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习题

静脉输液习题
[5]输人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之间须输入少量_____________待血液即将输完时,继续滴人少量_____________
[6]一般溶液的输入速度可稍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入速度宜慢。
[10]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药物,________或________溶液。以防止血液变质。
E、主动脉入口
[5]作头皮静脉输液时,下列哪项不妥?
A、备好所需的用物及台灯
B、备好头皮针和等渗盐水注射器
C、操作者应立于患儿头端操作
D、针头向离心方向穿刺
E、进入静脉后先固定再调节好滴速
[6]为增强肠瘘病人的抵抗力,可输入
A、5%葡萄糖溶液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中分子右旋糖酐
D、5%碳酸氢钠溶液
E、水解蛋白
[17]小儿头皮静脉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外观微蓝色
B、无搏动
C、管壁充盈,不易被压瘪
D、不易滑动,便于固定
E、血流方向为向心运动
[19]下列哪项不属于输液反应: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静脉炎
D、空气栓塞
E、循环负荷过重
[20]库血的有效保存期是:
A、7-10日
B、14-21日
C、25-30日
B、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上1/2处
C、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下1/2处
D、下颁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上1/3处
E、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下1/3处
四、多项选择题
[1]输液的目的为:
A、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B、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C、利尿消肿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及第十六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及第十六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第十六章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输液引起的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A)A.栓子阻塞肺动脉入口B.栓子阻塞肺静脉入口C.栓子阻塞主动脉入口D.栓子阻塞上腔静脉入口E.栓子阻塞下腔静脉入口2.在输血前准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抽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B.采血时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C.从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D.应检查血的质量E.若血的温度太低,可在热水中稍加热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时(C)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大量输血后反应E.疾病感染4.在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E)A.检查血库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min 后再输入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5.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泡沫痰的原因是(B)A.输入致热物质B.输入速度过快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D.输入空气栓子E.输入变质液体6.输血是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方法错误的是(E)A.停止输血B.双侧腰部热敷C.碱化尿液D.视需要用升压药E.闭尿者增加入水量7.当发生溶血反应,护士首先应(A)A.停止输血B.通知医生C.0.1 %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D.给患者平卧位E.热水袋敷双侧腰部8.静脉输液的速度,成人一般为(滴/ 分)(A)A.40~60 B .60~80 C .20~40 D.80~100 E .100~110 9.肺水肿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的作用是(B)A.使毛细血管扩张 B .提高肺泡内氧分压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防止肺部感染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10.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包括(D)A.立即使病人端坐,两端下垂B .高流量氧气吸入C.使用镇静剂、强心药、利尿剂D.大量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E.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11.输液过程中,发现针头阻塞的处理方法是(D)A.抬高输液架,增加压力B.用手按压输液管,使针头通畅C.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加压冲通针头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E.调整针头位置12.临床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使(D)A.静脉炎 B .肺水肿 C .心力衰竭D.发热反应 E .过敏反应13.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原则时(C)A.输液的速度不要太快B.液量不要过多C.避免感染和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D.输液前使用抗组胺类的药物E.输液前使用激素类药14.墨菲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A)A.墨菲式滴管有裂缝B.输液管管径粗C.患者肢体位置不当D.输液速度过快E.压力过大15.因静脉痉挛导致输液滴注不畅的处理方法是(D)A.减慢滴速 B .加压输液 C .抬高输液瓶D.局部血管进行热敷E.调整肢体位置16.输液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D)A.发绀、胸闷 B .心悸、烦躁不安 C .胸痛、咳嗽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E .面色苍白、血压下降17.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E)A.5%的葡萄糖溶液 B .10%的葡萄糖溶液 C .0.9 %的氯化钠溶液D.5%的碳酸氢钠溶液E.低分子右旋糖酐18.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患者突然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出泡沫血性痰,下列急救措施中何项不妥(C)A .立即停止输液B .高流量吸氧C .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D .四肢 轮流结扎E .遵医嘱给予强心剂何利尿剂 19.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 E )A .改变针头位置B .提高输液瓶C .用手挤压橡胶管,使针头通畅D .局 部热敷E .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20.输入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的溶液是( A )A .0.9 %的氯化钠溶液B .5%的葡萄糖溶液C .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D .10% 葡萄糖酸钙溶液E . 5%葡萄糖溶液21.静脉输液利用何种原理( C )A .负压作用B .虹吸作用C .液体静压D .空吸作用E .以上都不是 22.输液时,病人诉胸部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此属( E )E .空气栓塞23.溶血反应第二阶段的典型症状是( C )尿 D .少尿或无尿 E .寒战发热24.不易快速大量输液的疾病有( D )E .休克 填空题入[40~60 滴/ 分] ,儿童每分钟滴入 [20~40滴/ 分] 。

静脉输血

静脉输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内容: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一节静脉输液定义: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治疗方法。

一、临床补液原则1、先胶后晶、先盐后糖2、先快后慢3、宁酸勿碱、宁少勿多4、补钾四不宜输液后,尿量增加到40ml/h时,需要适当补钾。

补钾时注意不宜过浓(浓度不超过%),不宜过快(不超过20mmol/h),不宜过多(成人每日不超过5g,小儿体重),不宜过早(见尿后补钾)。

输液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随时观察患者反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二、周围静脉输液法周围浅静脉分布于皮下的肢体末端静脉,表浅、安全①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紧急输液时、采集血标本、静脉注射、PICC)②手背静脉网(首选)③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网(小儿),由于下肢活动受限,且危险性高,较少选用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中心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由麻醉师或有经验的医生、护士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完成。

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在下颌角下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于锁骨上方穿过深筋膜,最后汇入锁骨下静脉。

特点是行径表浅、位置固定,易于穿刺,但不可多次穿刺。

临床上常用医用人体硅胶管插入静脉内。

该管的特点:质软、光滑、无毒、不易老化、对组织刺激性小、有短期的抗凝作用,能在静脉内停留较长时间【适应症】①需要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②为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测量中心静脉压。

③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有刺激性药物或行静脉高价营养输液。

【穿刺部位】在近锁骨中点上缘与下颌角联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用物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和差错事故发生。

2、仔细选择穿刺点,穿刺点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4、防止硅胶管内发生凝血。

5、穿刺点上的敷料每日更换,潮湿后立即更换,并按正确方法进行消毒。

基础护理学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目的】
静脉输液的目的 测量中心静脉压
【用物】
同密闭式静脉输液
无菌穿刺包等
13- 44
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输液法
【操作步骤】(以三向瓣膜式导管为例)
评估并选择静脉 知情同意 摆放体位
确定穿刺点并测量导管预臵长度及臂围
皮肤消毒
建立无菌区
13- 45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排气
固定
13- 24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操作步骤】 (静脉留臵针输液法)
1. 同头皮针静脉输液法1~6 8. 固定 2. 连接留臵针与输液器 3. 排气 4. 选择穿刺部位 5. 消毒皮肤 6. 二次核对 9. 调节滴速 10.再次核对 11.操作后处理 12.封管 13.再次输液的处理
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的位臵
静脉痉挛-局部热敷
13- 52
七、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茂菲滴管液面过高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
然后打开调节孔
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
输液瓶
13- 53
七、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
【用物准备】
同密闭式静脉输液 无菌包
另备:普鲁卡因注射液、枸橼酸钠生理盐水等
13- 35
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操作步骤】
选择体位 选择穿刺点并消毒 开包铺巾 备水枪及硅胶管 局部麻醉 射管 接输液器输液 固定并调节滴速 暂停输液的处理 再行输液的处理 输液完毕的处理

低分子右旋糖酐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3)对症处理:呼吸困难——氧气吸入;喉头水肿——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过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疗
4)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或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5)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
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临床表现&发生机制】一般输血10~15ml后即可产生症状。
1)开始阶段:由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和所输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病人表现为头胀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等。
(3)自体输血:不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1)术中失血回输:将腹腔内的血液经收集、抗凝、过滤、洗涤后,经静脉回输给病人。
2)术前预存自体血:术前2~3周内,定期反复采集血液保存,待手术需要时再回输。
2.成分血
(1)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2)洗涤红细胞3)红细胞悬液
(2)白细胞浓缩悬液:保存于4℃环境,48小时内有效。
3)中药治疗,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4)超短波理疗。
5)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胸闷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濒死感觉。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原因】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循环有关。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及改善微循环血量。
5.输入脱水剂,以消除脑水肿、组织水肿。
一、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补充热量和水分。如5%葡萄糖,10%葡萄糖。
(2)等渗电解质溶液:补充水和电解质。如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119P)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119P)

根据病情需 要,有计划 地安排输液 顺序,如需 加入药物, 应合理安 排,注意配 伍禁忌。
输液前应排 尽输液管及 针头内的空 气,药液滴 尽前按需要 及时更换输 液瓶或拔针 严防造成空 气栓塞。
加强巡视耐 心听取主诉 严密观察 输液部位
的皮肤 针头 输液管 输液滴速 及时处理 输液故障
留置针输液 一般留置3~ 5d,不超过 7d,输液前 后检查穿刺 部位,询问 病人有无不 适,发现异 常,及时处 理;每次输 液后嘱病人 穿刺部位不 要用力过猛
静脉输液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操作步骤
1.密闭式输液法
利用原装密封瓶 插入输液器进行
输液的方法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操作流程
核对 检查
准备 药液
记录 挂卡
调节 滴速
核对 解释
固定 针头
初步 排气
静脉 穿刺
皮肤 消毒
再次 排气
整理 嘱咐
更换 液体
巡视 观察
拔针 按压
整理 记录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输 液 管 排 气 法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系 止 血 带 方 法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静 脉 穿 刺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针头固定方法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均保持在恒定的范围,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在疾病和创伤时,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通过静脉输液和输血,可以迅速有效地补充机体丧失的体液和电解质,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护士必须熟练第一节静脉输液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一)静脉输液原理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在输液系统内形成压力,当其压力高于静脉压时既可将溶液或药液输入体内。

因此,要使溶液或药液进入体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输液瓶与静脉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二是输液瓶液面必须与大气压相通(软包装液体除外);三是输液管道必须保持通畅。

(二)静脉输液目的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常用于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如剧烈呕吐、腹泻、大手术后、烧伤等患者。

2.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常用于抢救大出血、严重烧伤、休克等患者。

3.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禁食、胃肠道吸收障碍、大手术后的患者。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如加入抗生素治疗感染;输入解毒药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静脉输液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一)晶体溶液晶体溶液(crystalloid solution)的特点是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能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可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失衡。

常用的晶体溶液包括:1.葡萄糖溶液可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减少蛋白质消耗,防止酮体产生,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通常用于静脉给药的稀释剂,临床常用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晶体溶液 的分子小, 在血管内 存留时间短
对纠正体内 电解质失调 效果显著
常用的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5%GS、10%GS 等渗电解质溶液:0.9 %NS、 5 %GNS、复方氯化钠溶液 碱性溶液:常用4%、1.4%NaHCO3 (呼吸功能不全者限用)、11.2 %、 1.84%乳酸钠(休克、肝功能不全、缺 氧、右心衰或新生儿不宜)


评价

正确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操作规范,准确,能达到治疗目的。 局部无肿胀、疼痛,未出现输液反应。 治疗性沟通有效,病人感到安全,能 够配合。
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
适用于:

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

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
物,或静脉高营养疗法

周围循环衰竭需测中心静脉压者
输液微粒
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 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
1~15μm , 大 的 直 径 可 达
50~300μm。
输液微粒污染
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
粒随液体进入人体 ,对人 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微粒的来源
溶液水质及原材料 制剂生产过程污染 输液容器材料、玻璃、橡胶塞
输液器具及加药器具
输液环境与操作过程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仔细选择穿刺点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防止硅胶管内发生凝血 穿刺点上的敷料应每日更换,潮湿后要 立即更换,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适用于

长期不能进食或丢失大量液体者 各种原因所致的大出血 需较长时间接受化疗的患者 需测定中心静脉压或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 搏导管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 2.输液微粒污染 3.全血4.新鲜血 5.直接交叉相容配血试验(direct chiasm compatible blood compatibility test) 6.间接交叉相容配血试验(indirect chiasm compatible blood compatibility test) 7.自体输血 8.大量输血二、填空题1.静脉输液是利用和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

2.静脉补钾时不宜、不宜、不宜、不宜。

3.静脉输液的原则是、、、。

4.常见输液故障有、、、。

5.全血分为和。

6.大量输注库存血时,可引起和。

7.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应先从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移动,做到的使用静脉。

8.静脉输液时,应根据、和来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成人滴/分,儿童滴/分。

9.库存血一般在℃冰箱内冷藏保存,保存期为。

10.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11.大量快速输入库存血,常可引起倾向,因此,在大量输血的同时要注意的补充。

12.静脉输血时需评估病人的、、及、、。

13.自体输血有术前、术前和术中三种形式。

14.大量输血的常见反应有、、。

三、选择题(一)A型题(1~27题)1.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 D.出血倾向E.空气栓塞2.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A.半卧位 B.端坐位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3.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采取的正确体位是()A.平卧位 B.半卧位 C.坐位 D.坐位,双下肢下垂 E.中凹位4.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A.0.2% B.0.3% C.0.4% D.0.5% E.0.6%5.下列关于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哪一项是错误的()A.备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B.需有两个人核对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C.输血前先输少量生理盐水D.从血库取出库存血后勿剧烈振荡E.冬季库存血在输入前应加温以免寒冷刺激6.病人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A.低血钙 B.低血钾 C.低血磷 D.高血铁 E.高血钠7.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A.头部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B.寒战、高热C.呼吸困难、血压下降D.瘙痒、皮疹E.少尿8.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表现是()A.咳嗽、气促、胸闷伴粉红色泡沫样痰B.手足抽搐、心率缓慢、血压下降C.皮肤瘙痒、寻麻疹、眼睑水肿D.寒战、高热、头部胀痛E.腰背痛、少尿9.在抢救溶血反应时,为增加血红蛋白在尿中的溶解度,减少沉积,避免肾小管阻塞,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A.枸橼酸钠 B.氯化钠C.碳酸氢钠 D.乳酸钠E.5%葡萄糖氯化钠10.在溶血反应中,当凝聚的红细胞溶解,大量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时所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胸闷、呼吸急促 B.寒战、高热C.胸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D.黄疸、血红蛋白尿E.少尿或无尿11.大量输血时出现手足抽搐、出血和血压下降,应加入的药物是()A.5%碳酸氢钠 B.10%葡萄糖酸钙C.0.9%氯化钠 D.10%氯化钾E.11.2%乳酸钠12.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的溶液是()A.5%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盐水C.0.9%氯化钠 D.复方氯化钠溶液E.5%碳酸氢钠溶液13.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A.测量血压、脉搏、呼吸B.通知医生和家属C.安慰病人,控制病人情绪D.热敷腰部,控制腰痛E.停止输血,给病人吸氧并保留余血14.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15.下列关于输血发生溶血反应时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立即停止输血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C.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D.肾功能衰竭者多饮水以排除毒素E.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16.下列哪一项不是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A.少尿或无尿 B.尿素氮增高C.高钾血症 D.尿内有脓细胞E.酸中毒17.下列哪一项不是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原因()A.病人是过敏性体质 B.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C.供血者有过敏史 D.快速输入低温库存血E.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食物或药物18.下列哪一项不是预防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措施()A.输血前注射肾上腺素0.5~1mlB.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C.输血员在献血前禁食致敏食物D.对过敏体质的病人在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E.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19.下列哪一项不是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A.血液储存过久 B.输入异型血液C.血液被细菌污染 D.血液保存温度不当E.输血速度过快20.一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空气栓塞E.细菌污染反应21.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护士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通知医生 B.给病人吸氧C.安慰病人 D.立即停止输液E.协助病人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22.为缓解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可协助病人采取下列哪种体位()A.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B.左侧卧位,防止空气阻塞肺动脉口C.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D.抬高床头15~30°,减少回心血量E.抬高床头20~30°以利于呼吸23.一病人静脉点滴青霉素30分钟后,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判断此病人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空气栓塞E.细菌污染反应24.一病人外伤后需紧急输血,因时间紧迫,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后,为了尽早将血输给病人,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5分钟后为病人输入。

当输入10分钟后,病人感到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此病人最可能出现了什么反应()A.过敏反应 B.溶血反应 C.高钾血症 D.酸中毒 E.低血钙25.护士为一急需输血的病人输血时,为了尽早将血输给病人,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5分钟后为病人输入。

当输入10分钟后,病人感到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什么原因造成的()A.输入了对病人致敏的物质B.输入了异型血液C.输入了库存血D.输入前将血液加温,破坏了红细胞E.枸橼酸浓度过高26.溶血反应时的致死原因是()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C.肾功能衰竭 D.过敏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27.预防溶血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输血前预防性的给予抗过敏药物B.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血交叉配血试验,保证结果正确C.输血前需由两人重新核对姓名、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相符时方可输入D.取回的血液不能剧烈振荡或加温E.输入的血液内不能加入其他药物(二)B型题(28~42题)(28~32题)A.血液病病人 B.凝血因子缺乏者C.血浆蛋白较低的病人 D.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E.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28.全血适用于()29.库存血适用于()30.新鲜血浆适用于()31.保存血浆适用于()3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33~37题)A.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 B.中小手术者C.粒细胞缺乏伴严重感染的病人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E.携氧功能缺陷33.浓集红细胞适用于()34.洗涤红细胞适用于()35.红细胞悬液适用于使用()36.白细胞浓缩悬液适用于()37.纤维蛋白原适用于()(38~42题)A.致热原 B.多次输血C.输入异型血 D.输入速度过快、量过多E.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38.过敏反应是由于()39.溶血反应是由于()40.发热反应是由于()41.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是由于()42.静脉炎是由于()(三)X型题(43~56题)43.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B.局部组织发痒C.局部组织肿胀 D.局部组织发暗E.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44.对输液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非代谢性颗粒杂质 B.是代谢性颗粒杂质C.其直径一般为1~15μm D.其直径一般为1~12μm E.少数可达50~300μm45.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可能原因是()A.压力过高 B.针头紧贴血管壁C.针头阻塞 D.静脉痉挛E.针头滑出血管外46.防止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的有效措施是()A.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不能离开B.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C.开放式输液时要及时添加药液D.输液导管连接处要紧密E.要用一次性输液器47.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A.有无输液反应 B.有无液体外渗C.液体是否滴完 D.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E.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48.输入液体速度不宜过快的病人有()A.发热病人 B.婴幼儿C.严重脱水的病人 D.患心肺疾病的病人E.年老体弱的病人49.静脉输血的适应症有()A.严重感染者 B.低蛋白血症的病人C.造血功能低下者D.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病人E.消瘦的病人50.输液时防止空气栓塞的护理措施是()A.认真计算输液量 B.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C.排尽输液管内的气体 D.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E.加强巡视,防止药液渗出51.无菌药液自输液瓶输入到静脉内应具备的条件是()A.液体瓶必须有一定的高度B.需要具有一定的水柱压C.液面上方必须与大气隔绝D. 液面大气压强大于静脉压E.输液管道通畅52.晶体溶液的特点有()A.分子大B. 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C. 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D.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E.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53.胶体溶液的特点是()A.分子小B.在血液内存留时间短C.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D.可改善微循环E. 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54.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A.输入致热物质B. 输入的溶液有刺激性C.输入药物制品不纯D. 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E.输入液体温度过低55.液体不滴的常见原因是()A.针头滑出血管外B.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C.针头阻塞E压力过高 E.静脉痉挛56.成分输血时应注意()A. 采血后24小时内输入体内B. 输入前均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输血前应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D.护士应全程守护在患者身边E.先输全血,后输成分血57.对新鲜血的描述,正确的是()A.保存24h的血液B. 保存一周内的血液C. 保存2~3周内的血液D.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E. 适用于血液病患者58.静脉输血应遵循以下原则()A.输血前一般情况下要做血型鉴定B.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同型血液输注C.成分输血可考虑异型血液输注D. 异型血液输注一次最多不超过400mlE. 异型输血要求直接、间接交叉配血试验都是阴性59.静脉输血时应注意()A.严格查对制度B.输血前需用复方氯化钠溶液建立静脉通路C.血液内不可加入过多药物D.输完的血袋需保留24hE.一旦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60.一位护士通过检查取来的库血,认为血液不能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