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器频率稳定问题、晶体振荡器等
5-正弦波振荡电路解析

1
Vf
2 LC3
+
F C1
C3
C2
可见,通过调节C3来改变振荡频率w0时,
并未影响F。说明调节频率方便。
共基极克拉泼电路
VCC
Rb1
Rc
C3
+
C1
+ CB Rb2
+
L
Re C2
+
C1
C3
+
V0
Vf C2
L
--
F C1 C1 C2
f0 2
1 LC
其中: C
C1串C2串C3
C1C2
C1C2C3 C2C3 C1C3
5.6.3 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考毕兹振荡器)
5.6.4 LC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 的判断准则
互感耦合振荡器
1. 采用互感耦合电路作为反馈网络,即通过变压器互感耦合 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回路(形成正反馈),所形成的电路是 互感耦合振荡器。
2.根据LC选频网络接于晶体管电极的不同,分为c极调谐型 (调集)、e极调谐型 (调 发) 和b极调谐振型( 调基)电 路。
微波振荡器
3、振荡器和放大器的异同
共性:都是能量转换器,都将晶体管集电板直流电源供给能量转换成 交流能量输出。
异性:放大器需外来输入信号激励源 —— 他激振荡器; 振荡器所需电压取自输出电压的一部分 —— 自激振荡器。
4、振荡器的用途
1)信息传输系统的各种发射机中; 2)在超外差式的各种接收机中; 3)电子测试仪器中;
Rb2
+
C L1 L2 vf -
Re Ce
1、K接点“1”,则vs经耦合电容CB加到三极管的基极。(谐振放大器)
高频振荡器工作原理

高频振荡器工作原理高频振荡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产生和输出高频信号来驱动其他电路或器件。
在很多电子应用中,高频振荡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无线通信、雷达、无线电广播、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频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振荡器的基本构成、工作方式以及常见类型等内容。
一、振荡器的基本构成高频振荡器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件组成:1. 反馈电路:反馈电路是振荡器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接收部分输出信号并反馈给输入端,以维持振荡器的持续工作。
反馈电路一般由电感、电容、晶体管等元件构成。
2. 放大器:放大器负责放大反馈电路中的信号,以保持振荡器的稳定振荡。
放大器可以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形式。
3. 频率稳定元件:频率稳定元件用于确保振荡器工作时的稳定输出频率,常见的频率稳定元件包括晶体谐振器、陶瓷谐振器等。
二、振荡器的工作方式高频振荡器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连续振荡和脉冲振荡两种。
1. 连续振荡:连续振荡器产生连续的高频信号输出。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放大器放大输入信号,并将一部分信号反馈给输入端,形成自激振荡。
连续振荡器适用于需要稳定连续波信号的应用,比如无线通信。
2. 脉冲振荡:脉冲振荡器产生高频脉冲信号输出。
其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内,输出一个脉冲信号。
脉冲振荡器适用于需要高能量输出、短脉冲宽度的应用,比如雷达。
三、常见的高频振荡器类型根据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的不同,高频振荡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频振荡器类型:1. 基准振荡器:基准振荡器用于提供精确稳定的时钟信号,用于同步其他电路的工作。
常见的基准振荡器有晶体振荡器和陶瓷振荡器。
2. 可变频率振荡器:可变频率振荡器可以通过调整某些元件的参数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
常见的可变频率振荡器有压控振荡器(VCO)和数字控制振荡器(DCO)。
3. 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器可以通过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混合、相加等操作来合成稳定的输出信号。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

正弦波振荡器(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的功能; 2.掌握LC 振荡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4.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1.100M 示波器 一台2.高频信号源 一台3.高频电子实验箱 一套三、实验电路原理1.基本原理振荡器是指在没有外加信号作用下的一种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变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正弦波振荡器在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信息传输系统的各种发射机中,就是把主振器(振荡器)所产生的载波,经过放大、调制而把信息发射出去的。
在超外差式的各种接收机中,是由振荡器产生一个本地振荡信号,送入混频器,才能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
振荡器的种类很多。
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振荡器的特性来看,可以把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
此实验只讨论反馈式振荡器。
根据振荡器所产生的波形,又可以把振荡器分为正弦波振荡器与非正弦波振荡器。
此实验只介绍正弦波振荡器。
常用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这就是反馈振荡器。
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 振荡器、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
(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以互感反馈振荡器为例,分析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其原理电路如图2-1所示。
b V bE cE -1L 2L f V bV '+-图 2-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原理电路当开关K 接“1”时,信号源b V 加到晶体管输入端,构成一个调谐放大器电路,集电极回路得到了一个放大了的信号F V 。
当开关K 接“2”时,信号源b V 不加入晶体管,输入晶体管是F V 的一部分b V '。
晶体振荡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晶体振荡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晶体振荡器的核心部件是()A. 晶体B. 电容C. 电感D. 电阻答案:A解析:晶体振荡器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晶体,其具有稳定的谐振频率。
2. 晶体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A. 频率稳定度高B. 输出功率大C. 成本低D. 易于调试答案:A解析:晶体振荡器相比其他振荡器,最突出的优点就是频率稳定度高。
3. 晶体在振荡器中起到()A. 放大作用B. 选频作用C. 滤波作用D. 调制作用答案:B解析:晶体的特性使其在振荡器中主要起到选频作用,确定振荡频率。
4. 常见的晶体振荡器类型不包括()A. 皮尔斯振荡器B. 考毕兹振荡器C. 哈特莱振荡器D. 克拉泼振荡器答案:C解析:哈特莱振荡器不是常见的晶体振荡器类型。
5.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取决于()A. 晶体的尺寸B. 晶体的材料C. 晶体的切割方式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晶体的尺寸、材料和切割方式都会影响其振荡频率。
6. 以下哪种因素对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影响最小()A. 温度B. 电源电压C. 负载电容D. 布线电感答案:D解析:布线电感对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温度、电源电压和负载电容的影响较大。
7. 晶体振荡器输出的波形通常是()A. 正弦波B. 方波C. 三角波D. 锯齿波答案:A解析:晶体振荡器一般输出正弦波。
8. 为提高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可采取的方法是()A. 减小晶体的负载电容B. 增大晶体的负载电容C. 增加晶体的串联电阻D. 减少晶体的串联电阻答案:A解析:减小晶体的负载电容可以提高晶体振荡器的频率。
9. 晶体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A. 环路增益大于1B. 环路增益小于1C. 环路增益等于1D. 环路增益为0答案:A解析:环路增益大于1 是振荡器起振的条件。
10. 晶体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是()A.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B.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C. 反馈信号超前输入信号90 度 D. 反馈信号滞后输入信号90 度答案:A解析:相位平衡条件要求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
《高频》自测题与习题解 (2)

第1章绪论自测题一、填空题1.从广义上来讲,无论是用任何方法、通过任何媒介完成都称为通信。
2.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从理论上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以卓越的实验技巧证实了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
此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纷纷研究如何利用电磁波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其中以的贡献最大,使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
3.标志着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分别是、和。
4.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和组成。
5.发送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接收设备的主要任务是。
6.调制是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或。
7.比短波波长更短的无线电波称为,不能以和方式传播,只能以方式传播。
8.短波的波长较短,地面绕射能力,且地面吸收损耗,不宜沿传播,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到远处,主要以方式传播。
9.在无线广播调幅接收机中,天线收到的高频信号经、、、后送入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答案:1.信息的传递;2.麦克斯韦,赫兹,马克尼;3.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4.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5.调制和放大,选频、放大和解调;6.振幅,频率,相位;7.超短波,地波,天波,空间波;8.弱、较大、地表、天波;9.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
二、选择题1.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是。
A.CDMA B.TDMA C.FDMA D.GSM2.2000年,国际电信联盟从10种第三代地面候选无线接口技术方案中最终确定了三个通信系统的接口技术标准,其中,以中国大唐电信集团为代表提出的 。
A .CDMAB .WCDMAC .TD-SCDMAD .CDMA20003.无线电波的速率为c ,波长为λ,频率为f ,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 ./c f λ=B ./c f λ=C ./f c λ=D ./f c λ=4.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辐射信号的 。
A .频率相比拟B .振幅相比拟C .相位相比拟D .波长相比拟5.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
电路中的振荡器介绍振荡器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电路中的振荡器介绍振荡器的种类和应用领域电路中的振荡器是指能够在不受外部信号源驱动下,在电路内自行产生周期性信号的电子设备。
振荡器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例如无线电、雷达、计算机等领域,因此,了解振荡器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振荡器的种类及其应用。
1. 晶体振荡器晶体振荡器是常用的一种振荡器,它利用压电效应产生振荡。
晶体振荡器主要由压电石英晶片、放大器、反馈电路、电源和输出电路等组成。
晶体振荡器振荡频率的稳定性高,且精确度高,应用于频率稳定要求高的电路,例如计算机、通讯设备等领域。
2. 电感耦合振荡器电感耦合振荡器是利用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进行产生振荡的一种振荡器。
电感耦合振荡器主要由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元器件组成。
电感耦合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范围广,应用于频率要求不高的电子设备,例如音频放大器、调谐器等领域。
3. 集成电路振荡器集成电路振荡器是可以直接集成在电路板上的一种振荡器。
集成电路振荡器主要由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元器件组成。
由于集成电路振荡器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数字电路、计算机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4. RC振荡器RC振荡器是利用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形成的RC环路产生振荡的一种振荡器。
RC振荡器主要由电容、电阻、晶体管等元器件组成。
RC 振荡器的频率不稳定,但由于成本低廉,应用于一些低频率要求的电子设备,例如弱电信号接收与放大器。
5. 摆线振荡器摆线振荡器是利用物理学中的摆线定理产生振荡的一种振荡器。
摆线振荡器主要由模拟计算器、捷克电池表、过氧化银光源等元器件组成。
摆线振荡器的频率通常在几十千赫范围内,应用于高精度计时和频率测量等领域。
总之,电路中的振荡器种类多样,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振荡器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电子爱好者来说,学习振荡器的原理和应用也是提高技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三、提高频率稳定度的主要措施
1. 减小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
将决定振荡频率的主要元件或整个振荡器置于恒温槽 采用高稳定度直流稳压电源 采用金属屏蔽罩
采用减震器 采用密封工艺减小大气压力和湿度的影响
在振荡器和负载之间加缓冲器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主要由于器件老化。
短期频率稳定度 一天之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 主要由于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变化
瞬时频率稳定度 秒或毫秒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
由电路内部噪声或突发性干扰引起。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4.3.1 频率稳定度
一、频率稳定度的概念
中波广播电台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为 105
三、提高频率稳定度的主要措施
1. 减小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 2. 提高谐振回路的标准性
谐振回路在外界因素变化时,保持其谐振频率不变 的能力,称为谐振回路的标准性。
回路标准性越高,频率稳定度越好。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三、提高频率稳定度的主要措施
1. 减小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二、导致频率不稳定的因素
外因: 温度、电源电压和负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主要利用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实现。振荡频率 处相频特性曲线越陡,稳频效果越好。
内因: 振荡电路的稳频能力 1. 提高回路Q值;2. 使振荡频率接近回路谐振频率。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电路中的振荡器与频率稳定性

电路中的振荡器与频率稳定性电路中的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连续振荡信号的电子设备。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振荡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音频设备等领域。
振荡器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并且能够保持这个频率的稳定性。
频率稳定性是指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能力,是评估振荡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振荡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其中常见的包括晶体振荡器、LC振荡器和RC振荡器等。
这些振荡器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频率稳定性,以保证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晶体振荡器是一种利用晶体元件(如石英晶体)的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具有高稳定性和低噪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和通信设备中。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晶体的特性和外部电路的设计。
晶体的共振频率通常较稳定,但受到温度、机械应力和Aging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频率漂移。
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可以采用温度补偿电路、机械补偿电路和自动频率控制等方法。
其次,LC振荡器是利用电感和电容元件组成的振荡器。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受到电感和电容器元件的影响。
电感元件具有磁性质,受到温度和磁场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频率稳定性较高。
而电容元件则会受到温度和电压的影响,可能引起频率漂移。
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温度补偿电路、电容稳定电路和自动增益控制等方法。
最后,RC振荡器是利用电阻和电容元件组成的振荡器。
R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较差,主要受到电容器和电阻元件的影响。
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温度漂移和电容器老化等问题,导致频率不稳定。
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自动增益控制、温度补偿和负反馈控制等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要提高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选择高质量的振荡器元件,如优秀的晶体元件和高精度的电感电容器。
其次,优化电路设计,减小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例如,采用补偿电路、自动控制电路和负反馈控制等方法。
此外,还可采用温度补偿措施和自动频率控制技术来实现频率的精确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效 L:两个谐振频率
fq
和
fp
fq
);等效 L 。
之间。
5.5.2 晶体振荡电路
三种反馈振荡器: • 电路中当晶体代替三点式振荡器中的电感时,为并联型晶体 振荡电路。晶体在振荡环路中起着高 Q 电感器的作用。
JT
C2
C2 C1 JT
(b) 密勒(Miller)电路
(a) 皮尔斯(pirce)电路
f f0 f f0 f0
5.4.1 频率稳定度的计量(续1)
频率稳定度则是指在一定 观测时间内,由于各种因素 变化,引起振荡频率相对于 标称频率变化的程度。
f f0 f0
max
/ 时间间隔
(1)长期频率稳定度(长稳) 观测时间为一天以上的稳定度称为长期频率稳定度。一般高精 度的频率基准、时间基准(如天文观测台、国家计时台等)均 采用长期频率稳定度来计量频率源的特性。 (2)短期频率稳定度(短稳) 观测时间在一天以内如以小时计量的频率稳定度。大多数电子 设备和仪器均采用短稳来衡量。 (3)瞬时频率稳定度(秒级频率稳定度) 瞬时频率稳定度用于衡量秒或毫秒时间内频率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均由设备内部噪声或各种突发性干扰所引起。
5.4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5.4.1 频率稳定度的计量
对振荡器频率性能的要求,通常用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 来衡量。
频率准确度又称频率精度 • 绝对频率准确度 f :它表示振荡频率 f 偏离标称频率 f 0 的程度。 • 相对频率准确度:为了合理评价不同标称频率振荡器的 频率偏差,频率准确度也可用其相对值 f / f 0 来表示。
• 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近似等于 q
。
1. 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续2)
注意三种频率: • 石英谐振器的 振荡频率:
1 fq 2 Lq Cq
fp 2 Lq
1 C q C0 C q C0
• 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
0 q [1
Cq 2(C0 C L )
]
• 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2)密勒(Miller)电路 石英晶体
笫5章
正弦波振荡器
5.1 引 言 5.2 LC 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5.3 LC 振荡器的电路分析 5.4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5.4.1 频率稳定度的计量 5.4.2 导致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原因 5.4.3 主要稳频措施 5.5 晶体振荡器 5.5.1 石英谐振器的基本特性 5.5.2 晶体振荡电路 5.6 负阻振荡器(*) 5.7 RC 振荡器与开关电容振荡器(*) 5.8 特殊振荡现象(*)
• 电路中当串联谐振元件用,为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晶体 则起着具有高 Q 短路器作用。 • 泛音晶体振荡器:利用石英谐振器的泛音振动特性对频率 实行控制的振荡器称为泛音晶体振荡器。这种振荡器可以将 振荡频率扩展到甚高频以至超高频频段。
1. 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1)皮尔斯(C-B)电路
Rb1
B RFC
C: 考虑 h 的影响。
2
5.4.3 主要稳频措施
1. 提高谐振回路的标准性
回路的标准性是指在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变化 时,谐振回路保持其谐振频率固定不变的能力。标准性越高, 回路自然谐振频率随环境条件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小。 提高回路标准性的主要措施是选用高品质因数、高稳定性和 低温度系数、低吸水性的电容器与电感器。
0
Cq C0 C L
1 Lq C
1
Lq
Cq 1 q 1 C0 CL Cq (C0 CL ) Cq (C0 CL )
(1 X )
1 2
由于
,(
1
1 X 2
X 1 )
0 q [1
Cq
2(C0 C L )
]
讨论: q 很稳定, 0 也很稳定。 • 石英晶体参数具有高度稳定性, • 由于 Cq (C0 CL ) ,振荡管与石英谐振器之间耦合很松。 • 由于 0 q ,石英谐振器是等效为电感 L 用。
5.4.1 频率稳定度的计量(续2)
举例:LC 普通信号 中波 短波
5
4
电视
标准信号 发生器
7
原子钟 频率标准
振荡器 发生器 广播台 通信机 发射台
103 ~ 104
3
2 10
4
5 10
5
10 ~ 10
11
13
10 ~ 10
10 ~ 10
107 ~ 109
5.4.2 导致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原因
介质、以两电极为极板的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和支 架电容、引线电容的总和。几~几十 。
PF
5.5.1 石英谐振器的基本特性(续1)
上图
返回
X ( )
2. 石英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q
0
1
2
p
如令 q 为不考虑晶体内部 损耗(即 q = 0)时石英谐 振器的串联谐振频率;Q为 石英谐振器的等效品质因数; p为接入系数,其数值分别为:
5.4.3 主要稳频措施(续2)
2. 削弱不稳定因素对谐振特性的影响 晶体管的参数稳定:晶体管的参数(输入输出阻抗等)受 工作点的影响较大,因此注意选择工作点稳定电路与良好的 稳压电路。 选择回路与器件间的接入系数:晶体管的输入输出阻抗、 外接负载阻抗、各种分布电容和引线电感都是影响回路标准 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回路与器件间的接入系数,选择合 适的回路与负载间的耦合系数,尽可能减小不稳定的分布电 容和引线电感的影响,对于提高频率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外接负载阻抗:为了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振荡器后一 般都接有缓冲级例如高输入阻抗的跟随器(发射极输出器)。 如必须直接连接时,也应采用变比较大的降压变压器,或分压 比很小的电容分压网络再与其它负载相联接。
5.5 晶体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和反压电效应对正弦振荡频 率进行控制的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突出的优点是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很高频率稳定 4 6 度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 10 ~ 10 .对晶体施加恒温控制,还可提 高到 10 ~ 10 数量级。目前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极限是 1012 ~ 1013 。 压电和反压电效应:石英是一种具有晶体结构、外形呈角椎 形六棱体的矿物质。按某种方式将其切割成薄片,对薄片某两 侧面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形变(压缩或伸长)则薄片另两侧将出现 正、负电荷的集聚,该正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并与石英的形变 量成正比。反之,在晶片两侧加一电压使之形成电场,则石英 片晶格中偶极子由于电场力的作用,将使薄片产生机械形变。 石英谐振器(晶体):利用石英晶体压电效应制成的谐振器件。 在石英片两侧形成两个与外电路连接的电极,并把电极固定在支 架上,再加以合适的封装。
5.4.3 主要稳频措施(续3)
采用改进型的电路(克拉泼和西勒电路):减小振荡管自 身的输入、输出阻抗对回路性能即振荡频率的影响。 特别是在三点式振荡电路中,器件三个端口的等效阻 抗 Z ce 、 Z be 、Z cb 直接与回路三个电抗元件相连接, 由于器件端口等效阻抗的稳定性很差,且随工作状态改变而 改变,其频率稳定度的提高受到严重的影响。 谐振回路的选择:选择高品质因数的谐振回路(石英谐振 器)。
具有两个谐振频率 f q 和 f p : f f p f q 两个谐振频率十分接近: 举例: 2.5MHz石英谐振器的接入系数 p=4.2×10-5 故串并联谐振频率绝对频差为:
1 pf q 2
石英谐振器的两种工作方式:高 Q 短路线 (
1 f f 2 f1 pf q 52.5( Hz ) 2
7 8
•晶体对振荡频率的控制 作用: 晶体接入振荡环路,并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压激发,使其产 生机械形变时,该机械形变也会同时激发起频率相同的具有 电荷性质的变化。而此电荷性质的变化以电压或电流的形式 通过放大的反馈网络重新作用到石英片上,补充振荡过程中 的能量消耗,则环路就可以建立一等幅的正弦振荡。这种以 机械形变激发电振荡,以电振荡促成机械形变的过程就构成 了晶体对振荡频率的控制 。 •晶体振动具有多谐性,利用基音振动实现对频率控制的 晶体称为基音晶体,其余称为泛音晶体。采用AT切割石 英片的基频频率一般都限制在20MHz以下。因为此时石 英片的厚度仅0.041mm,频率再高,石英片的厚度太薄, 不足以提供必要的强度。
5.5.1 石英谐振器的基本特性
1. 石英谐振器的等效电路
返回
Lq1
晶体
Lqn
Lq1
C0 C q1 rq1
Cqn
C0
C q1
rqn
rq1
其中:
Lq 大体反映石英片的质量; 几十~几百亨; Cq 反映其材料的刚性; 103 ~ 104 PF ;
rq 等效石英片产生机械形变时材料的能耗;几百欧; C0 称为石英谐振器的并联电容,它相当于以石英片为
2
5.4.2 导致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原因(续3)
3. 影响
h
的因素 反馈变压器的非理想电抗因素。
o
2
f 01 f 02
晶体管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晶体管的值可为复数。 环路内各种噪声源引起的相差 抖动等。
h1 h2
f0
f
事实上,还有许多其它原因,通 过上述三途径对振荡频率的稳定 性起着不良影响。
VCC
C
C
C1 C1
E
Lq
Rb 2
Cb
E
Re
C2
JT
B
C2
+
C0 C q rq
)的串联。
如令 C L
0
1 Lq C
C1C2 , C 是 C1 C2
Cq 和( 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