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场所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说课稿-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这是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于这节课的理解及简要的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属于课程标准十个一级主题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指导学生制作叶的徒手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本节涵盖了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如徒手切片及叶片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节的教学在整册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课教学重点: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和细胞中的叶绿体,理解叶片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解释叶是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主要场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大多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注意力较难长时间集中,不喜欢教师空洞地说教。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前概念不一定正确,对于叶片的结构及功能特征和光合作用具体场所依然存在疑惑,需要教师进一步纠正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1、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叶片的横切面装片,认识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不同组织结构与功能,理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操作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资料分析等方法,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初步了解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观念。
4、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热爱自然,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四、教学方法要采用观察法、小组合作法和实验指导法等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快乐、高效地完成对重要概念的学习。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1.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并利用二氧化碳及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为了进行光合作用,植物需要满足一些适宜的条件:光的条件光合作用是一个需要光能的化学反应,光线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关键。
因此,光的质量和强度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条件。
植物光合作用主要依赖于光质和光照强度,其中蓝光和红光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关键波长,适宜的光强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温度的条件光合作用也是一个需要适宜温度的反应过程,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温度适宜的范围内,通常是在10℃至35℃之间。
二氧化碳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和供应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关键条件。
足够的二氧化碳不仅满足了光合作用过程的能量需求,也保证了植物正常的呼吸与生长。
2.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其中又以叶绿体的内膜片层为主要场所。
叶片的结构植物叶片通常具有扁平的表面和薄而广的形状,这使其能够从空气中吸收到大量的二氧化碳并能够利用阳光供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叶片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也是影响光合作用场所的关键因素。
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叶绿体内部含有叶绿素等一系列吸收光能的色素,这些色素吸收阳光后,激发了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反应,进而产生金字塔。
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内部的质膜和囊泡腔内,这些腔室通常分布在叶片中的长条状细胞结构中,同时叶片中的气孔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这些种种结构决定了光合作用能够在植物体内快速高效地进行。
《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清单

《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就好比是植物的“魔法厨房”,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把普通的“食材”变成了维持生命的“能量大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不仅是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而释放出的氧气,则为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作用提供了保障。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叶绿体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加工厂”,里面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比如叶绿素。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的吸收较少,这也是为什么植物大多呈现绿色的原因。
叶绿体内部有着复杂的结构,由基粒和基质组成。
基粒由一个个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基质中也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反应光反应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H⁺),同时产生电子。
这些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形成了活跃的化学能,也就是 ATP (三磷酸腺苷)和 NADPH(还原型辅酶Ⅱ)。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收集和储存能量,为接下来的暗反应做好准备。
2、暗反应暗反应不需要光也能进行,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被固定和还原,最终形成有机物。
在这个过程中,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 提供了能量和还原剂,使得二氧化碳能够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因为此时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但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最重要、最普遍的质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CO2与水转变为糖。
叶绿体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创造物质财富最多的生物工厂。
几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氧。
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叶绿体的大小变化很大,高等植物叶绿体通常宽2-5μm,长5-10μm,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对于特定的细胞类型来说,叶绿体的大小相对稳定,但是会受到遗传或环境的影响。
例如多倍体细胞内的叶绿体就比单倍体细胞的要大些,生长在阴影处的植物的叶绿体也会比生长在阳光下的大。
所以,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其叶绿体大小也不一定相同。
叶绿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叶绿体外膜、叶绿体膜间隙、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腔六个功能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PPT课件

B 下表皮
C 叶脉处的表皮 D 叶柄处的表皮
课堂练习
3、 下列关于绿叶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表皮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只有保卫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含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当我对你越来越礼貌时,我们或许就越来越陌生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要想成为强乾,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培根 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观众。 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细胞排列 方式
圆柱形
整齐,状似 栅栏
叶绿体 的含量
较多
海绵层
栅栏层与下 表皮之间
不规则
疏松,状似 海绵
较少
4 叶脉
叶脉:
定义:叶肉中的束状结构
功能: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还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1 角质层 2 上表皮 3 栅栏层
4 叶脉
5 海绵层 6 下表皮 7 气孔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肉细胞
本节目标
1、说出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说出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绿色的、扁平 的,展放在空间,有利于吸收阳光。
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
叶片的结构
目的: 识别叶片的结构 练习徒手切片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光合作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是植物和一些细菌的重要代谢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场所。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一、光合作用的条件1. 光能光合作用是依靠光能进行的,没有光能就没有光合作用。
植物需要吸收光能才能完成光合作用,而且不同植物对光照的强度和颜色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植物对红光和蓝光的吸收最强,而对绿光的吸收最弱。
因此,当植物受到光照时,需要有足够的红光和蓝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 温度光合作用的温度范围是比较窄的,一般在10℃到35℃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当温度过高时,植物会出现脱水、叶片烧伤等现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当温度过低时,植物的代谢速度会降低,导致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3. 水分水分是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水分,而且光合作用过程中会释放氧气和水蒸气。
如果植物缺水,就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保持适当的水分。
4.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就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一般来说,植物需要在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1. 叶片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
植物的叶片表面有许多叶绿体,这些叶绿体能够吸收光能并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的形态和结构也对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叶片越大越宽,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就越大,光合作用的速率也就越快。
2. 光照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植物需要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植物需要强光,有些植物则需要弱光。
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能够吸收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 湿度湿度对光合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使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包括叶片和茎的绿色组织。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之一。
在叶片的表皮下层和肉眼可见的叶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中,称为光反应。
在光反应中,太阳光的能量被捕获并转化为能够驱动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除了叶绿体,光合作用还发生在植物的茎的绿色组织中。
茎内的叶绿体数量较少,但同样能进行光合作用。
茎的绿色组织主要分布在幼嫩的茎皮和叶柄上,能够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植物的叶绿组织中,而且不同部位的叶绿组织对光合作用的贡献程度也有所差异。
叶片是植物最主要的光合器官,拥有大量的叶绿体,因此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茎的绿色组织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仍然能够为植物提供一部分能量。
总之,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是植物的叶绿体,包括叶片和茎的绿色组织。
这些地方通过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研究生考试2025年自测试卷及解答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自测试卷及解答一、选择题(植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 线粒体B. 叶绿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因此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植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发酵作用D. 酒精发酵答案:B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在缺氧条件下,植物细胞无法进行有氧呼吸,此时细胞会启动无氧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
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分解有机物,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选项A有氧呼吸需要氧气的参与,与题目条件不符。
选项C发酵作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无氧呼吸和某些微生物的特定代谢过程,不是植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主要呼吸方式。
选项D酒精发酵是无氧呼吸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都会进行酒精发酵,因此不是主要方式。
3、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晚进行B. 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C.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并储存能量。
而呼吸作用则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包括线粒体等细胞器,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肉细胞 保卫细胞
叶绿素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 细胞中和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
韭黄
韭菜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 形成。 光下培养的小麦苗
黑暗处培养的小麦苗
栅栏组 织
位置
细胞形状
细胞排列 方式
含叶绿 体的量
靠近上表 皮
圆柱形
整齐,状 似栅栏
较多
海绵组 织
栅栏组织 与下表皮 之间
不规则
疏松,状 似海绵
较少
7 角质层 1 上表皮 4 栅栏层
6叶 脉 5 海绵层 2 下表皮 3气 孔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 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体是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叶片的主要部分是什么?一般分为哪两个部分,分别 有什么特点? (从排列方式、含叶绿体的多少这些方面 来区别) 5、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 6、叶脉分布在哪儿?与茎中的什么相连?具有什么功能?
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叶片
三部分
表皮 ——保护 叶肉 ——营养 叶脉 ——输导、支持
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较
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绿色的、扁平的, 展放在空间,有利于吸收阳光。
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它具有哪些结构 和功能呢?
叶片的结构
目的: 识别叶片的结构 练习徒手切片
器材:
显微镜
1、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叶片的结构包括哪几个 部分? 2、怎么样才能观察到叶片的结构?介绍什么叫徒手切片? 3、怎样区分叶片的上表皮与下表皮? 什么叫保卫细胞? 叶片气孔的开关受什么控制?表皮上有一层角质层,它的 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