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华应届博士生的毕业总结
徐超北大演讲

徐超北大演讲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日益提升,而作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之一,能源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传统能源相比,核能具有高能效、低污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点。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核能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如今,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核能事业是大势所趋。
从科学的角度讲,地球上可控的核能发展,大体上将经历由利用核裂变能走向利用核聚变能两大阶段。
目前在核聚变能未开发利用之前,我们仍需要大力发展核裂变能,以缓解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
尽管相对于化石燃料,核裂变发电具有成本低、相对清洁等优点,但它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乏燃料和核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资源的匮乏等。
核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開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以及安全可靠的核废物环境行为影响评价机制。
作为支撑中国核能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针对国家发展在能源、环境和资源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承担着重要使命。
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教授徐超,多年来就将研究重点放在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中放射性核素高效分离与核废物处理的需求上,在高放废液处理、锕系元素溶液配位化学、放射性核素分离新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属于自己的“核动力”。
与核结缘,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1982年5月,徐超出生于素有“江湖锁钥、水陆通津”之美誉的江西省湖口县。
与大多数出身于农村的青年学子一样,在上大学之前,徐超对家乡外面的世界认知很少,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便是他不断前行的初衷。
因为中学时期对数理化的热爱,高考时,徐超选择报考了北京大学的理科专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徐超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应用化学(原放射化学)专业,在这里展开了全新的学习和探索之旅。
21世纪开局之初,我国核物理以及核化学等领域的发展均处于低潮期。
博士科研方面自我鉴定

博士科研方面自我鉴定
《博士科研方面自我鉴定》
作为一名在科研领域探索的博士研究生,我始终对科学探索充满着热爱和追求。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自己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和不足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深知科研领域需要极高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因此,我努力充实自己的学术知识,阅读大量的文献和专业书籍,积累科研素材和理论基础。
同时,我也鼓励自己多向学术领域的前沿问题挑战,挑战自我,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其次,我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在科研实践中,我不断地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也主动向导师和同学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也深知科研领域需要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团队合作中,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团队精神,协调各方资源,实现良好的团队合作。
在交流方面,我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学和导师保持紧密的交流。
这些都是我在科研方面的自我优势和特点。
但是,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科研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我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学习,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数据的解读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某一领域,形成自己的学术
特长和深刻的见解。
总的来说,《博士科研方面自我鉴定》是一次对自己科研实力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未来科研发展的规划和展望。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提高,我相信自己定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感言

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感言
尊敬的导师、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们: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感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庆祝我顺利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业。
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和付出,也感受到了挑战和困难带给我的磨砺。
每一次研究、每一次实验、每一次论文,都是我成长和进步的见证,也是我心中坚定的信仰。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是您们无私的指导和支持,让我能够不断前行,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进。
同时也要感谢家人和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是你们的陪伴和鼓励,让我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不感孤单。
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所得投入实践,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愿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相伴相助,携手共进,共同奋斗,共同成长!
谢谢大家!祝愿大家幸福快乐!。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秦晓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秦晓亲爱的清华经管学院2010届毕业班的同学们: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典礼。
大约一个月前,钱颖一院长邀请我时,我当时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 我确有一些思考和体验想和同学们交流;另一方面,我缺少和高校学生,特别是80后的年轻一代沟通思想的经验,不知道我所关注的问题是否能为你们理解和认同。
尽管如此,我还是鼓起勇气来了。
我算是共和国同龄人的一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在这60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长期在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的管理者,我的关注点从企业管理、宏观经济逐步扩展到社会问题及相关的制度和价值。
在思想认识上我也走过了信仰—困惑—独立思考—不断寻求真理的路径。
我想先从大学的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的使命谈起。
关于大学的功能,在欧美曾经历了精英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通识教育这样一个复归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人们对大学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使命的再认识。
简而言之,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 它还是文明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大学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仅要成为一个有专业知识、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同时要有对普世价值担当的意识和公共关怀的责任。
公共关怀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要超越自己的专业领域,抵制世俗和权力的诱惑,秉承普世价值,在公共领域中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道德、精神和文化的价值支柱。
精神价值的缺失和重建在当代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问题的表现是不同的。
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
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建设”、“国强民富”、“大国崛起”,而是现代性社会的构建。
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发端于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人对神的“叛逃”和“祛魅”。
博士毕业生优秀自我鉴定

博士毕业生优秀自我鉴定
作为一名博士毕业生,我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了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探索,我在我的领域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并且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得到了认可,并发表了多篇优质论文。
我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和合作伙伴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我注重细节,善于分析和总结,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和挑战。
我对于学术研究充满热情,并积极追求卓越。
综上所述,我是一位兢兢业业、有才华、富有责任心的博士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博士生在毕业典礼上的感言

博士生在毕业典礼上的感言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朋好友们:
在这个庄严的毕业典礼上,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感激。
作为一名博士生,我经历了无数
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和努力,终于迎来了这一刻。
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和所有
支持过我的人,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无法走到今天。
在攻读博士期间,我收获了无数知识和经验,也遇到了挑战和困难。
但正是这些挑战
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梦想,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深知,获得博士学位只是
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道路还有很长,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
期望。
最后,我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
希望我未来的道路能继续
得到你们的支持和陪伴。
谨代表所有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感谢大家的悉心培养和关怀,让我们一起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谢谢!。
清华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 毕业要求

清华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毕业要求清华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毕业要求在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被视为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渠道,该项目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更注重学生在创新、实践和领导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根据清华大学关于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毕业要求的规定,学生需要完成以下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专业能力培养,以获得博士学位。
一、学术研究:1. 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中,学术研究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需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探索,并且具备跨学科的学术视野,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
清华大学还强调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取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2. 学术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除了完成学术研究工作外,清华大学还要求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并在学术界取得一定的影响。
学生还需要在自己的研究方向申请专利,突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创新和实践能力:1.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清华大学认为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要求学生在学术研究的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2. 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除了个人的创新能力外,清华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三、总结和展望回顾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的毕业要求,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大学对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学术研究能力,还强调学生在实践、创新和领导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也符合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未来科技领军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更需要具备跨界融合、实践创新和团队领导的综合能力。
博士毕业感言

博士毕业感言
作为一名博士生毕业,我深感荣幸和骄傲。
这段学术之路充满挑战和艰辛,但也充满了成长和收获。
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家人和朋友,是你们的支持让我坚持走下去。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我探索、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学会了不轻言放弃,努力克服困难。
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成熟、坚强和自信。
我将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情回望这段博士求学生涯,我将继续努力不懈,追逐更高更远的目标。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等待着我去书写。
感谢所有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人,谢谢你们!愿我们共同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清华应届博士生的毕业总结
(注:本文观点带有局限性,不适合土木专业,仅供参考)
问题1: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南辕北辙,知道方向比距离重要。
但是,我想问每一个想要读博士的人,你读博士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的回答是只想拿个学位,我想你在骗人;如果你回答你想赚更多的钱,那么你的方向错了;如果你想毕业后去外企赚很多钱,那么你的方向也许错了;如果你想解决你的亲人的户口,那么你真可怜;如果你觉得研究是你的兴趣,如果你觉得为之可以牺牲,那么不错;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目前科学技术很落后,你还怀着满腔的科技报国的心愿,而且你觉得你的智商不错,那么很好;如果你还知道自己的情商不低,你还怀着更家远大的理想,并且清楚你和你的朋友可以通过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创业实现你的理想,那么非常好。
不想吃天鹅肉的青蛙,不是一个好青蛙。
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读了博士又如何。
想清楚,三思而后行。
问题2:你认为读博士会有哪些收获?
我个人认为,一般在学校读书的目的有三个:学知识,交朋友,拿学位。
但是博士不同,博士是一个在某一科学领域发现新问题、定义新问题以及解决新问题的系统培训。
如果你完成了这一过程,那么你差不多可以毕业了。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发文章毕业,那么你就偏离了你的方向,那么这样的博士不是一个好博士。
博士不仅仅是在科学方面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强烈的人格的培养过程。
如果你认为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你知道了什么是认真、务实、创新、合作,那么你差不多可以毕业了。
重复一遍,认真、务实、创新、合作,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人不都有第一篇文章被导师批的体无完肤的经历么?很多的博士毕业论文仍然小错误比比皆是,那么这样算掌握了什么是认真、务实么?八个字,真正的学会要八到十年,我们在博士期间只能学会最多一半,有的人甚至只是一点点。
如果还在抱怨实验室条件不好,抱怨导师不给指导,抱怨经费不足,抱怨待遇不好,抱怨没有事情可做,抱怨论文写不出来,我告诉你这叫“浮躁”,这叫不务实,不认真,不合作。
Graduate版上有一些这种人,估计我该挨骂了。
问题3:你认为你选择的导师这个人怎么样?
如果你发现一个老师拿到国家项目后只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交差,我劝你不要去读他的博士,我看这个老师有些井底之蛙鼠目寸光,我遇到过这样的老师。
跟这样的老师在一起,你的干活冲动就会很快被消耗,你的未来也将被你的错误选择所惩罚。
如果你发现一个老师非常的Active,知道未来永远是重要的,对学生要求极其严谨,每一件事都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拿到国家项目总是力求做到最好,那么请选择这样的老师,跟他一起成就你的未来吧。
BTW,我导师就不错。
问题4:你的研究方向?
选择研究方向很关键,务实没有什么不好,对于我们这个工业和科技都不发达的国家,应用价值大于理论价值。
要搞深入某一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而不是看到大家在研究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看老美在做什么我们就跟什么!我们能跟的上么?别人走什么路我们就跟什么有时候是对的,但是我们有时候也要想想是否需要走另外的路。
我就特别感慨国家在超宽带技术方面的路线,美国人在搞100Mbps以上的短距离超宽带技术,我们863就跟着搞,我们真的没有这个条件。
超宽带最有价值的应用,而且技术难度相对简单的是低速率远距离保密通信,比如海事通信上超宽带可以在800Kbps上较大发送功率下通信60海里,在陆地上低功率通信3 公里,这些都是美国人在搞搞100Mbps以上的短距离超宽带技术之前搞的,对于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不去搞,偏偏去搞我们几乎搞不出来而且应用价值也不是很大的10米以内的高速率通信。
看看电子系杨老师、丁老师,为什么他们可以申请院士,为什么他们的学生就业好。
如果你的研究没有应用价值,你的前途就不那么明亮。
问题5: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
找工作真的很难,难的是钱和前途很难两全,甚至是加上个人理想不能三全。
年轻人很需要钱,比如我,太需要钱了,写这个的时候我的卡里只有不到50元了,本科毕业的时候我的卡里有10K多,都是自己赚的。
去外企,为了钱,虽然外企未必没有前途不去外企,很多时候为了前途,基本上放弃了钱。
当公务员,为了权利。
一个刚刚毕业的穷疯了的抑郁了很久的汉子拥有了权利而正式收入又很少,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忍是贪,抑或其它?很多人感慨,去外企虽然眼下钱多,但是学的东西都用不上,人家也不让你涉及核心技术,博士写代码的速度也不如本科和硕士,而且博士对自己的待遇期待要比硕士高,人家为什么要要你。
如果不做技术,我敢说,很多博士没有经过社会上摸爬滚打,没有体验过尔虞我诈,输的概率、输的代价很高。
博士毕业了,我看还是要继续做技术,选择需要这个技术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否则你又回到了类似读博士前的起点,IT 领域里叫做复位(Reset)。
我很支持选择国企和事业单位。
选择自己的祖国没有什么不好。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投身了伟大的事业;选择了祖国的人,祖国最终会选择他们。
看看李国杰老师做的龙芯,外国人不是已经坐不住了么?有时候是要放弃眼前利益的,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利益结合在一起。
中国是大陆法系社会,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教育培养出来的叫精英,没有经过教育培养的叫做混混。
我看兼有这两个血统的人才能才是最适合这个社会的。
博士是100%精英血统,最好的选择是在精英族这个社会子集里继续做你的精英,最最真正的精英。
问题6:选择什么样的地方读博士?
当然是选择北大清华了,很多人如是说,你们选择的对。
但是我在这里想讲
的是大学与研究所的区别。
首先我们首先来看一段胡主席近期的讲话:“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要强化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
当前,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国家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目前中国走到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核心问题中我关心的有三个,一是“三农问题”,二是自主创新问题,三是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是电子系的,就说电子相关的事情,我们来比较一下中科院和清华。
总体上我的感觉是:这两个单位的定位不同,一个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个是服务于本国工业。
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拥有一流的研究?那么什么是一流的研究?只有发最多最好的SCI才算一流的研究?最符合国情的和最能够服务于本国工业的算不算一流研究?我看两者都算。
我了解的清华的博士,很多博士生为了毕业,最最关心的是如何发更多更好的文章,然后个别发达国家把你的东西实现了卖给中国,因为很多研究国内根本没有条件实现的。
毕业条件是数量较多的文章,最好有SCI。
学生待遇较差,但是校园建设很好,楼很大,设施很完备。
相比之下,我了解的一个实验室的研究目的是“我们就是要做国内工业届做不了的东西”(实验室主任语),博士毕业条件是东西做出来,2篇Ei。
学生待遇较好,但是校园比较破,很多楼较旧。
昨天去中科院,看到了2个通知,一是做出了基于国内A VS标准的音视频芯片,二是同时做出了GPS基带的精细定位,打破了国外垄断。
中科院现在有了完全自主的200Mhz 的MCU和DSP。
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说,清华这边是很多在研究,基于混沌,基于蚂蚁的算法,中科院那边在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芯片组,因为国内现在这块市场全部是国外占领的。
拿经费来说,据我了解,清华微所的经费远小于中科院相关单位。
中科院和清华的现状不同,源于两个单位的定位不同。
一些人认为:SCI=stupid chinese index, EI= expensive index。
有一定道理,我并不完全同意。
写文章本身不是目的。
话快说完了,话还要说回来。
学弟学妹,清华的科研条件是非常好的,要抓住宝贵的青春,发最多最好的SCI也好,做工程也好。
抱怨是不成熟的表现。
我相信一个优秀的青年在哪个舞台上都能作出出色的表演。
切忌浮躁。
给你机会做研究,你偏偏想去做工程,让你去做工程,偏偏又想去写文章。
博士们,未来博士们,事在人为,成就自我,方显博士与众不同又与众同行之英雄本色。
(网评:清华人写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真的让我觉得,一个人成就大小与他的抱负和野心成正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