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亚平裴玉龙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常成利

【摘要】以大量实测交通流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的运行特性,提出等级公路服务水平衡量标准;通过双车道公路延误分析,建立了延误-流量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定模型参数,籍此确定双向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并给出了适合我国道路交通实际的不同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指标。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以及105国道广东境内中山段等公路路段进行服务水平评估,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某些瓶颈路段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措施和建议。【关键词】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延误-流量模型评估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方式的快捷通达,人们的时效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行已不仅仅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还可能是为了旅游、娱乐和消闲。因而,人们越来越追求出行的质量和效益。服务水平正是这样一种衡量出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它代表着可以提供给道路使用者快速、舒适、便利和经济等指标水平的满意程度。在实际的交通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公路服务水平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新建或扩建交通设施需要确定车道宽度和车道数;评价道路改建后的交通运行特性和服务水平,进而为确定道路使用者的费用、油耗,以及受空气、噪音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提供基本参数值。因此对道路服务水平进行系统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衡量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以下简称HCM)把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以下简称LOS)定义为描写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与乘客的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1]。选择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应根据不同形式公路车辆运行规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指标。通常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车辆不成队列行驶,快、慢车在同一车道混合行驶,超车造成的被动延误较大。因此,采用平均运行速度和车辆延误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但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来说,仅以速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指标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车辆间相互靠近的程度即车头间距的大小,只有当车头间距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不会影响司机自由选择车速。因此,宜选用车流密度、平均运行速度、交通流状态(V/C比)和最大服务流率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412-02-01)

2.等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2.1 二、三、四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从断面形式而言,二、三、四级公路均为双车道公路,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干线公路和非干线公路均为双车道公路,其交通条件和道路条件与国外同类道路相比,混合交通现象较为严重的特点十分突出。因此,本文侧重讨论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

2.1.1 延误分析

在双车道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因为被动排队行驶而增加了运行时间。此外,超车行为也会造成延误。如果超车视距不足,即使车辆已经行至对向车道,也可能会因为对向来车而中途放弃超车,被迫回到原来车道上被动跟驰行驶,从而形成延误。

尽管延误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但是野外数据的采集非常困难。以现有的观测手段,求算延误时间只能通过对车牌号的方法,但该观测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替代指标。国外有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观测段内小于某一车头时距的车辆数占整个观测段内车辆数的百分率可以作为延误率的替代指标[2][3]。

2.1.2 延误-流量模型

根据车辆跟弛分析研究,并参照美国HCM ,将延误车头时距上限定为5秒[1][2],即车头时距在5秒以内都有延误。取统计时间间隔为5分钟,将5分钟内的混合车流用车辆折算系数标准换算为纯小客车流,然后计算延误百分率。

图1是北京地区顺平、京开、通顺、京良二级公路共四个路段的数据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得到的延误百分率与流量关系散点效果图。

从散点图上看,随着流率的增大,延误率也在增大,并呈二次抛物线形状,但与抛物线形状不同之处在于延误率并不是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下降,而是趋近于通行能力点对应的延误百分率值,其模型与函数Y=X /(1+X)比较相似。当流量超过通行能力以后,小时流率不再增大,而延误率继续增大。因此,应对该函数模型进行修正,并建立如下模型:

式中:DB 为延误率(%),Q0 为小时流率(pcu/h ),b 为回归系数,c 为指数。

图1 延误率-流量散点关系

b

Q Q DB C

C

+=

01020304050607080

901000

200

400

600

800

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

标准车小时流量(pcu/h)

延误率(%)

(1)

由于交通流数据的离散性比较大,只有其统计特性才能够很好地描述交通流特性,因此要对流率和延误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拟合曲线的参数。

用相关系数可以说明回归效果显著与否。相关系数R 的表达式如下: R =

∑∑∑∑∑∑∑????]

)([])([2

22

2i i

i i

i

i i i y y n x x n y x y x n (2)

为了减少随机误差,对流量值按10辆汇总统计,得到一组流率和延误数据,将流率和延误原始数据代入公式(1),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回归分析后,得到各模型参数回归值:指数c=1.099,回归系数b=1622.78,相关系数 R=0.9503。从计算结果看,相关系数较大(大于0.85),表明回归拟合效果显著,所选择的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为简单起见,将模型参数简化为:c=1.1,b=1623。简化后模型如下: 1623

Q Q DB 1

.10

1

.10+=

(3)

图2为汇总数据的散点拟合回归曲线。

图2 延误-流量散点拟合回归曲线。

2.1.3 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对于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延误率作为服务水平分级的主要指标,以速度和流率作为辅助分级指标,可以大大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根据上述延误与流量关系分析及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参照美国HCM 服务水平分级标准,结合我国公路具体情况,确定二、三、四公路分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二、三、四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服务水平等级

延误百分率 速度(km/h )

服务流率(辆/h ) 一 30% 74 400 二 45% 53 650 三 60% 45 1000 四

>60%,100%

<45

>1000,

注:C 为标准双向双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以中型车为标准车。

2.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由第一节分析知,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选用车流密度或车道占有率(密度的另一

01020304050607080

901000

200

400

600

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

标准车小时流量(pcu/h)

延误率(%)

种表示方式)、平均运行速度和交通流状态(V/C 比)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现根据美国HCM 服务水平分级(六级)标准,并结合我国公路服务水平分级(四级)标准,参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理想条件下交通流各参数之间的关系[3],推荐在纯小客车流的理想条件下平原微丘区地形以小客车为标准的设计车速分别为120 km/h 和100 km/h 的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平均行程速度km/h V/C 比 最

大服务流率 pcu/h 服务水 平等级

最大密度 veh/km/lane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一 ≤8 ≥113 ≥94 ≤0.45 0.38 900 750

二 ≤19 ≥82 ≥74 ≤0.78 0.70 1550 1400

三 ≤29 ≥65

≥62

≤ 0.93 0.90 1850 1800

≤42 > 42

≥48

> 48 ≥48 > 48

≤ 1.00 不稳定

1.00 2000 2000

不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注: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通行能力C 取为2000 pcu/h/lane 。

实际上,任何一条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都不可能出现理想条件下的单一小客车流,所以,对于具体某一条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应根据实际的交通构成比例等条件,将理想条件下的小客车车流密度转换成实际条件下相应的混合车流密度。表3给出了大中型车混入率分别为10%、15%、20%和25%时,不同货车混入率下的高速公路混合车流的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表3 混合车流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10%混入率

15%混入率

20%混入率

25%混入率

服务水 平等级 密度 速度 SFL

密度 速度 SFL

密度 速度 SFL

密度 速度 SFL

一 ≤8 112 900 ≤8 106 850 ≤8 100 800 ≤8

94 750 二 ≤18 75 1350 ≤18 72 1300 ≤18 70 1250 ≤18 67 1200 三 ≤28 60 1700 ≤28 57 1600 ≤28 55 1550 ≤28 54 1500 四

≤39 48 1850 >40 不稳定 ≤38 46 1750 >40 不稳定 ≤36 48 1700 >40 不稳定 ≤35 47

1650 >35 不稳定

注:密度单位为veh/km/lane ;速度单位为km/h ;SFL 表示每车道服务流率,其单位为veh/h 。

3.实例分析

3.1 广深高速公路和广佛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析

表4和表5分别为1998年11月在广深和广佛高速公路上实测的交通流数据[5][6]。 从表4可看出,高速公路上小客车为主要车型组成,广佛高速公路和广深高速公路小客车分别占51%和57%,其货车混入率均在25%以下。

表 4 广深和广佛高速公路交通组成

路段小客车微型车大中型车不定型车广深高速公路57 12 25 6 广佛高速公路51 14 23 12

表 5 广深及广佛高速公路交通流状况

路段高峰小时流量

pcu/h/lane 高峰小时速度

km/h

地点平均速度

km/h

单车道最大密度

pcu/km

V/C比

广深高速公路1150 80 108 14.4 0.58 广佛高速公路1908 60 70 31.8 0.95 注:表5中的C值取2000辆/h/车道。

从表5可看出,广深高速公路全路段服务水平在二级以上,即使在高峰期,也能达到较高服务水平。广佛高速公路路段服务水平在三、四级之间,其交通状况已接近饱和流状态,高峰期塞车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对车道数进行重新论证和规划设计。

车道数由下列公式确定:

N = DDHV/(SFL*PHF)(4)

DDHV = AADT*K*D (5)式中,N为车道数,DDHV为定向设计小时交通量,SFL为每车道服务流率,PHF为高峰小时系数,AADT为年平均日交通量,K为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比,D为方向分布系数。

由于广佛高速公路属于市区辐射状高速公路,若预期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为80000辆/日,高峰小时系数(PHF)取0.90,其服务水平为三级(相当于美国的C级),根据HCM 提供的一般推荐值,城市地区的K值采用0.09,而辐射状道路的D值取0.55,则:DDHV=80000*0.09*0.55=3960 辆/h

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平原微丘区,广佛高速公路上货车约占25%(见表4),故根据表3可知,每车道服务流率为1500辆/h/车道。因此:

N=DDHV/(SFL*PHF)=3960/(1500*0.90)=2.9

即,单向应为3车道,双向则为6车道。如此方能满足该道路交通需求。

事实上,广东省交通部门早在1998年便开始对其进行改造,将其拓宽为六车道。现已竣工投入营运,目前运行状况基本良好,但高峰期仍有交通拥挤现象。

若预期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为100000辆/日,则按上述原理计算的车道数为N=3.7,应取为4,即双向应为8车道。考虑到广州和佛山地处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距离较短,其交通流量增长日趋显著,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受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拉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定然首当其冲,其交通出行和需求将激增。故从长远利益来看,笔者建议,该路段宜修建成8~10车道高速公路,以满足该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3.2 105国道广东境内中山段二级公路服务水平分析

数据来源于1998年11月间,在广东省105国道中山市小榄至坦背路段进行的区间观测,该路段是比较标准的二级公路(双向双车道)。整个区间设置两个断面进行观测,观测起点的桩号为K2638+435,终点的桩号为K2640+468,区间长度为2033米。观测时间从早上8:15到下午4:15,统计间隔为5分钟,观测样本96个。为了消除铺设和拆除设备时的影响,

需要去掉8:15到8:30和16:10到16:15中的四个样本点,故有效样本点为92个。

图3示出了各统计段内的延误百分率及相应的流量、平均速度三个参数的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延误率>60%的样本点占样本总数的91%,地点平均车速<53km/h 的样本点占样本总数的97%,仅在12:30到13:00之间出现车速>53km/h 的样本点。对照表1分析,该路段总体服务水平界于三、四级之间。

105 国道是从北京至珠海的国家主干线公路,目前广东省境内大部分105国道均已改造为一级公路。但限于地理条件的因素(右侧有一条河),中山市小榄至坦背路段修成了二级,其两端均为一级公路。根据目前的交通情况,该路段已明显属于一个瓶颈路段,作为国家主要干线公路,其服务水平显得偏低。因此,该路段急需改造并提高道路等级,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图3 速度、延误率随时间变化图

4.结语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城乡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受人文、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及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公路交通运行特性也有很大的不同。而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为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公路通行能力研究”提供借鉴,而且对今后我国的公路建设和规划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的建设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于客观评价公路的服务质量在公路网规划及公路使用的后期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公路服务水平的划分和评估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地区,其模型的标定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其它地区是否适应,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检验,且其研究成果也仅适应于平原微丘区地形,至于山岭重丘区地形的相应公路服务水平分析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任福田等译.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北京:建筑工业

出版

8:30

9:3010:3011:3012:3013:3014:3015:3016:30

时 间

延误率(%)/速度(k m /h )

社,1985.P6,268.

2.TRB.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3rd edi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Special

Report 209,Washington,D.C., revised 1994.

3.FRANK M. CROFT JR. and J.EDWIN CLARK,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Level of

Servi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005.1985.

4.张亚平、张起森.高速公路速度-流量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

2000.Vol.13.No.3.P73-77.

5.张亚平、张起森.珠江三角洲地区公路路段交通运行特性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2000.Vol.17. No.5.P46-49.

6.张亚平、张起森.珠江三角洲地区道路服务水平评估.中国公路学会’2000学术交

流论文集:237-243.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Service on Highway

Basic sections

ZHANG Ya-ping 1 PEI Yu-long1 CHANG Cheng-li 2 (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China;2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Communications Minister,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lenty of field survey traffic flow data, the evaluating criterions and parameters of Lever Of Service (LOS for short) on freeways, multi-lane highways and two-lane highway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ir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fter analyzing the delay characteristics of two-lane highway, the Delay-flow model and its parameters are given and verified by fitting a curve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es of LOS on two-lane highway,and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es of LOS on freeway and arterial highway which adapt to the traffic practice in China are presented.Then the evaluations of LOS of some typical sections of roads such as Guangzhou-Foshan freeway, Guangzhou-Shenzhen freeway and national road 105 in Zhujiang Delta of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a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analyzing a great deal of traffic flow data measured practically in the region.Finally,Measures and methods are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and LOS of some bottle-neck sections in Zhujiang Delta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Key words:Basic section of road;Level of service;Delay-flow model;Evaluation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ADT)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7500~15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6000辆)。 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00辆以下)。 二、公路根据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意义和使用性质划分为5个行政等级 国家公路(国道)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干线公路。 省公路(省道)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各地市和重要地区以及不属于国道的干线公路。 县公路(县道)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乡公路(乡道)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专用公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三、路面等级按面层类型分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 高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次高级沥青贯入或路面式沥青碎石路面。 中级沙石路面。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中国的车行道路一般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内的以车辆通行为主的道路为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外的道路为公路。 一、公路的分级标准: (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三)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2、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但不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应协调,过渡应顺适。 3、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 4、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二、城市道路的分级标准: (一)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保证城市中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主要道路。快速路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2、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的主骨架。 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 4、支路:为联系各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连接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城市划分标准道路指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 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路面等级与分类

(三)路面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 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与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与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与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与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砾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①水泥稳定土基层。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人足量的水泥与水,经拌与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与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②石灰稳定土基层。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与水,经拌与、压实及养生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与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③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一定数量的石灰与粉煤灰或石灰与煤渣与其她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与、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 ④级配碎(砾)石基层。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砾)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与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⑤填隙碎石基层。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作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与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与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2)路面面层类型。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可把路面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其她类型路面。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道路分类分级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 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 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居住区道路分级 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1.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 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2.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 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 3.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 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 4.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此外,在居住 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深圳为3.5米。 行车道宽度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2009-06-09 22:44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 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 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 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工程规模等级划分表

工程规模等级划分表

————————————————————————————————作者:————————————————————————————————日期:

工程规模等级划分表 一、关于工程建设项目等级划分的说明 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中的规定执行。 2、公路行业建设项目规模划分表 序号建设 项目 计量 单位 大型中型小型 1 公路公路 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 路 立交 型式 全苜蓿叶型、双嗽叭 型、枢纽型等独立的互 通式立体交叉桥 2 特大 桥梁预应力混 凝土连续 结构、钢 结构 总长大于1000米,水 深大于15米,单孔跨 径为250米以上的预 应力混凝土连续结构 复杂 结构 主跨250米以上的钢 筋混凝土拱桥、400米 以上的斜拉桥、800米 以上的悬索桥等独立 大桥

3 特大 隧道长度 大于1000米的独立隧 道及区域地质构造复 杂的500-1000米的独 立隧道 4 交通 工程公路 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 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系 统、通信系统、收费系 统及管理、养护、服务 设施 二级公路的交通 安全设施、收费 系统及管理养护 服务设施 三级、四级 公路的交 通安全设 施、道班房 3、民用建筑工程等级分类表 工程等级 类型 特征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一般公共建筑单体建 筑面积 8万米2 以上 2万米2-8万 米2 5千米2以上至 2万米2 5千米2及以下 立项 投资 2亿元 以上 4千万元以 上至2亿元 1千万元以上 至4千万元 1千万元及以下 建筑 高度 100米 以上 50米以上 至100米 24米以上 至50米 24米及以下(其中砌体建 筑不得超过抗震规范高度 限值要求) 住宅、层数20层以上12层以上12层及以下(其中砌体建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 (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 2、城市道路组成 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 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 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 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 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 半挖半填路基 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 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 (一)结构组成: 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 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 (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 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 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公路等级标准

公路等级标准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ADT)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 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7500~15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

中国公路等级划分

我国公路等级的划分 一、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为专门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为沟通县、乡(镇)、村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二、根据公路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意义和使用性质,划分为5个行政等级 国家公路(国道)——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干线公路。 省公路(省道)——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各地市和重要地区以及不属于国道的干线公路。 县公路(县道)——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乡公路(乡道)——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专用公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三、路面等级按面层类型分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 高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次高级——沥青贯入或路面式沥青碎石路面。 中级——沙石路面。 低级——泥结碎石或土路。

我国道路等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我国道路等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重要】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一、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二、我国道路五个等级及其定义 三、我国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一、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道路指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二、我国道路五个等级及其定义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将公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适应ADT=10000~2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适应ADT=2000~10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DT=200~2000辆。 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DT<200辆。 三、我国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 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 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 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深圳为3.5米。 行车道宽度 国家对公路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是有标准的,三级以上多车道公路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为3米。中央隔离带无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单纯的水泥制中央隔离带宽度为一米(中央隔离带两侧白实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中央绿化隔离带,宽度就难说了,有的“形象工程”路可以做到几十米宽。城镇间的公路一般不设人行道(一般穿越城市段才设),城市干道必须设置人行道,城市干道人行道按实际人流量计算,一般最少3米宽,宽的可以达到15-20米。*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一般为4个车道,必要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 二级公路,平原、微丘区慢行车很少或将慢行车分开的路段,行车道宽度为7米,并设路缘线;有一定混合交通的路段,行车道宽度一般为9米;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又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2米,并划线分快、慢行道。 * 四级公路,平原、微丘区的行车道宽度,当交通量较大时,可采用6.0米。 以一条红线26米的一级公路来讲,一般是这样:双向六车道18米,中央隔离带1米,两侧路肩各1.5米共3米,剩下的两侧各2米为排水沟等配套设置。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ADT)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 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7500~15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6000辆)。

路面等级与分类

(三)路面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 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和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和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砾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①水泥稳定土基层。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人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②石灰稳定土基层。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③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 ④级配碎(砾)石基层。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砾)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⑤填隙碎石基层。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作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2)路面面层类型。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可把路面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其他类型路面。

城市道路等级标准

城市道路等级标准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 城市道路等级标准概况: 城市划分标准道路指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城市道路等级标准基本含义: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

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功能、使用任务和适应的交通量进行划分,各个国家的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Ⅰ高速公路 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主要用于连接经济、政治、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四车道25000~55000辆 ——六车道45000~80000辆 ——八车道60000~100000辆 Ⅱ一级公路 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经济、政治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四车道15000~30000辆 ——六车道25000~55000辆 Ⅲ二级公路 连接经济、政治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5000~15000辆 Ⅳ三级公路 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2000~6000辆 Ⅴ四级公路 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双车道2000辆以下 ——单车道400辆以下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上述二、三、四级公路的通过量是将在公路上混合行驶的自行车、人力车、畜力车、轿车、拖拉机、汽车拖带挂车或半挂车等,都按一定系数换算成载货汽车数。中国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路交通量多超过原定的通过能力,故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公路进行改造,以适应车辆通过能力的需求。 公路等级的选用根据公路网的规划,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同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公路等级划分https://www.360docs.net/doc/3018402664.html,/wen/gongludengji/

市政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最新版

市政工程类别划发标准及有关规定 (一)市政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一类工程: 1.道路工程: (1)六条机动车道及以上的高级路面或次高级路面; (2)四条机动车道及以上的并有绿化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的高级或次高级路面。 2.机场跑道、停机坪。 3.桥涵工程: (1)二层或桥面最高高度16m及以上立交桥及路面; (2)单跨跨径Lo≥40m工程; (3)多跨总长度L≥100m工程。 4.最大管径DN≥1200mm及总长度L≥1200m的排水工程。 5.最大管么DN≥1000mm及总长度L≥1000m的给水工程。 6.机械项管工程及箱体最大宽度≥6m的渠箱沉井工程。 7.最大管径DN≥630mm的燃气工程。 8.高3m以上厚1m及以上的防洪墙工程。 9.截面净宽度Bo≥90m的隧道工程。 二类工程: 1.道路工程:四条机动车道及以上的高级路面或次高级路面。 2.桥涵工程: (1) 一层或桥面最高高度小于16m的立交桥及路面。 (2)单跨跨径Lo≥20m; (3)多跨长度L≥70m的桥涵工程。

3.最大管径DN≥1000mm及总长度L≥1000m的排水工程。 4.最大管径DN≥600mm及总长度L≥800m的给水工程。 5.最大管径DN≥325mm的燃气工程。 6.具有明渠、暗渠及截洪沟单独排洪工程。 7.截面净宽度Bo≥7m的隧道工程。 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 9.高3m以下,厚1m以下的防洪墙。 三类工程: 1.二条机动车及以上的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道路工程。 2.桥涵工程: (1)单跨跨径Lo≥10m桥涵工程; (2)多跨总长度L≥30m的桥涵工程。 3.最大管径DN≥500mm及总长度L≥500m的排水工程。 4.最大管径DN≥300mm及总长度L≥400m的给水工程。 5.最大管径DN<325mm的燃气工程。 6.具有抛石石笼砌护底护脚及其相应配套的土石方附属工程等的单独护岸护坡工程。 7.截面净宽度Bo<7m的隧道工程。 8.截面净空面积So≥4m2的砌筑沟渠。 四类工程: 1.道路工程: (1)二条机动车道(不含快速路)以下工程; (2)单独人行道。 2.桥涵工程:

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分级

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分级 城市道路等级 城市道路等级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主干道承载着市区交通的交通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城市主干道是一个城市中贯穿城市较长或最长,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道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并且全天禁行中型重型客车。 对于主干道的设施应达到以下标准:道路名称规范、公共图形标志规范,设置合理,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道无被侵占、毁坏现象,路面无明显坑洼积水;人行道平整畅通,道板、护栏等设

施完好,无损坏占用现象。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对于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而言,各级道路宽度如下:快速路40-45米,主干道45-55米,次干道40-50米,支路15-30米。对于人口低于200万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级道路的宽度均有所差异,请参看相关规范。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干路的说明: 支干道:又叫支路、街坊道路,通常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次干道:又叫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次干道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路网,广泛连接城市各区与集散主干路交通。 主干道路图片(10张)主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

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双向四车道:比如往南有两条车道相向往北也有两条就是双向四车道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研究 道路与交通工程 Road&TrafficEngineering 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研究 张云龙,李 昂 400074) 01-0019-03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ADT)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 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7500~15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6000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