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统一管理和规范公路建设,我国对公路进行了等级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公路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公路的功能、通行能力、技术标准等因素来确定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公路等级划分的标准。
一、国家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干线公路,是国家经济和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高速公路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国家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速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大、车速快、安全设施齐全,是连接各大城市的重要通道。
二、省级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是指省级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干线公路,是连接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的主要通道。
省级高速公路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省级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速公路或快速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较大、车速较快、安全设施齐全,是连接各市县的重要通道。
三、国道。
国道是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要城市的干线公路,是国家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国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国道一般采用快速路或一般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适中、车速适中、安全设施较为齐全,是连接各地区的重要通道。
四、省道。
省道是连接各市县和乡镇的次干线公路,是省级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省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省道一般采用一般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适中、车速适中、安全设施较为齐全,是连接各市县的重要通道。
五、县道。
县道是连接各乡镇和村庄的支线公路,是县级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县道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县道一般采用一般公路的标准,路面平整、车流量较小、车速较慢、安全设施相对较少,是连接各乡镇的重要通道。
六、乡村公路。
乡村公路是连接各村庄和田间地头的基层公路,是乡镇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乡村公路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是路线的重要性、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国内高速公路理想条件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包括理想 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
理想道路条件是指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为120km/h,车道宽度为3.75m, 硬路肩宽度为3.5m,左侧路缘带宽度为 0.75m,中央分隔带宽度为3.0m,纵坡为 0,具有良好的线形;
理想交通条件是指交通组成是100%的小 客车,司机都是职业驾驶员等。
≤ 45 > 45
≥ 92 0.31
≥ 79 0.67
≥ 71 0.86 接近
≥ 47 1.00 < 47 > 1.00
最大服务 交通量 (小客车 /h/车道)
650
1400
1800
2100
设计速度80km/h的高速公路服务水 平分级
密度
速度
服务水平等级
(小客车
( V/C
/km/车道) km/h)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交通流的运行情况会因上 游和下游瓶颈点压缩交通流的条件不同而有很 大变化。瓶颈处包括:匝道的合流处、交织区、 车道数减少地段以及正在维修保养的路段、事 故发生地点和路上有交通障碍的地方。在发生 交通事故的路段,不一定都是以阻塞车道的形 式形成瓶颈。因为,肇事车辆即使停在路肩上 或停靠在中央分隔带里,也会影响高速公路车 道里的交通运行。
进口匝道:从匝道连接处起,其上游 (500英尺)150m-200m,下游(2500英 尺)760m-800m的范围为进口匝道影响 范围。
出口匝道:从匝道连接处起,其上游 760m(800),下游150m(200)的范围为出 口匝道影响范围。
交织区:合流点上游150m(200)为交织区 的起点,分流点向下游150m(200)为交织 区的终点。
最大服务 交通量
交通服务等级划分标准

交通服务等级划分标准
交通服务等级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交通方式、不同路段和交通状况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交通服务等级划分标准:
1. 道路服务水平:道路服务水平是衡量道路使用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根据道路交通流状况、道路使用者感受和安全等因素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将道路服务水平划分为A至F六个等级,其中A级为最高服务水平,F级为最低服务水平。
2. 公交服务水平:公交服务水平是指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常根据发车频率、准点率、乘客舒适度、站点覆盖率等因素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将公交服务水平划分为1至5五个等级,其中1级为最高服务水平,5级为最低服务水平。
3. 地铁服务水平:地铁服务水平是指地铁系统提供服务的状况和效率,通常根据发车频率、准点率、乘客舒适度、站点覆盖率等因素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将地铁服务水平划分为A至E五个等级,其中A级为最高服务水平,E级为最低服务水平。
4. 铁路服务水平:铁路服务水平是指铁路系统提供服务的状况和效率,通常根据列车准点率、旅客舒适度、行李托运等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一般来说,可以将铁路服务水平划分为1至4四个等级,其中1级为最高服务水平,4级为最低服务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通服务等级划分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交通方式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
因此,具体的划分标准还需要根据当地交通情况进行确定。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一.引言 1.高速公路的定义及其组成 高速公路是有中央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 少有两条车道,全部立体交叉,完全控制出入的公路。 高速公路是彻底的非中断性交通流设施。在正常情况 下,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可以不停顿地连续行驶。 高速公路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高速公路基本路段(basic freeway sections); (2)交织区(weaving areas); (3)匝道(ramp junctions),其中包括匝道——主 线连接处及匝道——横交公路连接处。
• 选择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需根据不同形式公路 车辆运行规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指标。通常混 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车辆不成队列行驶,快车与慢 车的横向行驶位置各不相同,常常互相交错,因 此只能用平均运行速度和车辆延误作为衡量服务 质量的主要指标。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来说, 仅以运行速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指标是不够的, 还必须考虑车辆间相互靠近的程度即车头间距的 大小,只有当车头间距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不会 影响司机自由选择车速。因此,从车辆特征出发, 宜选用车流密度、平均运行速度和交通流状态作 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三、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1.最大服务交通量 M SVi CB (V / C) i
(6-37)
2. 单向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CD M SVi .N. fW . f HV . f P
(6—38)
将式(6-37)代入得
CD CB (V / C) i N fW f HV f p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通行能力1.1 路段通行能力取值注:本表适用于一般交通项目,对通行能力取值要求比较精确的项目应另行计算。
参考材料:彭国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与技术审查ppt: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1.2 交叉口通行能力(1)适用于不需要进行各进口道分析和计算车道延误的项目:交叉口通行能力取值资料来源:?简化的估算公式:C=800*n (n≤10)C=800*n+300*(n-10)(n›10)n为进口车道数,不区分左直右;(2)需要进行进口道分析和计算车道延误的项目:软件计算(文件夹里提供)。
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路段和交叉口分别取值,标准如下:路段饱和度与服务水平对应关系表信号交叉口饱和度与服务水平对应关系表注:A——非常畅通。
交通量小,自由流,驾驶自由度大,可自由地选择所期望的速度,使用者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其他车辆的影响。
B——畅通。
交通量有所增加,但受其它车的影响仍然较小。
C ——基本畅通。
交通运行基本上还处于稳定状态,但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变大。
D ——轻度拥堵。
交通量还没有超过道路最大通行能力,但速度和驾驶自由度受到严格限制。
E ——中度拥堵。
交通量达到了道路最大通行能力,交通运行对干扰很敏感,并很容易出现塞车。
F ——严重拥堵。
交通流处于不稳定状态,走走停停,经常出现由于交通量过大引起的塞车。
公路的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的等级划分标准公路是连接城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其等级划分标准对于交通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公路等级主要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公路在设计标准、通行能力、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将对各个等级的公路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高速公路是指设计车速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具有分隔带和设施完备的公路。
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车道数、路基宽度、坡度、水平曲线半径、纵坡、桥梁、隧道等设施的要求。
高速公路在保证车辆安全高速通行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公路网络。
一级公路是连接省会城市的主要干线公路,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车道数、路基宽度、坡度、水平曲线半径、纵坡等要求。
一级公路在连接重要城市和地区的交通枢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交通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二级公路是连接地级市和县城的次干线公路,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车道数、路基宽度、坡度、水平曲线半径、纵坡等要求。
二级公路在连接县域交通枢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三级公路是连接乡镇和村庄的支线公路,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车道数、路基宽度、坡度、水平曲线半径、纵坡等要求。
三级公路在连接乡村交通要道,对于方便农民出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级公路是连接村庄和自然村的村村通路,其标准包括,设计车速、车道数、路基宽度、坡度、水平曲线半径、纵坡等要求。
四级公路在连接村庄和自然村,对于方便农民出行、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在公路等级划分标准中,不同等级的公路在设计标准、通行能力、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交通需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公路等级,有利于提高公路网络的整体运输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公路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公路的功能和地位来划分的,不同等级的公路在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亚平裴玉龙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常成利【摘要】以大量实测交通流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的运行特性,提出等级公路服务水平衡量标准;通过双车道公路延误分析,建立了延误-流量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定模型参数,籍此确定双向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并给出了适合我国道路交通实际的不同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以及105国道广东境内中山段等公路路段进行服务水平评估,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某些瓶颈路段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延误-流量模型评估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方式的快捷通达,人们的时效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行已不仅仅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还可能是为了旅游、娱乐和消闲。
因而,人们越来越追求出行的质量和效益。
服务水平正是这样一种衡量出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它代表着可以提供给道路使用者快速、舒适、便利和经济等指标水平的满意程度。
在实际的交通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公路服务水平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新建或扩建交通设施需要确定车道宽度和车道数;评价道路改建后的交通运行特性和服务水平,进而为确定道路使用者的费用、油耗,以及受空气、噪音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提供基本参数值。
因此对道路服务水平进行系统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衡量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以下简称HCM)把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以下简称LOS)定义为描写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与乘客的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1]。
选择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应根据不同形式公路车辆运行规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指标。
通常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车辆不成队列行驶,快、慢车在同一车道混合行驶,超车造成的被动延误较大。
公路级别划分标准

公路级别划分标准
公路级别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是最高等级的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是国家的交通大动脉。
它连接着各大城市,承担着大量的长途运输任务,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一级公路是次高等级的公路,连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地区的交通主干线。
它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都很高,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较低等特点。
二级公路是中等等级的公路,连接着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适中,具有一定的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是较低等级的公路,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或城乡之间,是公路网的基础。
它们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是农村地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划分等级外,公路还可以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等。
这些公路的等级标签可能与实际等级不完全相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亚平裴玉龙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常成利【摘要】以大量实测交通流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的运行特性,提出等级公路服务水平衡量标准;通过双车道公路延误分析,建立了延误-流量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定模型参数,籍此确定双向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并给出了适合我国道路交通实际的不同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以及105国道广东境内中山段等公路路段进行服务水平评估,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某些瓶颈路段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延误-流量模型评估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方式的快捷通达,人们的时效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行已不仅仅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还可能是为了旅游、娱乐和消闲。
因而,人们越来越追求出行的质量和效益。
服务水平正是这样一种衡量出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它代表着可以提供给道路使用者快速、舒适、便利和经济等指标水平的满意程度。
在实际的交通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公路服务水平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新建或扩建交通设施需要确定车道宽度和车道数;评价道路改建后的交通运行特性和服务水平,进而为确定道路使用者的费用、油耗,以及受空气、噪音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提供基本参数值。
因此对道路服务水平进行系统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衡量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以下简称HCM)把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以下简称LOS)定义为描写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与乘客的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1]。
选择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应根据不同形式公路车辆运行规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指标。
通常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车辆不成队列行驶,快、慢车在同一车道混合行驶,超车造成的被动延误较大。
因此,采用平均运行速度和车辆延误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
但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来说,仅以速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指标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车辆间相互靠近的程度即车头间距的大小,只有当车头间距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不会影响司机自由选择车速。
因此,宜选用车流密度、平均运行速度、交通流状态(V/C比)和最大服务流率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412-02-01)2.等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2.1 二、三、四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从断面形式而言,二、三、四级公路均为双车道公路,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干线公路和非干线公路均为双车道公路,其交通条件和道路条件与国外同类道路相比,混合交通现象较为严重的特点十分突出。
因此,本文侧重讨论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
2.1.1 延误分析在双车道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因为被动排队行驶而增加了运行时间。
此外,超车行为也会造成延误。
如果超车视距不足,即使车辆已经行至对向车道,也可能会因为对向来车而中途放弃超车,被迫回到原来车道上被动跟驰行驶,从而形成延误。
尽管延误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但是野外数据的采集非常困难。
以现有的观测手段,求算延误时间只能通过对车牌号的方法,但该观测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替代指标。
国外有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观测段内小于某一车头时距的车辆数占整个观测段内车辆数的百分率可以作为延误率的替代指标[2][3]。
2.1.2 延误-流量模型根据车辆跟弛分析研究,并参照美国HCM ,将延误车头时距上限定为5秒[1][2],即车头时距在5秒以内都有延误。
取统计时间间隔为5分钟,将5分钟内的混合车流用车辆折算系数标准换算为纯小客车流,然后计算延误百分率。
图1是北京地区顺平、京开、通顺、京良二级公路共四个路段的数据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得到的延误百分率与流量关系散点效果图。
从散点图上看,随着流率的增大,延误率也在增大,并呈二次抛物线形状,但与抛物线形状不同之处在于延误率并不是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下降,而是趋近于通行能力点对应的延误百分率值,其模型与函数Y=X /(1+X)比较相似。
当流量超过通行能力以后,小时流率不再增大,而延误率继续增大。
因此,应对该函数模型进行修正,并建立如下模型:式中:DB 为延误率(%),Q0 为小时流率(pcu/h ),b 为回归系数,c 为指数。
图1 延误率-流量散点关系bQ Q DB CC+=01020304050607080901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标准车小时流量(pcu/h)延误率(%)(1)由于交通流数据的离散性比较大,只有其统计特性才能够很好地描述交通流特性,因此要对流率和延误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拟合曲线的参数。
用相关系数可以说明回归效果显著与否。
相关系数R 的表达式如下: R =∑∑∑∑∑∑∑−⋅−−])([])([2222i ii iii i i y y n x x n y x y x n (2)为了减少随机误差,对流量值按10辆汇总统计,得到一组流率和延误数据,将流率和延误原始数据代入公式(1),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回归分析后,得到各模型参数回归值:指数c=1.099,回归系数b=1622.78,相关系数 R=0.9503。
从计算结果看,相关系数较大(大于0.85),表明回归拟合效果显著,所选择的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为简单起见,将模型参数简化为:c=1.1,b=1623。
简化后模型如下: 1623Q Q DB 1.101.10+=(3)图2为汇总数据的散点拟合回归曲线。
图2 延误-流量散点拟合回归曲线。
2.1.3 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对于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延误率作为服务水平分级的主要指标,以速度和流率作为辅助分级指标,可以大大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
根据上述延误与流量关系分析及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参照美国HCM 服务水平分级标准,结合我国公路具体情况,确定二、三、四公路分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二、三、四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服务水平等级延误百分率 速度(km/h )服务流率(辆/h ) 一 30% 74 400 二 45% 53 650 三 60% 45 1000 四>60%,100%<45>1000,<C注:C 为标准双向双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
以中型车为标准车。
2.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由第一节分析知,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选用车流密度或车道占有率(密度的另一01020304050607080901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标准车小时流量(pcu/h)延误率(%)种表示方式)、平均运行速度和交通流状态(V/C 比)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现根据美国HCM 服务水平分级(六级)标准,并结合我国公路服务水平分级(四级)标准,参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理想条件下交通流各参数之间的关系[3],推荐在纯小客车流的理想条件下平原微丘区地形以小客车为标准的设计车速分别为120 km/h 和100 km/h 的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平均行程速度km/h V/C 比 最大服务流率 pcu/h 服务水 平等级最大密度 veh/km/lane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一 ≤8 ≥113 ≥94 ≤0.45 0.38 900 750二 ≤19 ≥82 ≥74 ≤0.78 0.70 1550 1400三 ≤29 ≥65≥62≤ 0.93 0.90 1850 1800四≤42 > 42≥48> 48 ≥48 > 48≤ 1.00 不稳定1.00 2000 2000不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注: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通行能力C 取为2000 pcu/h/lane 。
实际上,任何一条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都不可能出现理想条件下的单一小客车流,所以,对于具体某一条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应根据实际的交通构成比例等条件,将理想条件下的小客车车流密度转换成实际条件下相应的混合车流密度。
表3给出了大中型车混入率分别为10%、15%、20%和25%时,不同货车混入率下的高速公路混合车流的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表3 混合车流服务水平分级指标10%混入率15%混入率20%混入率25%混入率服务水 平等级 密度 速度 SFL密度 速度 SFL密度 速度 SFL密度 速度 SFL一 ≤8 112 900 ≤8 106 850 ≤8 100 800 ≤894 750 二 ≤18 75 1350 ≤18 72 1300 ≤18 70 1250 ≤18 67 1200 三 ≤28 60 1700 ≤28 57 1600 ≤28 55 1550 ≤28 54 1500 四≤39 48 1850 >40 不稳定 ≤38 46 1750 >40 不稳定 ≤36 48 1700 >40 不稳定 ≤35 471650 >35 不稳定注:密度单位为veh/km/lane ;速度单位为km/h ;SFL 表示每车道服务流率,其单位为veh/h 。
3.实例分析3.1 广深高速公路和广佛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析表4和表5分别为1998年11月在广深和广佛高速公路上实测的交通流数据[5][6]。
从表4可看出,高速公路上小客车为主要车型组成,广佛高速公路和广深高速公路小客车分别占51%和57%,其货车混入率均在25%以下。
表 4 广深和广佛高速公路交通组成路段小客车微型车大中型车不定型车广深高速公路57 12 25 6 广佛高速公路51 14 23 12表 5 广深及广佛高速公路交通流状况路段高峰小时流量pcu/h/lane 高峰小时速度km/h地点平均速度km/h单车道最大密度pcu/kmV/C比广深高速公路1150 80 108 14.4 0.58 广佛高速公路1908 60 70 31.8 0.95 注:表5中的C值取2000辆/h/车道。
从表5可看出,广深高速公路全路段服务水平在二级以上,即使在高峰期,也能达到较高服务水平。
广佛高速公路路段服务水平在三、四级之间,其交通状况已接近饱和流状态,高峰期塞车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有必要对车道数进行重新论证和规划设计。
车道数由下列公式确定:N = DDHV/(SFL*PHF)(4)DDHV = AADT*K*D (5)式中,N为车道数,DDHV为定向设计小时交通量,SFL为每车道服务流率,PHF为高峰小时系数,AADT为年平均日交通量,K为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比,D为方向分布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