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它运用语言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评价性的审美反映。

理论的任务:①从现象中概况出普遍性问题→解释现象;②实现价值构建。

艾泽拉姆斯的四个视点理论: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作家、文学与作品、文学与读者:再现论1、含义:文学本质是人类对于外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2、发展:①古希腊罗马时期:摹仿说(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②文艺复兴时期:镜子说(达芬奇);③19世纪:再现论(别林斯基);④20世纪:反映论(毛泽东)。

,表现论1、含义:文学本质是主体内在性的一种表现。

*主体内在性:包括思想、心灵、情感、想象、灵感、趣味、人格等非常复杂而具有个体性的东西,既具有有条理的理性思想,更具有朦胧的无意识的因素。

2、表现论的优点与缺点:A优点:一是把握到了文艺的主体性、自由性、创造性、虚构性特征。

二是把握到了文学的情感性特征。

三是能够认识文学的个体性,文学是主观的表现,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不同人的心灵的外化。

B缺陷:它忽视了文学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忽视了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而且,它是一种基于主体性哲学视野下的一种文学本质的认识。

它容易走向极端,把表现束缚在个人狭隘的主观空间,成为一种狭隘的情感的宣泄,倘若如此,这样的文学就不再是感人的文学,也不是美的文学。

文本性理论`1、文学文本:指语言形态的实体。

2、形式客体论:它是在对抗文学是社会反映观念基础上出现的,主要以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

3、意向客体论: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文学在作者创作、读者阅读、欣赏、接受过程中产生的意向性的存在,是一种意向性客体。

<意向性客体论避免了形式主义文学本质观的片面性和及极端性,认识到文学的本质是一种互动的意向性过程,而并非静态的纯客体的形式。

它强调了读者意识,为接受美学的文学本质观念奠定了基础。

>读者反应说*1、读者:文学作品创作的参与者和消费者。

2、特点:①强调读者参与意义生产过程;②极大地抬高了读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注读者心理个体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批评、阐释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2.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阶段?- 古代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艺批评,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

- 文艺复兴以前的文学理论:包括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人文主义文艺理论。

- 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的文学理论:包括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文艺理论。

- 近代文学理论:包括德国浪漫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文学理论流派。

- 当代文学理论: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后殖民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等。

3.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和解读的活动,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思想内涵以及与社会、历史和作者等的关联。

4.请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 传统批评方法:如历史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强调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的分析。

- 新批评方法:如新批评主义、形式主义等,注重对作品内在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作品的符号系统和结构组织,关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意义的构建。

- 后现代主义批评:质疑固定的真理和权威,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化解读的可能性。

-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被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二、论述题1.请论述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社会有密切的关联。

首先,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作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物和事件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的问题、矛盾和变革。

其次,文学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传播。

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社会产生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第三,文学作品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

四川大学 文艺理论 重点答案题

四川大学  文艺理论  重点答案题

闫嘉教材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2009-04-20 09:21:47)分类:典型真题解答标签:文学批评小题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风格中国教育最近很多弟弟妹妹问我,闫嘉的教材到底怎么去学习,这本看似很难懂的书其实并不是那么的怕人,呵呵,大家主要抓住主要知识点,好好的看书,有重点,有目的的去看,这是历年会常出现的知识点,现在上这篇说实话是早了点,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看看,看看一般会怎么出题,还有结合真题,一般真题我博客上也都有,大家去找找,然后有目的的去看书,事半功倍~然后仔细学习完这一遍教材,就可以第二遍的时候总结了,怎么去回答,我下面列的这些题目希望同学们在第二遍的时候一定把每个题都好好的总结出来,闫嘉的书基础知识占40分,总结这么多,基本这部分分80%以上能拿到了。

现在呢,先不要总结,就是看看怎么出题,好好的去学习,注意面广一些,复习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稍微多思考下,可以参考别的教材,不过最好童庆炳的教材要放弃,因为看了闫嘉和唐正序的教材,你会发现他们的观点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按照闫嘉为准,ok?最近问的太多,呵呵,我集中上这两篇,给大家一些启示~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第一讲文学本质论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词语解释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二、简答与论述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复习重点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复习重点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复习重点中国文学, 四川大学, 复习《中国文学》讲授先秦至近代的中国各体文学,基本要求:一、了解中国各体文学的源流与文体特点;二、了解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及其文学思想;三、熟悉各时代代表作家的创作;四、能解读中等难度的古典诗文;五、能背诵诗文名篇不少于三百篇;六、能用浅显文言写作常用文体。

先秦文学第一编五经要点:五经的次第;五经的成书过程;五经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周易》要点:《周易》的成书;《周易》的体例;《周易》爻辞的文学性;《周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尚书》要点:《尚书》的成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尚书》的文学性。

第三节《诗经》要点:中国古代诗歌的产生;采诗制与《诗经》的成书;《诗经》的流传;《诗经》的社会内容与文学成就;《诗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仪礼》要点:《仪礼》的成书;《仪礼》的内容。

附编:《周礼》与《礼记》第五节《春秋》要点:《春秋》的成书;《春秋》的“微言大义”。

第二编史乘第一节《左传》要点:《左传》的成书;《左传》的思想内容;《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国语》要点:《国语》的成书;《国语》的体例;《国语》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战国策》要点:《战国策》的成书;《战国策》的思想意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附编:《逸周书》与《穆天子传》第三编诸子第一节《老子》要点:《老子》的成书;《老子》的思想内容;《老子》的文学成就;《老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论语》要点:《论语》的成书;《论语》的思想内容;《论语》的文学成就;《论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孟子》要点:《孟子》的成书;《孟子》的思想内容;《孟子》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庄子》要点:《庄子》的成书;《庄子》的思想内容;《庄子》的文学成就;《庄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节《荀子》要点:《荀子》的成书;《荀子》的思想内容;《荀子》的文学成就。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导言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以及文学创作的规律和形式的研究。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探究文学的内在规律来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进而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创作。

本文将对文学理论常见的几个流派和学说进行介绍和归纳,以供期末复习之用。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在俄国产生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代表了以契诃夫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学派。

形式主义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认为文学作品的核心是其艺术形式,而非内容。

形式主义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艺术手法和文学形式的研究和分析,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构造和形式的理解。

二、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有别于形式主义关注作品的结构特征,结构主义更注重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和历史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各种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揭示文学作品所传达的观念和意义。

三、新批评主义新批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与传统的批评方法有所不同。

新批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形式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其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作品内部的结构和形式。

新批评主义主张批评应该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分析文本内部的冲突、对比和意义构建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潮流,与现代主义对立而产生。

后现代主义关注文学作品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传统文学观念和文学形式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主张对文学作品进行解构和重构,打破传统的结构和形式,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不信任。

五、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是一种关注文学作品中性别问题的理论流派,强调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和角色。

女性主义批评挖掘和解读文学作品中存在的男权主义和性别歧视,呼吁对女性在文学中的认可和重视。

女性主义批评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川大学文学概论1534课程综合期末考试备战题库全集

四川大学文学概论1534课程综合期末考试备战题库全集

《文艺概论》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一、填空:1、文艺学是只研究(语言艺术)的文学。

2、文学是主体的(审美创造)创造。

3、观察文学的视点即(作品文本)(客观世界)(作家)(读者)4、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

5、(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6、艺术通感与(想象)有关。

7、(形象)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8、文学理论给文学创作提供(文学观念)和文学的(价值标准)。

9、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是(诗言志)。

10、文学意象是(抒情性)文学作品中以表情达意为主体的文学形象。

11、(形象描绘)是文学外在的特征,(情感)是文学内在的特征。

12、(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13、文学欣赏中的两种体验是(共鸣)(间离)。

14、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艺术性的科学)。

15、再现论认为文学是对(外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摹仿和再现。

16、(作品)是联系作家与现实世界的中介。

17、《美学》的作者是(黑格尔)。

18、哲学、科学用(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文学用具有(审美特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19、典型的普遍性首先表现在典型人物的性格具有(代表性)。

20、(结构)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21、宗教以及宗教的(神话故事)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选择1、文学是社会生活的( B )反映。

A.抽象性B.评价性C.科学D.认识性2、( B )是作品核心和纲领。

A.形象B.主题C.题材D.语言3、首先强调意境对文学的重要意义的是( D )A.鲁迅B.陆机C.苏轼D.王国维4、必须体现视觉形象和行动性的是( A )A.电影文学B.戏剧文学C.小说D.报告文学5、文学欣赏以( A )为主要目的。

A.审美B.感受C.体验D.娱乐6、文学作品是一种( B )。

A.精神实体B.物态化实体C.情感实体D.认识性实体7、( A )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A.形象B.主题C.题材D.语言8、《典论》的作者是( A )A.曹丕B.陆机C.苏轼D.王国维9、( C )是文学的基本性特征。

2022年期末复习试题 《文学理论》试卷5份含答案

2022年期末复习试题 《文学理论》试卷5份含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A卷)一、列举题(每题3分,共15分)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3、话语的五要素4、列出三部(篇)中国文学理论名作及其作者5、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三种基本认识二、理论阐释题(每题8分,共24分)提示:先说明所给这段话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再对其作简要评析。

1、“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一一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一个人假设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假设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局部其效果如何。

”一一(丹麦)勃兰兑斯2、“一部艺术作品是一种内心的进程。

它在每一种单一的情况之下都是处在黑暗之中,就像我们世界的诞生一样,是一种不可窥见的,一种神圣的现象,是一种神秘。

”一一(奥地利)茨威格5、“内容作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到达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一一(德国)黑格尔三、术语解释题(每3分,共15分)1、艺术真实2、精神生产3、话语蕴藉4、直觉5、文艺学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你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特殊性?2、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哪些特殊性?3、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特殊性具体表达在哪些方面?4、在消费文化背景中,你如何理解雅俗文学的关系?五、论述题(共14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学何为?请以文学作品中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参考答案一、1、文学活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消费与接受论2 、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诗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写实直接抒情暗示3 、无焦点式内在焦点式二、1、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绪论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 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1886年,波斯奈特,创 作世界上首部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

• 1904年,黄人在《中国文学史•分论》中对波斯奈特及《比较文学》 一书作出介绍。

•早期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译著:A 1931年,傅东华译,法国洛里哀著《比较文学史》 B 戴望舒译,梵•第根著《比较文学论》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 •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人: •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德国比较文学的开端:•法国学派四大代表人物:•美国学派代表人物::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

•《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一期发表的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 系》,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为“跨异质文化”。

•比较文学的基本功用,在于跨越和沟通。

•法国学派以 文学的输出 和输入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 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 ; 影响研究体系;美国学派以文学的审美本质和世界文学的构想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 综合和跨学科等方法为支柱的 平行研究体系;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体系的五大支柱方法是 向阐发法、异同比较法、模子寻根法、对话法、整合与建构法。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 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 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 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征,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 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同源性 、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第三节•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跨越性研究-跨国家、跨文明、跨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它运用语言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评价性的审美反映。

理论的任务:①从现彖中概况出普遍性问题f解釋现象;②实现价值构建。

艾泽拉姆斯的四个视点理论: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作家、文学与作品、文学与读者再现论1、含义:文学本质是人类对于外在自然和社会牛活的模仿和再现。

2、发展:①古希腊罗马时期:辜仿说(徳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徳、赫拉克利特);②文艺复兴时期:镜了说(达芬奇);③19世纪:再现论(别林斯基);④20世纪:反映论(毛泽东)。

表现论1、含义:文学本质是主体内在性的i种表现。

*主体内在性:包括思想、心灵、情感、想象、灵感、趣味、人格等非常复杂而具有个体性的东西,既具有有条理的理性思想,更具有朦胧的无意识的因索。

2、表现论的优点与缺点:A优点:一是把握到了文艺的主体性、H由性、创造性、虚构性特征。

二是把握到了文学的情感性特征。

三是能够认识文学的个体性,文学是主观的表现, 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不同人的心灵的外化。

B缺陷:它忽视了文学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忽视了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而且,它是一种基于主体性哲学视野下的一种文学木质的认识。

它容易走向极端,把表现束缚在个人狭隘的主观空间,成为一种狭隘的情感的宣泄,倘若如此, 这样的文学就不再是感人的文学,也不是美的文学。

文本性理论1、文学文木:指语言形态的实体。

2、形式客体论:它是在对抗文学是社会反映观念基础上出现的,主要以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

3、意向客体论: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文学在作者创作、读者阅读、欣赏、接受过程中产生的意向性的存在,是一种意向性客体。

<意向性客体论避免了形式主义文学本质观的片面性和及极端性,认识到文学的本质是一种互动的意向性过程,而并非静态的纯客体的形式。

它强调了读者意识,为接受美学的文学木质观念奠定了基础。

>读者反应说1、读者:文学作品创作的参与者和消费者。

2、特点:①强调读者参与意义生产过程;②极大地抬髙了读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注读者心理个体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

3、评价:从读者视点来思考文学的木质,强调了文学是读者与文木的一种关系,读者及其阅读是成为文学的一个决定性维度。

这种看法改变了以往单纯从作者、世界或作品视点去看文学本质的局限性,打开了文学本质探讨的新维度。

但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容易陷入对文学界定的主观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泥潭屮,以至于丧失文学的特殊性。

文学的构成:关注内容•形式两大方面及相互关系题材和素材1、概念:A素材:作家接触到的一沏社会生活屮可能纳入作品的因素,是一种未经加工、提炼的,原生态的生活材料。

B题材:a广义的题材,是指文学创作的取材范围,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等等,是对文学内容的一种人致分类;b狭义的题材, 是作品川所表现出來的,经过作家选样提炼、加工改造的,具有一定主题的H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内容(包括意彖、象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等)。

2、关系:广义的题材是対牛活素材的大致分类;狭义的题材是经过作家的选择和提炼,并体现了作者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素材。

其内核是作家对社会牛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由于作家的主观意图不同,同样的生活素材可以提炼出不同的文学题材。

这种不同既可以体现为作品主题的差异,也可以体现在作品的细节Z中。

情感与思想1、概述:情感与思想是文学构成屮的主观因索,情感与思想是不可截然划开的,“情志合一”; 人类的情感与思想既有超越时代、民族、地域、个体差界的共通性,也有鲜明的个别性。

2、特点:①相对而言,情感因感性成分重,个人色彩强,因此文学的情感因索充分体现了文学的个性特征,使文学区分于以普遍性为对象的哲学和科学;同时,情感也是文学作品达到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②文学作品的思想要素,是作家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社会思考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表达。

对于情感因素,思想因素可能更多的受到时代精神、社会文化、民族传统的影响。

③思想情感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家把索材提炼成怎样的题材。

④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情感,并不必然等同于作家的思想、情感。

文学形象指文木屮呈现出来的、具体可感、具有艺术概括性、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物、情节、物象、场景、环境等。

中西方文论分别发展出两个重要的范畴來认识文学形象的特点,即意境和典型。

文学形象并非只有意境和典型两种,象征意象也是常见的文学形彖。

意境和典型这两个概念分别來源于中西方文学理论,但意境理论也能解释冇些西方文学作品,典型理论也适用于有些中国文学作品。

意境1、概念:A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特范畴,主耍出现在抒情性作品Z中,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意境山一系列意象组合而成,以情与景的结合,营造出一个意义充沛的审美空间。

B意象是指有意之象,蕴含某种主观情绪、意蕴的具体物象。

2、意境与意象的关系:①意境可能由一个意象构成;②也可能山多个意象构成;③并不是任何意象组介在一起就能构成意境,构成意境的诸意象,应具冇统一的情感基调,相互配合、相互生发,通常突岀一个中心意象;④意境由意象构成,同时,意象的意蕴也依赖于意境;⑤出现在诗歌中的意象,并不一定是为构成意境服务的。

3、意境的特征:a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主体情绪代入对彖的口然反应;情景交融是“比兴”思、维的具体体现;情景交融的艺术追求受到屮国传统自然观的支持>匕虚实相生v虚实相生与有无相生的粋学观念密切相关,在中国各种传统艺术小都有体现>c韵味无穷典型1、概念: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主要出现在叙事类作品之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其艺术魅力是通过鲜明牛动的性格刻画來实现的,在対人物的塑造中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

一个成功的典型形彖,既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普遍性,又具有高度的个性和具体性。

2、内容:典型包括人物、环境和细节三个部分。

典型人物主要指性格;典型环境是那种具有时代感,能够体现一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围绕并促使人物行动的具体生活环境, 包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活动场所和具体环境等各种因素;环境和人物都是山无数细节表现出來的,恩格斯强调“细节的真实”。

3、特征:①以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深刻而广泛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普遍性与具体性,共性与个性的冇机统一。

③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其他:①典型理论与西方写实主义文学传统密切相关,典型的核心是真实。

②类型说、个性共性统一说是典型理论在不同阶段的体现,文学对人物个性的强调与西方现代文化中个人主义的兴起同步。

文学形式1、含义:a形式是文学作品最玄观的呈现形态,使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文木,也是作者艺术技巧、艺术风格的体现° b文学形式是作者艺术技巧、艺术风格的体现。

2、文学形式的创新是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耍动力Z—。

3、构成文学作吊的形式要素主要有语言、结构、体裁等,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文学语言1、语言的本质与特征:①语言(langue)与言语(parole);②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部分构成;③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2、如何理解“文学是语言艺术”:A从艺术媒介的角度理解: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使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B从艺术功能的角度理解:文学语言充分发挥了语言潜在的审美功能(诗功能);文学语言发展了语言的表意功能,致力于探索语言表达意义的极限;文学语言启发对世界的艺术把握和诗性体验。

3、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①形态不同:H常语言一般遵循能指与所指的固定关系,遵循语法规则,而文学语言则有意打破这种固定关系,打破语法规则;②目的不同:文学语言致力于制造“第二级词义系统”(比如诗歌中的隐喻、比兴,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以便突出文学语言的自指性、主体性和语境关联域(虚构世界、文学的互文性系统),并提示和吁请读者进入文学阅读状态。

文学结构1、概念:是文学作品中语言单位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所构成的系统,它不仅涉及词汇、句了的搭配,更多的还涉及作品中各种叙述成分间的搭配关系。

不同体裁的作品,其结构方式各不相同,但对于任何体裁而言,结构都是使文学作品构成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2、内结构与外结构:A外结构体现在篇章句段的组织安排上,一般是为了使作品显得完整、有序,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谋篇布局”。

B内结构则是作品形象和意蕴的内在建构,体现为情绪的起伏、情节性格的发展、象征的展开等。

3、结构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展现文学作品内容和意义的重要手段。

不同文体对结构的要求不同,诗歌和戏剧对于结构都冇比较严格的要求,叙事性文学自由度更大。

随着文学的发展,对结构的耍求也会发牛变化<时代性>。

3、叙事文学实现结构的主要方式:a叙事视角v人称&冇限与全知〉、叙事时间<叙述行为到事件间的时间——顺序倒叙插叙〉、叙事语态<主体态度和介入性——强烈参与&冷漠化〉*热奈特的聚焦理论:零聚焦(全知)、外聚焦(外部)和内聚焦(限制在一个人物)4、文学结构的原则:①结构应具有独创性;②结构应有助于展示文学意义的丰富性;③结构应具有自身的美感机制;④结构应与体裁相适应;文学体裁1、概念:是文学作品在谋局部篇的结构、语言形式等方血形成的较相似的“类”。

2、分类方式:a二分法:散文、韵文;b三分法:抒情类、飯事类、戏剧类;c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3、小说体裁的开放性:a特点:文体最灵活、限制最少、变化空间最大;b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叙事。

文学创作1、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生产,具有双重属性:a它具有一般文化牛产的性质, 是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b它乂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活动,是经由作家个体的艺术实践而得以实现的。

2、文学创作的主体:a广义的理解“作者”:文本的写作者和生产传播的方式,二者互动,共同构成创作主体。

b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读者参与了文学作品的意义生产。

*文学作品的生产传播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过程和文化形态①早期,纸张发明以前,廿写不便,以口耳相传为主,韵文发达,各民族文学发展Z初,大都是诗歌早于散文。

②传统社会,教育不普及,文人作家大多属社会中上层,文学的精英色彩突出。

③现代岀版业兴起以后,文学商品化,作家职业化,文学F1益世俗化、平民化,读者的需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

④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学写作进一步口由化、个人化, 虚拟社区形成,I羽绕一定的题材形成圈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更方便快捷;多媒体技术,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新的可能性。

3、文学创作的过程:把文学活动视为一个整体,创作过程包括作家写作、文本出版发行和读者接受三个环节。

这三个环节都具冇主体性。

4、影响作家创作过程的因索:a个人素质<文学创作是-•种个体化、创造性的特殊精神文化活动,它要求作家对纶活经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敏感、对审美形式貝有高度的艺术敏感、拥有相当的胸襟见识和思想的深刻性超前性(创作门槛)>v直接间接经验一抽离经验〉b社会因素v作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屮,创作过程处丁•一定的社会环境,因而社会性因素对文学的精神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都有影响〉c文学传统v包括作为实体存在的作家作品的集合,以及在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关于文学感受、市美标准、形式规范的共识〉*文学传统怎样影响作家主体A正面:①作家通常是从一定的文学传统中获得关于文学的基木判断和基本判断;②文学传统有助于作家提升艺术修养,积累创作经验;③文学传统形成了一定的文学类型、文学母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