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市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上海新初三物理知识点

上海新初三物理知识点

上海新初三物理知识点上海新初三物理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基础物理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 弹力:物体受压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的直线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相等。

5. 简单机械:- 杠杆: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来改变力的大小或方向。

-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简单机械。

- 斜面:通过增加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6.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间热能的传递量。

-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随温度变化而发生体积变化的现象。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质的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电荷的流动。

-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8.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电阻器首尾相连,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电阻器两端并行连接,电压相同。

9. 磁现象:-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10.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涵盖了以下知识点(根据沪科版教材):
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 纯物质与混合物
- 分子与原子的结构
- 原子核与电子的结构
-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 金属、非金属与半金属的性质
2. 机械与能量
- 力的作用及力的类型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物体的运动和力学常识
-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 功和功率的概念
- 动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3. 镜子与光学
- 光传播的直线性和透明性
-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
- 变焦镜的调节和使用
- 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
4. 电与电路
- 电流和电量的概念
- 静电与导电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开关与灯泡的使用
- 电阻与电功率的计算
- 电阻和电导的关系
5. 核能与核物理
- 放射性与核变反应
- 能量守恒定律与质能转化
-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半衰期
- 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6. 运动与控制
- 机械工作的标准单位
- 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 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类型
- 运动仿生学的概念
- 信息的传输与控制
这些知识点是根据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内容总结而来,可能与其他教材有所不同。

建议以自己学校所采用的教材为准,具体参考教材的章节和内容。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沪科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沪科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沪科物理九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其中沪科知识点在教育界有着较好的口碑。

本文将以沪科标准为基础,详细介绍九年级上册物理的知识点。

1. 物理量与单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变化的一门学科。

在物理学中,我们常用物理量来描述和衡量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为了统一衡量标准,我们引入了单位的概念。

常见的物理量单位包括米、千克、秒等。

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与加速度是物体运动中的关键概念。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可以用公式v = s / t表示,其中v表示速度,s 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

而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公式a = (v2 - v1) / t表示,其中a表示加速度,v2和v1分别表示末速度和初速度,t表示时间。

3. 力和牛顿定律力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根据牛顿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公式F = ma表示,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而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等性和反向性。

4. 压力和密度压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对其单位面积的作用,可以用公式P =F / A表示,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可以用公式ρ = m / V表示,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5. 功和能功是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效果,可以用公式W = F · s表示,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距离。

能是物体进行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

动能可以用公式E = 1/2·m·v^2表示,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势能可以用公式E = m·g·h表示,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6. 电路与电阻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可以用公式I = Q / t表示,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t表示时间。

上海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上海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上海物理九年级知识点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运动的描述可以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方面进行。

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

它是一个矢量量,并且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它是一个标量量,并且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速度可以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两种。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它是一个矢量量,并且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可以分为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两种。

二、力和运动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1.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力都需要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

2. 惯性和质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或滚动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三、能量和机械运动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1.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作用,可以用力与位移的乘积表示。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平方的一半。

四、静电和电流静电和电流是跟电学相关的物理知识点。

1. 静电静电是指电荷在物体之间通过摩擦、接触或感应而产生的现象。

静电力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电流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传输。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商。

五、光的传播和光的成像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

光的传播和光的成像是光学的基本知识点。

上海市物理初三知识点

上海市物理初三知识点

上海市物理初三知识点上海市的初三物理课程通常涵盖了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一些进阶概念。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重力: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 弹力:弹簧弹力的胡克定律(F=kx)。

-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矢量性质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2. 运动学:-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 曲线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3. 能量和功:- 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原理。

- 机械能: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p=F/A)。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和特点。

-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计算。

5. 热学基础:-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和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膨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膨胀现象。

- 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

6. 电学基础:- 电荷和电流:电荷的性质和电流的形成。

-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

- 欧姆定律: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特点。

7. 磁学基础:- 磁体和磁场:磁体的性质和磁场的描述。

-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和电磁铁。

-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发电机的原理。

8.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特性和应用。

- 反射: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成像特点。

- 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9. 声学基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声速:声速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 回声:回声的原理和应用。

这些知识点是上海市初三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初中物理的一部分,九年级上物理涉及到很多基础的物理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整理和介绍一些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的知识点。

一、力与压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衡量。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些不同类型的力。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大气压力和液体的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指的是由一个或几个简单机械组合成的机械装置。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杠杆、滑轮、斜面和齿轮等几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通过学习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传递。

三、声与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机械波,而光是由电磁波传播而成。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包括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音量的计量单位。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

四、电与磁电和磁是物质中的两种基本相互作用形式,也是九年级上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学习了电的产生和传导,包括静电、电路和电流等概念。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磁的产生和特性,包括磁场、磁力线和电磁感应等内容。

五、热与温度热是能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一种形式,而温度是衡量物体热能状态的物理量。

在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热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辐射和对流,也学习了温度的测量和单位以及物体的热膨胀等相关知识。

通过对九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的知识点的整理和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力学、声光电磁和热学等众多领域。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的规律和现象,也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学习中要注重动手实验和观察。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物理的知识和原理。

同时,也要注重理论性的学习,掌握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

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领会物理的魅力。

沪教版新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新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压力和压强6.1 密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类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自己的一种特征;①每种物质都有它确立的密度,关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②不一样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一样,平常习惯上讲的“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状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某些条件下(如温度、状态、压强等外界要素)改变时,将会发生变化。

4、公式:m,式中 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V 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 m3; 表V示密度,单位为千克 /米 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知识点解读:( 1)因为密度是物质自己的一种特色,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类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关, 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 是丈量密度大小的公式, 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2)同种物质在必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不可以以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3)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一准时,m 1 1 。

m 22(4)不一样物质的物体, 在体积相同的状况下, 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物体的质量与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准时,m 11 。

m 22(5)不一样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状况下,密度大的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准时,V 12。

V 215、单位:国际单位: kg/m3,常用单位: g/cm3。

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

1kg/m3=10 3 g/cm3 水的密度: 水 1.0 103 kg / m 31.0g / cm 36、影响物质密度的要素:物体往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高升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没关,所以,温度高升时,物体的密度往常会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九年级物理沪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沪教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1.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3.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4. 热量的计算:Q = cmΔt,其中 Q 表示热量,c 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5.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做热机。

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6.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的一个工作循环都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1. 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3.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5.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 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6. 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7. 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用字母 U 表示,单位是伏特(V)。

8. 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1.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 R 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默写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1、水的密度是千克/米3,它表示。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3、密度结论:
(1)同种物质,和成正比。

(2)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是。

(3)同种物质,和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不同种物质,和的比值。

4、“测量物体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都要用到测量工具:________ 和,在实验器材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两个实验都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

5、压力作用效果:
(1)通过观察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同时,。

6、50帕表示:
7、1张纸的压强是帕,一本物理书60页,压强是帕。

一个成年人站立的压强大约是帕。

8、增大压强的两个方法:,。

减小压强的两个方法:,。

9、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工具是,通过观察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10、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11、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1)计算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利用公式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然后由公式_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
(2)计算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利用公式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然后由公式_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

12、常见的连通器有、、。

13、历史上非常有名的_____________实验首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是__________。

测量:_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厘米汞柱产生压强,其值约为___________Pa。

1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______________,海拔约高,大气压强越
15、利用大气压作用的器具有:、和。

16、浮力的方向,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

阿基米德原理不只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17、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

18、浮力:
(1)同种液体,,浮力越大。

(2)相同,浸在不同液体中,液体,浮力越大
(3)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浮力,与它所在的深度。

19、当物体漂浮时,= 。

20、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

21、浮力
(1)称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______(可\不可)用于浮体。

(2)浮体法:____________________,仅适用于_______或悬浮的物体。

(3)阿基米德原理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都通用。

(4)产生原因法: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任何浸入液体的物体。

22,、
质量的符号是__ __,单位是_ ___ ;
体积的符号是,单位是;
密度的符号,单位是;
压力的符号是,单位是;
压强的符号是,单位是_ ___;
浮力的符号是,单位是;
概念默写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1、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_ _ __极到极,电流表应该联在电路中,且让电流从它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电流表的小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

电流表的大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

2、电压表应该联在电路中,电流也应从它的接线柱流入电压表;电压表的小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

电压表的大量程是,最小分度值是。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伏,家用电器之间都是联连接的,电器和开关之间是连接的。

4、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__ __状态,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处。

5、测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

7、I=0.5A的物理意义:。

滑动变阻器标有“200Ω2A”,200Ω表示,
2安表示。

8、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和。

9、电表指针向零刻度线左侧偏转是因为。

电表指针偏转超出最大值是因为。

电表指针偏转很小是因为。

10、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实验有和
用到等效替代法的知识点是和
测物理量的值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大都是为了
探究性实验中多次测量都是为了
11、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12、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R1=20欧,R2=30欧,将它们串联在某一电路中,它们的电流之比,电压之比。

总电阻为欧。

13、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R1=20欧,R2=30欧,将它们并联在某一电源上,它们的电流之比,电压之比。

总电阻为欧。

R1=1欧,R2=100欧,两个电阻并联,它们的总电阻将(选填“<1欧”、“1欧—100欧”、“>100欧”)
并联之后的总电阻将小于任何一个用电器的电阻。

14、欧姆定律:。

15、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__ __,与电流和电压值关,与、、和温度有关。

16、断路处的电阻,断路两端的电压会;短路处的电阻,短路两端的电压会。

18、家用电器中电灯的电流约____ __安,电视机的电流约为安,加热型用电器的电流约为安。

19、电阻丝长度越大,电阻越,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20、电压为3伏时,导体的电阻是10欧,当电阻是6伏时导体的电阻是欧,当导体两端没有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欧
21、
电流的符号是,单位是;
电压的符号是__ __,单位是__ __;
电阻的符号是,单位是;
电荷量的符号是,单位是__ __;
电功的符号是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
电功率的符号是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_。

①利用主体结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工程量计算:
计算利用主体结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工程量时,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当设计要求利用其中两根主筋时,工程量应按被利用主筋总长度计。

例:某大楼高85m,此楼有6处利用主体钢筋作避雷引下线,每处要求利用两根主筋,试计算工程量:
引下线工程量85×6×2=1020m
②设计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网,其工程量计算方法:
其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被利用主钢筋单根延长米L乘以设计要求利用基础钢筋根数n:
L×n ---------(a)钢筋全长
⑵、被利用钢筋全长除以6(按平均为6m焊接一处)
(L×n)/6 -------- (b)连接处
⑶、被利用钢筋单根长度乘利用根数n减一再除以6(按平均每6m两根主筋间跨接一处)
[L×(n-1)]/6 -------- (c)跨接处
⑷、(b)+(c)=(d) --------焊接处总量
注:以上式中6为建筑钢筋单根长度平均米数,实际平均长度不同,可以换算,跨接处间隔如设计有要求亦可换算。

例:设计要求利用基础两根主筋作接地网,单长350m,要求4m跨接一次,试计算总焊接处:
d=b+c
=(L×n)/4+[L×(n-1)]/4
=(350×2)/4+[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