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古代汉语
乐山师范学院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题

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 四鄙之萌人。
D.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解析:C2、下面对“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逝:往。
B. 逝:跑。
C. 逝:死。
D. 逝:通“誓”,发誓。
解析:A3、“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临”在句子中应理解为()A. 面对B. 临视C. 哭悼死者D. 从高处向低处看解析:C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A. 德之不脩,学之不讲。
[讲:讲解]B. 不愤不啓,不悱不发。
[愤:憋闷,积]C. 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死亡]D.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逆:违背]解析:B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B. 敢问以国报隹谁者奈何?C. 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D.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解析:D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 响:回声—声音B. 色:脸色—颜色C. 狱:案件—监狱D. 坟:土堆—坟墓解析:D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 “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 “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 “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 “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解析:D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解析:A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 伯牛有疾,子问之。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古代汉语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号:课序号: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任课教师:俞理明成绩:用专业年级:05中本学生人数:60 印题份数:学号:姓名:A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A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号:课序号: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任课教师:俞理明成绩:用专业年级:07中基学生人数:50 印题份数:学号:姓A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A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号:课序号: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任课教师:俞理明成绩:用专业年级:07中基学生人数:50 印题份数:学号:姓B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B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课程号:课序号:2 课程名称:古代漢語-2任课教师: 成绩:适用专业年级:中文07級学生人数:88 印题份数:95 学号:姓名: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考试试题(闭卷)A (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号:0课序号:课程名称:古代漢語任课教师:譚偉成绩: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教务处试题编号: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考试试题(闭卷)B (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号:0课序号:课程名称:古代漢語任课教师:譚偉成绩: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页教务处试题编号:页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4 ——2005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2 任课教师:谭伟成绩: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教务处试题编号: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2004 ——2005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号:课序号:0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2 任课教师:谭伟成绩: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页教务处试题编号:教务处试题编号:。
1四川大学2003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

1、寫出下列漢字的簡體規範形體:(10分)1、憑2、薑3、繫4、襯5、叢6、灑7、膚8、晝9、嫺10、蹤2、說出下列漢字在簡化以前的主要意義:(10分)1、叶2、后3、干4、谷5、丑6、斗7、面8、余9、里10、几3、用六書理論解釋下列各字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結構:(10份)1、策2、車3、膏4、安5、塊4、解釋下列句中上方加點(以下劃綫代之)的字:(40分)1、九月叔苴,2、采荼薪樗,3、食我農夫。
4、二國圖其社稷,5、而6、求紓其民,7、各懲其忿以相宥也,8、兩釋纍囚以成其好。
9、人不10、難以死免其君,11、我戮之不12、祥。
赦之,13、以勸事君者。
14、大叔完聚,15、繕甲兵,16、具卒乘,17、將18、襲鄭。
19、女也不20、爽,21、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22、二三其德。
23、仆雖罷駑,24、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顧自以爲身殘處穢,25、動而26、見尤,27、欲益反損28、。
29、今也,30、滕有倉廩府庫,31、則是厲民而32、以自養也,33、惡得賢?34、今大道既隱,35、天下爲家。
各親其親,36、各子其子,37、貨力爲己。
38、今己虧形爲掃除之隸,39、在闒茸之中,40、乃欲仰首伸眉,41、論列是非,42、不43、亦輕朝廷,44、羞當世之士耶?45、今之樂由古之樂也。
46、及以至是,47、言不48、辱者,49、所謂強顏耳,50、曷足貴乎?51、及刻者爲之,52、則無教化,53、去仁愛,54、專任刑法,55、而56、欲以致治。
57、天帝使我長百獸,58、今子食我,59、是逆天命也。
60、夫能設謨以位理,61、擬地以置心。
62、木直中繩,63、輮以爲輪,64、其曲中規,65、雖有槁曓,66、不67、復挺者,68、輮使之然也。
69、止子路宿,70、殺雞爲黍而71、食之,72、見其二子焉。
73、出國門而74、軫懷兮,75、甲之鼂吾以行。
76、北海雖賒,77、扶搖可接;東隅已逝,78、桑榆非晚。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在线作业2附参考答案(2021年春季学期)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在线作业2 附参考答案(2021年春季学期)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A.奚何来
B.戒尖舟
C.出走见
D.即休飞
答案:C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答案:D
更多加微boge30619
3.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所殺大臣,多吕后力。
B.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C.諾,恣君之所使之。
D.大月氏王已爲胡所殺。
答案:D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句中的“相”应解释为( )
A.帮助
B.宰相
C.照看
D.扶助盲人走路的人
答案:D
5.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無乃爾是過與?
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C.是社稷之臣也。
D.客果有能也。
答案:C
6.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
A.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
B.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下)》》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

《古代汉语(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金文又叫做(D )A. 青铜文字B. 铜器铭文C. 礼乐文D. 钟鼎文2、下列句子里“然”表转折的是(B )A.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B.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C. 宣子曰: “不然。
”D. 文王闻之,喟然而叹。
3、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C )A. 甲骨文B. 蝌蚪文C. 金文D. 诅楚文4、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 C )A. 使动用法B. 宾语前置C. 词类活用D. 意动用法5、根据词义(某种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与什么词结合)的不同而划分成的是( B )A. 虚词B. 实词C. 词类D. 词组6、“惜也,越竟乃免。
”中的“竟”与“境”的关系是( A )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7、“赦之,以劝事君者”中的“劝”的文中义是( B )A. 规劝B. 鼓励C. 说服D. 进谏8、“姜氏欲之,焉避害?”里“焉”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是( A )A. 疑问代词,作状语B. 指示代词,作宾语C. 指示代词,作状语D. 疑问代词,作定语9、四体二用说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B )A. 段玉裁B. 许慎C. 班固D. 戴震10、《左传》据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谁所作( C )A. 孔子B. 老子C. 左丘明D. 刘向11、下列各句中的“所”字结构表示原因的是( B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C.吾知所以距(拒)子矣,吾不言。
D.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12、下列各句中的“之”不能译成“的”的是( C )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B.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C.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
D.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
13、连词“之”可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其由一个句子变为名词性的偏正词组。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习题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习题基础过关题一、什么是丛书?什么是类书?试分别举出两种影响较大的丛书和类书加以说明。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分析下列双音词语,然后进行分组:阴阳 须臾 纲维 纷披 拓落 蝘蜓 妻妾 绍缭 敷愉 萧瑟 参差缤纷 容与 憔悴 浩荡 滂沱 窈窕 芣苢 薜荔 仓庚 蟋蟀 伊威1、双声连绵词:2、叠韵连绵词:3、非双声叠韵的连绵词:4、不是连绵词而是合成词:四、分析单独列出的字的构造方式,解释其在各句中的意义,並指出这是它的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求,无乃尔是过与? 过: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过: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举: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西方有木焉……生于高山之上。
上: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征: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征: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过三爵,非礼也。
” 趋:左右欲刃(蔺)相如。
刃:矫命以责赐诸民。
责:怠慢忘身,灾祸乃作。
作: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叔: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姑: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行: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集: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长: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枝:盖亦反其本矣? 本: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固: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身:五、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说明“发”,“约”两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说明其引申方式。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之一?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拟声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最为发达?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古代汉语的句式特点?A. 主谓宾B. 定语后置C. 状语前置D. 宾语前置答案:C4. 《诗经》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赋”的表现手法?A. 比兴B. 拟人C. 夸张D. 对仗答案:C5.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A. 拟声B. 比喻C. 倒装D. 对仗答案:B6. 以下哪个字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中的“会意”字?A. 日B. 月C. 明D. 星答案:C7.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副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C8. 以下哪个字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B9.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连词?A. 之B. 而C. 焉D. 乎答案:B10.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介词?A. 以B. 与C. 在D. 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
答案:字典1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许慎13. 古代汉语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______、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会意14.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风、雅、颂15.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包括:平声、上声、______、______。
答案:去声、入声16.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17.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18.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或感情19. 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指______。
答案:以“被”为标志的被动句20. 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是指______。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与子成说”的作者是_______(荀子)2.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下一句是_______(家之宝)3. “钟鼓馔玉不足贵”中的“鼔”是指_______(打鼓)4. “夫天者,阳也;圆者,阴也。
”出自________(《易经》)5.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______(《论语》)二、名词解释1. 解释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代至清代中国科举考试和国家机关文书中所使用的一种固定结构的文章形式。
它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总起、承起、承转、中肆、中起、中转、中合、总结,每一部分应围绕主题展开叙述。
2. 解释“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是一种古代汉语的理念,意味着文学的目的在于传承和表达道德的教育和价值观。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传递和传授各种思想、知识和道德规范,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精神发展。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曹雪芹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刻画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丰满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生活、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也暗示了作品中个体命运的不可避免。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 简述唐代的诗词。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词创作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和多样的题材涵盖了个人情感、社会风俗、自然景物等各个领域。
唐代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并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
四、论述题请从以下角度论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套基于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影响不仅限于政治层面,还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得政权得以确立并维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古代汉语之一(2009-04-20 08:48:31)标签:校园分类:典型真题解答课程号:10423040 课序号: 0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2 任课教师:适用专业年级:学生人数:印题份数:学号:姓名:第1页:一、默寫。
《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至“余不忍爲此態也”。
(10分)二、填空。
(30×0.5=15)1、按順序寫出《莊子·內篇》篇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2、段玉裁通過對《說文》的研究,發現了上古“”的原理,即同一個諧聲偏旁的諸多形聲字,上古屬於同一個韻部。
3、中古韻書的代表是隋代的《》,它共分個韻部。
此書已亡佚,只留下部分殘卷,但是它的體例及其對中古音系的描述基本保留在宋代等的《》中。
此書把中古韻母分為部。
近古韻書則以元的《》個音部爲代表。
4、中古的平、上、去、入四聲,演變為近、現代的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聲,發生了三項顯著的變化,即:,和。
5、補全“三十六字母”表:第2页:三、寫出下列反切的漢語拼音(10分):古電切()古胡切()居銀切()同都切()胡口切()創舉切()如林切()府眉切()匹凡切()博怪切()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有通假、特殊用法者須注明)。
(15×1=15分)1、今至大爲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
非:2、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作:3、此大小之辯也。
辯:4、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搶:5、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
中:6、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莫:7、聞而審之,則爲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
而:8、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
離:9、富國以農,距敵恃卒,而貴文學之士。
距:1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11、髧彼兩髦,實爲我特。
特:1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遂:13、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剝:14、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爰:15、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
扈:五、古書閱讀,標點(10分)(答題時可單行排列)大叔完聚完城郭聚人民○完音桓[疏]注完城郭聚人民○正義曰服虔以聚為聚禾黍也段欲輕行襲鄭不作固守之資故知聚為聚人非聚糧也完城者謂聚人而完之非欲守城也(《春秋左傳注疏·隱公元年》)(1)“完城郭聚人民”是誰的解釋?“完”、“聚”是什麼意思?(2)“[疏]”是誰的解釋?(3)“完音桓”是誰的話?是什麽注音方法?(4)“[疏]”引用服虔的話說明瞭什麼?作“[疏]”的人對此有什麼看法?理由是什麼?第3页:六、問答題。
(15分)1、參攷下表解釋以下術語:陰聲韻?入聲韻?陽聲韻?(5分)2、舉例說明,什麽是雙聲疊韻?了解雙聲疊韻對閱讀古籍有什麽價值?(10分)七、翻譯下列短文。
(15)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八、分析下面詩歌的平仄(10分)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入聲字:國入月結)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古代汉语之二(2009-04-20 08:51:46)标签:沛公古代汉语河广齿音杭渡高阳校园分类:典型真题解答(2004 ——2005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号:10423040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2 任课教师:谭伟适用专业年级:中文2004级学生人数:66 学号:姓名:注:答案必須全做在答題卷上一、默寫。
《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至“願依彭咸之遺則”。
(10分)二、填空。
(30×0.5=15分)1、《漢書·藝文志》將諸子學術分爲十家,他們是:(1)儒家者流出於之官。
(2)道家者流出於官。
(3)者流出於羲和之官。
(4)法家者流出於官。
(5)者流出於禮官。
(6)墨家者流出於之守。
(7)者流出於行人之官。
(8)者流出於議官。
(9)者流出於農稷之官。
(10)小說家者流出於官。
2、《詩》之“六義”指、、、、、。
3、綜合聲、韻、調三個要素的特徵及其變化,漢語語音系統的歷史演變大體可以分成這樣幾個較為顯著的階段:漢代以前為音,魏晉至唐宋為音,為近古音,二十世紀以來為音。
4、補全“三十六字母”表: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二页,本页为第一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学号:姓名:三、寫出下列反切的漢語拼音(10分):匹戰切()私兆切()都寒切()奴登切()時掌切()知演切()如勻切()方棉切()匹問切()普官切()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有通假、特殊用法者須注明)。
(15×1=15分)1、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
情:2、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伯:3、齊諧者,志怪者也。
志:4、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
中: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涅:6、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7、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平:8、以爲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
報:9、其工商之民……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
侔:10、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芼:11、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將:12、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于:13、八月其獲,十月隕蘀。
蘀:14、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猗:15、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懲:五、問答題。
(15分)1、根據“三十六字母”表解釋下列術語:五音,七音,清音,濁音。
(5分)2、在古代文獻中,有造字的通假,有用字的通假,請舉例說明用字的通假要有具備哪些條件?(10分)本题三页,本页为第二页教务处试题编号:学号:姓名六、古書閱讀,標點(10分)(答題時可單行排列)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杭渡也箋云誰謂河水廣與一葦加之則可以渡之喻狹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為其廣○葦韋鬼反杭戶郎反與音餘[疏]箋一葦至喻狹○正義曰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葦也此假有渡者之辭非喻夫人之向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時衛已在河南自衛適宋不渡河(《毛詩正義·衛風·河廣》)(1)“杭渡也”是誰的解釋?“杭”是什麼意思?(2)“[疏]箋一葦至喻狹”下面是誰的話?是怎樣解釋“一葦”的?(3)“葦韋鬼反”的反是什麼意思?是誰的解釋?七、翻譯下列短文。
(15分)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縱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八、分析下面詩歌的平仄(10分)送梓州李使君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本题三页,本页为第三页教务处试题编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古代汉语之三(2009-04-20 08:56:58)标签:古代汉语四川大学逆旅孔子河内教育分类:典型真题解答课程号:10404240-3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1 任课教师:成绩:适用专业年级:学生人数:印题份数:学号:姓名:一、填空。
(20×1=20)1、古代漢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兩個系統:一個系統是以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來歷代的仿古作品,這個系統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也稱之為“古文”。
另一個系統產生較後,自漢魏六朝以後迄唐宋,在北方口語基礎上形成的書面語,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
2、我國文獻書籍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3、“五行”指:一曰,二曰,三曰,四曰,五曰土。
4、古今詞義範圍的差異有:,,。
5、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它有、、三要素。
6、給句子分類的方式很多,按語氣來分有四種:、、、。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20×1=20)1、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使者,皆斬之。
很:2、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作:3、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
生:4、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坎:5、項王乃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
稍:6、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
給:7、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丈夫:8、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
湯:9、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
糞土:10、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斃:11、池塘生春草。
園柳變鳴禽。
池塘: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 2 页,本页为第 1 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3务必用A4纸打印学号:姓名12、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完:兵:具:13、不介馬而馳之。
介:14、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揭:15、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介:16、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凶:1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負:戴:三、問答題。
(4×5=20)1、什麼是“聯綿詞”?請舉3-5例。
2、動詞有哪些活用情況?舉例說明。
3、有說漢字的起源於八卦。
有哪八卦?請寫出八卦卦名及其基本象徵意義,並畫出相應卦象。
4、叢書與類書有何不同?舉例說明。
四、標點並翻譯下列短文,注意加點的詞的準確性。
(40)1、孔子徒弟姓曾名參跟前奉侍來孔子說在先的聖人有至好的德緊要的道理以這個勾當順治天下有百姓每自然和順有上下人無怨心有你省得麼曾子起來說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著孔子說孝道的勾當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當先從這孝道裏生出來2、衛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積聚為人婦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積聚其姑以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於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冨今人臣之處官者皆是類也3、楊子過於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本题 2 页,本页为第 2 页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古代汉语之四(2009-04-20 08:59:09)标签:古代汉语四川大学汉王乡利倍义项王教育分类:典型真题解答课程号:10404240-3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1 任课教师:谭伟成绩:适用专业年级:中文2004级学号:姓名:一、填空。
(20×1=20)1、《十三經注疏》中之《春秋左氏傳注疏》是由晉注,唐疏。
2、古今詞義範圍的差異有:,,。
3、儒家經典“四書”是指,,。
4、劉歆《七略》分書籍為六大類:有、諸子略、、兵書略、、方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