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尿病药物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如利拉鲁肽、艾塞 那肽等。
其他辅助性治疗药物
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需使用降 压药控制血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 拮抗剂(ARB)等。
抗血小板药
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如阿司匹 林等。
其对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02
详细介绍各种降糖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确
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物。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律性
03
鼓励患者坚持用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调整和运动锻炼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1 2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 制总热量和糖分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联合用药时应遵循机制互补、 作用协同、减少不良反应的原 则。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 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03
常用降糖药物介绍
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如格列 本脲、格列齐特等。
双胍类药物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如二甲双胍等 。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 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同 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糖 。
02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并 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 惯、运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适

内分泌科常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ppt课件

内分泌科常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ppt课件

ppt课件
23
磺酰脲类降糖药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 格列美脲(安多美) 格列吡嗪(迪沙) 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 格列喹酮(捷适) 格列本脲(优降糖)
ppt课件
24
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此类药通过促进体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ppt课件
25
ppt课件
ppt课件
56
肾 上 腺 皮 质 功 能 亢 进 的 部 分 表 现
ppt课件
57
甲状腺激素
早上空腹服用
ppt课件
58
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ppt课件
59
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
第一大类:时间依赖杀菌作用
持续后效应-无或轻、中度 b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氨曲南、碳烯类),克林和大环(红、克)
、四环、链、万古 在MIC4-5倍时杀菌率即处于饱和 杀菌范围主要依赖于接触时间 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T>MIC)是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PAE(post-antibiotic effect) :
PAE也称抗生素作用后效应:是指在体外经短时间接触药物后细菌延迟再生长的时间
ppt课件
60
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
T>MIC%:血药浓度T>超MI过C%M=IC的维T>持MI时C 间与给药间隔时间
浓度的比值,即
给药间隔
MIC90
T>MIC
给药间隔 ppt课件
时间
62
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重要参数
-时间依赖型的抗生素
b-内酰胺类:
血药浓度高于MIC时间最主要参数 给药间期并不需要都超过MIC

糖尿病药PPT课件

糖尿病药PPT课件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 )抑制剂 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SGLT-2)抑制剂
第15页/共68页
一、 胰岛素增敏剂
•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 胰岛素增敏剂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 的激动剂,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对葡 萄糖的利用。 • 按照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和PPARα/γ双重激动剂。
• 了解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化学特征;SGLT-2抑制 剂的研究概况。
第2页/共68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3.7亿,发病率逐年递增。 • 由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
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 水、电解质的代谢障碍。 • 主要标志为高血糖,可导致失明、心脑血管疾病、 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 •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或手段治愈,只能控制血糖到 一定范围,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第21页/共68页
案例
某男,51岁,肥胖,确诊为2型糖尿病。开始 用盐酸二甲双胍500mg,每日2次,随餐服用;1周 后加量至1500mg,每日3次;患者虽然避免空腹服 药,仍有恶心和腹泻症状。作为药师,你认为该如 何调整盐酸二甲双胍的剂量?
第22页/共68页
分析
少数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会出现厌食、腹泻、 恶心等消化道反应,常随时间的推延而消失,并可 通过减小初始剂量(500mg或850mg早餐时单剂量 给药),缓慢加量(每2周增加一次),直到达到适 当的临床疗效。因此,本品的剂量应减为每日 500mg,随餐服用。数周后缓慢加量至1500mg,每 日3次随餐服用。患者就不会出现上述胃肠反应。

《糖尿病口服药》课件

《糖尿病口服药》课件

低血糖
尤其在未按时进食 或进食过少时。
心血管事件
某些口服药可能增 加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
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 停药。
定期监测血糖
确保药物有效控制血 糖。
注意饮食和运动
与药物治疗共同配合 ,控制血糖水平。
避免饮酒
酒精可能影响血糖水 平,与口服药相互作 用。
关注其他健康问题
如肝肾功能不全、心 血管疾病等,可能需 要调整用药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老年人
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评估风险和利 弊。
肝肾功能减退,需谨慎用药,注意调 整剂量。
儿童和青少年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注意生长 发育的影响。
04
糖尿病口服药的联合用药
与胰岛素的联合用药
胰岛素与口服药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 用。
瑞格列奈
总结词
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瑞格列奈是一种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与胰岛β 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结合,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快速 降低血糖。
总结词
适用轻度及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
详细描述
瑞格列奈适用于轻度到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病人。
总结词
副作用较少且轻微
胰岛素与口服药的联合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情严重程度 、年龄、体重等因素。
胰岛素与口服药的联合使用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剂量调整,以确保安全有效 。
与其他口服药的联合用药
糖尿病口服药可以与其他降糖 药、降压药、降脂药等联合使 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 互作用和剂量调整,避免出现 不良反应和药物过量。

糖尿病降糖药物ppt课件

糖尿病降糖药物ppt课件
Cusi & DeFronzo, Diabetes Reviews, 6: 89, 1998
二甲双胍超越降糖的益处 全面控制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
二甲双胍剂量-疗效依赖性研究
最佳疗效2000mg/天,可降低HbA1c达2%
500 mg
1000 mg
1500 mg
2000 mg
2500 mg
HbA1C (%)
(p<0.001)
Garber AJ. Am J Med 1997; 102: 491-7
双胍类药物副作用
常见有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最严重:乳酸性酸中毒(每年10万人中约有3人发病) 多发于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要注意
应用二甲双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法用量
首剂:500mg Bid 随餐或餐后服用 逐渐加量至500mg Tid
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
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与B细胞膜上的SU受体结合,关闭K+通道,开启Ca++通道,细胞内Ca++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 外周作用 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 减轻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
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
磺脲类主要副作用为: 低血糖,体重增加,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发生往往不象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 可能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争论 认为磺脲类药物能关闭心肌细胞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妨碍心脏对缺血时的正常扩张反应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双 糖 酶
葡萄糖淀粉酶
多糖
单糖
寡糖或双糖
阿卡波糖
-
-
-
伏格列波糖
-
-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药ppt课件

-胰岛素药ppt课件

Thanks
药理作用机制
• 降血糖: • 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 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低胰岛素代谢(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靶细胞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靶细胞上INsR的数目和亲和 力)
(二) 体内过程
• 口服易吸收
• 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 • t1/2:氯磺丙脲最长,甲苯磺丁脲 最短,作
•抗糖尿病药
重点、难点
• 重点: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 与应用。 难点:糖尿病不同类型的选药。
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症状的代谢内分 泌疾病;
• 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全世界发病 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病因与免疫功能紊乱、 遗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有关;
• 分类
– Ⅰ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自身免疫性疾病 – 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
糖代谢 :降血糖
利用增加

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增加外周

组织对糖的摄取。
素 使
诱导葡萄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等,

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

来源减少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同时又抑制
糖原分解和异生。
• 脂肪代谢
促进合成,抑制分解

糖尿病:酮体增多
• 蛋白质代谢促进合成,抑制分解
• 促进钾进入细胞内
• 定义:病人血中胰岛素含量正常或高于正常,但其生 物效应明显降低 – 急性型:血中拮抗物质增多,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率下降
诱因:并发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 措施:处理诱因,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加大胰岛素用量

《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 最佳服药时间为早餐时一次顿服,或餐 前或餐时服用,每日服用时间相对固定
.
11
文迪雅
.
12
五、胰岛素促泌剂(餐时血糖调 节剂)
• 代表药物 ①瑞格列奈(诺和龙)②那格列奈(唐 力)
• 最佳服药时间为餐时即刻口服,不进餐 不服药
.
13
唐力
.
14
谢谢大家!
.
15
.
3
瑞易宁
.
4
Hale Waihona Puke 糖适平.5亚莫利
.
6
二、双胍类
• 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
格华止
• 最佳服药时间为餐后或餐中
.
7
二甲双胍
格华止
.
8
三、α--糖苷酶抑制剂
• 代表药物 拜糖平(阿卡波糖)
• 最佳服药时间为进餐前即刻或与第一口 饭嚼服
.
9
拜糖平
.
10
四、胰岛素增敏剂
• 代表药物 罗格列酮(文迪雅)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代表 药物外形、服法
.
1
口服降糖药分为五类:
• 磺脲类 • 双胍类 • α--糖苷酶抑制剂 • 胰岛素增敏剂 • 胰岛素促泌剂(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
.
2
一、磺脲类
• 代表药物 ①格列吡嗪(瑞易宁) ② 格列齐特 (达美康) ③格列喹酮(糖适平) ④ 格列美脲(亚莫利)
• 最佳服药时间为餐前30min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总结词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体重
详细描述
长期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影响患者的 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总结词
作用机制独特
详细描述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 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更快地释放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 病,尤其是以空腹高血糖为主的患者。
总结词
口服降糖药
通过口服方式起效,包括促胰岛素分 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等。
02 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脲类降糖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降糖作 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轻度患 者。
总结词
低血糖风险
详细描述
由于磺脲类降糖药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可能导致低 血糖反应,尤其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风险 增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 口服降糖药 •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
01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 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 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
关注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 在使用的药物。
其他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SGLT2抑制剂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鼻咽炎等副 作用。
可能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低血糖等副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LP-1) •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
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 • 与GIP相比,GLP-1除了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外,
在血糖调控方面还具有其它重要的作用。
GLP-1的失活
• 研究发现GLP-1体内的t1/2 非常短,只有几分 钟,GLP-1从小肠上皮细胞分泌后到达肝脏 只有1/4的活性形式存在,只有大约10%的活 性GLP-1能够进入到体循环参与糖代谢,大 部分GLP-1被一种叫二肽基肽酶-IV的蛋白质 水解酶水解失活。
Et
O Et
CH3 H2, Ra-Ni
Ac2O H3C
O NAc
CH3 O
OCN
CH3 O O
Na2CO3
NH H3C
NN H
H3C
CH3 ClSO3H
OO NN
H
CH3 SO2Cl NH4OH
H3C
OO NN
H
SO2NH2
H3C
OO O
OCN
CH3
CH3 O O
S
NN HH
CH3
K2CO3
NN H
• 作用机制 :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 殖活化γ型受体(PPAR-γ),调节某些 胰岛素反应性基因的转录,增加了胰岛 素的敏感性并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 抵抗,纠正血糖和脂质异常而降低血糖。
代表药物:
• 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CH3
N
N
O
• 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
Et
N
O
O
NH2 N
HOOC Ph3P/Et3N
O O CH3
O CH3 CCl4
O
CH3
O CH3
H3C
O
O CH3 NaOH
N H N
COOH O CH3
那格列奈的合成:
H3C
(HCHO)n/HCl H3C
H3C
ZnCl2
H3C
1. H2O2/NaOH H3C
2. HClH3C NhomakorabeaKOHH3C
CH3OH
H3C
磺酰脲类 Sulfonylureas
• 先导物 氨磺丁脲
H2N
OOO SN N HH

通式:
OOO
SN H
N R' H
R
代表药物
•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Cl
O
(优降糖)
N H
OMe
• 格列吡嗪 Glipizide
(美吡达)
O N
N H H3C N
OO O S NN HH
OOO S NN HH
CHO NH
F DMF,K2CO3
Na2Cr2O7 H2SO4
CH3 H3C
O N
CHO N
(CH3)2CHCH2MgBr
CH3 H3C
OH
CH3 H2N
TiCl4/Et3N
CH3
H3C
CH3
N
N
N
H2 Raney-Ni
CH3
H3C
CH3
N H N
CH3
H3C
O
N H N
Pd/C,H2
CH3 H3C
N
N H 2( 1 N )N a O H 2 /B rE t
O
NO
S H2 N N H2Et NaO Ac,EO tH
N
( H 2 )C 2C H C O O R N O
N H S O
N H
Et
N
O
O
NH S
O
O 2NH C l
C O O R B r
非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 代表化合物: JTT501
• 双胍类(Biguanides)
•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
双胍类 Biguanides
• 作用机制 :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减少葡萄糖的吸收。
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 Metformin
NH NH
H3C N H3C
N H
NH2
噻唑烷二酮类 Thiazolidinediones
以GLP-1为靶点,设计降糖药物
GLP-1类似物
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GLP-1多肽类似物 需注射给药
Exenatide(Amylin and Lily, 2005年上市) Liraglutide(Novo Nordisk公司,临床III期
DPP-IV小分 子抑制剂
通过抑制DPP-IV的活性,使之无法水 解GLP-1,因而提高GLP-1水平, GLP-1促使胰腺分泌胰岛素,达到降低 血糖的目的
• 格列美脲
Glimepiride
亚莫利
H3C
H3C
O
N
N H
O
OO O S NN HH
CH3
• 格列齐特 Gliclazide 达美康
H3C
OO O S N NN HH
格列美脲的合成:
O H3C
O
1. ( C H3)2 N H O Et 2. Et2SO4 H3C
O
O Et
OH O
O Et
NaCN H3C NaHSO3 NC
作用机制:抑制DPP-IV酶的活性,提高体内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水平,GLP-1 能够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及分泌、刺激 细胞增生和再生、抑制细胞凋亡,达到治 疗糖尿病之目的。
肠降血糖素(incretin)
• 肠道分泌的“化学兴奋剂”,能够刺激胰腺分 泌胰岛素。
• 主要有两种: •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C O E 2t K C 2O 3 C ,H C 3N P h B u N 4B r
C O E 2t C H C 2O E 2t
C O E 2t
1 )N a O H 2 )C -O 2 H O C 2
P h C O H 2
S O Cl2 EO tH EO t 2 C
Ph 1)α-chym otrypsin
Inhibitors) • 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DPP-IV inhibitors)
第一节 胰岛素及类似物 Insuin and Its Analogs
• 1921年从牛胰腺中分离出牛胰岛素 • 1950年代确定了牛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
牛胰岛素
• 近年来可通过DNA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合 成胰岛素
Acarbose 拜糖平
HO H3C HN HO
O
HO O HO
• 米格列醇 Miglitol
HO HO
OH CH2CH2OH N OH
OH
O
HO O HO
OH
O
OH
OH
第五节 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
Dipeptide peptidase-IV inhibitors (DPP-IV inhibitors)
DPP-IV抑制剂代表化合物:
F F
F
NH2 O
N
N
NN
MK-0431 CF3
Merck, 今年上市
CN
O
H
N
HO
N
LAF-237
诺华, III期临床
HO
N
H 2N
O
CN
B M S -477118
施贵宝, III期临床
C O2 Et 2)N aO H
H O2 C
Ph 1)Im idazole Et3 N/S O Cl2
H
C OH 2 2)
N H
HO N
H
Ph
C aCl2N /H4 O H C O O H
EO tH H / 2 O
HO N
H
H
Ph
. C O O- C a2+2H 2O
2
第三节 胰岛素增敏剂 Insulin-Sensitizing Agents
抗糖尿病药物 ppt课件
抗糖尿病药物:
• 胰岛素及类似物(Insuin and Its Analogs) • 促胰岛素分泌药物(Insulinotropic Agents) • 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Sensitizing Agents)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NH S
O
O
NH S
O
罗格列酮的合成:
+ H3C N
N Cl
H
O NN
CH3
OH
NN
H
CH3
ONO
F
CHO
OH KOH/THF
CHO
S HOAc
O NN
CH3
O N
O S
H2 , 10%Pd-C
O NN
CH3
O N
O S
吡格列酮的合成:
Et
O 2 N
FEt
N O 2 H 2/P d-C
E t
N aH /D M F N C H 2 C H 2 O H
H3C
格列奈类 Glinides
O
• 先导物 Meglitinide Cl
O
OH
N
H
OMe
代表药物
• 瑞格列奈 Repaglinide
CH3
H3C
O
N H N
• 那格列奈
O OH O
N H
O OH
O CH3
CH3 CH3
• 米格列奈 Mitiglinide
H
O
N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