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合集下载

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简介乙苯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橡胶、聚酰胺等方面。

乙苯苯乙烯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乙苯和苯乙烯为原料,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反应,产生乙苯苯乙烯。

乙苯苯乙烯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反应器、蒸馏塔、冷凝器、氢气发生器、催化剂输送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这些设备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重点部位反应器反应器是乙苯苯乙烯生产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是进行乙苯和苯乙烯的催化反应。

反应器通常由不锈钢或钛材料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保证反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蒸馏塔蒸馏塔是乙苯苯乙烯生产过程中用于分离产品和副产品的设备,其结构类似于塔式反应器。

蒸馏塔的主体部分由不锈钢、钼或钢化玻璃组成,具有优异的耐酸碱性和防腐蚀性。

冷凝器主要用于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冷却成液态,便于进一步处理和收集。

冷凝器通常采用板式、管壳式或环形式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具有高效的冷却效果和低能耗。

氢气发生器氢气发生器是乙苯苯乙烯生产过程中必须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乙苯和苯乙烯中的杂质和催化剂去除,保障反应系统稳定、安全。

氢气发生器的最新型号采用了先进的膜技术,能够保证高效的反应速率和较小的能耗。

设备催化剂输送系统催化剂输送系统是乙苯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催化剂是主要的反应物之一,其精准输送对于反应的催化速率和品质影响极大。

催化剂输送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监控催化剂的输送精度,确保反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乙苯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包括PLC、变频器等。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反应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精准监控和控制,确保反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控制系统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工艺优化和质量管控提供有力的支持。

乙苯苯乙烯装置是一套复杂的生产设备系统,由多个部件相互配合完成反应、分离、处理等工艺过程。

乙苯-苯乙烯装置生产流程及说明

乙苯-苯乙烯装置生产流程及说明

乙苯-苯乙烯装置生产流程及说明1烃化系统工艺流程3.1.1烃化反应部分:由装置外来的新鲜苯进入循环苯罐(V-203)与分离部分来的循环苯混合后,由循环苯泵(P-207) 分两路输送,一路通过反应产物-循环苯换热器(E-201、E-202)与反应产物换热,汽化过热至301.8℃,然后进入循环苯/反烃化料加热炉(F-102)加热至390℃后,从顶部进入烃化反应器(R-101);另一路与从乙苯分离部分来的反烃化料混合后进入循环苯/反烃化料加热炉 (F-102)加热至425℃后,从顶部进入反烃化反应器(R-102)。

从装置外来的催化干气进入催化干气分液罐(V-101),分液后分三路进入烃化反应器(R-101)。

由烃化反应器(R-101)和反烃化反应器(R-102)出来的反应产物混合后,依次经反应产物-循环苯换热器(E-201、E-202)、工艺凝液-反应产物换热器(E-203)、反应产物-稳定塔进料换热器(E-204)回收热量,最后由反应产物冷凝冷却器(E-205)冷却至40℃后进入吸收塔(T-201)塔釜。

当烃化反应器(R-101)第一段床层因结焦而失活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甩开第一段床层并启用第五段床层。

将反应器出料由第四段床层下部改到第五段床层下部,关闭第一段床层的干气进料,打开第四段床层干气进料。

打开循环苯进第二段床层阀门,关闭循环苯进R-101顶阀门。

3.1.2吸收稳定部分:由乙苯分离部分的乙苯精馏塔底泵(P-209)送来的乙苯精馏塔釜液,经循环吸收剂冷却器(E-206)冷却到40℃后进入吸收塔(T-201)顶部,与塔釜闪蒸出来的汽相逆流接触,将其中绝大部分苯及重组分吸收下来。

吸收塔(T-201) 塔顶压力为0.6MPa,顶部排出的烃化尾气送往PSA部分的原料气分液罐(V-001)。

为了及时取出吸收过程产生的热量,保证吸收效果,T-201上部的吸收液由吸收塔中间泵P-202输送,经吸收塔中间冷却器E-207冷却到40℃后返回T-201下部。

苯乙烯联合装置讲课教程

苯乙烯联合装置讲课教程

影响脱氢反应的因素
反应级数 抚顺、大连、齐鲁
单级反应器的乙苯转化率 在40~50%之内。二级乙 苯的总转化率可达到6075%。
反应压力 稀释蒸汽
降低总压 、提供热量 、 消除积炭
二、 工艺原理
(二)苯乙烯单元
苯 乙 烯 的 自 聚 和 阻 聚 机 理
苯乙烯的自聚一般是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它的基本反应为:苯乙烯自由基 的生成、自由基的抑制和苯乙烯的氧化。 苯乙烯自由基的热激发生成机理为:首先生成苯乙烯的二聚物,然后二聚物 产品苯乙烯的自聚和 与另一苯乙烯分子反应而生成自由基。方程式如下: 阻聚机理 2C6H5C2H3→C10H11C6H5 C10H11C6H5+C6H5C2H3→C10H11C6H5+C6H5C’=CH3(苯乙烯自由基 R’) 氧同样可以从二聚物中脱氢生成过氧化自由基, C10H11C6H5+O2→ROO’ 自由基的存在和增长将导致苯乙烯高聚物的生成。 TBC与O2在苯乙烯阻聚中的作用: 苯乙烯中的氧也会导致苯甲醛等杂质的生成,因此苯乙烯中的氧含量一般控 制在10-20ppm为宜,苯乙烯液位以上的蒸汽空间中氧含量为5-7(V)%。
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 吸入: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 心脏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术,马上就医。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马上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 的皮肤,注意保温。 慢性中毒的治疗原则: 可用有助于造血功能恢复的药物,并给预对症治疗。
谢谢大家!
讲座习题:
1、乙苯单元采用中石油抚顺分公司开发的( 催化干气 )制乙苯技 术及大连化物所研制的催化干气制乙苯第( 三 )代催化剂 2、苯乙烯单元采用中石化上海石化所、华东理工大学和中石化上 海工程公司开发的乙苯负压( 绝热脱氢 )制苯乙烯工艺技术 3、苯烯比是反应进料中(苯 )与( 乙烯 )的分子比 4、乙苯脱氢反应中蒸汽的作用(降低总压) 、(提供热量) 、 (消除积炭) 5、干气精制包括:丙烯吸收、(脱丙烯 )、脱乙烯。 6、苯乙烯装置主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有:( 苯)、(乙 苯)、苯乙烯、DNBP、氢气等 7、苯乙烯装置罐区共有储罐( 14 )台,地下污油罐2台 8、苯乙烯食入中毒的急救措施:(饮足量温水),马上就医

制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制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制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制苯装置简介:
制苯装置是一个化工装置,用于生产苯乙烯等有机化合物,通
常是用石油、天然气等烃类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

制苯工艺是在催
化剂的作用下,将苯系主原料进行脱氢、加成、脱氢、脱硫等过程,制成苯、甲苯和乙苯等有机化合物。

重点部位及设备:
1. 原料气分离区:
原料气分离区是制苯装置的入口,主要是对烃类原料采用分馏
技术进行初步分离。

设备包括分离罐、分离塔、冷凝器等,通过这
些设备将原料分离,将不同的原料输送到后续处理区。

2. 裂解反应区:
裂解反应区是制苯装置的核心部分,主要由裂解炉、催化剂、
加热器、冷凝器等设备组成。

在这个区域内,将原料进行加热,加
入催化剂,进行脱氢、加成等复杂反应,最终得到含有苯系物质的
反应物。

3. 分离纯化区:
在分离纯化区,对反应得到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处理,主要
设备有分离塔、蒸汽回流器、泵等。

通过利用物质的不同挥发性质,将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为后续加工打下基础。

4. 生产贮存区:
生产贮存区主要是负责物质的储存、调配和运输,设备包括容器、输送管及阀门等。

在这个区域内,对生产的产物进行储存和调配,以满足下一步工艺流程的需要。

5. 废查集控制区:
废查集控制区是制苯装置的末端设备,主要负责对工业废气和
有害废水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设备包括废气和废水处理设备、污染监测仪器及清洗装置等。

制苯装置的重点部位及设备都是为了完成不同的反应步骤,并
使生产流程顺畅、产物纯度高、环境保护达标。

聚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聚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编号:AQ-JS-04640(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聚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Brief introduction of polystyrene plant and key parts and equipment聚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其类型1.装置发展聚苯乙烯树脂(PS)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是热塑性树脂的主要品种,其产量仅次于聚烯烃和聚氯乙烯,在合成树脂中占有重要地位。

聚苯乙烯树脂的生产一般采用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化聚合、悬浮聚合等四种工艺。

中国现有的悬浮聚合工艺技术,由于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原料单耗和能耗都较高,因而缺乏竞争力。

致使在国际上,由于悬浮聚合工艺排放废水量比较大,能耗、物耗高,也正在逐渐被本体聚合工艺所取代。

连续本体法已逐渐发展成为生产聚苯乙烯树脂的一种常用方法,因为该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纯度高、残留单体含量低的产品。

流程中可以有1-5个反应器,其构型有多种。

通常把苯乙烯、溶剂(乙苯),有时也有引发剂一起加入到第一个反应器中,反应器通常是在连续升温下操作,操作温度为90—180℃,最终转化率可达60%—90%。

反应流出物送人真空脱挥器,将残留单体和溶剂蒸发掉,熔融聚合物挤出造粒,冷凝下来的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经循环系统返回到反应器进料中。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PS,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使我国H工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到2000年,我国PS生产能力已经达100X104t/a左右。

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doc

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doc

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其类型1.装置发展自1937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同时实现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以来,苯乙烯已有50多年的工业化生产历史。

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它作为重要的合成单体与其他烯烃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可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树脂、ABS和SAN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此外还用于制药,染料行业,或制取农药乳化剂及选矿剂等。

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乙苯脱氢法和环氧丙烷共氧化法,前者约占苯乙烯生产能力的90%,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有孟山都/鲁姆斯法、巴斯夫法、Fina/Badger法、Cdf法和三菱油化/环球化学法。

而共氧化法步骤多,流程长,又存在环氧丙烷的联产问题,因此国内外生产和研究重点多放在乙苯脱氢法上。

近年来许多公司研究用甲苯代替苯制苯乙烯的方法,如孟山都公司和三菱油化公司的甲苯—甲醇、甲苯—甲烷直接合成苯乙烯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工艺路线。

在1992年第10届国际催化剂会议的大会专题报告中,该工艺开发研究列为当代4大烃化技术之一,值得引起苯乙烯技术研究者的重视。

目前,我国苯乙烯生产方法多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

60年代和70年代建设的小型装置能耗和物耗较高,缺少市场竞争能力,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大部分已停产,剩下的几套经多次技术改造,能耗和物耗有所下降,同时,利用地区差价和本企业下游产品的需求仍维持生产。

2.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特点目前,世界范围内苯乙烯生产的主要工艺有脱氢法和环氧丙烷法。

脱氢工艺包含Fina/Badger工艺和鲁姆斯/环球化学工艺。

一些生产苯乙烯的公司拥有自身的技术,如陶氏、巴斯夫,其他大部分生产商采用UnitedCatalysts(UCl)和Criterion的催化剂。

UCI占据了70%的脱氢催化剂市场份额,Criterion占20%,其他生产厂家占10%。

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技术方面,除德国巴斯夫公司外,各家外商技术基本相同,大都是采用高真空绝热脱氢反应和反应热能回收技术,蒸馏都是真空高效填料塔技术(EB/SN分离塔),各项经济指标大体相同。

年6万吨苯乙烯装置简介

年6万吨苯乙烯装置简介

6万吨/年苯乙烯装置简介1.装置苯乙烯装置产品为苯乙烯。

装置于1987年建成投产,初建时规模为1万吨/年,由兰化设计院设计,经1995~1996年、2001年两次改造后装置规模扩建至6万吨/年。

2006年5月,建设了一套变压吸附氢气回收装置,其技术为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变压吸附专利技术。

装置由乙苯脱氢工序、精馏工序、中仓罐区、变压吸附工序组成。

第一次改造:1995~1996年,采用上海石化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负压脱氢制苯乙烯专利技术,乙苯脱氢反应器由正压轴向绝热反应器改进为负压轴径向绝热反应器,降低了床层阻力,提高了乙苯脱氢反应转化率和苯乙烯选择性;精馏工序三个精馏塔全部采用250 Y填料,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处理能力。

装置在取得技术进步的同时,规模由1万吨/年扩至3万吨/年。

第二次改造:2001年9~11月由抚顺石化公司设计院设计,采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反应器专利技术进行扩能改造。

此次扩能改造增加了一台乙苯脱氢反应器,使乙苯脱氢反应器由原来的二段式改为三段式,乙苯转化率由60 % 提高至70 % ;反应系统由液环式真空/压缩泵抽取负压,取缔了原来的蒸汽喷射泵,减少了蒸汽消耗。

同时,装置规模扩大至6万吨/年。

装置建成后,于2002年3月进行试车,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

2006年5月,装置处理原料气能力2100 Nm3/h,年操作时间7600小时。

操作上限110%,操作下限40%,吸附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氧化铝(CAN-421)、活性碳(CAN-229)、分子筛(CAN-193)。

装置于2005年5月正式开车,产品H2纯度99.9%以上,CO、CO2等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设计指标,2工艺原理以乙苯为原料,按1.3~1.8水比加入过热水蒸汽,在轴径向反应器内,于高温、负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乙苯脱氢反应,生成苯乙烯主产品;副反应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丙烷、H2、CO和CO2。

主反应这是一个强吸热热可逆增分子反应。

乙苯、苯乙烯装置说明及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乙苯、苯乙烯装置说明及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编号:AQ-JS-09704(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乙苯、苯乙烯装置说明及危险因素、防范措施Description,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thylbenzene and styrene plant乙苯、苯乙烯装置说明及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其类型1.装置发展自1937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同时实现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以来,苯乙烯已有50多年的工业化生产历史。

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它作为重要的合成单体与其他烯烃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可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树脂、ABS和SAN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此外还用于制药,染料行业,或制取农药乳化剂及选矿剂等。

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乙苯脱氢法和环氧丙烷共氧化法,前者约占苯乙烯生产能力的90%,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有孟山都/鲁姆斯法、巴斯夫法、Fina/Badger法、Cdf法和三菱油化/环球化学法。

而共氧化法步骤多,流程长,又存在环氧丙烷的联产问题,因此国内外生产和研究重点多放在乙苯脱氢法上。

近年来许多公司研究用甲苯代替苯制苯乙烯的方法,如孟山都公司和三菱油化公司的甲苯—甲醇、甲苯—甲烷直接合成苯乙烯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工艺路线。

在1992年第10届国际催化剂会议的大会专题报告中,该工艺开发研究列为当代4大烃化技术之一,值得引起苯乙烯技术研究者的重视。

目前,我国苯乙烯生产方法多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7497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乙苯、苯乙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其类型1.装置发展自1937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同时实现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以来,苯乙烯已有50多年的工业化生产历史。

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它作为重要的合成单体与其他烯烃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可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树脂、ABS和SAN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此外还用于制药,染料行业,或制取农药乳化剂及选矿剂等。

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乙苯脱氢法和环氧丙烷共氧化法,前者约占苯乙烯生产能力的90%,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有孟山都/鲁姆斯法、巴斯夫法、Fina/Badger法、Cdf法和三菱油化/环球化学法。

而共氧化法步骤多,流程长,又存在环氧丙烷的联产问题,因此国内外生产和研究重点多放在乙苯脱氢法上。

近年来许多公司研究用甲苯代替苯制苯乙烯的方法,如孟山都公司和三菱油化公司的甲苯—甲醇、甲苯—甲烷直接合成苯乙烯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工艺路线。

在1992年第10届国际催化剂会议的大会专题报告中,该工艺开发研究列为当代4大烃化技术之一,值得引起苯乙烯技术研究者的重视。

目前,我国苯乙烯生产方法多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

60年代和70年代建设的小型装置能耗和物耗较高,缺少市场竞争能力,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大部分已停产,剩下的几套经多次技术改造,能耗和物耗有所下降,同时,利用地区差价和本企业下游产品的需求仍维持生产。

2.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特点目前,世界范围内苯乙烯生产的主要工艺有脱氢法和环氧丙烷法。

脱氢工艺包含Fina/Badger工艺和鲁姆斯/环球化学工艺。

一些生产苯乙烯的公司拥有自身的技术,如陶氏、巴斯夫,其他大部分生产商采用UnitedCatalysts(UCl)和Criterion的催化剂。

UCI占据了70%的脱氢催化剂市场份额,Criterion 占20%,其他生产厂家占10%。

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技术方面,除德国巴斯夫公司外,各家外商技术基本相同,大都是采用高真空绝热脱氢反应和反应热能回收技术,蒸馏都是真空高效填料塔技术(EB/SN分离塔),各项经济指标大体相同。

(1)环球化学/鲁姆斯法70年代以来,苯乙烯技术发展尤为突出,在脱氢反应器方面,由开始的单级轴向反应器,中间经历开发了双级轴向反应器一双级径向反应器一双级径向反应器的各种组合优化的多种反应器;反应器的操作压力由开始的正压发展到今天的负压;汽油比由开始的2.5:1发展到今天1.3:1;蒸汽消耗由开始的lOk9/kgSM发展到今天的4kg/kgSM;这其中还包括了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与研制;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如废热锅炉和冷热物流交换热量并副产两种规格蒸汽、薄膜蒸发器回收苯乙烯、不用蒸汽去气化乙苯、不用冷水冷凝塔顶物流等等技术,都是鲁姆斯与孟山都联手开发与研制的结果,使该乙苯催化脱氢技术排人当今世界先进之列。

1992年全世界新建12套苯乙烯装置,有10套采用该脱氢技术。

在1986年,我国第一次采用国外的苯乙烯生产技术所建的两套6X10的4次方(原多次方位置应该标在右上位置,但word格式不支持)t/a装置(燕山与齐鲁)就是引进该家技术。

随后广东茂名10X10的4次方(原多次方位置应该标在右上位置,但word格式不支持)t/a苯乙烯装置和吉化公司10X10的4次方(原多次方位置应该标在右上位置,但word格式不支持)t/a苯乙烯装置,也引进该家技术。

乙苯脱氢工艺装置主要有蒸汽过热炉、绝热型反应器、热回收器、气体压缩机和乙苯苯乙烯分离塔。

过热炉将蒸汽过热至800%而作为热源引人反应器。

乙苯脱氢的工艺操作条件为550—650℃,常压或减压,蒸汽/L苯质量比为1.0—2.5。

通过反应器所生成的油分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乙苯/苯乙烯粗馏塔,由塔底得到苯乙烯,塔顶回收未反应的乙苯。

再经乙苯塔分离去少量的苯和甲苯后,循环回反应器。

(2)Fina/Badger法Fina/Badger工艺通常与美孚/Badger(RaytheonEng.&Cons)乙苯工艺联合签发许可。

Badger工艺采用绝热脱氢,蒸汽提供脱氢需要的热量并降低进料中乙苯的分压和抑制结焦。

蒸汽过热至800—950℃,与预热的乙苯混合再通过催化剂,反应温度为650℃,压力为负压,蒸汽/L苯比为1。

5%—2.2%(质量)。

反应器材质为铬镍钢,反应产物在冷凝器中冷凝。

Fina/Badger的苯乙烯技术有其独到之处,在专利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

它的技术开发与研究有着30余年的历史,与鲁姆斯公司一起几乎垄断了世界苯乙烯专利市场。

(3)巴斯夫法巴斯夫法工艺特点是用烟道气加热的方法提供反应热,这是与绝热反应的最大不同。

其流程如图3—5所示。

(4)Halcon法Halcon法又称PO—SM联产法。

由Halcon公司开发,于1973年在西班牙实现工业化。

反应过程中乙苯先在液相反应器中用氧氧化成过氧化物,反应条件为,压力:0。

35MPa,温度141t,停留时间:4h,生成的乙苯过氧化物经提浓到17%后,进入环氧化工序。

环氧化温度为110℃,压力为4.05MPa。

环氧化反应液经蒸馏得环氧丙烷。

环氧化另一产物甲基苄醇在260℃、常压下脱水得苯乙烯。

(5)裂解汽油萃取分离法日本东丽公司开发了Stex法裂解汽油萃取分离苯乙烯技术,同时还开发了专用萃取剂,可分离出纯度大于99.7%的苯乙烯,同时可生产对二甲苯,并降低裂解汽油加氢负荷,生产成本仅为乙苯脱氢法的一半。

(6)环氧丙烷联产法环氧丙烷联产法是先将乙苯氧化成乙苯氢过氧化物,再使之在Mo、W催化剂存在下与丙稀反应生成环氧丙烷和。

—苯乙醇,后者脱水可得到苯乙烯。

其优点是克服了AICl3法有污染、腐蚀和需要氯资源的特点;缺点是流程长、投资大,对原料质量要求高,操作条件严格,联产品多,每吨苯乙烯联产0.45t左右的环氧丙烷,因此不适宜建中小型装置。

目前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有阿尔科化学、壳牌和德士古化学。

3.国内技术概况国内现在运行生产的苯乙烯装置所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4类:第1类是以北京燕化、山东齐鲁烯烃厂以及上海高桥化工厂为代表的,引进国外80年代初的均相AICl3乙苯工艺和鲁姆斯/孟山都的苯乙烯工艺;第2类是以广东茂名和吉化公司为代表的引进当代鲁姆斯液相分子筛法;第3类是以盘锦天然气化工厂以及大庆石化公司为代表,引进国外Fina/Badger的第3代苯乙烯技术;第4类是以吉化公司、兰化公司等大小近20家的国内传统MCl₃乙苯及其脱氢工艺技术。

美国UOP公司的SMART技术,在原有DC—301/302两个脱氢反应器之间增加一台氧化一脱氢反应器DC—300(SMART反应器).该反应器有两层催化剂,反应器内筒装有氧化催化剂,外简装有脱氢催化剂,第一阶段脱氢生成的氢气在SMART反应器内首先与氧发生反应,使第一段反应生成的部分氢气被氧化.氢气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提供了在SMART反应器内进行脱氢反应所需热量.从SMART反应器出来的脱氢混和物加热后进人第二个脱氢反应器DC—302进一步脱氢,氢气氧化产生的热量提供了从上一段脱氢混合至下一段脱氢所需的热量,脱氢气大部分被氧化,使反应向生成苯乙烯的方向移动,与原工艺相比,在相同的选择性下,乙苯单程转化率可提高至78%;乙苯转化率的提高可降低循环乙苯量,从而降低了苯乙烯的单耗。

(二)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1。

组成单元苯乙烯装置的基本组成单元为:乙苯单元、脱氢单元、苯乙烯精馏单元。

(1)乙苯单元本单元由烷基化反应、烷基转移反应和乙苯精馏部分构成。

烷基化反应部分的任务是在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使乙烯和苯烷基化生成乙苯、多乙苯等物质。

烷基转移反应部分的任务则是在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使苯、多乙苯发生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乙苯。

烷基化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部分的出料中含有乙苯、多乙苯、重质物及未反应的原料苯,都被送到乙苯精馏预分馏塔。

由预分馏塔、苯塔、乙苯塔、多乙苯塔、脱非芳塔将反应产物分离成苯、乙苯、多乙苯和重质物。

其中回收的苯返回到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转移反应器,多乙苯返回到烷基转移反应器。

脱非芳塔则用于脱除进料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轻组分和轻非芳烃。

(2)脱氢单元新鲜乙苯和从乙苯回收塔返回的循环乙苯与工艺凝液混合在一起,乙苯/水的混合物形成一种用来冷凝乙苯/苯乙烯分离塔顶气相的共沸物。

被蒸发的乙苯/水的混合物在乙苯/蒸汽过热器中经反应物流加热,与稀释蒸汽混合,进入第一脱氢反应器。

在新SMART工艺,三个绝热径向反应器连续放在一起。

第一反应器、第三反应器只装脱氢催化剂,而第二反应器装脱氢催化剂和氧化催化剂。

混合物流进入第一反应器,部分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

反应器人口设有高温报警,当温度超过650℃时,将停蒸汽过热炉(正常为610—640℃)。

由于反应是吸热的,所以温度在反应器中降低。

经过控制的富氧气体和稀释蒸汽进入到第一反应器流出物中,混合气体在进入第二反应器之前,进入一个静态混合器。

在第二反应器,反应物首先经过氧化催化剂,部分氢气被消耗。

反应物在进入第二床层脱氢催化剂之前被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加热。

在氧化反应床层非常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第二脱氢床层更多的乙苯生成苯乙烯。

混合气体经过一个静态混合器进入第三反应器,在第三反应器,反应物首先经过反应器内的中间加热器加热反应物料,进入第三脱氢催化剂床层,更多的乙苯在脱氢催化剂床层转化成苯乙烯。

反应物流进人废热锅炉(乙苯/蒸汽预热器),进一步换热,产生中压和低压蒸汽,冷却后的反应物经工艺凝液、空冷器进一步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