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清华大学2016自动化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清华大学2016自动化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清华大学2016自动化系开题报告

基于相位的双目转多目虚拟视图

生成方法研究

系别: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戴威

指导老师:索津莉

1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阿凡达》的火爆热映、世界杯的3D播出使人们感受到了立体影视的巨大魅力,如今3D电视的热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家电厂商,三星、LG、索尼、海信、创维、TCL等国内外主流厂家都推出了各自搭载3D技术的电视新产品。3D电视画面固然震撼,但是电视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停留在策划、筹备的阶段,立体片源的匮乏以及制作立体片源的困难成为3D电视发展的瓶颈。

图1.1 立体电视

目前3D电视显示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眼镜式3D电视和裸眼式3D电视,目前在家用消费领域,大多数3D显示设备需要配合3D眼镜使用,但是使用时间过长会产生疲劳甚至晕眩的感觉。裸眼3D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共商务、大型会展等场合,将来还会应用到手机等便携式设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裸眼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视差障壁式和柱状透镜式,视差障壁式裸眼3D 技术是利用特定算法,将影像交互排列,通过设置显示器背光源和液晶面板之间的视差屏障,将左右眼可视画面分开,由于左右眼观看屏幕角度不同,利用这一角度差遮住光线就可将图像分配给左眼或右眼,经过用户大脑将这两幅图片合成具有深度信息的立体图像。柱状透镜式裸眼3D技术则是在LCD面板的最表层添加一层密集的柱状透镜组,这样每个柱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角度观看屏幕就看到不同的图像。

图1.2 视差障壁式和柱透镜式显示原理

目前获取多视角片源的方法主要有多视点采集以及2D转3D技术对现有平面素材进行渲染。多视点采集具有数据量与成本控制,相机联合标定、同步等问题,而利用平面图片推测三维空间信息需要利用许多先验信息例如时域一致性,空域一致性等等。如果用2路相机采集得到双目图像则可以真实并且完全的反应物体三维信息,而且相对于多视点采集一般几十个相机的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因此根据双目视频进行虚拟视图合成的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

2 研究现状及分析

虚拟视图生成的算法是双目转多目视频的关键,目前虚拟视图的生成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基于模型的渲染(MBR)和基于图像的渲染(IBR)。MBR技术通过使用模型可以充分细节化,可以解决遮挡问题,渲染质量较好,但是MBR建模的复杂度和场景成正比,数据量较大。IBR与MBR相比不需要进行三维立体架构,绘制速度更快并且产生的虚拟视点图像真实感更强。基于图像的视图生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基于图像空间域变形(IDW)的方法、基于全光函数的方法、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IBR)、基于相位图像绘制、基于非线性视差映射的方法。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基于深度图像绘制的方法。

2.1基于图像空间域变形的方法调研

图像空间域变形仅依靠双目图像空域信息进行新视角图像的合成,Farre等人在2011年设计了能量最小值函数对应变形函数,输入的视频通过稀疏深度匹配、垂直边缘检测、显著性标注得到的信息进行变形计算,能量函数表达式如下:

W C C f f t t h h E E E E E λλλλ=+++ (1)

其中C λ、f λ、t λ、h λ是权重系数,C E 是保形约束项,f E 是视差约束项,t E 是时域一致性约束项,h E 是垂直边缘保持项。该方法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实际实现过程中等式的极值求取非常困难,复杂度过高,因此并不能投入实际应用。

2.2基于深度的方法调研

基于深度的方法根据视差与深度的换算关系(bf d Z =

),通过立体匹配获得像素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对应点的视差,进而对深度进行估计,通过平移和插值生成新的视图。因此立体匹配和虚拟视图生成时基于深度的渲染的关键。

图2.1 视差与深度关系图

HOSNI 等在2013年提出了通过fast cost-volume filtering 实现视差图的实时绘制,并且图像质量超过Middlebury 立体标准的所有其他快速算法, Smolic 等在2008年提出将图像分为前景边缘层、背景边缘层和主要层(main layer )来进行渲染,通过层抽取、按层投影,空洞填补及滤波操作生成新的视图。

2.3基于相位的方法调研

Didyk等在2013年提出虚拟视图生成类似于细微的运动放大,Wadhwa等在2013年提出了基于相位的运动处理技术,提出运动在复域可控金字塔分解中被编码为变差系数的理论。这种方法不需要运动计算并且相比Eularian的方法能够处理更大的偏置。根据傅里叶变换平移的理论,空域的平移等效于频域相位的改变,因此在相位域进行插值处理等效于在频域进行相位插值处理。Didyk利用可控金字塔分解将图像分解到不同频带处理,在不同频带进行线性插值,对于异常数据进行修正,由于金字塔分解和重构是可逆的,因此图像恢复只需将经过相位处理的图像逐级进行金字塔分解的逆过程即可恢复。Didyk提出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够利用频率域的滤波处理防止空域的混叠,还能够对散焦模糊、运动模糊、透明物体以及镜面反射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而这些是基于深度等空域操作无法处理的。

3 研究内容和初步方案

本课题主要是对双目转多目视频中虚拟视图生成的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调研文献发现空域处理往往存在空洞、裂缝、高频毛刺以及横向长毛刺等缺陷,因此主要是尝试实现Didyk基于相位进行联合视角膨胀和滤波算法,利用Gaussian算子、Laplacian算子、gabor算子等进行频域金字塔分解并比较效果,在频域处理中加入人体舒适度模型处理(例如非线性函数映射等)以提高重建效果。另外尝试加入场景切换的判断使得算法在进行邻近帧一致性滤波去混叠操作时避免将不同场景融合在一起造成错误的结果。

初步方案流程图

4 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 FARRE, M., W ANG, O., L ANG, M., S TEFANOSKI, N., H ORNUNG, A., AND SMOLIC, A. 2011. Automatic content creation for multiview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image domain warping.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2] SMOLIC, A., M ULLER, K., D IX, K., M ERKLE, P., K AUFF, P., AND WIEGAND , T. 2008. Intermediate view interpolation based on multiview video plus depth for advanced 3d video systems.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2448–2451.

[3] HOSNI, A., R HEMANN, C., B LEYER, M., ROTHER, C., AND GELAUTZ, M. 2013. Fast cost-volume filtering for visual correspondence and beyond.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dMachine Intelligence 35, 2, 504 – 511.

[4] Didyk, P., Sitthi-Amorn, P., Freeman, W., Durand, F., Matusik, W. 2013. Joint View Expansion and Filtering for Automultiscopic 3D Displays. ACM Trans. Graph. 32, 6, Article 221 (November 2013), 8 pages.

[5 ] WADHWA, N., RUBINSTEIN, M., G UTTAG, J., D URAND, F., AND FREEMAN, W. T. 2013. Phase-based video motion processing. ACM Trans. Graph. (Proc. SIGGRAPH) 32, 4, 80:1–80:10]

清华大学开题报告ppt

清华大学开题报告ppt 篇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 1 页共 4 页 (5)可以随时修改系统口令。 (6)灵活的数据备份、还原功能。 (7)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易安装性、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8)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通过使用超市管理系统可以迅速提升超市的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为提高效益和增强超市扩张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本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另外在技术方面采用了较为先进的Java Swing技术和SQL Server XX,用来实现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系统登陆、基本资料、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系统维护、信息查询7个模块。 要求能够自觉运用数据库系统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软件设计;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步骤。整个应用系统的设计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来进行,包括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程序的设计,两部分相辅相成。 数据库设计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需求分析:系统的目的、用户的各种需求、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概念结构设计:用E-R图来描述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逻辑结构设计:确定关系模式,各种约束的声明,如主码外码约束、唯一性约束、非空约束等。同时给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图,系统各模块功能;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的实施阶段:数据库用SQL Server XX等创建,前端开发使用Java、.NET等实现。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编写程序、测试分析,撰写文档到最终答辩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京华等. JAVA WEB整合开发王者归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2] 王俊杰. 精通JAVA SCRIPT动态网页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XX [3] 李宁. Java Web编程实战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4] 孙更新. Java程序开发大全[M].北京:中国铁道出

开题报告附页

开题报告附页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小型智能家电产品陆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但一般日历都为纸制用品,使用不便,寿命不长。电子万年历采用智能电子控制和显示技术,改善了纸制日历的缺陷。本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构成单片机控制电路,结合DS1302时钟芯片和24C02FLASH存储器,完成时间的自动调整和掉电保护,全部信息用液晶显示。时间、日期调整由三个按键来实现,并可对闹铃开关进行设置。日历能显示阳历和阴历年、月、日以及星期、时、分、秒。在显示阴历月份时,能标明是否闰月。 基本要求: 1能完成数字计数功能 2能完成时间校准功能 3能完成定时报时功能 熟读设备说明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 时间安排: 早进入阶段:和指导老师进行课题的沟通和交流,对课题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第一周:查询各方面资料,熟悉课题,对课题形成直观的了解。 第二周:整理资料,对设计中可能用到的软件进行熟悉,查找相关专业资料。 第三周:根据要求进行软件C语言编写程序。 第四周:画仿真电路进行调试程序。 第五周:用DXP设计硬件电路图,并选择器件。 第六周:做出硬件实物电路并调试现象。 第七周查资料,写论文。 第八周:整理论文,毕业答辩。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设计: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主控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键盘接口模块、显示模块和闹铃模块共6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构成框图如图4-1所示。主控芯片使用52系列AT89S52单片机,时钟芯片使用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芯片DS1302,存储模块采用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CMOS串行EEPROM存储芯片AT24C02。DS1302作为主要计时芯片,可以做到计时准确。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院(中心):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杨雅茹 研究生:赵娜 入学年月:2008年 论文题目: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对食品安全的影 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开题报告日期:2009年6月 研究生学院 一、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题目名称: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研究 (二)题目来源 本文在导师顾六宝教授的指导下,在导师的关于财产性收入课题研究基础上,自拟研究题目。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分析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同来源,找到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居民收入的目的;其次,根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比较,得出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因素,为达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目标,并给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和收入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第三,实证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消除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从2000年到2002年开始,我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然而在总量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只达到2%左右,高的增长速度和极低的比重说明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创造条件”,如提高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规范、加大培养人民群众的理财知识等等,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国内经济繁荣,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拉动内需。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_范本

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院(中心):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雅茹 研究生:娜 入学年月: 2008年 论文题目: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对食品安全的影 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开题报告日期:2009年6月 研究生学院

一、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题目名称: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研究 (二)题目来源 本文在导师顾六宝教授的指导下,在导师的关于财产性收入课题研究基础上,自拟研究题目。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分析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同来源,找到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居民收入的目的;其次,根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比较,得出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因素,为达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目标,并给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和收入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第三,实证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消除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从2000年到2002年开始,我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然而在总量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只达到2%左右,高的增长速度和极低的比重说明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创造条件”,如提高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规、加大培养人民群众的理财知识等等,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国经济繁荣,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拉动需。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章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那关注,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就属于多种分配方式。财产性收入的提出就发展“多种分配方式”的涵和强调了它的重要性。随着个人收入及财产数额的增多,财产性收入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发展到现阶段的高速增长,在实践上增加了人们扩大收入来源的途径。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来说,积极努力的创造、拥有财产性收入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因此,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差距及发展趋势是有很必要的。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可编辑版】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论文题目:论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影响学院:学院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年级(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电视的垄断局面,电视业务及其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多年的积累使电视产业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相关牌照的发放权。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电视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研究电视产业面临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由于“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掌握业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媒体行业渗透,这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竞争格局,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舒芳的《机遇与挑战——论三网融合对电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电信的业务能力大大增强,电视用户资源将

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电视业的广告市场会受到很大挑战,传统传输渠道的价值和地位降低,传统电视业务必将受到影响。张海军在《谈三网融合给电视带来的影响》一文中说: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崔杰在《解读三网融合下电视业运行体制》中指出:“三网融合”直接威胁广电企业的核心电视业务,使其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电视传媒缺少相应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此外,电视网络的整和程度较低,这增添了电视在三网融合后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障碍。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视业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很多。梁小兵在《三网融合系列举措推出将引发电视系统变动》中认为,电视业可借势完成全网整合,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础上,各地的电视运营商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其次,电视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会。再次,电视将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值三网融合之际,电视系统企业除可以继续做互联网接入外,还有可能提供IDC业务、网元出租业务以及VoIP业务,电视业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黄升民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说: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身网络整合,并转变运营模式,高度重视媒体内容集成和运营,建立完善电视媒体内

开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TIG熔敷原位生成ZrC/C复合 材料的高温抗烧蚀性研究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指导教师:隋少华 学生:王志 学号:050820215 开题时间:2009年3月6日

一.研究内容及意义: 石墨作为工业材料应用约有150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石墨的应用不但日益广泛,目前还作为新的高效能材料正日益扩大其应用范围。在国防工业中,石墨被用作火箭、导弹的隔热和耐热材料。国外采用高强石墨制作火箭发动机的喷嘴。这种喷嘴,可承受2,700℃的瞬时高温[1]。 碳材料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如密度低、高温强度高、热导率高、抗热震性好等,日益受到军事和航空材料研究者的重视。但碳材料有个致命的缺陷,在高于400℃氧化气氛中开始发生显著氧化反应[2],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更加剧烈,氧化反应直接后果是造成了碳基材料的质量损耗,气孔率增加,力学性能显著下降,从而失去使用价值。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抗氧化处理从而扩大其应用领域。对于碳材料的抗氧化处理很早就有人研究,1934年美国国家碳材料公司(National Carbon Co.)发表了专利,提出用表面涂层法来保护高温下使用的碳制品[3]。现我们选择金属锆通过一定的工艺在石墨基体表面形成碳化锆(ZrC)涂层,从而有效的防止氧与石墨基体接触,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碳化锆熔点很高,是一种非常好的耐火材料。它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高温下的强度以及硬度。作为一种理想的耐火材料,碳化锆涂层技术将被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国防以及民用工业等许多领域,并将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 目前,制备C基材料防氧化涂层的方法有很多,但各种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如:工艺复杂、设备昂贵等。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制备C基材料防氧化涂层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文献综述: 2.1碳材料的研究现状 新型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对提高军事实力和工业产品的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碳/ 碳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低密度、高比强度模量、高热稳定性、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导电能力、耐烧蚀、摩擦系数稳定等,特别是其强度随温度的升高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提高,是一种理想的航天航空高温材料。但是,未作抗氧化处理的碳/ 碳复合材料在370 ℃的含氧气氛中就开始氧化,而且氧化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4]。以上优良性能是在真空或无氧环境下

清华大学硕士开题报告doc

清华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篇一:所有大学的开题报告格式 本文由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大学的开题报告格式(各个大学开题报告格式)中国十大名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汇总与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1 清华大学北京 2 北京大学北京 3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4 吉林大学吉林 5 复旦大学上海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7南开大学天津 8 山东大学山东 9 上海交通大学 10 北京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开题报告的格式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 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开题报告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前言、 一、 1、 2、 3、 二、结论 1、 2、 3、 三、 1、 2、 3、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免费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

开题报告清华大学2016自动化系开题报告

基于相位的双目转多目虚拟视图 生成方法研究 系别: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戴威 指导老师:索津莉

1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阿凡达》的火爆热映、世界杯的3D播出使人们感受到了立体影视的巨大魅力,如今3D电视的热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家电厂商,三星、LG、索尼、海信、创维、TCL等国内外主流厂家都推出了各自搭载3D技术的电视新产品。3D电视画面固然震撼,但是电视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停留在策划、筹备的阶段,立体片源的匮乏以及制作立体片源的困难成为3D电视发展的瓶颈。 图1.1 立体电视 目前3D电视显示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眼镜式3D电视和裸眼式3D电视,目前在家用消费领域,大多数3D显示设备需要配合3D眼镜使用,但是使用时间过长会产生疲劳甚至晕眩的感觉。裸眼3D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共商务、大型会展等场合,将来还会应用到手机等便携式设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裸眼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视差障壁式和柱状透镜式,视差障壁式裸眼3D 技术是利用特定算法,将影像交互排列,通过设置显示器背光源和液晶面板之间的视差屏障,将左右眼可视画面分开,由于左右眼观看屏幕角度不同,利用这一角度差遮住光线就可将图像分配给左眼或右眼,经过用户大脑将这两幅图片合成具有深度信息的立体图像。柱状透镜式裸眼3D技术则是在LCD面板的最表层添加一层密集的柱状透镜组,这样每个柱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角度观看屏幕就看到不同的图像。

图1.2 视差障壁式和柱透镜式显示原理 目前获取多视角片源的方法主要有多视点采集以及2D转3D技术对现有平面素材进行渲染。多视点采集具有数据量与成本控制,相机联合标定、同步等问题,而利用平面图片推测三维空间信息需要利用许多先验信息例如时域一致性,空域一致性等等。如果用2路相机采集得到双目图像则可以真实并且完全的反应物体三维信息,而且相对于多视点采集一般几十个相机的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因此根据双目视频进行虚拟视图合成的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前景。 2 研究现状及分析 虚拟视图生成的算法是双目转多目视频的关键,目前虚拟视图的生成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基于模型的渲染(MBR)和基于图像的渲染(IBR)。MBR技术通过使用模型可以充分细节化,可以解决遮挡问题,渲染质量较好,但是MBR建模的复杂度和场景成正比,数据量较大。IBR与MBR相比不需要进行三维立体架构,绘制速度更快并且产生的虚拟视点图像真实感更强。基于图像的视图生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基于图像空间域变形(IDW)的方法、基于全光函数的方法、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IBR)、基于相位图像绘制、基于非线性视差映射的方法。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基于深度图像绘制的方法。 2.1基于图像空间域变形的方法调研 图像空间域变形仅依靠双目图像空域信息进行新视角图像的合成,Farre等人在2011年设计了能量最小值函数对应变形函数,输入的视频通过稀疏深度匹配、垂直边缘检测、显著性标注得到的信息进行变形计算,能量函数表达式如下:

开题报告字体格式(共10篇)

篇一:开题报告标准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006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文档标准格式打印或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排版及字体规范要求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排版及字体规范要求 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结构排版及字体规范要求如下: 1、页码:选题报告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封面、封底不要编入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2、图表:文中的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如图1-1、图2-2,表1-1、表2-1,公式1-1等。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列;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排列。 3、“参考文献”内容排列格式: ?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外文期刊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号。 ?文献图书: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注)、出版单位、出版年份、页码。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章名称、论文集名、出版单位、出版年份,页码。 ?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4、印刷规格:一律采用a4(210mm×297mm)纸张、双面打印、复印,要求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每一面的上方(天 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分别留边20mm以上。 5、打印字体、字号及排版要求:选题用3号黑体,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标题用4号黑体,前空5磅,后空5磅;正文用小4号宋体,行间距为22磅。

开题报告结构框架

开题报告结构框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人们对日子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造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与之相关的框架结构又该怎么样去设计呢?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其平面布置灵便、自重相对较轻等优点在我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办公楼、医院、学校校舍及工业厂房等。但是,框架结构也有其缺点,比如,抗侧刚度小、节点区域应力集中显着、并在强烈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容易产生过大的非线性水平位移等。在实际震害中,框架梁往往先于框架柱产生破坏,并别能很好地保证强柱弱梁的抗震设防要求。普通来说,各类建造物在地震动作用下产生的破坏甚至崩塌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首要原因。据统计,各类结构物崩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地震中伤亡总数的95%.实际震害调查结果显示,崩塌比例较高的建造类型要紧有砖混结构、底框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崩塌要紧以整体崩塌模式为主,外围围护结构及填充墙的破坏也比较显着。崩塌是由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丧失承担重力荷载的能力而引起的。而整体崩塌通常由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引起,并且受到P-4效应放大和构件强度刚度承载力退化的妨碍,结构逐渐失稳直至侧向倾覆。震害调查报告显示在框架结构破坏的案例中存在大量外围围护结构以及填充墙破坏的事情,这别仅造成了人们躯体上和心理上的损害,还对震后建造修复带来一定的咨询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轴压比、框架填充墙等因素对框架结构抗崩塌性能的妨碍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别仅能够预测框架结构在以后地震作用中的地震反应,对可能遭受的结构破坏甚至整体崩塌进行预防,还能够对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平进行更准确地分析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完善结构设计方案以及对既有建造的改造加固。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2.1增量动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震作为一种随机往复载荷,关于结构的破坏是一具损伤累积的过程,用强度准则和变形准则很难描述这一现象。IDA办法能够对框架结构进行从弹性状态到弹塑性状态直至崩塌的全过程分析。关于这方面内容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1977年,Bertero将同一条地震动作用下的多次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放在一起,以试图了解逐级放大的地震作用对结构非线性进展的妨碍规律以及结构从弘性、非弹性直至发生整体崩塌的全过程中结构的性能。这种分析办法被称为IDA丈法。 清华大学叶列平、陆新征等经过汉川地震极震区框架结构抗崩塌的研究得出增强结构整体性及冗余度可明显提高结构抗崩塌储备系数的结论。冯世平等人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崩塌反应。对结构处于别稳定状态(下落段)时的动力反应进行了讨论,还探讨了极限曲率延性比和强度落低率在结构地震崩塌反应中的应用。 2.2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地震易损性曲线首先被用于对核电站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随着易损性理论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对核电站以及其它重大结构(如混凝土重力坝、变电站结构以及古塔等)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作为生命线工程,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研究也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国内外学者、机构对结构地震易损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 Muratserdar选取三层、五层、七层的RC结构房屋,采纳人工地震波作用在别同层数的房屋,分析别同层数的RC结构的易损性。美国的地震损失评估软件HAZUS在大量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性能设计理论和能力谱办法,给出了各类建造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李谦对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IDA办法进行了研究,并把IDA办法应用到了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吕大刚、常泽民将可靠度引入了结构易损性分析中,对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模板) 题目:机器人宇航员双臂协调轨迹规划院(系)机电工程及自动化 学科/专业机械工程 导师徐** 研究生** 学号15S1530** 开题报告日期2016年9月23日 深圳研究生院制 二〇一六年一月

目录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课题来源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国外内研究现状 2.2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简析 2.2.1冗余机械臂运动学研究现状 2.2.2双臂协调轨迹规划研究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3.1研究内容 3.1.1冗余机械臂建模 3.2研究方案 4 预期目标 4.1预期目标 5 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及进度安排 5.1已完成的研究工作 5.2进度安排 6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和所需条件及经费

6.1实验室条件和经费保障 6.2所需条件及经费 7 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案 7.1预计困难与技术难点 7.2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课题来源 发展国防工业、微电子工业等尖端技术需要精密和超精密的仪器设备,精密仪器设备要求高速、…… ……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气体轴承是利用气膜支撑负荷或减少摩擦的机械构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国外内研究现状 国外已经开展了很多关于仿人冗余双臂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国内则相对滞后。但在近年来中国科技与经济迅速腾飞的过程中,国内的很多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在积极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随着此项技术进一步地向高度的智能化发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机器人正在逐步地将人类从一些危险、复杂、不确定的操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改善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品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2.2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简析 2.2.1冗余机械臂运动学研究现状 冗余机械臂是指其自身具有的自由度数多于执行任务所需的最少自由度数,实际上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臂,便可以在可达空间内以任意位姿到达任意位置,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是会选择可以进行避障、关节力矩优化和奇异回避等优点的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 ……

框架结构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 ————————————————————————————————日期: ?

开题报告 题目: 朔州市政府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框架结构4) 文献综述: 填写说明:指根据研究内容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通过文献的阅读写清该课题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研究方法、当前存在 的问题、发展动向,进而引出开展本设计(论文)研究的内 容、意义、必要性和价值等(页面大小可以根据字数多少 调整)。 1.前言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无疑是大学阶段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是我们踏入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大练兵。通过毕业设计,使我们熟悉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做好准备。 我的毕业课题是朔州市政府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作为政府部门的办公场所,政府办公楼除应具备一般办公楼所应该具有的功能合理、布局实用、设施先进的特点外,还须体现出领导机构的权威性与群众办事机构的亲切性。而要实现造型与功能的完美搭配,则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本课题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研究背景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几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2.1研究现状 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所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要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所以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2.2结构优缺点

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开题报告(一)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选题依据: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

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 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

网站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网站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网站设计开题报告模板题目名称在线课程网站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一、选题的目的意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构造更完善的体系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用户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行各业的人们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够使用电脑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目前在学校,教学工作日益繁重,需要有一个自动化的工具进行统筹管理,才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为了达到网上互动教学的目的,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随时实现远程学习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提问,解答,实现师生间的相互远程交流。虽然我国的教学互动系统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的发展符合经济学原理和人们的需要,只要对症下药,一定可以逐渐发展完善。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线课程网站上的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可以说,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

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每一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都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我们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应立足于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到教学技术更新对于教学活动整体进步的历史意义。当前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技术发展时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的确,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

开题报告

商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分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年11月13日题目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张晓宇专业班级计本0802 课题类型设计指导教师唐娴职称讲师课题来源学生自选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1)选题背景与意义。现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传统的考试 方式必将面临着变革,而Web网络考试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基于Web技术的 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借助于遍布全球的因特网进行,因此考试既可以在本地进行, 也可以在异地进行,大大拓展了考试的灵活性。试卷可以根据题库中的内容即时 生成,可避免考试前的押题;而且可以采用大量标准化试题,从而使用计算机判 卷,大大提高阅卷效率;还可以直接把成绩送到数据库中,进行统计、排序等操 作。所以现在较好的考试方法为网络考试,试题内容放在服务器上,考生通过姓 名、准考证号码和口令进行登录,考试答案也存放在服务器中,这样考试的公平 性、答案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采用网络考试方式将是以后考试 发展的趋势。 (2)国外研究综述。网上在线考试是现阶段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它是建立在 国际互联网上的应用系统,客户端的配置可以极为简单,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 一个完备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网上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已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 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 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这样一来,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精心设计题目、维护题 库,而不是组织考试,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表明其经济性是相当可观 的。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进行了这一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也可以说是做 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它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发挥高效、便捷的作用,把老师从繁 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3)国内研究综述。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和 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 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 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以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

计算机专业开题报告模板

计算机专业开题报告模板 开题报告算是给你的论文定一具方向,对论文写作有个整体研究范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计算机专业开题报告模板,和大伙儿一起分享。 1课题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进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而素养教育在学校别断的深化,学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学校的实验室和实验课课时也越来越多。怎么编排实验室实验教学课表?以往在实验室治理中,都只能经过人工的方式编排[1]。但是,伴随着各类学科范围的别断扩大,各个院系的实验学科科目逐渐增多,以至于庞大的课时、众多的教师、复杂的实验室信息令实验室的治理人员头晕脑涨,无法合理、迅速、高效地制定出相应的排课打算[2]。采纳手工方式排课,有时需要花费一具月甚至更长时刻才干完成一具学期的排课任务[3]。这就促使我们必须采纳一些辅助的手段来帮助。所以,实验室实验教学排课系统就成了需要。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校实验室排课进行治理,具有着手工治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4]。例如:检索迅速、查寻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治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治理及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5]。 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展趋势 那个实验室实验教学排课系统的要紧咨询题依然排课咨询题。国外针对排课咨询题展开的研究较早。1963年CCGotlieb在他的文章《TheConstructionofClass-TeacherTime-Tables》中提出了课表编排的数学模型[6]。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关于排课咨询题的重视。1976年SEven在其论文《TheComplexityofTimetableAndMultiCommodityFlowProblem》中[7],第一次证明了课表咨询题是NP彻底的。SEven的论证进一步地将人们对课表咨询题复杂性的认识提高到理论高度。国内对排课咨询题的研究较晚,1984年,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林漳希和林尧瑞在该课题上的实验性研究成果《人工智能技术在课表编排中的应用》[8]。 为了使课表的编排更准确、合理、快速,高校教务部门已先后开辟出一些适用的排课系统。我们发觉这些软件有以下别脚:每个学期的课程、教师、教室信息相对固定,但却别能被重用;别能保存每个学期的历史数据,别便教师对往常课表进行查询;未提供用户的分级使用制度;自动排课速度较慢;形成的课表大小别固定,增加打印难度[9],所以如今的排课系统正在向解决这些咨询题的方向进展。 3实验室排课系统的原则 依照目前高校课程体系构设置特点,实验室实验教学排课系统要思考以下各种因素:首先:要做到每个班级、教师、实验室各种资源别冲突,这是实验室实验教学排课系统最起码的原则[10]。 第二:先排有指定要求的课程。指定要求包括教室和时刻都指定、指定时刻或指定教室等事情。 第三:按事先设定的优先级将别同类别的课排在别同的时刻段。 第四:学生上课时刻分布的均匀性。时刻的均匀性是指在一具星期内同一门课程在天数安排的均匀性。比如说数据构课在一周内要上三次,且都在实验室里上,实验室实验教学排课系统要做到最好安排在周一、周三、周五这三天来上。 第五:学生实验课节数分布的均匀性。这是为了保证一具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一周内别总是上一天内的第一、二节或者总是上最后一、二节。 第六:能够将课表导出到word中,并进行打印操作。 第七:能够手工调整课程的时刻[3]。 4实验室排课系统的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