崛起”可以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传统基因,儒家思想历来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人历来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尤其是厌恶侵略战争。

浅谈中国威胁论

浅谈中国威胁论

浅谈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是指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方面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这种观点由于种种理由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支持。

然而,我认为中国威胁论是一种不切实际和片面的看法。

首先,中国威胁论忽略了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利用自身的优势,例如庞大的人口和资源,以及廉价劳动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威胁了其他国家。

相反,中国的成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中国威胁论基于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夸大。

虽然中国在近年来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其他大国相比,它的军事实力仍然较为有限。

中国一直强调自己的国防政策是以防御为主,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

事实上,中国一直主张和平发展和互利合作,并提倡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发动过侵略性战争,这一点也应该被充分尊重和认可。

第三,中国威胁论忽略了国际合作对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亚洲区域合作等。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亚欧非洲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这一倡议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旨在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国不仅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行动者,也是一个为世界经济和政治安全做出贡献的国家。

最后,中国威胁论容易被政治和经济因素所驱动。

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安,因为中国的崛起可能对自身的利益产生影响。

这种担心往往是出于竞争的角度而产生的,而不是真正基于中国的威胁。

作为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建立信任和加强合作来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总之,中国威胁论是一种不切实际和片面的观点。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发展对世界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和误解,通过正确认识和了解来促进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只有通过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合作,我们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目标。

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及内涵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第二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首次提出“中国和平崛起”这一重大议题。

此后,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重要领导人纷纷在不同的正式场合反复重申这一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国家战略。

自提出以来,国内外也开始了对中国和平崛起之路的议论。

所谓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简言之: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把握和平崛起的本质和内涵,应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是手段,“崛起”是目的简单说,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宏伟蓝图,而中国的崛起过程将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和平崛起意味着不走战争崛起的传统路径,但并非不发展强大的、世界一流的国防力量,也绝不是放弃武力的崛起,在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上中国坚决不会妥协。

同时,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二)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对外开放为前提,以自我发展为主导一方面,中国想要继续快速发展,绝不能忽视改革开放带来的瞩目成就,绝不能闭关自守,而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另一方面,在崛起的道路上,中国不应当也不可能依靠外国。

而应秉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依靠体制创新和自身的优势,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潜在需求、充足的劳动资源、不断涌现的高科技人才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依靠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发展自身,提升综合国力。

(三)中国崛起后永不称霸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制度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称霸。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总方针和中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行径。

因此,中国的崛起不是要挑战或是取代世界霸权强国,而是要争取平等的大国地位,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崛起了也不称霸。

二、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的原因(一)时代背景造就了中国以和平方式崛起的条件当今步入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加深,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要求各国以相互合作作为谋取国家利益的上策。

和谐社会视阈下驳“中国威胁论”[论文]

和谐社会视阈下驳“中国威胁论”[论文]

和谐社会视阈下驳“中国威胁论”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横扫全球经济之时,中国经济顶住世界经济低迷的压力,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始终强调和平崛起与发展,积极构建和谐世界。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不绝于耳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不客观的论调。

这些舆论大有蔓延趋势,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制造了多方面障碍,甚至严重影响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形象。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威胁论;和平崛起一、“中国威胁论”产生的原因“中国威胁论”的最大拥护者当属美国和日本。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时起时伏,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并日渐成为国际舆论的一种新潮流。

“它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在不同时期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如何看待中国发展的问题上,明显体现出东西方在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深刻差异。

”形成“中国威胁论”的原因有很多,简要概述为三点:一是中国崛起引起众多“老牌”大国的不满,这是造成“中国威胁论”的重要原因。

由于一些“老牌”大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更优越的国际条件,他们一度成为世界的“掌门人”。

然而,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社会中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权力,这便引起其他大国的不满。

于是,“中国威胁论”紧随中国崛起之后愈演愈烈。

二是其他大国为维护本民族利益,过分夸大中国的发展。

为了避免中国崛起对其军事产业、民族产业及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以西方大国为首的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以保护其民族利益。

三是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自古以来,我们崇尚的“以和为贵”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里面是不存在的。

他们认为,和谐发展必将挤兑其他国家,长此发展,其大国地位必将受到撼动和威胁,于是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

二、“中国威胁论”的类型及负面影响国际上宣扬的“中国威胁论”内容繁杂,有“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文明威胁论”“意识形态威胁论”“生态威胁论”等。

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谈“中国威胁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指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将对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秩序提出挑战,从而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构成威胁。

它是西方国家臆造出来遏制中国发展的舆论武器和心理战术,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

在西方政客趋之若鹜的大肆鼓吹下,“中国威胁论”更是层出不穷、咄咄逼人“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经济威胁论”。

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

(二)、“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强,从而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

(三)、“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

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构成威胁。

某些人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

首先,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强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他国构成威胁,其次,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

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中国不发展经济,反倒会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

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我们应严正地反驳西方所说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发展给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应称之为“中国贡献论”。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

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尊重和力促世界和平是有历史渊源的,周总理代表中国最先提出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饱受压迫,我们决不会再去压迫别人。

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

一、历史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各国争相合作的对象。

中国的崛起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中国和平崛起最大的机遇在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世界各国在反对战争和冲突、促进全球合作方面的共识日益增加。

同时,跨国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利用这些机遇,积极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挑战但是,中国崛起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源于国际体系的变化和压力。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一种挑战,对其他国家的利益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了担忧和敌视,甚至试图阻挠中国的崛起。

此外,中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民主缺失等。

中国在面对挑战时,需要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加自身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这样,才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

三、和平崛起的路径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强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中国需要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保证民主和言论自由。

同时,要加强反腐斗争,建立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以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其次,增强创新和发展能力。

中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最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综上所述,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辨析
中国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辨析
摘要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得到快速地提升,这也是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

但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候,世界上却出现一种敌视中国的论调,说中国的发展将会是对世界资源的掠夺以及环境的破坏,更有甚者说中国的发展将会威胁到世界的和平。

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并不是西方的国家观念中的通过战争以及其他野蛮的方式。

并且中国的快速发展威胁到一些大国的国际地位,这也是“中国威胁论”盛行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中国的发展是用和平的方式进行的,“中国威胁论”是不科学不正确的,是片面的言论。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中国威胁论”辨析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喧尘上,甚至本世纪都没有偃旗息鼓。

作为非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迅速发展对主导国际体系几个世纪的西方国家的来说,其影响可想而知。

因此,“中国威胁论”的高调提出与盛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因此,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解读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态度,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认识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中国威胁论”,也将会清楚地推断出这两种观点孰对孰错。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这就是说,我们要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这里是说,中国的崛起之路的途径首先是立足自身,其次才是对外,前者是主要的,是基点。

因此,中国的发展是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中国是和平崛起的。

中国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记载:“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虽然历经曲折,中国人民却孜孜以求、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汲取本国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通过艰苦努力,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更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看,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同时,在白皮书中提出,中国的发展要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挖掘自身资源和试产优势、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创造和平国际环境和有力外部条件,并且,中国一直积极响应和谐世界的构建,实施和平的外交政策。

这些措施都是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都坚持了和平的理念。

对于中国的崛起,以及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政府已多次向世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改变世界军事实力的基本格局,也不会对其它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因此,为了消除国际对中国发展的种种猜疑和担忧,《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到的“中国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是对中国和平发展与崛起的承诺。

二、“中国威胁论”
冷战结束后,“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

所谓“中国威胁论”
是指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将对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秩序提出挑战,从而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构成威胁。

它是西方国家臆造出来遏制中国发展的舆论武器和心理战术,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

在西方政客趋之若鹜的大肆鼓吹下,“中国威胁论”更是层出不穷、咄咄逼人
西方宣称的“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中国军事威胁论”;二是“中国经济威胁论”;三是“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四是其他威胁论,如,认为中国在粮食方面会对世界造成威胁。

西方国家产生“中国威胁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威胁到他们的国际地位,威胁到他们在世界上权威,从而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与危机感。

并且西方对待中国的发展采用西方国家的观点,没有真正清楚地认识中国以及中国的发展。

首先,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必定会影响到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国际影响力,因此这些发达国家必定会采取一定的遏制措施来阻碍中国的发展进程。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看,500年来西方国家的崛起过程几乎都通过野蛮的手段加速其崛起的过程。

所以西方各国也担心中国如今发展速度这么快会不会也会威胁到自己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因为西方国家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文化,不理解中国的性格的,所以他们通常会以西方惯有的观点来看中国的发展,这样就会使他们自己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采取相关措施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还有就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意识形态上的差别,从而造成对中国有偏见。

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敌视,都是“中国威胁论”产生的重要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管是哪个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只要是得到快速地发展,影响到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益,这些国家都会采取措施来防范该国家的发展。

当然,这种发展是经济、政治、军事等力量的相对均衡的发展。

但是,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没有任何依据的。

从军事上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

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

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强大,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他国构成威胁。

相反,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会对世界带来好处,比如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

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说,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的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从粮食需求上看,中国不会对世界的粮食供求造成巨大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将完全有能力来养活自己,决不会走上依赖谷物和肉食品进口维持生存之路。

三、总结
中国的发展是采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的,是和平的崛起与发展,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采用野蛮的手段实现国家的发展与崛起,不会威胁到其他国家与世界的和平。

“中国威胁论”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人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论”,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

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着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

实际上,“中国威胁论”是欧美发达国家采取的防范与遏制中国发展的一种舆论武器。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无根据可言的。

同时,这种观点的产生说明,中国并没有真正地崛起,也不是真正的强国。

参考文献:
[1]陈岳.“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外交学院学报,2005(3).
[2]朱峰.“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美国“意象”的由来[J].美国研究,2005(3).
[3]朱峰.“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N/OL]. /c/2008-04-23/155215414651.shtml,2008-0 4-23/2012-04-03.
[4]马启民.中国威胁论和平崛起社会主义国家[J/OL]. /view/44851574738.html,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