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生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文科博士开题报告模板

文科博士开题报告模板

文科博士开题报告模板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这部分,简要介绍研究课题的背景,阐述选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可以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空白、理论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文献综述
这部分应对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包括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文献,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在这部分,详细说明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要明确指出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具体的研究问题,并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四、预期目标与创新点
这部分应明确指出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创新点。

预期目标可以是学术上的新发现、实践上的新应用等,创新点则应突出研究的独特之处和新颖之处。

五、时间安排与可行性分析
在这部分,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和时间安排。

同时,对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研究团队的能力、现有条件的支持等。

六、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按照学术规范注明文献的作者、题目、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详细信息。

以上是文科博士开题报告的模板,具体内容应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博士生开题报告应根据具体的课题内容来撰写,以下是一个开题报告的范例,供您参考:题目:XXX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XXX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目前,XXX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在XXX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究XXX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解决XXX技术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XXX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XXX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2. XXX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3. XXX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等。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XXX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实验研究,探究XXX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XXX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用户对XXX技术的需求和期望。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1. 系统总结XXX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2. 深入探究XXX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效果;3. 深入剖析XXX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4. 了解用户对XXX技术的需求和期望。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 将XXX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优劣和适用范围;2. 通过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XXX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效果;3. 通过调查研究,从用户角度出发,探究用户对XXX技术的需求和期望。

博士开题报告

博士开题报告

博士开题报告
博士开题报告是博士研究生在开始撰写博士论文之前,向导师和学术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

该报告旨在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预期成果以及研究计划等,以获得导师和学术委员会的批准和指导。

以下是一份博士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1. 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研究课题的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研究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说明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4. 研究计划和时间表:详细列出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包括各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和时间安排。

5. 预期研究成果和贡献:对预期的研究成果和贡献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对学术界的贡献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6. 参考文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以证明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撰写博士开题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认真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 要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并围绕其展开论述。

3. 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4. 要注意表达清晰、简练、准确,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

以上是一份博士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撰写博士开题报告前,建议先查阅所在学校或专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博士开题报告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博士学位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步,开题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以博士开题报告为主题,探讨开题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并提供一份范文供参考。

一、引言开题报告是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它是对研究课题的初步探索和规划,也是对研究目标和方法的明确和界定。

开题报告的撰写要求准确、简明、全面,旨在向导师和评审委员会展示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二、研究背景在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对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指出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应该说明自己的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实践的贡献。

例如,如果我选择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我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文献,说明目前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诊断精度有限等。

然后,我可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些问题上的潜在应用,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医疗资源优化分配、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等。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研究目标和问题在开题报告的第二部分,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研究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和可衡量的。

研究问题则是从研究目标中引申出来的,它们是研究的核心。

以前面的例子为基础,我可以将研究目标设定为“探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高医疗资源分配公平性和医疗诊断准确性”。

然后,我可以列出一些具体的研究问题,如“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医疗资源进行优化分配?”,“如何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等等。

通过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我们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

四、研究方法和计划在开题报告的第三部分,我们需要描述研究的方法和计划。

研究方法应该是科学、可行和可重复的。

研究计划则是对研究过程的安排和时间表的规划。

以前面的例子为基础,我可以选择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步骤。

博士开题报告意见(范文六篇)

博士开题报告意见(范文六篇)

博士开题报告意见(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士开题报告意见(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博士开题报告意见(范文六篇)》。

第一篇:博士开题报告意见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解释后,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意见,以下就是意见的的普通格式。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论文选题题目:(外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评审项目及意见:[1]该论文选题属□句法学□语音学□语义学□语系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词典学□语言测试□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计算语言学□文体学□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文化□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生对选题所属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的熟悉程度□了解所有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并能在基础上对研究现状的长处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了解与选题相关的主要理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并能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深度不够。

□对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和文献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不少重要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被遗漏。

无法对研究现状提出个人见解。

□完全不了解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3]该生对所选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否明确□十分明确。

□基本明确。

□不甚明确。

□完全不明确。

[4]该生所选课题范围□选题恰当,能在一年半至两年半之内完成。

□选题过大,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选题过小,达不到博士学位的水平。

[5]选题的理论和/或实践意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或实践意义,具有前瞻*和开拓*。

□有相当的了理论和/或实践意义,但只是对现有研究的局部补充。

□理论和/或实践的意义不大,只是对现有研究的模仿。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 (2)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 (2)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标题: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引言概述:博士生开题报告是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是对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初步阐述和规划,对于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以及制定研究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案以及预期成果与创新点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研究课题的选择1.1 研究领域的选择:选择一个具有前沿性和热点问题的研究领域。

1.2 研究课题的确定:根据研究领域的选择,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确定一个具有研究潜力和创新性的研究课题。

1.3 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对所选研究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资源条件、研究条件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考虑。

2. 研究背景与意义2.1 研究领域的背景:对所选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2 研究问题的背景:对所选研究课题的研究问题进行界定和分析,阐明其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研究课题在学术界和实践中的空白和不足之处。

3. 研究目标与内容3.1 研究目标的确定:明确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包括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预期成果。

3.2 研究内容的划分:将研究课题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研究内容,每个内容之间具有逻辑关联。

3.3 研究内容的具体阐述:对每个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考虑。

4. 研究方法与方案4.1 研究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等。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明确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和采集方法,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3 实验设计与实施:对于需要实施实验的研究课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的实施和数据记录。

5.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5.1 预期成果的描述:明确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学术论文、专利申请、软件开发等。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引言概述:博士生开题报告是博士研究生进行研究工作的起点,对于博士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博士生开题报告的范文。

正文内容:1. 研究背景1.1 问题的提出:明确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1.3 研究目标和意义: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对学术界和实际应用的贡献2. 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具体描述研究的内容和主要任务2.2 研究方法:介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3 数据采集与处理:详细说明数据的采集方法和处理过程2.4 实验设计和方案:阐述实验设计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5 预期结果和分析:预测研究的预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初步分析3. 研究计划和进度3.1 研究计划: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安排3.2 研究进度:描述目前已完成的工作和所取得的进展3.3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 研究预期和创新点4.1 研究预期:预测研究的结果和对学术界和实际应用的影响4.2 创新点:明确研究的创新点和与已有研究的区别5. 参考文献和研究基础5.1 参考文献:列举所参考的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5.2 研究基础:介绍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相关经验总结:总结1:回顾整个开题报告的内容,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总结2:总结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计划和进度总结3:强调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创新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以上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博士生开题报告范文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计划和预期结果,为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同时,合理的引言概述和总结部分能够使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准确,符合开题报告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20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陶 瓷
1. 现阶段进展













理 论
ZrO2晶胞(110)表面


ZrO2晶胞(111)表面
21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陶 瓷
1. 现阶段进展

O (6 )
O (1 )


O (4 )
Z r (2 )


Z r (7 )

Z r (3 )


O (5 )



HF=-439.0725745


4 最近罗曼光谱对氧化锆表面吸附SO42-和Y2O3稳定的氧化锆研究
的 理
阳离表 在子明 60,-0空度t-m还位相几扩变乎开没散始发理于生表相论面变并,逐Y2渐O到3稳体定内的,氧SO化4锆2-在表8面00酸度化尽的管氧表化面锆

发生了相变,但体内氧化锆体内仍保持四方相。


12
二. 研究现状

瓷 基
3 .存在问题


材 料 微 观 结
陶瓷材料的界面的研究侧重于金属与陶瓷材料的表 面,而对陶瓷材料与陶瓷材料和陶瓷材料与金属间 化合物的微观理论研究较少,对它们界面结合的择 优取向和成分变化影响的理论研究还罕见报道。



对氧化锆基陶瓷材料的相变规律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
性 的 理 论 研
相变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Y2O3-ZrO2体系,而对 CeO2、MgO、CaO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阴离子N、C 粒子掺杂影响则更少,有关的动力学数据少而不完善, 而且实验结果对氧化锆等温相变机制还存在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水下通信的特殊挑战:代价高
设备昂贵,服役期不易更换
通信开销大
UWM200能耗 2.5 2 能耗(W) 1.5 1 0.5 0 发送能耗 接收能耗 睡眠能耗
2W@1.2km
水下声学换能器 UWM 2000 @ LinkQuest
9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误码率 BER ≤ η
增大发射功率
信噪比 12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研究框架
单源单宿单中继协作通信中继策略 水声 协作 通信 与 组网
可靠性 能耗
水下多中继协作
研究水下跨层协作通信 水下通信实验平台 13 研究中继节点数和 网络性能的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模型
两跳协作网பைடு நூலகம்模型[1]
Urbashi Mitra, USC, WUWNet 2009[2] 协作节点
14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两种协作策略
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 AF)
AF首次被应用于水下协作网络[J.W.H 08]
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 DF)
DF首次被用于水下协作网络[U.M. 2009]
15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AF和DF误码率分析
DF策略下,协作系统的误码率为
Pb DF = P ( R译码错误 ) * P ( D译码错误 ) + P ( R译码正确) P ( SD链路译码错误 ) P ( RD链路译码错误 )
AF策略下,协作系统的误码率为
Pb AF = P ( D译码错误 ) =P (目的端的输出信噪比小于门限值 )
结论:在能耗允许范围内,通过协作通信可以提升网络的 可靠性
2011年6月——2011年12月
了解常用水听器,水下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参数,并完成相关测试 软件编写,实现各个子功能 搭建水下协作通信系统的验证系统
2012年1月——2012年5月
整理工作,撰写毕业论文
29
第三部分·研究安排 部分参考文献
[I.F.A 2005] I. F. Akyildiz, D. Pompili, and T. Melodia,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Research Challenges,” Ad Hoc Networks, Vol. 3, No. 3, pp. 257–279, May 2005. [E.S. 2000] E. Sozer, M. Stojanovic, and J. Proakis,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IEEE J. Oceanic Engineering, Vol. 25, No. 1, Jan. 2000, pp.72-83. [J.H.C 2005] J. Kong, J.-H. Cui, D. Wu, and M. Gerla, “Building Under-Water Adhoc Networks and Sensor Networks for Large Scale Real-time Aquatic Applications,” IEEE Milcom 2005, Atlantic, NJ, USA, October 17--21, 2005. [Z.P. 2007] Z. Peng, J. H. Cui, B. Wang, K. Ball, and L. Freitag,“An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 Testbed: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Proceedings of Second 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UnderWater Networks (WUWNet'07), Montreal, Canada, September 14, 2007 [J.P. 2006] J. Partan, J. Kurose, B. N. Levine: A survey of practical issues in underwater networks. Underwater Networks 2006: 17-24. [V.P. 2005] V. Rodoplu and M. K. Park, “An Energy Efficient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Acoustic Networks,” Proc. MTS/IEEE OCEANS 2005, Vol. 2, 2005, pp.1198–1203. [M.S. 2005] M. Simon and M.S. Alouini, Digital Communication over Fading Channel.New Jersey:Wiley一IEEE Press,2005. [P.X. 2007] P. Xie, and J.H. Cui,“An FEC-based Reliable Dat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In Proceedings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CCCN'07), Honolulu, Hawaii, USA, August 13 - 16 2007
拟投文章
P. Wang, L. Zhang, Victor O.K. Li, “On the study of Cooperative Strategies for Underwater Networks ”.
28
第三部分·研究安排 未来研究工作计划
2010年10月——2011年5月
文献调研 分析多协作网络的误码率和能耗 研究水下跨层协作通信
7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水声通信的特殊挑战:环境差
多径强烈
水声信道近似为 瑞利衰落信道[1]
[1]M.Stojanovic and J.Presig,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Channels: Propagation Models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ization,"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January 2009, pp.84-89
生态信息监测
海底灾难预警
3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相关研究及项目
国际上
AOSN(1993) SeaWeb (1998) NEPTUE (1998) APENA(2003日本) ESONET(2004欧洲) PLUSN (2005) MaRS(2007~2013 ) VENUS(2008~ 加拿大) OOI(2010 新一代海洋观测 计划)
6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水声通信的特殊挑战:环境差
高噪声[1]
10 log N ( f ) = 50 − 18 log( f )
生物噪声 行船噪声 风吹海面噪声 热噪声
[1]M.Stojanovic,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acity and Distance in a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Channel," ACM SIGMOBILE Mobil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Review (MC2R), vol.11, Issue 4, October 2007, pp.34-43.
1 8 . 0 6 . 0 4 . 0 2 . 0
0 1 2
3
4 5 6 7 8 o u i o n k C mc t a ( ) a i g m n n e r
9
0 1
结论1:当协作节点位于SD链路的中点位置,所需的能耗最小 结论2: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要求下,当且仅当不等式
ρ α( f )
k
( ρ −1) d1
清华大学博士生开题报告
水下传感网协作通信关键问题研究
博 士 生:王 萍 导 师:李安国 教授 指导老师:张林 副教授 日 期:2010年10月16日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海洋——“蓝色聚宝盆”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70%以上 海底资源极其丰富 水下传感网
2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应用前景
水文环境数据收集 航海导航
≥2
直接传输的能耗
成立时,协作通信的能耗小于
19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同步AF/DF在水声信道的实现过程
d2 d1
d3
20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内容 适用于水下的异步DF、AF协作策略
核心思想:异步协作
优点
平均误码率保持不变 不要求时间同步 异步DF不会冲突
不足
水下AF在目的节点处,有可能出现冲突
国内
我国在“八五”期间开始水声 通信的研究 “分布式海洋水声通信技术研 究”等
科研计划课题项目)
“深海光纤水声传感网络 技术研究 ” (清华大学自主
Workshop
ACM WUWNet(2006)
4
第一部分·选题背景 水下通信方式
声波是当前水下无线通信的主要手段
电磁波:衰减快 光波:散射严重
水下声波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任一节点的数据可以发送到网络中的任一个节点; 每个节点都有监测功能,一旦监测到障碍物时,则把该消息广播到全网
水下扬声器
水听器
26
第三部分·研究安排 潜在的创新点
分析单中继协作系统的误码率和能耗 设计适合水下协作通信的协作策略 分析多点协作系统的误码率和能耗 研究水下跨层协作通信网络
“是否协作” “什么情况协作” “如何协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